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如出一辙地身挎棉被、手提皮包和尿素袋等,急匆匆地从农村的各个角落涌向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剩余的劳力也跟往城市。开始一般是男劳动力即丈夫,后来是妇女即妻子。他们不一定懂大道理,但他们能算经济账,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就选择了或近或远的陌生的城市。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变得更加空荡寂静,基本上剩下老人和小孩。因而就演绎出一个个青少年儿童缺爱孤单的故事。
典型案例一
在一个地区重点中学教书的马老师前几天接到一个长途电话,电话是常年在外地打工的堂弟打来的,说是他儿子马胜想跳进一家收入可观的公司,但苦于没有高中文凭,想请马老师帮助出主意?马老师问堂弟马胜已辍学一年多,学校有无学籍?假如有,让他去请教原班主任,看看怎么办?光花钱买文凭可能没这么随意,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通好话,几年来,马胜的一些故事在他在脑海里像放映课件一般出现。
马胜是个苦命的孩子。在他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母亲得病去世,据说,就是舍不得花钱没有及时医治所致。马胜没有外公外婆,只有一个舅舅;奶奶与爷爷不和,早年就外出当保姆,家里只有爸爸和脚有风湿痛的爷爷。马胜还算懂事,在老师、家人、舅舅等长辈的安慰和鼓励下,继续努力学习,尽管在他读三年级时,父亲到遥远的沿海城市去打工,自己也开始到外村小学读书,但他在爷爷的照应下,仍旧用功学习。爷爷每天从田地里回来很晚,有的人都已入睡了,他爷孙俩才吃晚饭。马老师回到老家,也会送些学习用品给他。小学毕业考,马胜的成绩在全校居第一,全乡属第五。
马老师所在的学校是公助民办的省级名校,许多家庭的小孩如果成绩不太好,想花大钱还进不了。按正常录取,每人也得交一万多元的赞助费。马老师得知马胜的情况后,及时打电话要求马胜的父亲让儿子到自己所在的学校读书,说他是一位值得培育的好苗子,愿意借一部分钱帮助。他父亲也想培养他,但由于在外面收入微薄,自己也刚好拍拖了一位离婚的身边有一个女儿的女子,所以无能为力而婉言谢绝。马胜要升初中了,他本以为自己小学毕业考成绩不错,父亲会高兴地远道回来一趟,他多想见到父亲呀!还寄希望父亲回来后,把他带到他朝思暮想的那个城市看看,也想知道父亲住在怎样的地方。结果父亲只给爷爷打回来三次电话,汇回来三千元钱。
马胜按部就班地来到自己乡镇的一所中学读书。
来到新的学校,见到了许多新面孔,特别是生活节奏快了许多,科目陡增,学习任务比小学繁重,但他还算适应得较快,只是小学没学过英语,而有的同学却学过,他觉得这门功课跟不上。国庆节,马老师也放假在老家,提醒他学英语要刻苦努力,最好周末请英语老师辅导一下。他爷爷说找老师不方便,老师都住在城里,后来就不了了之。
刚开始的几个周末,马胜回到家还会认真做作业。后来,他看到爷爷在看电视也免不了凑过去观看,等爷爷外出劳动后,他被电视剧中的情节所吸引,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视接着看。晚上,他有时会学习,有时与来找他的同学玩,有时与爷爷一起看电视。由于英语成绩较差,在学校的排名不断往后退。渐渐地,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第二学期五月份的母亲节,学校为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求学生给母亲写一封信。马胜看到这个题目就发怵了——母亲在自己的脑海里只有一点影子,平时只在照片里看到,她的生平故事只知零碎。他写不出来,再说,即使写了也没法寄呀。想到这里,他眼泪夺眶而出。等到上交最后期限,马胜还是一字没写,班主任点名批评他态度不积极,他只会掉眼泪。班主任想,我又没骂你,一个男学生哪有这样容易流泪的?下课后,与马胜同村的一位男同学告诉班主任马胜早就失去了母亲。班主任这才恍然大悟,马上找到马胜表示歉意,说自己工作不细,不了解情况,对问题考虑欠周密。
六月份,学校又要求学生给父亲写一封信。这次,班主任及时找了马胜。班主任问:
“写给父亲的一封信还有什么困难吗?”
马胜说:“我对父亲没什么感情,自从他外出打工后,还没有回来看过我一次,不知道写些什么?”
班主任问:“那你想爸爸吗?”
马胜一时无语,然后哽咽地说:“以前很想,现在反而不想了。”
“为什么?”
