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500000045

第45章 行窃病理类(3)

张老师回答道:“你们总是觉得女儿还小,很多事她都没必要知道,更不需要参与。结果导致她幼稚、依赖,社会经验匮乏,遇事不懂如何处理,更不懂如何调适自己的负面情绪。我想,这次你们得和女儿好好谈一谈了,以平等的、开诚布公的方式。有很多事情,她也需要知道。”

他一言不发,眉头紧锁,嘴巴也抿得紧紧的。张老师知道对这位父亲来说,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次见到小兰是一个月以后了。在此期间张老师和她母亲也通过一次电话,她告诉张老师在“橡圈厌恶疗法”的辅助下,女儿的偷窃癖已经持续两个礼拜没有再犯了。这次她父亲一走进张老师的咨询室,在说“谢谢”的同时,向张老师深深鞠了一躬,张老师不禁莞尔,她没再问他是否有和女儿谈过,说了些什么。因为张老师从和小兰的交谈中,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她的焦虑情绪缓解了许多,动作、姿势、语调都要比以前显得自然、松弛,这就够了。

案例解读

上述两个案例都涉及偷窃,但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偷窃,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病理性偷窃,又称偷窃癖,属于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其表现是反复出现的、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虽屡遭惩罚而难于改正。

在“破案”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分析、研究,总结出学生的“偷窃心理”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炫耀心理。学生因为年龄特点,看到新奇好玩的东西后,乘人不注意顺手牵羊,把偷来的物品作为夸耀的资本。儿童不认为这是令人羞愧的事情,相反,他们经常把“胜利品”公开展示。

2.补偿心理。儿童有很多欲望,如果被强行压制了,一旦有机会和条件就要通过其他途径表现出来,予以补偿。比如,看到其他同学生活条件优越,或者由于家庭变故自己生活突然由富裕变得穷困,物质上得不到满足,便会去偷。

3.模仿心理。有的学生偷窃并不是想占有,只是不自觉地模仿影视画刊中江洋大盗的“高超本领”。还有些学生家长贪图小便宜,把公家的东西带回自己家中,不知不觉中给孩子树立了“榜样”。

4.反抗心理。一些学生受到不平等待遇,比如被老师批评得过于严厉,被小伙伴欺凌和侵犯,或由于家长的训斥和打骂等,他们便用偷当事人的东西来报复,以达到心理平衡。

偷盗癖多源于好奇心被压制。小孩子非常好奇,什么东西都想碰一碰,都想摸一摸。

但是,有些家长过于自律,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不让孩子碰任何不属于自己家的东西。

结果,这就导致孩子的探索欲望被压制。小时候,他会听父母的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这个被严重压制的欲望不可遏制地浮现出来,于是他很渴望去碰去摸属于别人的东西,而偷为己有,则是这种欲望的集中表达。偷盗癖中,女性更多一些。这可能是因为,那些过于自律的父母对女儿的要求更严格造成的。

有的则是表达对父母的叛逆。偷盗癖的孩子,一般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是“道德君子”,特别理性,特别爱讲道理。这些父母有点像是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中的唐僧,把永远正确的道理化为绵绵不绝的唠叨。在《大话西游》中,唠叨的唐僧逼得小妖自杀,也逼得孙悟空要大逆不道杀掉师傅。在生活中,一些孩子则用偷盗癖的方式,来挑战又唠叨又是“道德君子”的父母。

案例一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妈妈的严格和爸爸奶奶的宠溺,使小孩无所适从,从而有了炫耀心理,但是得不到爸爸的矫正,一旦当妈妈严格管教,小孩就有了补偿心理,从偷盗中补偿自己的被压抑的不满足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反抗心理,用偷窃暂时得到的满足感来反抗家长的一些不适当的教育,并且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如主人公青远不止就单纯偷东西这事本身,她还涉及更深层的思想品行和心理问题。她的成长环境使她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以占别人的便宜为乐,甚至认为说谎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方式,外界的压力和浮躁的社会现象使她的内心严重失衡,她希望自己能不劳而获,每次的撒谎成功,占便宜得逞,都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大道理她比你我都懂,行为上就是要这样做,是一种典型的言行不和谐表现。对她单纯的说教讲良心的故事,这种办法对她来说显得太幼稚了,这样的学生有一些反侦察能力,如果不拿出切实的证据是无法对付的。她不怕你给她扣帽子,不怕你发脾气,甚至不怕你请家长。她真正怕的只有一件事——掌握实情和证据。遇到这样的高手,要少在道德高调上浪费精力,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破案上面,并抓住她心理的根源,才能慢慢地减少她的不正常行为。

