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000000050

第50章 现代文学(8)

她紧紧靠住我,我走一步,她走一步。睡到床上,自然很难睡着。不知辗转了多少时候,雨声渐止,月光透过百叶窗,映照得满屋凄幽。一阵飒飒的风摇竹声后,忽然听得窗外有脚步之声。声音虽然轻微,但是入耳十分清楚。

“你……听见了……没有?”阿圆把头钻在我的腋下,喘息地低声问。

“……”我也不禁毛骨悚然。

那声音渐听渐近,没有了;换上的是低沉的戚戚声,如鬼低诉。阿圆已浑身汗濡。我咳了一声,那声音突然寂止;听见这突然寂止,想起兰花日间所说的话,我也不由得不怕了。

半晌没有声息,紧张的心绪稍稍平缓,但是两人的神经都过分紧张,要想到梦乡去躲身,究竟不能办到。为要解除阿圆的恐怖,我找了些快乐高兴的话和她谈说。阿圆也就渐渐敢由我的腋下伸出头来了。我说:“你想不想你的家?”

“想。”

“怕不怕了?”

“还有点怕。”

正答着话,她突然尖起嗓子大叫一声,搂住我,嚎啕,震抖,迫不成声:“你……看……门上……!”

我看门上——门上那个册叶小窗露着一个鬼脸,向我们张望;月光斜映,隔着玻璃纱帐看得分外明晰。说时迟,那时快。那个鬼脸一晃,就沉下去不见了。

我不知从那里涌上一股勇气,推开阿圆,三步跳去,拉开门。

门外是两个女鬼!

一个由通正屋的小巷窜远了;一个则因逃避不及,正在我的面前蹲着。

“是姑姑吗?”

“唔——”幽沉的一口气。

我抹着额上的冷汗,不禁轻松地笑了。我说:“阿圆,别怕了,是姑姑。”

朋友某君供给我这篇短文的材料,说是虽无意思,但颇有趣味;叫我写写看。

我知道不会弄得好,果然,被我白白糟蹋了。

一九三二,十一月二十六日载记

【注释】

〔1〕“火梅”天气:我国长江下游,每年四五月间,梅子黄熟,连日阴雨,被称为梅雨季节。

因为太阳和淫雨交替迫人,又叫“火梅”天气。〔2〕讳谈:因为有所忌而不说。〔3〕学塾:又称私塾。旧时私人办的学馆。〔4〕放佚风流:旧时指一种人的风度:有才气而不受礼法拘束,品格清高,举止潇洒。〔5〕自缢:上吊自杀。〔6〕可风之处:可以教化之处。〔7〕罗唣:吵闹,纠缠。此处同“唠叨”。〔8〕修葺:泛指修理房屋。〔9〕《钟馗捉鬼图》:钟馗是传说中一个捉鬼的勇士,旧时民间有悬挂《钟馗捉鬼图》以驱除邪祟的风俗。相传最早的钟馗像是唐朝画家吴道子所作。〔10〕洪北江:即洪亮吉,清乾隆时的进士,研究经史、地理的学者,善诗文,著作有《洪北江全集》。〔11〕“秋坟鬼唱鲍家诗”:是唐朝诗人李贺所作《秋来》中的诗句。“鲍家诗”指南朝诗人鲍照的诗。〔12〕《聊斋》:即《聊斋志异》,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作。

【阅读提示】

作品以新婚的“我”和妻子阿圆去看望二姑为线索,从独特的角度描写了一个传统女性凄苦无爱的人生历程,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和生命的压抑与摧残。

小说没有正面描写二姑爱情悲剧的故事情节,也不细致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而是着力于环境氛围的渲染烘托。让人在阴森、死寂而略带鬼气的氛围中,感悟到二姑墓中人似的性格特征和她与世隔绝、虽生犹死的悲惨境遇。结末风雨之夜的“窥房”是神来之笔,在艺术上出奇制胜,在思想上发人深省。不仅把阴森恐怖的气氛渲染到极致,更深刻揭示了两个女人特别是二姑畸变的心理状态。而且,这看似悖情逆理的举动,却又是人性的表现,透露出二姑虽在坟墓般的环境中生活,但内心深处仍有对人世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沙湾。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社会活动家。1919—1920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出版的诗集有《女神》、《瓶》、《前茅》、《战声》、《凤凰》等。还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和《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途伐次》、《沸羹集》等散文集。

天狗〔1〕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注释】

〔1〕选自诗集《女神》。

【阅读提示】

在狂飙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天狗》可谓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诗作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冯至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入北京大学外文系学习,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他是沉钟社的诗人,早期诗作以格调幽婉、韵味浓烈著称。写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抗日战争中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写有《十四行集》等。冯至不仅是诗人,还是德国文学研究专家和翻译家。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

