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0900000006

第6章 SNS网站用户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以大学生使用者为例(1)

宋庆庆

摘要 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使用者为例,探讨了SNS网站用户个人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问题。通过对SNS网站使用者个人的能动性、结构特性、外部环境及制度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本文建构了SNS网站中个人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在SNS网站中,传统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地位所带来的结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网络的“去中心化”影响依旧存在;被调查对象的使用目的首先是维系原有的关系网,其次为拓展人际网,其关系拓展模式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主,而不是认识志趣相投的陌生人;归属需要感强的人会更倾向于使用SNS网站,而使用者会因为排斥恐惧(害怕因为不当的言行而被排斥)而减少SNS网站中交互性功能的使用;跨越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同时与SNS网站的使用偏好和使用强度相关,但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仅与SNS网站的使用偏好相关,SNS网站的使用强度对其影响不大,相对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紧密型社会资本。此外,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越好,也就越容易获得社会资本。

关键词:SNS网站,社会资本,使用与满足

2003年3月,SNS网站在美国悄然兴起,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风靡北美,网站用户规模迅速攀升。Myspace在成立不到3年的时间里访问量跃居全美前五,而Facebook——这个由哈佛大学的学生创建、主要服务于大学生的SNS网站,在上线3年后拥有超过2100万的注册用户,每天的页面点击量达16亿(Needham&;company,2007),在全美网站排名中位居第七名,市值达150亿美元。巨大的经济升值空间,刺激了SNS网站的发展,也引爆了世界范围内的SNS热潮。国内的“SNS网站”兴起于2003年,直到2005年,校内网(现更名为人人网)、占座网、5 Q网(后与校内网合并)、海内网、豆瓣网等一系列以SNS为特征的网站的成立,才真正标志着国内的SNS网站的发展进入正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1月发布的《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的SNS网站数量已逾千家,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已经接近国内网民总数的三分之一。CR‐Nielsen的CR‐NetRatings(网络流量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也显示,2009年9月,国内个人及社交类网站的网民周覆盖范围仅次于搜索及分类目录、综合门户,排名第三;而在总访问次数和总访问停留时间方面,个人及社交类网站已经跃升到第二位,社交网站已经成为广大网民休闲娱乐、获取资讯及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SNS网站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蹿红,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SNS网站的研究也成为网络传播研究的新热点。搜索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库,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来关于SNS的论文数目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2007年以来,对于各大SNS网站,尤其是Facebook、Myspace的研究显著增多。综观已有的SNS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英语类的国际期刊、会议论文)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研究是以英语类SNS网站为研究载体的,如Facebook、Myspace等美国的网站(Kyung‐Hee Kim,Haejin Yun,2007),对于其他语种的SNS网站或者是美国以外的SNS网站的研究很少。我们也注意到Facebook、Myspace等西方社会的主流SNS网站在日本、中国这样的东方社会的访问量却远不及本土的SNS网站。撇,开语言因素,标榜“展现自我、开放”的Facebook、Myspace的西方SNS网站在东方社会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是否存在着SNS的文化壁垒?SNS网站在东方社会是否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种族的人群在使用SNS网站方面是否会存在不同?不同的民族文化会孕育出不一样的社会,对于某种社会现象的研究,如果只是局限于某一个层面,势必会带来一些“偏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无法在这些研究中体现,由此对非英语SNS网站和美国之外的SNS网站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关系社会中,而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之一。

本次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使用者为例,探讨SNS网站用户个人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问题。目前,国内对于SNS网站的研究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基本停留在对现象的讨论层面。因此,这将是国内少数基于SNS网站与社会资本领域的实证研究,相对于国外对于Facebook等SNS网站中社会资本获得与使用等相关研究而言,具有跨文化的意义。

二、概念界定

1.SNS(Social Network Sites,社交网站)

SNS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Milgram,1967)。以此为模型来计算,以世界人口67亿计算,理论上我们只要认识43~44个单独个体,就可以通过他们来认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中间所隔的关系层不会超过六重。SNS网站以拓展用户的真实交际圈为特色,满足了人们对于网络应用需求的变化。“认识熟人的熟人”的方式,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能得到无限放大。SNS网站在时间和空间上补充了传统的交友方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数据显示,Facebook的用户每天在上面消耗的时间约为20分钟,三分之二的用户至少每天登陆一次Facebook(Cassidy,2006;Needham&;company,2007)。

