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000000025

第25章 宋代文学(1)

钱钟书论唐宋文学有“唐音、宋调”之别,和唐代文学相比,宋代文学具有精致、内敛的品格。这既缘于文学自身的演进规律,同时也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文学创作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北宋散文是唐代韩、柳散文的继续和发展,宋初柳开、王禹偁等人反对唐末五代的浮艳文风,揭开了宋代古文运动的序幕。欧阳修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他与苏轼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扭转了为文奇险、浮靡的创作倾向,开辟了一代散文的纡徐流转、萧散自然的风格。宋诗方面,欧阳修、苏舜卿、梅尧臣诸家以清丽平淡的诗风开端,后经王安石、苏轼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形成“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的一代诗风。词到宋代也达到极盛,宋初词承袭晚唐五代的婉约风格,于柳永别开生面,创制慢词,长于铺叙,在词的体制、内容、风格等方面多有突破;苏轼变革词风,开豪放派之先河,辛弃疾大其堂庑,沉雄悲壮。李清照提倡词“别是一格”,周邦彦雅正是尚,姜夔清空,吴文英绚烂,各呈风采,并辔驱驰,把词的创作推向极致。而小说新的体裁——“话本”逐渐脱离口头创制,杂剧也渐渐萌芽滋生,成为后世主要的文学样式。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为官颇有政绩。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流传下来的词只有六首,但意境开阔,沉郁苍凉,突破了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为豪放词派的先声。有《范文正公集》。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1〕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2〕。黯乡魂〔3〕,追旅思〔4〕。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1〕山映斜阳:即斜阳照山。〔2〕斜阳外:斜阳照不到的地方。〔3〕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忧伤。〔4〕追旅思:往事的追忆引起了羁旅的愁怀。

【阅读提示】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上片写景,境界阔大,且景中有情。“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下片抒情,真挚感人,又情中有景。因思念家乡而黯然神伤,只能寄希望于夜夜好梦。但高楼独倚,更是触动乡愁,借酒浇愁,都化作乡思之泪,反而使人更加怀念远方的亲人。全词低回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范希文《苏幕遮》一阕,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

·柳永

柳永(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福建崇安(一作乐安)人。

因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为人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为妓女、乐工们填词。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精通音律,大量制作慢词,对我国词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柳词善于运用铺叙、渲染等手法,擅长以俚语、俗语入词,雅俗共赏,所以流传很广,甚至连西夏也“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乐章集》传世,存词二百一十多首,按宫调编次,共十六个宫调一百五十个词调。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1〕,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2〕,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3〕。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5〕叠巘〔6〕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7〕。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8〕。

【注释】

〔1〕三吴:古时指吴兴(今浙江湖州)、吴郡(今江苏苏州)和会稽(今浙江绍兴)。〔2〕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和翠色的帷幕。〔3〕云树:形容树木远望如云。堤沙:指钱塘江堤。

〔4〕天堑:天然的壕沟。此指钱塘江。〔5〕重湖:西湖有里湖、外湖之别,故云。〔6〕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峰。〔7〕高牙:军前大旗,借指高级军官。此指词人的朋友、两浙转运使孙何。

〔8〕凤池:即凤凰池,原是皇帝禁苑中池沼,此借指朝廷。

【阅读提示】

此词是咏城市的名作,写尽了杭州的繁华昌盛和西湖的佳丽秀美。无论是形容杭城的物阜民康、钱江潮的雄伟壮观,还是铺叙西湖的秀丽、山色的明媚,都抓住了典型事物,用赋体的写法,一一铺陈,写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向来被人们视为用词写就的杭州赋。尤其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是简洁而又典型地写出了杭州夏秋两季的代表景物,传唱千古。据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由此可见,柳永此词在当时就已远播北方的金朝。

八声甘州

对潇潇〔1〕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2〕,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3〕,苒苒物华休〔4〕。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5〕?想佳人、妆楼颙望〔6〕,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7〕、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注释】

〔1〕潇潇:形容风雨急骤。〔2〕凄紧:寒气逼人。〔3〕红衰翠减:指花叶凋零。〔4〕物华:美丽的景物。休:消逝。〔5〕淹留:久留。〔6〕颙望:抬头凝望。〔7〕争:怎么。