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

像秋日的树木,一棵棵

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

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

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

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

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

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

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

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

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

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阅读提示】

本诗借自然界的“蜕化”现象,歌颂生命的新生和永恒。诗人观察树木和蝉蜕这样常见的自然现象,从小昆虫经过一次交媾便结束其美妙一生的现象中得到“死与变”的启示,引发出对生命的沉思和感喟:生死相互对待和转化,“死亡”成为“永生”的起点,由此达到生的充实与死的庄严;进而超越死亡,与永恒的自然同在。诗人在有关人与自然、现在与将来、生存与死亡等关系的思考与探究中,找到了肯定的答案,显示出其生命哲学和人文关怀的深广度。

整部《十四行集》的主题,就是对于生命的“沉思”,或者借生命来“沉思”。这也是本诗最重要的气质。在冯至那里,“沉思”既是一种创作状态,也是一种文学风格。《十四行集》是所谓“中年”的诗,不同于早期凄清幽婉的诗风,而显现出质朴凝重、蕴含沉潜的风致。

“十四行”(Sonnet),又译“商籁体”,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欧洲各国。

“十四行诗”格律要求极严,用汉语写作,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但冯至将西洋诗的传统与汉诗的语言魅力完美地结合起来,在保持四行∕四行∕三行∕三行的基本形式和音节错落整饬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创造了新的汉语十四行。

·陈敬容

陈敬容(1917—1989),女,汉族,四川乐山人。“九叶”诗派诗人。初中时开始学习写诗。1934年底只身离家前往北京,自学中外文学,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这时期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1938年在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曾任小学教师和杂志社、书局的编辑。后到上海专门从事创作和翻译。1948年参与创办《中国新诗》月刊,任编委。1949年在华北大学学习,同年底开始从事政法工作。1956年任《世界文学》编辑,1973年退休。

铸炼

将最初的叹息,

最后的悲伤,

一齐投入生命的熔炉,

铸炼成金色的希望。

给黑夜开一个窗子,

让那儿流进来星辉、月光,

在绝静的深山,一片风

就能激起松涛的巨响。

不眠的夜,梦幻与烛火

一同摇落,一同

向暗角缭绕又低翔。

当一声钟敲落永夜,

哭泣吧,亲爱的心啊,

窗上已颤动着银白的曙光。

5月15日夜客重庆

【阅读提示】

《铸炼》写于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转折时刻。诗人在诗里真挚恳切地鼓励生活在暗夜里的人们不要叹息和哀伤,而要抬起头来迎接那“敲落永夜”,带来第一线“银白的曙光”的那“一声钟”——民族解放的日子。诗作在平静的抒唱中却汹涌着感情的波涛,那对于“松涛”的怀想,那喜极而泣的摹写,无不显示着诗人拥抱光明的激情和对于胜利前景的坚定信念。

诗作注重意象的暗示而避免直白的陈述,它隐去感情的直接抒发,而运用一连串最能使人对这种感情引起联想与共鸣的意象(黑夜、松涛、钟声、曙光等)来表述。作品深沉幽渺的诗美,正得力于这种间接性的艺术表现方法,以及不求规范但求突出感觉的新异的语言组合。

·鲁藜

鲁藜(1914—1999),福建同安人。“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1936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发表震撼诗坛的《延安组诗》,被誉为“传遍世界的福音”。曾任晋察冀军区民运干事、战地记者。解放后,历任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天津分会主席。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时间的歌》、《天青集》、《鲁藜诗选》等。《泥土》是他的名作,影响过几代人。

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阅读提示】

这是一首格言式的抒情小诗,既可看成是诗人的自勉,要求自己以为国家民族、人民大众无私献身的精神,甘做不为人知的铺路的泥土;同时也可说是对他人的一种善意告诫,提醒人们克服可能出现的高傲情绪,应该甘于平凡,不要考虑索取,而是多些给予。张扬了一种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一种勇于牺牲小我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

小诗讲究真实、独特的感受,写法上也贵凝练而忌曼衍,重含蓄而忌浅露。

诗人酷爱“泥土”的朴实、平凡,这种感情渗透到他的诗句里,用极其寻常的词语——“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赋予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既避免枯燥的说教,又摈弃华丽的装饰,诗人在作哲理的思索时注意审美的把握,“珍珠”与“泥土”的比喻妥帖确切,使诗意在两者的对比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胡适

胡适(1891—1962),著名文学家、学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赴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回国,在新文化运动中颇负盛名,风动一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有《胡适文集》、《胡适全集》等存世。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自己的经验,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第一条继续求学之路,我们可以不讨论。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决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实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所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力的俘虏。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在社会的顺民了。