对于SNS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很成熟的界定,danah m.boyd&;Nicole B.Ellison(2007)在对现有的SNS网站及现有研究中对SNS的各种界定进行系统地回顾后,做出如下定义式的描述:“SNS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服务,它允许用户(1)在一个有限制的(bounded)系统中建立一个公开的或是半公开的个人主页;(2)罗列与自己有关联的用户列表;(3)并允许反复查看自己的以及系统中其他人的关系列表。”基于这个描述,我们可以认为SNS网站至少应具备以下元素:

第一,独立的个人主页。在SNS网站中,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独立的个人主页、个人的基本资料(姓名、年龄、所在地)、兴趣爱好、照片、自我描述等内容都可以在个人主页中得以体现,一些网站还允许用户将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程序也放在个人主页中。

第二,清晰的好友列表。SNS网站的系统中会自带一个好友列表,这张列表会把用户在该系统中的所有好友以清单的形式(照片+姓名)罗列出来,并按照其所属的网络/个人特征进行分类。与MSN、QQ等IM工具不同的是,SNS网站中的这个好友列表是可以为其他人所查看的,网络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去查看其他人的交友情况,从而实现“认识朋友的朋友”。

通常SNS网站还会自带一些即时通讯类工具,如站内信箱和IM(如校内网的校内通)以及留言评论等功能,以方便网站用户之间的联系。用户可以通过SNS网站进行网络聊天、视频分享、音乐共享、博客、播客、游戏等社交活动,从而实现个人数据处理、社会关系管理、信息共享,对特定的人群发布自己的信息,拓展自己的社会性网络。随着SNS网站的走俏,也有一些网站、BBS在自身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加入SNS特性,如用户开始拥有独立的个人页面,在上面同样可以实现展示自我的功能,而用户在该站点的好友也可以为其他用户所查看。这类的网站虽然具有SNS的特性,但其SNS功能的存在是为其主营业务服务的。本文中所指的SNS网站是狭义范围的SNS,是指基于六度分隔理论,以社会网络的拓展为基础的专业站点,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有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主页、二是有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交往信息;三是有用户的关系列表。

2.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社会资本”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直接的理论来源是格兰诺维特和林南等人关于个人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概念同时受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关注,很多学者从自身学科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资本,以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社会资本甚至被看成是解决当今世界社会矛盾的“第三条道路”。

自布迪厄和科尔曼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概念指的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获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这里的稀缺资源包括权力、地位、财富、资金、学识、机会、信息等。当这些资源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变得稀缺时,行动者可以通过两种社会联系获取(acces s):其一是社会联系是个人作为社会团体或组织的成员与这些团体和组织所建立起来的稳定的联系,个人可以通过这种稳定的联系从社会团体和组织获取稀缺资源。对于这种“社会成员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资本,政治学者比较重视,其代表人物就是普特曼(Robert Putman)。其二是人际社会网络,与社会成员关系不同的是,进入人际社会网络没有成员资格问题,无须任何正式的团体或组织仪式,它是由于人们之间的接触、交流、交往、交换等互动过程而发生发展的。社会学者重视社会网络以及个人由社会网络获取社会资源的过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曾在两篇论文中分别阐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如何通过社会网络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是如何经过社会网络而建立、巩固和发展的(Granovetter,1973,1985)。

杜克大学的林南(2005)认为,资源是“在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经过某些程序而被群体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占有会增加占有者的生存机遇”,个人可以利用的资源有两种: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指个人拥有的财富、器具、自然禀赋、体魄、知识、地位等可以为个人所拥有的资源;社会资源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可以获取的资源,如权力、财富、声望等,这种资源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必须与他们发生交往才能获得。在社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一种“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取和使用都取决于行动者,只有当个人意识到这些资源的存在,意识到他们拥有或能够获取这些资源,他们才能将这些关系和资源资本化。本文研究的是互联网中个人的社会资本问题,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本研究,借鉴林南(2005)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purposive action)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这是目前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中最为综合的,也是本文的“社会资本”问题的研究起点。

3.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认为,人们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和使用媒体,媒体交流中的目的性明确,同时也可以有其他选择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一理论的提出扭转了原有的单一的受众观,开始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所获得的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效用。卡茨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将整个媒介接触行为分解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四个步骤,这一模式成为后期“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式,后来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在卡兹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模式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实际媒介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