【阅读提示】

这是柳永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上片用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的萧瑟秋景,词人登上临江的高楼,感到寒风渐冷渐急,眼中所见到处是花叶凋零,一片凄凉。长江无语一路向东流去,不管词人的乡愁,不管万物的凋残!下片用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归心似箭的思乡之情。真不该登高眺望,本想看一眼远方的故乡,但故乡遥不可及,反而触发了自己绵绵不尽的思归之情。想来家中的亲人也一定在妆楼上天天盼着自己回家,也不知有多少次错把天边驶来的船看作是我的归舟呢。她哪里知道我此刻也正在靠着栏杆,因为不能回家而发愁呢。全词大开大合,细腻沉挚,历来为人们所激赏,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代表了柳词的最高成就。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进士。先后任凤翔签判、开封推官、杭州通判和密州、徐州、湖州等地长官;元丰中贬居黄州四年许。元祐中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又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知州,晚年远贬惠州、儋州,北返中病逝于常州。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兼擅诗、词、文、书法、绘画,散文成就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作多达三百四十多首,突破了相思离别、男欢女爱的藩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抒写报国爱民的情怀。词风大多雄健激昂,顿挫跌宕。

语言和音律上亦有创新。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了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乐府》。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1〕且徐行。竹杖芒鞋〔2〕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3〕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1〕吟啸:吟诗、长啸,以示洒脱。〔2〕芒鞋:草鞋。〔3〕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

【阅读提示】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借道中遇雨之小事,即景抒情,抒写词人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仍能旷达处世、超然物外的心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1〕

老夫〔2〕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3〕。锦帽貂裘〔4〕,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如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

【注释】

〔1〕密州:今山东诸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做密州太守。〔2〕老夫:苏轼自指。

〔3〕黄:借指黄狗。苍:借指苍鹰。〔4〕锦帽貂裘:锦蒙帽和貂鼠裘。〔5〕孙郎:指孙权。孙权年轻时曾骑马射虎。〔6〕“持节”两句:用汉文帝时魏尚、冯唐的典故,暗示自己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7〕天狼:星名。古人以为天狼星出现必有外敌入侵。这里喻指西夏对北宋的威胁。

【阅读提示】

此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冬。上片写打猎的壮阔场面,下片抒发戍边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风格豪迈奔放,气势雄壮,具有一种阳刚之美,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和子由〔1〕渑池〔2〕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3〕,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4〕,坏壁〔5〕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6〕嘶。

【注释】

〔1〕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2〕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3〕“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

〔4〕老僧:即指奉闲。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5〕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三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6〕蹇驴:跛脚的驴。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阅读提示】

本诗收录于《东坡七集》。创作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当时诗人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送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但眷眷手足之情难遣,写了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全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在苏轼看来,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飞行,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而既要深究人生底蕴,又要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才是人生的命义所在。诗的前四句单行入律,用唐人旧格,散中有整,行文自然。“雪泥鸿爪”的比喻,老僧新塔、坏壁旧题的惊叹,含意丰富,意味隽永。全诗动荡明快,意境恣逸,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富有理趣美。

前赤壁赋〔1〕

壬戌之秋〔2〕,七月既望〔3〕,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4〕,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7〕,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8〕,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9〕。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10〕,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1〕。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12〕,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1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14〕。山川相缪〔15〕,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17〕,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1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19〕,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0〕,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21〕,不知东方之既白。

同类推荐
  • 不惑卮言

    不惑卮言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围绕经典的含义,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问题,从文化逻辑、消费关系、民族身份、图像扩张、传播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著述不能被看做是对于经典问题的一劳永逸式的解决,相反,这个老话题当中却蕴藏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 情感真谛(读者精品)

    情感真谛(读者精品)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 最风流醉唐诗

    最风流醉唐诗

    三百年的诗歌派对,不专属于李杜,不专属于帝王将相,人人都喝得一壶好酒,涂得满纸风流。读唐诗,不是外科手术式的拆文解字,读的是一种愉悦感,用她来穿针引线,感喟那时迷离的幸福,缝合当下的心灵伤口。正所谓,那年江洋大盗,劫财劫色亦劫诗,如今诗卷泛黄,红颜添香亦添乱。
  • 世间万象

    世间万象

    《世间万象(散文)》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叹的高峰。它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本书精选了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作者简介、原文、注释、鉴赏几个版块,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由此增强内在的人文修养。
热门推荐
  • 末世挣扎之起源