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有什么好方法子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同类推荐
  •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散文精选集。共分六辑:《碗里乾坤大》围绕食物这一主题,展现亲情、友情、国情和旅情;《等待国旗的人》通过讲述作者在异乡邂逅朋友的故事,写出笑中有泪的众生百态;《寸寸土地皆故事》写出了异国异乡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令人惊叹的奇风异俗、令人惊愕的丑恶人性、令人惊喜的温暖人情;《人间乐土》中收入的是一些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喜怒哀乐、美丑善恶,尽收笔下;《昙花的哲学》通过玲珑细致的小品文,看生活、写生活,其中不乏子女教育等问题;《甜咸人生》中的小品文亦庄亦谐地带出了作者的人生信念与生活哲理,颇有绵里藏针的苦心和“糖霜裹黄连”的创作旨意。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本书所选都是宋词中思想深刻、词句优美、境界高旷、流传广远的经典之作。每首词除了有详尽的注释之外,还有评析,提示了鉴赏的角度和层次,引导读者发挥自己活跃的神思,畅游于浩瀚的词的海洋。
  • 独行者

    独行者

    《独行者——罗锡文散文新作选》本集子是罗锡文在近些年创作的散文新作选。另,本集子名《独行者》,2011年3月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罗锡文已经出版十五部个人文学著作。
  •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名家散文典藏·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丰子恺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作品风格雍容恬静,亲切率真,幽默风趣,构思精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痴傻三小姐

    穿越之痴傻三小姐

    千年等待换一世陪伴他替她撑起一片蓝天、为她舍弃生命。千年换得寒阳陌,深情痴情是他的专用。他说:“三生三世我有幸遇见你。”她说:“三生三世我能够喜欢你。”
  • 我混合社会

    我混合社会

    一个人的命运,由天注定?由事注定?由物注定?由你注定?还是由我注定?我本来是想考上大学当一个文员每月拿着超高的薪水和我的爱人以及儿女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想象往往是虚无飘渺的,如今的我不能恋爱,不能像别人呢样生儿育女的安稳日子,有钱有势又怎么样!我宁愿回到过去一直留在过去,留在幻想中。
  • 儒经

    儒经

    创世主顺应天地——造人,却不曾想:人类逐渐感悟天地,慢慢透析天地本质,利用天地间的一切武装自己,拥有了毁灭天地与再创天地的神能。人类拥有,连创世主都忌惮的意志,拿什么来引导人类的思想、行为?已迫在眉睫......
  • 猎人游戏hunter

    猎人游戏hunter

    “小小的打个招呼,你不介意吧。”狞笑着,划开了一层薄薄的血皮。“可是,你不死,我就不能活下来啊。”尽管脸上满是桀骜,脑袋还是和身子分了家。“不管愿意与否,都将沉醉于此。”--hunter'sgame(然而作者其实是个逗13)
  • 恶魔转生之都市生活

    恶魔转生之都市生活

    ”在这个世界你们干什么都行,但是不要打扰到我游戏。谁打扰到我,我就干掉谁。不要想着和我讲理,我从来不讲理。“看一个不知道活了多久,最后因为无聊自杀的恶魔大领主在人间游戏的故事。
  • 三国没有杀

    三国没有杀

    三国没有杀,一个三国的真正的传奇不是忽悠你玩的,亲。。。。。。。。。。
  • 法医狂后:妖孽邪帝霸宠妻

    法医狂后:妖孽邪帝霸宠妻

    她,21世纪著名法医,技艺超群,在一次验尸中意外穿越,成为了大家族人人可欺的五小姐。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治得了花柳,验得了死尸,扮得了傀儡,还肩负振兴二房的重任。。
  • 柳暗花明春事深

    柳暗花明春事深

    当爱情惨遭背叛,她痛至心碎如遭灭顶之灾,一场车祸意外却将她的前尘过去一笔勾销。相亲对象、公司上司、青梅竹马——旧爱新欢,究竟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涅槃重生的她能否找到真爱?
  • 梦回落花

    梦回落花

    大国崛起和缠绵爱情相结合,含有军事、政治、侦破、侠义等内容,自创诗词歌赋穿插其中
  • 棋圣

    棋圣

    《棋圣》家国情仇,飘萍往事,不堪回首。艰辛的知青生涯、莫名的流言中伤,促使一对年轻人早食禁果,继而愤然出走。新时代开启,中国围棋的春天到来。在中日围棋对决的擂台上,已经风雨砥砺的薛新雨而对四大高手,力挽狂澜,绝地反击,实现了惊天大逆转,终成“起三百年之衰”的“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