(1)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2)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a.接触媒介的可能性;b.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这种媒介印象或成为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3)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

(4)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

(5)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和评价。

同类推荐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长期纯净的根本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出版业要稳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要靠制度。本书以转型期中国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业转型,对三十余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提出了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殛现实意义。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 最受欢迎的领导致辞写作技巧及范例

    最受欢迎的领导致辞写作技巧及范例

    本书以条目的形式,将各种格式的讲话稿的写作技巧罗列出来,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列举最新最典型最有代表意义的范例。
热门推荐
  • 败犬王妃大反攻:皇上,靠边罚站(完结)

    败犬王妃大反攻:皇上,靠边罚站(完结)

    现代败犬穿越成古代王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耍耍后宫妃嫔,逗逗古代帅哥。还有那个抛弃老婆的皇帝,靠边罚站去;等知道错的时候,再考虑要不要给你一个机会。弃妃怎么了?照样活的很潇洒!败犬怎么了?还不是玩转古代深宫!美女如云又怎么样,排排站啦。别吹胡子瞪眼哦,俺认识的帅哥很多,惹我,要小心啊……不过,好像玩过火了,怎么一个个帅哥都那么哀怨呢?皇帝老公要借刀杀人?OMG,老天啊,救命~~~
  • 霸道三校草VS绝美三小姐

    霸道三校草VS绝美三小姐

    他,冷酷,他,温柔,他,花心,她,冷漠,她,沉静,她,活泼他(她)们从回国,相识,相恋,受伤,吵架,不信任,分手,等等,(宝宝看书吧!)
  • 冷帝独宠:倾世狂傲妃

    冷帝独宠:倾世狂傲妃

    她,上官飞雪,二十一世纪的才女,拥有倾城倾国之姿,闭月羞花之貌,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天性开朗,聪慧过人,一身铮铮傲骨,俯视万物。他,萧天灏,一代千古帝王,霸道冷酷,孤高绝傲,威震朝野,权倾天下。就那么一次意外,她便成了他的雪妃,然而已经心有所属的她,该如何去面对身为帝王的他,友情与爱情相衡,她又该如何抉择。他要囚禁,她偏要释放,他要处死,她偏要营救。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然,他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独揽天下大权的他到底该怎样处置这个无法无天的上官飞雪?
  • 我的前任女友们

    我的前任女友们

    他是万载的灵魂奇迹,划破虚无而来,他发誓今生必定捣毁那个地方……为了一个梦,为了守护一个人,为了成就无上道法,他踏遍九洲,追寻已逝的故人,夺夙天神典,修前世未断之善缘,化魔道因果,修无上金身,成就天道……
  • 当下的修行:要经得起诱惑

    当下的修行:要经得起诱惑

    生活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而事实上,这些诱惑的根源实际上来自人们的追求,来自人们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欲望。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只有戒掉浮躁、看穿名利、正确取舍,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抵挡得住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拥有长远的幸福和成功。
  • exo之粉瞳女孩

    exo之粉瞳女孩

    她,十七岁遭男朋友背叛在一年的时间休完大学,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去一个陌生的国家——韩国,成了十二个个性不同的少年的助理,一段新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当十二个人告白的一刻她该如何选择?作者声明这是和exo之等你爱我琳莫一样的并不是抄袭是一个人写的。
  • 王的绝世宠后

    王的绝世宠后

    那一夜,她被卖入妓院烙上妓印,那一天,她被买下训练三载,那一年,她将心托付却被当作礼物送出,她是谁?“穿上衣服,你不必为我暖床!”苏寻玩味的看着她,一袭黑衣,头发轻轻一束,浓眉间带着一丝笑意,“不管你是不是我的妹妹,你首先是我的女人。”雪千夜灼热的眸子透着些许疲惫,一年多的寻找让他几乎发狂。宫闱深处,权谋计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留在人间扯犊子

    留在人间扯犊子

    我叫莫小邪,我来自邪灵界,我是邪灵界的一方主宰,手下小弟八九亿,这事我轻易不说,哎,我跟你说,你咋不信我呢。
  • 魂动逍遥

    魂动逍遥

    一代修真大仙李逍遥誓与天地同寿,永生在这个世界上。时隔10万年,物是人非,修真成仙的李逍遥闭关期间,他的弟子们历经磨难继续修真,发生了一系列惊险又离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