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0900000063

第63章 Twitter——新媒体的力量(2)

四、Twitter的运用

(一)Twitter与政治

在任何一个民主社会中,政治家的权力和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和策略的运用,而媒体则充当了在政治家和公众之间传递信息的角色。在这样一个“媒体——政治”的时代,著名记者马文 ·卡尔布(Marvin Kalb)这样描述他的观点:任何一个在白宫、国会山,或者是五角大楼作出的决定都不能不把新闻的因素考虑进去。要想把任何一种观点“卖”给美国老百姓,首先需要媒体理解、接受并愿意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向老百姓宣传(M.Kalb,1992)。随着科技的发展,当政治家们意识到新媒体做到了传统媒体不曾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将政治家们从传统媒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开始同公众进行直接交流,而非把所有期望都放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上。

作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成为演绎政治与媒体关系的平台。

电视仍旧是美国民众获取选举信息的主要途径,与之相比,纸媒的地位就有些相形见绌,而网络则后来居上,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A.Smith,2009)那么利用网络获取政治信息的人们又是如何利用网络的呢?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网民对网络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三种功能上,而获取新闻成为主要用途。对于利用即时交流工具传送信息,Twitter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共享工具。

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使媒体参与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甚至有许多学者称当选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为“新媒体总统”,因为他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来提高自己的支持度。从“广播总统”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到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成功当选总统的肯尼迪(John F.Kennedy),再到今天的新媒体总统奥巴马,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发挥媒体技术的优势的政治家不仅达到了自己事业的巅峰,更反过来促进了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与发展。

那么仅就利用新媒体方面,奥巴马压倒对手麦克凯恩(John Mc-Cain)的优势具体在何处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奥巴马的支持者对新媒体的各种用途有更全面的运用,在Twitter上,奥巴马通过即时更新消息的方式同自己的支持者保持联系,他26个字的消息更新宣布自己的竞选助手是拜登,在短短几秒钟就出现在了将近300万美国人的手机上,至今这一纪录都无人可以打破。在成功当选以后,奥巴马的Twitter依旧是其保持同公众沟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他的Twitter仍旧保持着180万个跟随者。

紧随奥巴马在利用新媒体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之后,Twitter逐渐被美国的政客们所熟知,也渐渐成为他们的工作伙伴。65位注册了Twitter的议员中,绝大多数人利用这种新型的即时交流工具向公众和媒体发布政务信息(http://dodd.senate.gov)。现在,在Twitter上选择跟随白宫的80万人可以随时获得最新的有关美国第一家庭的消息。

另据美联社2009年7月28日报道,英国政府也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使用Twitter进行内部联系以及同外界的交流。工党公布的相关文件中提到利用Twitter传递的信息应该具有“人情味儿并且可信”,还应该用“非正式的口语体”书写。文件规定,政府各部门每天要发出2~10条消息,并保持发消息的时间间隔至少在30分钟以上,以避免造成其跟随者信息拥堵情况发生。显然,对于英国政府而言,Twitter已经成为一种直接同公众沟通的渠道,发挥出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然而这样一种即时沟通工具也有自己不可避免的缺陷,它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变为劣势。迅速传输的信息同需要字斟句酌的权威信息往往是相对立的,而又由于Twitter的受众面广泛,一处微小的错误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于是在某种程度上,Twitter在政治场合中的运用更需要谨慎地斟酌与推敲。

2009年2月,美国共和党议员、原众议院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席皮特·霍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在Twitter上的一句话“刚刚着陆巴格达”将原本秘密的访问公之于众。在临行前,访问团的成员被告知基于安全原因考虑,此次访问是秘密的,而且只有极为少数的媒体知晓此事,并承诺在访问团离开伊拉克时才公布此事件。霍克斯特拉在Twitter上的留言不仅公开了此次访伊事件,同时还公布了详细的行程安排。事实上就在此次事件发生的几个月前,美国第304军事情报营还在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网站上刊载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研究了许多移动和互联网技术的军事化运用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Twitter。报告指出:“Twitter已经被一些人用来发布或支持极端思想和观点。”随后,报告还指出Twitter被军事化使用的方法,如恐怖分子可以利用Twitter、Google地图或移动电话图片和视频来策划实施伏击或引爆炸弹。

(二)Twitter与新闻

如果说Twitter简易、快捷、影响力广泛的特征使其成为拉近政府同公众之间距离的有利工具的话,那么媒体在利用Twitter上更有说服力。众所周知,在新闻业发展的道路上,媒体一直追求更快的新闻传输速度,以及更好的贴近受众。对于这两方面,Twitter无疑都具备自己的优势。

2007年,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Oregonian开创了媒体利用Twitter的先河。当时正值暴风雨肆虐之时,Oregonian利用Twitter发布洪水以及道路关闭的信息,而当时全美国Twitter的用户只有50万,随后美国的其他报纸也开始利用Twitter发布及时信息。

对于媒体工作者而言,Twitter上自己的跟随者不仅是读者,更是新闻源,从中可以得到信息反馈,发现新闻线索。社交网络用户一般具有许多特征,如更倾向于分享自己的意见,更乐于探索与接受网络的新用途,以及多分布于城市等。而Twitter用户除了具备社交网络用户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优势。