案例二的情况有些特殊,但也不排除有模仿的心理和叛逆的心理特点。一般说来,患“偷窃癖”的病人偷窃的动机与普通小偷不同,他们通常不是因为需求那样东西或缺钱才铤而走险。“偷窃癖”的人总是有一种紧张感,在行动前他的内心会非常冲动,肾上腺素急剧分泌、心跳加快;当偷完后,他又会有一种释放感、满足感,甚至有人形容它为“快感”。很多人就是抑制不住那种快感的“奖赏”,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而且,如果偷窃癖的患者早期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随着“快感阈值”的逐步升高,小偷小摸渐渐就会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有些患者会向偷更值钱、难度更大的东西方面进军,甚至最终发展至更暴力、让他们觉得“更富有挑战”的犯罪形式。正如成龙主演的《新警察故事》中那帮问题青少年最后所做的那样:抢劫、杀人、袭警,等等。

但是小兰的偷窃行为却一直停留在“小偷小摸”的幼稚阶段,而且,偷窃后的快感在她的身上表现得并不明显。相反,负疚感、罪责感更为强烈一点,但是通过被家人责罚、被老师处分、被橡皮筋弹以后,她反而获得心情的平和,舒缓了平时一直存在的焦虑。所以她的情况又有些特殊,要用不一样的方法才能探明事情的真相,在这样的时候,一般来说,催眠方法比较管用。在浅度催眠下,她的大脑皮质受到抑制,潜意识充分打开,释放出更多小兰本来被选择性遗忘、被囚禁的记忆。而这些记忆真是心理医生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信息。

通常,对这类患者需要进行教育训练,并运用认知—行为矫正,结合心理疏导治疗。

如果可能的话,心理医生应联合家庭其他成员,找出患者感受压力的真正来源,“听懂”他们的心声,这将极大地影响治疗的效果、减少复发。成年的偷盗癖患者是很难被矫治的。

因为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偷盗行为,而且很容易得到惩罚。但获得惩罚又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于是惩罚没有令他们收手,反而会成为心理上的奖励,刺激他们变本加厉地偷盗。

不过,如果他们足够幸运,偷盗行为一次都没有被发现,那么他们会觉得偷盗行为实在是索然无味,于是会自动放弃。

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有偷盗的习惯的时候,老师们必须了解学生之所以这样做的根本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切不可采取打骂、羞辱、吓唬等简单粗暴的极端措施。其次,必须及时制止,防微杜渐。如果仅仅认为学生拿别人的东西是调皮、逗着玩儿,那么他以后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日积月累,必然酿成大祸。同时老师们还应该多关心、尊重学生,千万不能歧视他们,甚至冠之以“贼”、“小偷”等极端伤害学生自尊的蔑称。

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多予以理解、帮助。以免学生孤独抑郁,对周围冷漠和产生敌意,防止他们以不正常的行为发泄不满。

最常见的错误方法,就是惩罚有偷盗癖的孩子。但这正中孩子的下怀,因为这些孩子之所以去偷盗一些自己并不怎么需要的物品,就是为了让别人,尤其是父母惩罚自己。

这种惩罚会给他们带来快感,所以反而会令他们更加沉溺于偷盗。

就如案例中的青和兰,尤其是兰,频频光顾的是同一个超市,而且总是去偷同一类物品,并且还总是在同一个服务员那里埋单。她描绘自己的心情说:“埋单的时候,我很兴奋,希望自己不被抓住。但是,等交了钱要离开的时候,我一样很兴奋,但这时是希望能被抓住,并且大骂我是小偷。”

这句话反映了偷盗癖的典型心理,也就是说,偷盗行为不被发现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奖赏,而偷盗行为被发现,也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奖赏。结果,这就导致,好像无论别人怎么做,偷盗癖都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导致他们总能从偷盗行为中获得乐趣,于是偷盗行为就越来越频繁。

同类推荐
  •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本书从“隔代亲”入手,以案例的方式讲述了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之间的矛盾及解决办法、祖辈隔代带孙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以及特殊家庭的隔代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妈妈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了让父母更切实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好习惯,分别从做人、做事、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帮助广大妈妈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 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

