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慧社区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人们对智慧社区的还不是很了解。一个社区电脑服务亭在投入使用两年后,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它们安在哪里,更不用说了解它的功能。由于对智慧社区不甚了解,随着家居条件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的安全问题。智慧社区为“楼宇”提供安全防范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功能,使消费者热逐“智能化”。有的居民甚至还贪多求全,期望太高,提出“世界一流”、“十五年不落后”等口号,有些要求大大超出了智慧社区智能化功能。这表明了消费者对于智慧社区还不甚了解。
目前城市居民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在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着数字鸿沟问题(指数字化知识水平高的人与数字化知识水平低的人之间的差距)。家庭计算机占有率逐年提高,上网条件在逐年改善。但是,在具备上网条件(包括家庭或单位具有上网条件)的居民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以年轻人为主,中老年人较少,以娱乐为主,用于学习、工作和服务的相对较少。有人对上海市长宁区的四个街道500户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只有9.4%的居民把网络作为日常获得信息的主要通道。社区居民对智慧社区的参与程度不高也不利于智慧社区的建设。
13.4.4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落后
在社区数字化过程中,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是重点。不少社区在数字化过程中缺乏场地、缺乏人员、缺乏资金,导致社区管理落后。由于我国政府改革正在进行中,服务型政府还在创建中,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还没有形成,电子政务、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这样导致智慧社区所需要的政府服务与电子商务没能形成真正的对接。智慧社区的建设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制度保障。智慧社区所需要的政府服务、公共服务与电子商务不能真正到位,智慧社区也只能是一个信息孤岛。
物业管理公司也是从原来的房管局等相关机构演变而来,较难胜任智慧社区的管理工作。由于缺乏人才,国内的物业管理公司尚没进入专业化经营方式,物业管理公司不成规模,其技术与管理的层次与能力低下,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另外,智慧社区由于设置了众多的智能化系统,设备日常运行需要一定的费用,各类智能化系统的设备中还有大量的易损与易老化的器件,尤其是以低价竞标配置的系统在运行中往往频发故障。所以,大多数物业管理公司尚难以胜任智慧社区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智慧社区的创建中,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使用”的现象,导致很多的数字信息平台无法发挥其效用。据统计,在上海,数字信息平台在物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仅占20%,有35%的社区数字信息系统被废弃。这样就失去了智慧社区的功能,因而必须关注智慧社区创建的策略问题,进行智慧社区的创建。
13.4.5缺乏足够的法制保障和约束
由于智慧社区建设刚刚起步,缺乏足够的法制保障和约束,有关部门和开发商在投资智慧社区建设时顾虑很多,影响到智慧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社区网络服务的运营需要大量企业的参加,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要,由于没有制度规范,企业入网后如何管理,如何监控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制约了智慧社区的管理和发展。
13.5智慧社区建设改进措施
智慧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是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属地化服务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在配套标准体系、社区管理体制、居民信息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建设智慧社区,有利于推动和谐社区、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应调动各方力量,努力建设真正的智慧社区,切实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全面认识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是一个新事物。不仅不少社区居民对智慧社区感到陌生,而且不少从事社区的管理者、领导者对智慧社区也不太了解。这导致了人们对智慧社区认识不统一,对智慧社区的理解也仅限于智慧社区的网络应用和服务。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智慧社区深入人心。首先智慧社区宣传应该从智慧社区的管理与服务的人员做起,提高他们对这项事业的认识程度。其次是加强对辖区单位的宣传,他们是智慧社区服务建设的另一重要主体。智慧社区的服务完全由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不太现实,必须要动员社会服务资源,发动辖区单位共同参与。对提供智慧社区服务的单位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再次就是对智慧社区的收益主体——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居民是智慧社区当之无愧的主体,没有社区居民的参与,智慧社区是没办法落到实处的。因而必须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加强其对智慧社区应用的理解,使他们对智慧社区有全面的认识,激发起参与建设智慧社区的热情,推动智慧社区工作。
在智慧社区的宣传工作中,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可以通过媒体、社区黑板报等方式。中国家庭网推出的社区信息化平台,就采用了举办“百城社区信息化大奖赛”的活动和派送学习光盘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智慧社区的宣传工作中,社区应该结合实际,采用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2.政府发挥引导、协调作用,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1)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工作。在智慧社区的创建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极为重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首先,市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建设数量足够的街道信息亭,形成以电话、电视、计算机、信息亭为主体的社区信息服务渠道。其次,要制定提高全民信息能力行动纲要,开展对市民的信息化培训,要让广大市民要掌握基本信息技能。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充分运用学校、科技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单位的培训资源,调动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校校通”、“数字家园”等公益性设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化培训。再次,政府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政府应该向全社会大力宣传住宅小区数字化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实施内容,提高人们对这项工作的认知程度,增强认同度;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居民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使居民对小区数字化的内容有较全面的感性认识,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
(2)加强对相关部门、相关企业的协调。智慧社区建设需要公共事业部门和民政、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的配合。为更好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政府有必要专门制定相关的文件,明确相关在发展智慧社区建设中分别应负有的具体职责,使智慧社区管理与服务建设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推动下健康发展,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主管部门负责、有关部门协力支持和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的格局。同时,市政府应完善社区公共信息服务网,整合政府各部门面向社区居民的在线服务,梳理、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呼叫热线,鼓励相关企业以社区公共信息服务网为平台,提供购物、餐饮、家政服务、洗衣、维修、再生资源回收、中介等社区服务,提高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水平。
3.企业发挥支持作用,促进智慧社区建设
智慧社区建设中资金问题无疑是智慧社区创建中的难点之一,甚至是最大的难点。在智慧社区建设工作中,政府投资首当其冲,但完全希望政府大包大揽也是不现实的。智慧社区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
在智慧社区创建的资金筹措上应该有市场经济观念,实现多渠道筹措智慧社区建设资金,尽快适应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要求,逐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方向转变。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筹措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建设;争取国家政策性拨款和国际上优惠低息贷款,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智慧社区建设资金的支持作用。在智慧社区创建中搞好政府和企业的联合共建,按照市场经济观念,走不同的筹资渠道。对于新建社区,数字化的基础设施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列入房屋建设规划之中,并计入成本,最终从房屋售价中收回。对于老城区改造费用,可以采取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共同投资人股、联合共建的方式,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共同投资,共享利益、按股分红”的格局。除此以外智慧社区也列入了财政预算,并从社会募集资金中分配一定的比例用于智慧社区工作。从发展的角度考虑,社区信息服务应当以有偿服务为主,这是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企业参与智慧社区建设,通过向居民供各种服务,也能够获取经济回报。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智慧社区建设是自然的选择。随着智慧社区的发展壮大,会有越来越多地企业参与进来,为社区提供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咨询服务,最终形成全面的综合服务体系。
4.社区居民发挥主人翁作用,促成智慧社区建设
居民是社区的主人,智慧社区的建设服务于社区居民,当然离不开每个居民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目前,智慧社区的建设面临居民总体信息能力不强、参与意识不够、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广大社区居民的努力。因此,居民要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发挥主人翁作用。首先,要广泛开展居民自治,包含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监督,自觉增强信息化意识,主动参与对社区的信息化管理。其次,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享受方便快捷的数字生活,并对各种服务提出意见和要求,促进社区服务的完善。总之,市民是社区的主人,参与数字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是每一个市民的权利、职责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