登陆注册
8931000000052

第52章 现代文学(10)

【阅读提示】

《乌篷船》是周作人早期散文中很为人所称赞的一篇。作者采用书信体的形式,选取了江浙水乡普通的生活场景,以对比和以静写动的描写方法和顺序,介绍描写了家乡乌篷船以及船中所见两岸风光。全篇娓娓絮谈,信笔所至,谈天说地、生活琐事只要和乌篷船相关,无不入文;但却又不枝不蔓,点到则止,保持淡然平和,给人一种简约亲切、平和冲淡的美感。另,本文写信与收信者皆是作者自己,是作者写给自己的信,因而此文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寂寞灵魂的内心对白。

·巴金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3年从故家出走,离开闭塞的四川来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到1928年旅居巴黎,开始文学创作,出版处女作《灭亡》。回国后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从1929年到1949年底,共创作十八部中、长篇小说,十二本短篇小说集,十六部散文随笔集,还有大量翻译作品。其中,《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憩园》、《寒夜》是其中、长篇小说的主要代表。“文革”后巴金重返文坛,出版了《随想录》,成为新时期文学的重要著作。巴金的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爱尔克的灯光》就体现了这样的特色。

爱尔克的灯光〔1〕

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但是它们的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

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他不了解我的心情。他不会认识十八年前的年轻人。他却用眼光驱逐一个人的许多亲密的回忆。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

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街道仍然是清静的。忽然一个熟习的声音在我耳边轻轻地唱起了这个欧洲的古传说。在这里不会有人歌咏这样的故事。应该是书本在我心上留下的影响。但是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自己的事情。

十八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离开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答应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我相信自己的诺言。那时我的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的岁月。

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毁坏了。这应该是一个“意外”。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

我的哥哥用了颤抖的哭诉的笔叙说—个善良女性的悲惨的结局,还说起她死后受到的冷落的待遇。从此那个作过她丈夫的所谓温良的人改变了,他往一条丧失人性的路走去。他想往上爬,结果却不停地向下面落,终于到了用鸦片烟延续生命的地步。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

我在外面一直跑了十八年。我从没有向人谈过我的姐姐。

只有偶尔在梦里我看见了爱尔克的灯光。一年前在上海我常常睁起眼睛做梦。我望着远远的在窗前发亮的灯,我面前横着一片大海,灯光在呼唤我,我恨不得腋下生出翅膀,即刻飞到那边去。沉重的梦压住我的心灵,我好像在跟许多无形的魔手挣扎。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我只有一个渴望:飞!飞!那些熬煎着心的日子!那些可怕的梦魇!

但是我终于出来了。我越过那堆积着像山一样的十八年的长岁月,回到了生我养我而且让我刻印了无数儿时回忆的地方。我走了很多的路。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

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在这个我永不能忘记的城市里,我度过了五十个傍晚。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笑,也消耗了别人不少的眼泪和欢笑。我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去。

用留恋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的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一个姑母或者嫂嫂,设法进到那所已经易了几个主人的公馆,对着园中的花树垂泪,慨叹着一个家族的盛衰。摘吃自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这是一个人的本分。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几次走过这个地方,我所看见的还只是那四个字:“长宜子孙”。

“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吧。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

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依旧是十八年前的那些人把我送到门口,这里面少了几个,也多了几个。还是和那次一样,看不见我姐姐的影子,那次是我没有等待她,这次是我找不到她的坟墓。一个叔父和一个堂兄弟到车站送我,十八年前他们也送过我一段路程。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1941年3月在重庆

【注释】

〔1〕本文选自散文集《龙·虎·狗》。此文写于1941年3月,原载1941年4月19日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最初收入散文集《龙·虎·狗》,后收入《巴金文集》第十卷。

同类推荐
  • 古马:种玉为月

    古马:种玉为月

    对于“青春”的定义,如果我们不准备深文周纳,做一种不说倒还明白越说越糊涂的无效劳动的话,那么,它的最简明的定义应该是:“只有一次,不再回来。”而中年写作或知识分子写作,从其表征来看,其含义也许更接近罗兰·巴尔特所说的秋天写作状态,即写作者的心情在累累果实与迟暮秋风之间,在已逝事物之间,在深信与质疑之间,在关于责任的关系神话和关于自由的个人神话之间,在词与物的广泛联系和精微考究的幽独行文之间转换不已。
  • 做证的石头

