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000000037

第37章 清代文学(3)

【注释】

〔1〕昔:通“夕”。〔2〕玦(jué)玉玦,半环形之玉,借喻不满的月亮。〔3〕不辞句:意思是不怕严寒而为你送去温暖。卿:“你”的爱称。《世说新语·惑溺》谓:“荀奉倩(粲)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4〕唱罢句:唐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里借用此典,表示虽是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愁情仍不能消解。

〔5〕“春丛”句:唐李商隐《偶题二首》:“春丛定是双栖夜,饮罢莫持红烛行”,用此典表示死后愿与亡妻一起化作双飞双宿的蝴蝶。

【阅读提示】

这首词大约作于康熙十六年(1677)前后,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著名词作。前三句以月之圆缺,比喻人生的聚少离多。同时有将明月人性化,形容自己日夜思念的已经亡故的妻子,愿意不畏辛苦,不辞冰雪来到爱人的身边,以自己的身躯热血温暖她。下片诉说自己所忍受的凄楚和孤独,用李贺的诗和化蝶的传说,表达自己极为真挚、深切的愿望,希望与妻子在另一个世界里永不分离、恩恩爱爱。

这首词善于设色点染,情辞哀婉动人,缠缠绵绵,打动人心。

·张惠言

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号茗柯,武进(今江苏武进市)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精通《周易》,工散文,与恽敬同为“阳湖派”古文的代表作家。论词主张以儒家“诗教”为依据,强调比兴,寻求微言大义。所作词深美闳约,质实厚重,为常州词派的创始人。著有《茗柯文集》、《茗柯词》等,编有《词选》、《七十家赋钞》等。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真悔何事〔1〕?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2〕。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余。千古意,君知否?

只斯须〔3〕。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4〕。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5〕。容易众芳歇〔6〕,莫听子规呼〔7〕。

【注释】

〔1〕朅(qiè)来:尔来,迄今。〔2〕“为问”三句:从景物变化,感慨去日苦多。〔3〕“千古”三句:说千古不过是须臾。斯须:一会儿,须臾。〔4〕“名山”二句:言以著书立说传名后世,也是古人不明达处。名山:语本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5〕“一夜”三句:言一夜间芳草盈庭,三月好花带雨,此时天地全部映入我庐舍中。〔6〕众芳歇:百花凋谢。歇:凋零。〔7〕子规:鸟名,又称杜鹃、杜宇。相传子规的啼声为“不如归去”,因此子规的叫声能唤起人们的思乡之情。

【阅读提示】

张惠言的《水调歌头》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四首。词人感叹时光易逝,岁月难留,对自己读书未成,功业未就,表现出无限的伤感。词的上阕从光阴易逝、生命无常,写到了进德修业的自勉,但进德修业也依然改变不了年光之流逝与期待之落空的怅惘和哀愁;下阕针对人类究竟是否能突破生命短暂之拘限的问题,提出了既是情绪的也是理性的思考,“千古间,君知否?只斯须”要向人点明,原来人们所认为的“千古”,其实只不过是顷刻的“斯须”,而“君知否”则是使人醒觉的一种呼唤和警告。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为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早年参加“复社”参与反对阉党与权贵的斗争,后成为“复社”领导人之一。

清兵南下时,曾组织“世忠营”武装抵抗。明亡,屡拒清廷征召,隐居著述讲学。

学识渊博,天文、历算、音律、经史百家等无不精研。诗歌风格朴实,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散文,以政论和传记为佳。政论文针砭时弊,笔锋犀利,说理透彻,见地精深。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

怪说

梨洲老人坐雪交亭中〔1〕,不知日之早晚,倦则出门行塍亩间〔2〕,已复就坐,如是而日而月而岁,其所凭之几〔3〕,双肘隐然〔4〕。庆吊吉凶之礼尽废。一女嫁城中,终年不与往来。一女三年在越,涕泣求归宁〔5〕,闻之不答。莫不怪老人之不情〔6〕也。

老人曰:“自北兵〔7〕南下,悬书购余者二〔8〕,名捕者一〔9〕,守围城者一〔10〕,以谋反告讦者二三〔11〕,绝气沙墠者一昼夜〔12〕,其它连染逻哨之所及,无岁无之〔13〕,可谓濒于十死者矣。李斯将腰斩,顾谓其中子〔14〕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免,岂可得乎!’陆机临死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15〕吾死而不死,则今日者,是复得牵黄犬出上蔡东门,复闻华亭鹤唳之日也。以李斯、陆机所不能得之日,吾得之,亦已幸矣,不自爱惜,而费之于庆吊吉凶之间,九原可作〔16〕,李斯、陆机其不以吾为怪乎!然则,公〔17〕之默默而坐,施施〔18〕而行,吾方傲李斯、陆机以所不如,而又何怪哉!又何怪哉!”

