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值信仰的多元趋势
1.价值评价标准趋向双重化
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打破了原先社会价值观念的绝对性、严格性和单一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开放,大学生的个人视野逐步拓宽,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随之趋于相对化,价值评价的内容更为宽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中,普遍存在多种价值观念并存的现象,价值判断和评价标准具有明显的双重性趋向:他们用集体主义标准要求别人,却难免用利己主义标准要求自己;在价值观念上认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价值行动上却执行个人主义标准;在价值评价上对别人较容易进行否定性评价,对自己却多进行肯定性评价。
对价值判断和评价的双重化趋向,直接导致个体本位诉求的不断增强,大学生往往会以自我标准来衡量现实社会的一切问题,而在某些时候忽视社会的需求和规范。政治观念强、自律意识弱,社会责任感强、集体观念弱,参与意识强、团队精神弱,自我意识强、心理素质弱,成才意识强、意志品质弱,即“五强五弱”特征在当代大学生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在理解和肯定大学生价值取向发生时代变化的同时,也应该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分析,防患于未然。
2.信仰选择呈现多元化
第一,共产主义主流信仰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是科学的信仰和科学的信念。但我们无法回避的是,当代大学生在主流信仰和共同信念上的弱化是一个事实。当然,我们也认为,主流信仰的弱化有多种原因:有历史因素,包括国际国内共产主义实践中的负面历史事实的长期影响;有理论因素,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事件的偏差,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不断丰富产生的理论继承;有社会因素,包括全球化影响下的政治社会化;有教育因素,包括教育内容的单一和教育形式的枯燥;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包括青春期生理的特点和个人本位意识的增强;等等。
第二,信仰的多层次和世俗化。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多元化还表现为一种多层次的状况,包含了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科学信仰甚至是生活信仰等的重叠和交叉;同时,这些不同层次的信仰也因缺乏历史责任感而显得功利与世俗。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尊重国家和服从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希望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是也看重对自己是否有利;他们憧憬未来、勾画蓝图,但是首先也要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很多,有时代发展所造就的经济意识的增强,也有当代大学生缺乏生活磨砺的特殊人生经历,还有因高校扩招所导致的大学生“精英意识”的缺失,等等。
第三,对宗教的认同感呈上升趋势。根据调查,认为宗教信仰是个人自由,大学生也可以信仰宗教的比例在一半左右。其中的原因包括宗教本身的因素和大学生的自身需求。这就提醒我们,如果思想引导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那么,学生的精神需求只有求助于诸如宗教等其他方式。当然,对宗教的认同感也分几个层次:最高层次的认同是正式皈依;次一层次的认同表现为精神皈依,形式上不参加宗教活动;第三层次的认同表现为对某种宗教的崇敬感,了解一定的教义;最低层次的认同主要是对宗教抱有好感,肯定其道德规范的作用。目前,大学生对宗教的认同大多还只停留在最低层次。
(四)理论接受的双重逻辑
1.宏观政治信仰比较坚定,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并不深刻,带有实用主义的倾向
从调查访谈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等宏观政治信仰比较坚定,正面、辩证选项的入选率比较集中,一般都超过50%。例如,有72%的同学认为“爱国不能光靠说,现在好好学习,多长点才干,将来多做一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最重要”;有58%的同学认为“不能简单说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关键看是否适合本国国情,我们搞社会主义就发展得很好”;有61%的同学认为我国应该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认同改革开放的同学比例超过了80%,总体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学更是占到了90%以上。
同时,调查访谈也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对某些具体的理想和信念问题的理解上还存在模糊和随意,部分同学则在政治选择上有与西方进行简单横向类比的实用主义倾向。例如,明确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需要统一的同学只占了一半;有不少同学认为宗教信仰与政治信仰可以共存;有少数同学认可西方的普选制度是中国民主发展的目标;有不少同学认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意识形态上的认识重要;有部分同学则认为经济发展得快就可以忽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我们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范围的意识形态斗争被全球化浪潮所掩盖,与西方国家的青年一样,我们国家的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也缺乏对意识形态的思考,缺乏培养自身政治信仰的有效渠道。青年对于爱国的认可及其爱国行为,其实是由于民族主义的激励,而很少来自于政治信仰的召唤。另一方面,当代的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基本都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是在享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客观上他们的视线更多地盯着发展的实际效果,很少能遇到如伊朗、拉美各国等国家的实际政治状况,而去思考发展背后由于政治信仰带来的稳定环境和强大动力。同时,传统的灌输式、教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仍未得到最根本的改变,理论和现实的脱节很容易在大学生中造成一种简单实用主义的倾向,抛弃了对历史的纵向思考和对其他国家的横向观察。
