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父女冲浪“多元文化”
从秋丹小学高年级起,俞润源就和女儿开始出省旅游。出去时,两人总是自己打理一切,从不跟从旅行团,也不住高级宾馆,一切从简。老俞说,这样的过程才是锻炼一个人独立精神的机会。
初三暑期,父女俩决定走进那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西藏。那时青藏铁路还未开通,交通很不方便,出门一定要大家包车出行。当时父女俩入住的拉萨青年旅店,墙上的一块告示板上,贴满了旅客们大大小小一起包车的留言条。在父亲的鼓励下,15岁的秋丹撕下了一张用英文写的字条,并按上面的地址,找到了隔壁青年旅社的两个以色列人和一个33岁的德国女人。
两个以色列人中,亚西四十出头,阿什尔和老俞年纪相仿,都是五十岁左右。来自不同国度的人,年龄经历各不相同,但大家在路途中聊得很投机。
道别时,亚西和阿什尔邀请老俞父女俩去以色列。父女俩就和他们约定,只要他们来杭州,父女俩就一定去以色列。
没想到,阿什尔在游览西藏一个月后,如约来到杭州。
阿什尔到杭州那天老俞专程去车站把他接到家里,这使阿什尔非常感动,好客的老俞一家还请阿什尔吃住在自己家。一个星期的时间,父女俩抽时间带阿什尔游西湖、品龙井。而韦国芝烧的地道的中国菜,更是让这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老外乐不思蜀。
这次阿什尔的杭州之行,更增加了他们结下的友谊。
之后,热心的阿什尔就开始帮父女俩打理出行以色列的纷繁复杂的签证材料。最终,阿什尔成功地促成了这次非常之旅,父女俩在今年夏天坐上了飞往以色列的班机。
秋丹说,因为以色列对中国不开放旅游,以驻中国大使馆也不办理旅游签证,从开始商讨此事,到我们成功出行,隔了两年之久。其间,没有一样不是要阿什尔帮忙操心的,“我能结交这么好的犹太人朋友真的很幸运。”
秋丹告诉记者,到达以色列的当天,阿什尔和在一家大公司当财务总监的妻子亲自开车来迎接,在以色列的18天时间里,父女俩吃住在阿什尔家,阿什尔和家人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他们游玩,但老俞总是尽量只让阿什尔他们给画出旅行线路图,两人自己行动。比如到红海,父女俩就是自己去的。
老俞说,咱出去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
有一天,阿什尔一家陪父女俩参观坐落于耶路撒冷城西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参观完毕,阿什尔问他们有何感想?老俞就说:“不忘记这件事,并不是为了报复。”秋丹翻译给阿什尔听,阿什尔听了立刻连声说他讲得好。
以色列之行使父女俩真切地感受了犹太文化、宗教和民族的独特面貌。踏访这片神奇的土地让他们受益匪浅。回国一个多月后,秋丹独自踏上了去韩国参加美国SAT考试的路程。
出发之前,老俞问她:“是跟旅行团去,还是一个人自由行?”秋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人自由行。但秋丹妈妈还是十分担心,一因为考场临时变动,换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城;二是韩国并不流行讲英语,秋丹流利的英语也许只会是聋子的耳朵成摆设;三是以女儿的个性,秋丹不会在韩国为3天的时间花几千元钱租只手机。
老俞一锤定音:“如果没有独自一人走出国门的勇气和经历,何来站在全球角度看问题的目光?”