【注释】

〔1〕梨洲老人:作者自称。雪交亭:亭名,在作者家中。〔2〕塍(chéng)亩间:田野中。塍:田间的土埂子。〔3〕几:小桌子。〔4〕双肘(zhǒu)隐然:两手的臂节在桌上留下的印痕,隐约地看得出来。形容坐的时候很长久。〔5〕归宁:旧称已嫁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为归宁。〔6〕不情:不通人情。〔7〕北兵:指清兵。〔8〕悬书购余者二:张榜悬赏,通缉捉拿我的有两次。〔9〕名捕:指名逮捕。〔10〕守围城者一:被清兵所围仍坚守在城内的有一次。

〔11〕以谋反告讦(jié)者二三:以造反的罪名告发我的有两三次。告讦:告发。〔12〕绝气沙墠(shàn)者一昼夜:在沙地里死过去的一昼夜。〔13〕这句是说:此外,被牵连到、被巡逻的兵丁盘查到,没一年没有这类事。〔14〕顾:回过头看。中子:第二个儿子。〔15〕陆机: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西晋文学家。在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斗争“八王之乱”中,遭谗被杀。他被捕时叹息说:“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鹤唳:鹤鸣。〔16〕九原可作:(死人)在地下如能起来。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这里泛指墓地。作:起。〔17〕公:疑系“今”字之误。〔18〕施施(yí):缓慢行走的样子。

【阅读提示】

本文以“说”言志,构思奇特,先写自己的绝情怪行和不近人情,再说明原因。

黄宗羲是民族志士,参加了反抗清统治者的武装斗争,前后“濒于十死者矣”,所以更要爱惜时间精力,决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贺喜、吊丧等世俗的人事应酬上,表现了极强的斗争意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愤慨悲壮之情,控诉了清朝统治者对民族志士的残酷迫害,抒发了作者始终不渝、至老弥坚的斗志。

·李渔

李渔(1610—1680),字笠鸿,一字谪凡,号笠翁,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湖上笠翁。浙江兰溪人。生于江苏如皋,顺治间流寓金陵,康熙中迁杭州。

家设戏班,常往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在金陵时,开芥子园书坊,精印书画,所编《芥子园画谱》,流传甚广。擅写小说,尤精谱曲。著述甚丰。有杂作《闲情偶寄》,传奇《笠翁十种曲》,小说《无声戏》、《连城壁全集》、《十二楼》、《合锦回文传》、《肉蒲团》等。

芙蕖

芙蕖〔1〕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蕖,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木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2〕,非故效颦于茂叔〔3〕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4〕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遂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注释】

〔1〕芙蕖(fúqú):即荷花,又名莲花。〔2〕倚此为命者:李渔在《笠翁偶集》中曾说:“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3〕茂叔:北宋周敦颐,字茂叔,有《爱莲说》。〔4〕菡萏(hàndàn):荷花的别称。

【阅读提示】

芙蕖,即荷花,又名莲花,因其美丽芬芳,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在传世的咏荷名篇佳作中,最脍炙人口的除了周敦颐的《爱莲说》外,就是李渔的《芙蕖》。

《爱莲说》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把莲花比作“花中君子”,主要赞美莲花清高纯洁的品格;而李渔的《芙蕖》则另辟蹊径,以“可人”为线索,叙述了芙蕖的“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的特点,着力歌颂了芙蕖的奉献精神。这篇短文还显示了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描写形神兼备、叙述详略得当、抒情恰到好处、议论画龙点睛。

·侯方域

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侯方域为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齐名,称“四公子”。入清后曾应河南乡试,中副榜。文与魏禧、汪琬齐名,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等。

李姬传

李姬者名香〔1〕,母曰贞丽〔2〕。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3〕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土大夫贤否,张学士溥〔4〕、夏吏部允彝〔5〕亟称之。少,风调〔6〕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7〕,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8〕,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9〕,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10〕,屏居金陵,为清议〔11〕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日:“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12〕。姬置酒桃叶渡〔13〕,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14〕,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15〕,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释】

〔1〕李姬者名香:李香,又称香君。〔2〕贞丽:姓李,字淡如,明末秦淮名妓。〔3〕阳羡:江苏宜兴的古称。陈贞慧:即陈定生。〔4〕张学士溥:字天如,江苏太仓人,复社发起人之一,崇祯四年进士,授庶吉士,故尊称为学士。〔5〕夏吏部允彝:字彝仲,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与陈子龙等创立“几社”,与“复社”呼应。明亡参加抗清斗争,被俘后投水自杀。曾在吏部任职,故称为吏部。〔6〕风调:风韵格调。〔7〕周如松:即当时著名昆曲家苏昆生,原籍河南,寄籍无锡,故称“吴人”。玉茗堂:汤显祖书斋名。四传奇:指汤的代表作《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与《邯郸记》。〔8〕琵琶词:指明初高则诚所作传奇《琵琶记》的曲辞。

同类推荐
  • 柳影随风

    柳影随风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也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散文作品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精品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四季音符、流光掠影、似水禅心、悠悠情韵、说三道四共。这些作品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是启迪思想、反映人生的好作品。
  •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沉浮录