    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

    “俗话说:富家子弟多骄,女家子弟多傲。在生活上,再富也要穷孩子,不要给男孩子太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太好的成长环境。要让他吃点苦,受点委屈,体会艰辛,这样长大了他才懂得坚韧,学会坚强。明白责任,自立自强。 “富养”不是娇生惯养,而是要充分关心和引导。使女孩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明智。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自已追求的东西,从而能够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坚守自己的信仰。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即便是在清贫的环境中,一样可以培养出卓然的气质。”
  • 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身上满含着父母对未来的期望,所以,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成了广大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而3~5岁,可以说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是决定孩子智力发展走向的基础时期。本书根据3~5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点,用生动科学的语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游戏,为家长提供了全面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许多具体方法,对于快乐有效的提高3~5岁孩子的智力有非常强悍的效用。
热门推荐
  • 生死赎命:总裁,我的骨中血

    生死赎命:总裁,我的骨中血

    我从小被卖来了你家做你的骨中血,你竟然如此这样的折磨我,就算我做鬼,我也不会原谅你。你这个冷血无情的女人。此生我们水火不容,你在我亡。
  • 篮球指挥家

    篮球指挥家

    初中的时候写的一点小文章,现在快大学毕业了,想把它补全,也算完成自己的一个小愿望,不定期更新,从今天开始尽量一天一更吧!
  • 空梦之回转一梦空

    空梦之回转一梦空

    实与虚,总是让人纠结不清;爱与恨,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天与地,总是让人啼笑皆非;你与我.......
  • 修真者游巫师界

    修真者游巫师界

    作为一个千年老宅,林潇表示自己不清楚现状一点也不奇怪。毕竟他从未听说过有谁像他这样,落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不过魔杖是什么?用魔法要用魔杖?我不用啊。
  • 寒玄星空

    寒玄星空

    伪造邪族掌乾坤,嗜血无绪背墓者!偶得神器紫血剑,后寻至尊留于身!一怒之气冰万物,异方邪物又何惧!一名来自小山庄的少年,一名拿死骨炼尸的幕后邪人!数名面目全非,体型庞大,身后背着巨大墓碑的死士!它们,究竟怎么来到的这里?它们,究竟有何目的?谁,能阻止他们?在这里,给你讲述一段成为至尊强者,斩尽无数邪物的勇者传说!
  • 穿越王朝:第十三只凤凰

    穿越王朝:第十三只凤凰

    只因为掌管时间的时间老人打翻了时间盘就让她这个本该出生在异时空的出生到二十四世纪,穿了也就罢了,反应过来还派人追杀她让她回到时间老人那里是怎么回事,奈何她这个顶尖特工还打不过他们,把她从二十四世纪硬生生的穿到历史上没半分影子的异时空。敬你是老人家也就不跟你计较了,但是个正常人也知道把她穿到米虫生活的大小姐身上吧,这个天赋为零,守护灵不造哪里去了的废柴公主是咋回事?还有这个脸上贴满了危险的标签的美男又是哪里来的?诶诶诶,你给本公主走远点。时间老人!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 “坏学生”成功定律:“坏学生”成大器的8种能力

    “坏学生”成功定律:“坏学生”成大器的8种能力

    哲人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话虽平淡,却值得深思。之所以说人生如戏,是说它的无常,它的出人意料。譬如说,父母望子成龙,呕心沥血教育出来的却是个庸才,这样的事,难免让人扼腕唏嘘。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于是他们就按照自己所谓的“成才秘笈”教育儿女,甚至越俎代庖地为孩子作着很多关键性的抉择,譬如说,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很多的老师也是如此,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是否听话。于是,是否听话、成绩好坏,成了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好坏之分也由此而来。在他们的眼里,好学生,就是成绩又好,又听话的学生;坏学生则是成绩差,不听话的学生。父母和老师常常以好学生为荣,以坏学生为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省灵:使然使命

    省灵:使然使命

    懵懂20余年,初长成,却遇高堂归去,遗物了了晦涩难懂,反倒身世迷离;颠覆过往,随着解谜的涡轮漩涡踏上了一条神秘而艰难的人生道路。家族的秘密、刻不容缓的救赎、颠覆一切的见遇、早已预订的人生;似曾相识的过往、生死的别离、尘世的牵挂汇聚成了一个家族恢弘的历史......
  • 止为你嫣然一笑

    止为你嫣然一笑

    多少暗恋,只因为对方的一句我们不适合而没有结果,多少等待,只是在欺骗自己,可能还有机会,说不定就等到了呢。顾止以为这辈子都不会等到宋嫣然了,也许是上帝听到了他的祷告,宋嫣然终于有一天开了窍,跟这个她原先以为绝对不会在一起的人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