事后证明,秋丹的只身韩国行,颇让家人自豪:三天的时间里秋丹交了三个韩国朋友。在候机厅,在飞机上,秋丹总是有意识地和人攀谈。在飞机上结识了一个在义乌做生意的韩国人,对方对眼前这小女孩敢于独闯天下的勇气大为赞赏,下飞机后,这位韩国人亲自开车送秋丹到考场。
在赶考的60多名中国学生中,唯有秋丹是独自一人前往的,很受人注目,两位学中文的韩国女生还主动找她攀谈。秋丹说,韩国女生充满激情、奔放、爽朗的性格也深深感染了她,三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对此,秋丹深有感悟:“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心本善良,一定能找到善良的朋友”,“任何负面的例子都不能否认提倡人与人之间和睦互助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美好目标”。
平等和谐:三口之家主旋律
“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拥有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开明的父母给了我一次次独闯世界的机会。”秋丹说。
已是奔知天命之年的俞润源,在妻子眼里是位有责任感的丈夫,在女儿心目中,是天底下最好、最伟大的父亲,在亲戚朋友眼里是个值得信任和尊重的优秀男人。
秋丹在日记《我的爸爸》一文中深情地说:“我的爸爸虽然是一个160厘米的矮个子,但在我眼里他比姚明还要高大。”
幼时,当秋丹能理解“理想”一词的含义时,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公交车售票员。中国有句俗话,“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当母亲的韦国芝听了多少有些失落,可作为父亲的俞润源听了总是满脸笑容地连声夸她:“很好!
很好!”结果秋丹的这个公交车售票员梦差不多伴随她的整个童年,直至公交车成了无人售票车。
秋丹上初中后,她每晚做作业时,老俞总是同样坐在旁边默默地看书、学习,有时秋丹做作业到深夜,老俞也始终陪着。
能去成以色列,秋丹告诉记者,也是因为我有一个好老爸。中东经常有战乱,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若不是父亲开明,恐怕难以成行。
生活中,父女俩的关系就像朋友般亲密,几乎什么话都直来直去。女儿称父亲为“憨爸”,父亲唤秋丹“傻女儿”。在云南旅行时,父女俩遇到一个在北大求学的日本女留学生,她看到秋丹父女俩每天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很感慨地说:“我真羡慕你们!我和我的父亲是永远不可能处得像你们这样融洽。”
这么多年来,老俞从没有因为秋丹的学习而指责过她。每天秋丹去上学,老俞总要亲一下她脸颊。有一次,秋丹急着要走,蹲在门口系鞋带,让他别过来了,老俞却跑过去,双腿跪地,将脸颊和女儿的脸颊亲了下。那一刻,看着父亲那一半花白的头发在自己眼前飘过,秋丹倍感父爱如山。
老俞说:“其实女儿3岁时,因为品行问题我也用打惩罚过她,但我从没因为女儿的成绩而责罚过她。自女儿有自己的思想后,看到她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也从不打骂,而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她明白是非。”
“前年她为了考雅思,参加了一个培训班,我下班回家却看到她在看电视。我什么也没说,给她写了一封信,里面是三个励志故事,第一个讲的是牛不会爬树的故事,道理是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就不要参加考试。第二个讲的是一个傻女儿的故事,暗示你若空有雄心抱负,做父母正好不用太辛苦。第三个故事讲的是麝香的由来,意为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是经过磨炼得来的。”
信交给女儿,老俞就若无其事地出门去了。女儿看了信后,就不停地给他打电话,但老俞一看是家里的电话就挂断了。
“快要11点时,我回来,女儿小心地问我,爸爸是不是生气了?我说,哪里啊,我去西湖边喝老酒了。经过这么一回,她注意抓紧时间学习了。”
韦国芝说,起先看到丈夫一天到晚没大没小地陪女儿跳皮筋,踢毽子,心里很排斥,加上出去旅游也费钱,没少和老俞口角,但看到女儿越来越独立,慢慢地对丈夫的教育方法由理解到支持。而女儿也非常懂事,多年前,夫妻俩因为一点小事闹了点矛盾,互不理睬,女儿就代他们俩为对方写了检讨书,逗得两人开怀不已。这几年为了支持父女俩的工作和学习,韦国芝内退回家专职当了一位家庭主妇。
至今,他们一家三口还住在43个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可韦国芝毫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