    做证的石头

    新锐作家余显斌的《作证的石头》,所讲述的故事,总是波云诡异的,如云,罩着山尖;如雾,缭绕不散;如时间的叹息,在文字的夹缝中,悠悠传出。读他的故事,是一种想象,一种发现,一种热血沸腾的参入。在故事叙述中,经常,作者会骑着一匹想象的马,纵横驰骋。希望读者能在这本书的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天宇,俯视苍生,关注生活。本书收录的故事,内容广博,人物众多。其中人物有官场之人,平民百姓,富商老板;涉及内容,包括贪污受贿,尔虞我诈,还有人性的真善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详略得当,层次分明,使读者在故事欣赏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升华。
  • 别说你懂写网文

    别说你懂写网文

    本书由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说起,从写作技巧到作品分析,从读者心理到营销策略,最终谈到作者的个人成长,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仅给网文作者架设了一座成长的阶梯,也为网文读者描绘了一幅网络文学的全景图。
  • 成长印迹

    成长印迹

    中学时代是美好的、七彩的、欢乐的,但也存在苦闷、寂寞与忧伤。在这段令人难忘的时光中,有多少记忆曾经被珍藏,成为终身的最宝贵的梦境。而舒亦欣同学用写作的方式,释放着她的快乐、寂寞与忧伤,孕育着她的期盼、渴望与梦想,将这段难忘的时光予以记忆、珍藏。
  • 三十功名尘与土

    三十功名尘与土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热门推荐
  • 莫邪爱恋

    莫邪爱恋

    莫邪是男主雨沫是女主刘洋是男二清风是女二他们直接的关系是;莫邪喜欢雨沫,刘洋也喜欢雨沫,清风喜欢莫邪,然后雨沫喜欢莫邪,但是因为刘洋的出现犹豫不决,在莫邪和刘洋里面必须选一人,清风最后和刘洋走在了一起,但是他们的父母不同意(详细请看作品内容)
  • 校草蜜恋:校花请准备!

    校草蜜恋:校花请准备!

    一次意外相遇,让六人心底最深处的爱情底线萌发了,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霸道的他遇上了冷酷的女主,将有怎样的相遇故事。逗比的他遇上可爱女二,将怎么结局。冷酷的他撞上淑女的女三,会怎样相互诉说心底秘密。他们的爱情将以什么方式结局。“喜欢上你了”“嗯,so?你喜欢我关我什么事”“做我女朋友”“让我想想,好吧”两人结局是喜是悲?(内容简介比较简单,看详情)
  • 随风也随你

    随风也随你

    风来了,人不自由。人走了,风不自由。以为成长是每个人的一场奔走相告,尽情地随着风走,随着它们有着故事。可是,如此这般,我为何还想让风吹散了它们,突然又怕起会失去了它们?
  • 下课的铃声

    下课的铃声

    如果你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的有了精灵血脉会怎么样?玉桐这样问自己?如果发现自己身份其实特别牛逼会怎么办......如果发现自己还有一个长得特别帅的娃娃亲会怎么办?玉桐:凉拌呗……
  • 萌宝偶遇三殿下

    萌宝偶遇三殿下

    《萌宝偶遇三殿下》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千金,因为一指婚约而离家出走。他是学院冷酷霸道的会长,从来没有笑过的他真的不会笑了吗?他是温柔和蔼的王子殿下,所有女生心目中的男神,却无人知道温柔的背后却有着一段悲痛的故事。他是换女友如衣服的少爷,是许多女生臣服的对象,花心的背后是否有真心呢?她与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她的未婚夫又会是谁呢?她最后是乖乖的回去履行婚约还是继续坚持找寻心中的那个他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一定很好奇吧!那就随我一起到文中探索吧!
  • 诗如少年的歌

    诗如少年的歌

    我用最真诚的文字写下你的青春,你的青春渲染了我诗歌中的画意。
  • 我的恐怖妻子

    我的恐怖妻子

    像往常一样,下了班的我安静的走在回家的路上,今天我并没有开车,我老婆因为要去出差..........
  • 锦香亭

    锦香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眼中的世界

    我眼中的世界

    谁没有梦想,谁不会为了梦想而努力?让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之奋斗吧。
  • 游书异志录

    游书异志录

    这是一本人人都想得到的书,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有人说,这本书里有荒古灵兽。有人说,这本书里有异人神祇。有人说,这本书里有锦绣山河。还有人说,这本书了有萌妹子。齐谐表示,这本书我不拿天理难容啊。其实,齐谐本身就是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