“反正他也不回来,想也没用。”马胜说着说着,潸然泪下。
“我想做父亲的肯定记挂孩子的,可能也有他的难处。这样吧,你这次就给他写一封信,说很想念他,并汇报一下学习和家里的情况,我想肯定会得到你爸爸的回信的。假如他再没向你回信,我就帮你打电话给他。”
马胜点点头。
过了两个星期,马胜从班主任手里终于接到爸爸的回信,他甭提有多高兴了!尽管父亲信中的字歪歪斜斜,也有一些错别字,但这都可理解无所谓。父亲在信中说,对不起他和早年病逝的母亲,本来去年在他小学毕业时就打算回来一趟的,但由于一次在架子上检修机器,不慎摔了下来,跌断了小腿,年后才好。现在身体还好,希望他努力学习,不要像爸爸一样,高收入的工作干不来,低收入的工作不想做。还好刚外出打工时跟一位老师傅学了点车床修理技术,还能混口饭吃。
自从接到父亲信的那一天起,马胜精神开朗了许多,学习又开始用功了,期末考试,学习成绩进步了不少,班级名次提前了八位,英语成绩也有所提高。
其实,马胜去信之后,班主任就想办法了解到他爸爸的电话号码,并打去电话要求他爸爸无论工作多忙,一定要认真给儿子回一封信。可见教师的用心良苦。
放暑假了,城里的孩子一般在家长的督促下在家写作业或请家教辅导,个别重视子女学习的农村父母也会把子女送到城里去培训,但马胜的爷爷不知道这些,用钱也紧张。
马胜只能在家学习,而更多的时间是帮助爷爷挑水、种菜、锄草等,有时陪爷爷踏着小三轮车到县城去卖菜。
初二开学报到,马胜进了教室才知道,原来工作负责的班主任调到县城去了,来了一位大学刚毕业的新班主任——一位高大的小伙子。据他介绍,他姓柴,生于本县城,是学体育专业的,因学校不缺体育老师,结果让他教政治。
柴老师每天起得早,主要是在操场上打球,如果谁要是迟到,要么叫你站在教室门外直到早自修下课;要么围绕300米操场跑步,等他球打够了才会叫你停止站立,尽管做法简单,但还挺有用,班里一般不会有同学迟到。
有一天下午自修课,马胜在做作业,突然头上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很疼,原来有人扔书。他扭头往书飞来的方向一看,坐在后排的毛新在窃窃地笑。马胜随口骂了一句“你妈什匹!乱扔。”
“你骂谁呀?”
“谁打到我,就骂谁!”
“你这个卖菜的小子,你不要老劲!”
“老劲又怎么样?”
“那就再叫你去站在风雨中日头下卖菜!”
“说什么呀?他在哪里卖菜?”“他与谁在卖菜?”“他怎么卖得来菜?”边上的同学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
“暑假,我在小街上看到他与一位瘸腿的老头子在一起卖菜,我本来想做他的生意,买点青豆,毕竟是同学嘛,当我走近时一看,那老头子一双黑乎乎的手,于是就打消了念头,那手很可能是摸摸大粪,揩揩鼻涕的,多脏呀!”
“哈哈哈!”边上的同学被说得大笑起来。
“马胜没有看到你呀?”
“他在忙着给人家找钱!”
“什么摸大粪、揩鼻涕的?你不要污辱别人好不好?哪有剥豆子的手是白白的?”马胜听不顺,气不过,站起来反问道。
“你想怎样呢?”
“你再污辱一句别怪我不客气!”
“就是摸大便的手啰,怎么样?”