    末世挣扎之起源

    本书已太监,由于各种原因.......对不住大家~
  • 轻狂将军训冷王

    轻狂将军训冷王

    一朝穿越,竟是从天而降的女总裁!刚刚掉下来就救了一位皇帝,什么?皇帝要认她为义女?好啊!有好靠山为什么不要!本来打算安安静静过自己富婆女将军日子的,可是这个男人是哪来的?他怎么认出她是女的?!说好的冷王呢?!说好的不近女色呢?屁眼子!趴在她身上的是哪门子的冷王!“娘子,时间不早了,该休息了。”某男一脸贱兮兮,“滚!谁是你娘子!谁要和你休息!”某女抓狂。门外站的皇帝一脸满足“嗯,孺子可教也”
  • 道天十二

    道天十二

    嗯,写简介好麻烦,虽然我还是要写当奉命开挂的主角遇见一群人设无敌的boss和智商在线的npc,是斗智斗勇,还是热血爆衣,抑或且行且珍惜,踏上一条永远被打脸的不归路好吧,这其实是一本很是严肃认真“慢节奏的”修真不爽文,而且偏偏碰见一个随心所欲想写到哪里就往哪里写兼超喜欢写大长章的逗比作者所以奉劝诸位书友们看书要尽晚,弃坑要趁早如果没有意外,本书不会签约,不会收费,不会要月票要推荐,更是可能不会完本谨与诸君共勉之
  • 帝后妖星

    帝后妖星

    母亲大大为了去异世与父亲大大双宿双栖,狠心丢下萌萌哒的小安殇,仍人欺凌,简直坏到不行。还是绯玦好,绯玦会对自己很温柔,会教自己大道理~绯玦说:他们欺负你,欺负回来便是。绯玦说:不用留情,有事,我担着。绯玦还说:谁惹你不开心了,教训他们就是,你教训不了,我来。自己躲着哭是怎么回事他却说:你,其实可以多依赖我一些。
  • 凰女谋:男主养成计划

    凰女谋:男主养成计划

    现代古武世家的三当家一朝穿越成为丞相家的废柴嫡女,受尽欺凌。为了寻找回家的道路而踏上了一条攻略男主的不归路,且看她如何华丽转身报的美男归。“唉,不对啊,说好的回家呢?”【文风诙谐轻松,但此文有些非人因素在内,不喜者慎入。】
  • 莅临巅峰

    莅临巅峰

    2004年冬天一处地底所在,一道人影慢慢地朝里走去,嘴里说着他人听不懂的话:这已经是第九次来此处了,为什么……为什么每次都只能存活九年,我为什么不能一直存活,难道……九醒九眠,九生九死,八次重活。究竟为何,是惊天秘密,还是自身问题所在?
  • 星灭记

    星灭记

    大地伏魔,月落星沉,万物开启了进化的脚步,炎黄子孙能否拥有未来……
  • 等到最后的爱

    等到最后的爱

    当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小学妹遇上腹黑又冷漠的大三校草时,两人之间会展开怎样的爱情故事,同时面临两大校草时,身为女主的她又会怎样抉择?
  • 重生之挽颜笑

    重生之挽颜笑

    穿越女不明惨死后宫?!这绝壁是奇耻大辱!!!一心想回现代却被迫重生!真的是为了让她复仇这么简单⊙▽⊙?重生来过,命运轨迹丝毫没有好转简直不能更痛……为什么她没有女主光环!没有金手指!!!恨过帝王,闹过狐狸;还是在后宫逗逗妃嫔、惹惹皇嗣最简单~~~都是为了阴谋在接近她?!还有人还能让她挽颜而笑吗?谁是棋子?谁才是棋手?揭开谜底,都不过是命运的棋子而已。欢迎点击收藏,安然在这里鞠躬啦!(*^__^*)
  • 绿殇花

    绿殇花

    緑殇是盘古开天时的古花,一棵古老的大树为緑殇花遮风挡雨,之后緑殇(南若仙儿)和大树(南宫漠)幻化成人,成了兄妹。出生是天庭的公主遗落到凡尘,进入了21世纪。太子(大树化身)誓要炸毁地球,南若仙儿化爱为剑杀死了太子,南若仙儿悲伤过度跳下常青湖,湖底是穿越隧道,哥哥是古代南诏国太子,仙儿却被魔王太子绑架到了魔界,重伤的南宫漠,原来21世纪的南宫漠是他邪恶的分身,南若仙儿与哥哥联手救万民于水火,杀贪官,救灾民,用常青树拯救18层地狱的众万恶灵,最后魔道纵横,三界都将毁灭,就在魔界要将世界重新开始时,南若仙儿割肉还地,削骨还天,世界下起了绿雨,浇灭了魔道重整三界的欲望,地球如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