2.比较关心时事、关注现实,但对某些现阶段的固有矛盾缺乏辩证认识,带有表面主义的倾向
从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时事和现实等社会热点问题比较关注,对于政治性话题比较关心,很感兴趣的同学甚至超过了60%,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在一对一深入访谈中,往往在谈到现实热点问题时,受访学生的回答就会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有层次感,也能结合自身体会来理解问题。同时,在现实问题面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往往更多元化,直接的反映是在调查问卷中选项的分散度比较高。例如,在如何看待官员腐败问题上,除了认为“只要国家发展、老百姓生活改善,腐败没什么大不了”的较少外,其他想法都比较平均。个性化的思想意识在此类问题上更为突出。
不过,在调查访谈中还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在对待现实热点问题上缺乏某些必要的辩证认识。例如,有少数同学怀疑人民代表的代表性;有部分同学不太信任现在的党政官员;有一些同学怀疑共产党解决自身腐败问题的能力;有不少同学认为中国的民主政治渠道并不畅通;有一些同学认为中国的言论较不自由。
事实上,我们认为,在常态下大学生对于时事和现实问题并不漠然,相反却是十分关心关注的。而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大学生接受时事和现实的渠道、分析现象和本质的能力以及表达情绪和意见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等新媒体成为主流。由于网络媒体自身的特性,随之而来的则是信息的多数量、高密度,需要大学生凭借自身原有思想意识进行筛选。又由于大学生相对缺乏社会阅历,辩证认识能力有限,因此很容易对某些问题产生偏激的认识以及通过激进的方式表达情绪和意见,特别是如果此类问题的负面因素是其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那么,偏激的认识将更容易得到强化。实际上,根据我们的访谈结果,大部分大学生也有提高自己分析和鉴别能力的需求,希望从本质上更理性地认识理论和实践。
3.有个人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价值观,但欠缺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带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从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都希望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能在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活动中实践自己的人身价值。例如,有71%的同学表示“很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37%的同学则明确表示“愿意到基层去工作”;有47%的同学表示在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活动中对“青年志愿者”等公益活动最感兴趣。
不过,我们也发现,大学生在此价值观与其指导下的行为之间还存在不完全的匹配性,知行并未做到真正合一。虽然,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同学比例很高,但当问到业余时间喜欢参加哪种类型的活动时,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同学选择了公益环保类活动。访谈结果也类似,受访者中真正参加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屈指可数,而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很多同学在参加社会实践或志愿者活动时都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不言而喻,当代大学生都有较强的个体个性意识,在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问题上虽能基本认可,但仍无法清晰地理解两者之间的有机关联,导致在身体力行方面存在差距。在做出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时,双重性比较明显,即“利他”加“利己”,对自己考虑利害多于意义,对他人和社会考虑获得认可多于服务奉献。当然,这种双重性是当代大学生对正当利益的诉求,与“利己主义”或“个人主义”截然不同。
综上,我们认为: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不存在边界泛化,相反能大概框定其主要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领域,且不同类别的学生以及不同个体所关注问题的具体层次还是存在着差异性。
当代大学生对若干思想理论热点问题在认识上仍存有困惑,主要根源来自于理想主义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反差,但这些困惑完全能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得到解释。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呈现出一定的时代规律性,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价值标准等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将有助于我们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导工作。
由此,在设计大学生思想引导路径时要强化针对性,尽量站在大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根据不同对象关注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引导,做到有的放矢、因人制宜。同时,在利用创新载体和路径对大学生开展思想引导时要注重适用性,引导主体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敢于大张旗鼓、入木三分地使用理论武器与大学生开展面对面、硬碰硬的交流,还要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能够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各类路径引导,在体验中实现从引导对象到引导主体的转变,做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