只见马胜弯下腰,捧起椅子往上举起,毛新边上的同学马上闪开身,马胜就朝毛新砸了过去。还好,没砸中,只是椅子的脚擦着毛新的腰间。毛新举着椅子也要砸过来,这时,几位男生班干部上前拉的拉、劝的劝,解了围。隔壁班老师闻声而来,见状后,拨通了柴老师的手机,等了一会儿,柴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
柴老师先叫出班长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让班长叫出毛新和马胜。
两人刚走到柴老师面前,柴老师朝他俩瞪着眼,然后,让他俩说说吵架的细节。等他俩讲完后,就让毛新、马胜都到操场上跑10圈。
马胜觉得班主任处理问题不公正:是毛新扔书时先打到他,是毛新先污辱了他爷爷,却一样处罚,可能因为毛新喜欢打篮球,所以老师就偏袒毛新。而班主任批评他不该骂人、打人,而应该先向老师反映问题。
从此,马胜学习又松懈下来。
马胜对柴老师上课很不认同,认为他只会照本宣科,举例不贴切,说理不深刻,黑板上没板书,考试前只会让同学一味地背诵。柴老师常对学生说:“书本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动!”马胜认为这话只讲对一半,行动果然重要,但书本知识也是要讲清楚的。
初二后的暑假,他父亲终于回老家一趟,他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父亲。但马胜觉得有遗憾,学习成绩不理想。原来英语较差,现在连政治学科也考得不好。
在大伯马老师的建议和联系下,他父亲让他暑期每天到县城的一位英语老师那里补课。
初三的时候,换了一位教社会的老师当班主任。于是,马胜学习又开始用功起来。
但毕竟英语学科较薄弱,初二这一年也没努力,中考成绩勉强上了普通中学的分数线。
他被一所镇普通高中录取。
高中第一学期的前半学期,马胜学习还较用功,他牢记马老师的一句话:“要成才主要靠自己,而不是主要靠学校。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但到后半学期时,班主任因车祸重伤不能来上课。代理班主任是一位男青年教师,疏于管理,结果班上晚自修纪律很差,马胜强制自己安静用功,但周围的同学太吵,学习效果很差。而有不少男同学借请假回家之名到县城的网吧去玩游戏、聊天。
有一天,他的一位同学朋友说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请马胜一同去吃晚饭,马胜本不想去,但碍于情面,只能跟去。
聚会结束,已是晚上10点多钟,马胜和另一位女同学提出大家一同打的回学校,但许多同学说既然出来了,回校还得爬围墙,不如在城里潇洒一个通宵。马胜无奈,只好跟从他们到了一家网吧。马胜开始不想玩,但看他们玩得很起劲,在这位过生日同学的鼓动下,也坐了下去……
当马胜第二次与同学到县城玩游戏,回来时,被值班老师逮了个正着,于是,被学校作了“留校察看”的处分。期末考试,成绩很差。
远方的父亲得知此事,非常难过。
春节前,马胜的爸爸与新婚妻子一同回到老家。他觉得马胜读书已无望,自己的厂里又缺人手,于是就决定让儿子辍学,一同去打工。
现在想让儿子跳槽,但没有高中文凭这个硬条件。
……
想到这里,大伯马老师深深叹了一口气,喃喃道:“这主要怪谁呢?”
典型案例二
陈丹,听起来像是一个女同学的名字,开学报到时,他独自出现在班主任蓝老师的面前:个子矮小,大眼睛双眼皮,两只眼珠骨碌有神,理着小平头,套着一件蓝色横条白底背芯,穿着一条用牛筋束缚的有些花白的青色的裤子,裤腰几乎围在胸脯上。看得出,这是大人穿过的裤子;脚上穿一双旧凉鞋。情况表明,他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
本来新生来校报到之前,班主任要进行一次家访,只因电话联系不上,陈丹也只填了父亲的那个厂址,而那个厂却关门了,所以仅陈丹没被家访到。
第二天,陈丹母亲来学校,说是昨天看望陈丹外婆去了,她母亲病情严重。从交谈中,蓝老师得知:陈丹父亲原是在离学校三里之遥的一个拉链制造厂工作,而她则是该厂的临时工,现在该厂倒闭关门了,车间电话早就停了,家里也没有电话,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新的工作,都在四十多里之遥的农村老家种田。陈丹父亲早年学过木工,于是重操旧业。
蓝老师问:“你家离校远,那我们初中没得住校,如果要住校,还要到高中那里看看是否可能。”
他母亲说:“那不用的,我们虽然下岗回家了,经过我的要求,原来的厂房边上的一排低矮平房原职工还可以继续使用,且不需交房租,只要交点水电费就行。”
“那他一个人在这儿住行吗?”
“没关系的,我让邻居帮着照看一下,我自己每个星期三来一次给他洗刷一下。麻烦班主任多多关心,帮我对他督促紧一点。”
“呵,应该的。”
蓝老师从学生档案中了解到,陈丹上课比较好动,个性较强。于是,考虑到他学习成绩不理想,就让他担任副纪律委员。陈丹不辜负蓝老师的重托,上课认真,发言积极,尽管正确率不高。自修课有同学讲话,他不但会认真登记,还要跑到对方身边以敲桌子予以提醒。如果对方还不听,就会大声说:“你是不是傻的!”于是就到黑板上写上这个违纪同学的名字。
蓝老师第一次骑摩托车到他住的地方去了解情况,并提醒他防电防火,注意卫生,如何摆放物品等;有时去了故意把摩托车停得远远的,悄悄地在门缝观看,发现他一般在房里做作业。
初一他总体表现不错。只发生过一次与同学吵架的事。那也是由于他记了一位同学上课违纪的名字而挨打的。对方小学时被认为是打架大王。蓝老师狠狠批评了这位“打架大王”,并罚他扫一周的地,并让他向陈丹认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