第一,Twitter用户的年龄层偏高。根据以上对于Twitter用户的年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同MySpace和Facebook相比,Twitter用户以30岁以上人群为主,这样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从Twitter上可以得到更多成熟的理性的见解,对于记者的参考性更大。对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闻系教授丹·吉尔摩(Dan Gillmor)对Twitter在新闻报道上发挥的作用给出了一个总结,那就是记者应该把Twitter当做一个集成的智能系统,它可以预报事态发展的趋势、人们的活动以及新闻。

第二,Twitter用户对主流媒体的关注度较高。8%的Twitter用户关注《洛杉矶时报》等主流媒体,而普通网民的这一数据只有2.7%,这就决定了Twitter的用户对新闻更感兴趣,更愿意接受来自主流媒体的信息。

第三,议程设置功能明显。Twitter对于突发事件的反应比较灵敏。再以2009年6月由伊朗大选引发的动乱为例,Twitter用户就对此事件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

从以上三幅图可以看出,社交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上给予的较高关注度,而Twitter则更加突出了突发事件的地位,因此,任何一个浏览过Twitter的人都无法忽视空间内关于伊朗动乱铺天盖地的信息。其中占有较大比例的是来自事件现场的目击者所发布的相关信息更新,即时更新的140字以内的简要信息,恰好符合新闻报道及时性的要求,同时亲身经历又增强了消息的现场感与可信性,让读者有一种与突发事件的进程保持同步的满足感,由此不难理解在突发事件中Twitter广受欢迎的原因。

同类推荐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热门推荐
  • 半吊子道长

    半吊子道长

    法术?神通?他统统没有!一个被赋予重责的无道士能否不负师恩把昔日的妖怪打入地狱?纯洁的女孩,憨厚的徒弟,无辜的村民是否能逃过次劫?日更
  • 双胞胎姐妹之永远不变的誓言

    双胞胎姐妹之永远不变的誓言

    两家互相之间有着世仇,他们却又互相喜欢,在爱情和仇恨之间,他们到底该怎么办?又该如何选择?……默默许下的誓言,会一直守护,还是就此放弃?
  • 星际王:新总统

    星际王:新总统

    他是科摩星的皇子,黑洞吞噬了他的家,吞噬了他的子民。他的使命,就是复国。
  • 邪凌天

    邪凌天

    少年秦混沌,重生偶然得到绝世功法《混沌典》,开始征途谁人敢称千古一帝,谁人又能天下无敌,既然没人敢,那这天下第一的宝座我秦混沌占了!
  • 狂剑傲天

    狂剑傲天

    浪迹天涯,漂泊四方。笑泯恩仇,戮屠坦荡。
  • 深狱炼魔

    深狱炼魔

    晨曦森林的精灵吟细腻清灵的歌谣称颂祂的传奇,雪漫高原的兽人啸粗野狂暴的战吼宣扬祂的威能,孤高山脉的矮人铸辉煌大气的雕像展现祂的权威,黄金平原的人类写汗牛充栋的史诗描写祂的伟大。祂倚在下界最深的王座之上,轻轻开口,其声令地狱领主匍匐紧聆,天堂诸神俯首倾听,横贯上下位面,远波无数种族。祂是诸界的主宰,元素的统领,位面的意志,是超凡的存在,究极的魔鬼,至高的神明——但他在漫长的岁月中依然记得,自己来自何处。..........................这是一个在未来的dnd网游中的高阶魔鬼玩家,穿越到异位面后的传奇故事。
  • 霸道天子第一妃

    霸道天子第一妃

    重生一回,她只想安静的生活,可他的出现,却分明的告诉她,一切都已经不可能。既然注定成为帝妃,那前世欠了她的,害了她的,统统拿命来偿还!后宫三千,她不是最美貌,不是最贤良,不是最聪慧,偏偏却是最懂他,看着这个不可一世的男人,沉沦在她的温柔乡;看着害过她的仇人,一步一步被逼上绝路;看着自己走上权利的巅峰——她笑了,然而满手的鲜血,满身的罪孽却再也无法洗净,她再也不是那朵盛开在彼岸的白莲……然而,他却对她说:“你的罪孽,有我来扛!十八层地狱,有我陪你……”可他并不知道,他是她最后一个敌人,面对挚爱的仇敌她该如何逃脱?两人之间可还有继续的可能?
  • 神级植物师

    神级植物师

    几百年后的强者回归少年时期,会带给这个波澜壮阔的都市什么变化呢!!!!
  • 筑天纪

    筑天纪

    鸿蒙破碎之时,飞出一块奇石,此物有灵,得之可证道称帝。苍莽宇宙,群星璀璨,万族争霸,一条通往长生的星路,东极神窟,西极魔原。一个地球灵魂携着这块神石,穿越到一颗遭封印的弃星,且看他如何从卑微迈向巅峰,打破封锁踏星路,成就筑天传奇!人心叵测万重山,一念神魔天地朽。初心不改破万难,一朝登顶筑乾坤。看腻了装逼打脸的书友们,可进入本书一观。欢迎加入官方群,群号:564771477
  • 漏风的树洞

    漏风的树洞

    租下了黄金写字楼的黄金五层的百易公司,按理说员工应该尽是职场白骨精才对,但偏偏有一个其貌不扬的前台女孩——就是我。我知道这家公司大部分的秘密,和那些光鲜的人不光鲜的B面。你想听么?我每天说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