    沉浮录

    本书为作者陈勉哉(1909.5-1999.8),几十年革命、工作、生活的回顾和总结,较为系统地叙写了一生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主要内容有回忆家乡、童年趣事、投身革命、八一风云、回忆革命前辈、投身教育事业、抗日逃亡、迎接解决、再展红旗、攀登书山等。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 慢下来

    慢下来

    本书包括“心态慢下来”、“节奏慢下来”、“行走慢下来”、“感情慢下来”、“自由灵魂”、“一切随缘”、“简单生活”等章节。
热门推荐
  • 玉箫吻剑

    玉箫吻剑

    项英为了瓦解一个巨大的阴谋,通过假死的方式“重新做人”,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江湖、易文通过明察暗访,确立了他们对付天剑门的帮手杨木。与此同时,江岳作为玉林山庄唯一的后人,他更名换姓,投入天剑门,却巧妙地躲过了腹血的控制,并且爱上了“天下第一丑女”紫鹃。在羽翼丰满后,江岳走上了背叛天剑门、重建玉林山庄的道路。他与项英、杨木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通过他人之手杀掉项英,却没有阻碍宋王朝一统天下的步伐。最终江岳如愿以偿,而杨木也找到了他的归宿。
  • 涩爱

    涩爱

    情,友情与爱情的纠葛;欲,人生的种种欲望三个结拜兄弟的友情经历了欲望和现实的考验,在金钱,势力的面前迎接他们的是什么样的命运。青春的岁月,年少和无知犯下的错,拿什么去弥补。
  • 腹黑校草的冰山校花

    腹黑校草的冰山校花

    “你妹的”人家不是都说这家伙不近女色吗!为什么到这就...啊!谁来把这妖孽收回去,不然送你也行!“哦?”哎,骂着骂着竟然把自己的小姑子给骂了。“哦什么哦,快点给我滚”“你确定?”“我记得我们有一个交易的”呵呵想让我滚,想得美。“啊!不要”上帝,快来把他收了!!!
  • 天价豪宠:惹火小萌妻

    天价豪宠:惹火小萌妻

    “以你的身材和技术,我认为只值五毛钱,不过我没零钱,不用找。”将一枚一块的硬币拍在床头柜上,乔锦挑衅地看着夜千尘。“好,很好!女人,很好!”夜千尘冷着脸,他夜千尘的第一次,竟然只值五毛钱!再次见面,他是高高在上的王,她是低到尘埃的花。一份价值两亿的契约,将她困在他身旁……
  • 锁龙图

    锁龙图

    “我是苏颜,如果你收到这条信息,就代表我已经死亡。请转告其他人,这是一个阴谋,重复,这是一个阴谋。迅速撤离所有梯队,迅速撤离所有梯队……”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龙应台、董桥等服膺的文学大家余光中亲自审定的自述文集,全面解读余光中的人生历史和心灵史,展现余光中对故土、对亲人、对诗文、对文化的赤子丹心。这是右手写诗、左手为文的文学多面手用散文写就的一阕“乡愁”。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对了解余光中先生的生平、文学创作有重要价值。
  • 巧笑嫣然,魔妃十三岁

    巧笑嫣然,魔妃十三岁

    一朝穿越,无措的她遇上霸道的他,将迸裂出怎样的火花?前世,她被众叛亲离,今生她要玩转古代;前世,她被情所伤,今生他要宠她一世。一晚,他搂着她,在她的耳旁说,“曦儿,有我在,他们抢不走你。”“你确定?”女主挑眉。“确定以及肯定。你看,他们连咱家都进不来,你说咧?”“咱家?”“对啊。”“什么时候的事?”“刚刚。”女主汗颜……
  • 我的爱穿越了一千年

    我的爱穿越了一千年

    两条平行线,笔直向前延伸,却在那一天相交了她,活泼,开朗,毒舌;他,冷默,霸道,腹黑缘分,让这两个极端的人走到一起;命运,却将两个相爱的人狠心分离…他要成亲了,新娘却不是她,独自一人来到他们亲手种的薰衣草田回想往事,泪,悄然落下,当初的誓言,转眼间,灰飞烟灭…她知道了心痛的滋味,静静倒了下去,永远地离开了,连一个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他。他后悔,他自责,丢下了准备在婚礼上当众羞辱的新娘,来到她最后到过的薰衣草田,整日用酒麻痹自己…可是,当21世纪的她,阴差阳错的回到前世生活的地方,是与他再续前缘,还是又一次把他推进地狱呢?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校草大人爱上小甜心

    校草大人爱上小甜心

    第一次男女主相遇,男主正被小混混欺负,女主看到了忍无可忍,直接踢向小混混救了男主一命,男主变对女主一见钟情了
  • 千金婚宠

    千金婚宠

    在最美好的年龄相遇,在最相爱时分离。她说:既然牵了我的手就一辈子都不要放开!他邪魅一笑说:死都不放!结果她伤心离去,3年后重遇却莫名其妙被拐上床,灯光昏暗的房间里,只有粗重的喘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