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800000078

第78章 以文学经典为目的:批评解释学导向(13)

有人为情而死,有人为武功秘籍和神功绝技贻误终生,他们为了争得天下武林至尊之位置,付出了多少心血,耗尽了多少心机,不惜反目成仇。正因为如此,金庸的武侠小说叙事,很善于利用一本神功秘籍作为叙事的诱因。三是通过“戏”来构造典型人物的谱系。戏即游戏,戏即戏剧性,戏即是悲与喜,戏中人生,往往可以绝妙地表现人物的性情。韦小宝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就在于小说叙事中的“戏”。他的“戏”,让人忍俊不禁,他的全部的人格风流,皆可以落实到“戏”字之上。与乾隆之关系,是戏;与众妻妾之关系,是戏。“戏”者,一旦具有真正的喜剧性性格,便会受到人们的真正欢迎,戏中有智,戏中有谋,人们可以在看“戏”中获得智慧与欢乐。人生如此,金庸正是以戏,以笑剧精神来表现历史,描写人生,他的小说自有其独特的抒情和浪漫特质。洪七公之“戏”与周伯通之“戏”,皆能给人以无限的快乐。方法毕竟是方法,把方法运用到艺术实践中,并能创造出无数典型人物性格绝非易事,金庸之所以能创造令人过目难忘的典型人物形象,与他的圆通性叙事智慧有关,这种圆通性叙事智慧,表现为他敢于在奇绝处设想人物语言、动作和性格。险之极,亦惊喜至极,奇之极,亦浪漫至极,这正是金庸小说叙事的一大法宝。一般小说叙事怕求险猎奇,因为求险猎奇易于失真,天下的奇事如果全都凑到了一块儿,绝不可信,的确,求险猎奇在现实主义或历史主义文学创作中是危险的。

现实主义立足于再现真实,表现真实,把人写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把人写成神,金庸的武侠小说,显然不是现实主义小说,而是浪漫主义小说的变种。在浪漫主义小说中,一切都是驰骋心灵的想象,抒发自由的感情,可能与不可能,神奇与真实的界限被消解,只有心灵的真实与审美的真实。金庸小说英雄叙述,在惊险之极中生发出自由想象,常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这种圆通的叙事智慧,还表现在金庸善于在对立两极性格中求得平衡,在金庸小说中,没有可恶之极而一无是处的形象。你可能同情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性命运,但又不能不承认某个悲剧性人物的英武之处。金庸对他小说中的每一人物,每一形象皆充满了深深的爱,惟其有这种深沉之爱,他才能把笔下的人物写得那么感人至深。正因为有这种博爱观的支配,他才能把那些憨态十足的人写得可敬可爱,把凶残冷酷的人写得可悲可爱,把那些奸狡耍滑的人物写得机智可爱。有了这种博爱精神,典型人物的性格就可以获得整合,小说家是人性表现的大师。金庸之所以把人物写得可恨而又可爱,可笑而又可爱,可敬而又可爱,就在于他洞悉了人性的秘密,人性的天平决不会只趋向于善恶一端的,这就需要写出丰富性的人格。

金庸小说叙事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武侠英雄叙述,虽没有透视存在本质的大智慧,但却有驰骋心灵提升生命的大智慧。陈平原认为:“天下多有不平事,世上难遇有心人。人们对拯世济难的侠容的期待与崇拜,使得诗人、戏曲家和小说家共同选择了‘游侠’作为表现对象,而且确实也曾‘各领风骚数百年’。或许,由于武侠小说比游侠诗文、戏曲更容易做到‘事迹新奇,笔意酣恣,描写既细入毫芒,点染又曲中筋节’,其千变万化的侠客形象也更符合现代读者的欣赏趣味,故武侠小说能在记载或歌咏游侠的史书、诗文、戏曲衰退以后仍大放异彩。”陈平原谈到武侠形象对读者的巨大的吸引力,固然有理,但我以为,武侠小说的人物性格的特殊文化意义,似乎更值得强调。实际上,纯粹的武侠小说可以得势一时,但不能永远,金庸的小说叙事,不能视之为纯粹意义上的武侠小说,因为金庸把武侠小说当作历史小说来写,当作文化小说来写,当作人性小说来写。

他的小说中有历史,有宗教,有文化,有人生智慧,有生命哲学,所以,他的小说感人之处非常多。金庸自诩他的小说再过一百年、两百年仍会有人读,这是建立了“人在”的前提之上,是建立在汉语小说昌盛的基础上,他所言不差,因为他的小说本来写的就是历史与文化,自可超越现实,传至久远。

金庸小说的抒情特质,与他的浪漫派典型形象创造观念有着根本性联系。金庸小说提供了新的典型人物创造观,即“浪漫派典型观”,这种浪漫派典型观,并不在于以奇制奇,以奇诱人,而在于他以博爱的情怀去关注和理解每个人和每一类人。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想顺从个人的意志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而在人世间往往事事难如意,他们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惜扭曲自己的灵魂。得势者、成功者,可能会嘲笑失意者、失败者,但这并不能说明得势者和成功者高人一等,这是由于人的特殊机缘、特殊运道构成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在顺境和优越的环境中长大,自然有许多地位卑微的人所不及之处,然而,这些优越于一般人的环境,也可能导致人的性格变异。这要看他的意志与情趣,生命智慧与生命目标是否正确,一旦走上了异化之途,自然就会扭曲自己。人在卑微中长成,自有许多微不足道之处,卑微者可能有智慧,可能有心机,但命运捉弄,这卑微者最易形成性格变异。金庸不是以批判的眼光和否定乃至仇视的眼光去看待他笔下的人物,而以博爱、欢乐的目光去审视生活中的人性,所以,他能写出人之可爱处,人之至情处,人之可悲处。在他的小说世界,存在者的生命悲剧来临的时刻,叙事者并没有快意恩仇之感,即使是李莫愁纵火自焚的时刻,围观者并不是庆幸欢快,而是悲悯自省,这就是金庸的叙事精神,可以看作是新浪漫派典型观。金庸的叙事立场和叙事智慧,是值得重视的,尽管用现实主义的眼光去看金庸的小说可能毫无价值,但是,从生命超越的立场上去看金庸小说,一定会心有所悟。金庸小说的抒情特质和诗性智慧,一定能将小说本身的生命延续下去。

7.3.8法治的缺失:通俗的经典与民族文化传统再估价

金庸武侠英雄叙事,是中国传统文化叙事形式的合法延伸。小说本来源于民间,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金庸深通此道,对中国民间文化进行了立体性观照,他真正地走入了民众的心灵深处。金庸小说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给人们带来了启示,他不仅创造了想象的自由形式,而且深刻地把握了中国文化的精微智慧,他不仅观照了历史,而且探索了生命的意义。金庸小说叙事走向人们的心灵,就在于他的叙事本身。金庸小说的历史主义和戏剧主义取向,使他的武侠叙事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审美价值。金庸小说始终是以顺意性接受意向面对读者,这样一来,人们对金庸小说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人们对金庸的认同,就是对自我生命理想的认同,金庸提供了中国人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放逐自我的武侠形象。在多元化文学叙事中,金庸小说的武侠叙事取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金庸研究透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理想,对金庸小说的积极意义的发掘,往往要与文化判断力关联起来。金庸小说对不同生活,不同阶层的读者开放,但由于文化判断力存在着极大差别,接受者对金庸小说的理解,就会有很大差异。由于文化判断力的限制,金庸小说的积极意义不能被重视,或者被误解是很有可能的。如果金庸小说的积极意义被误解,那么,可能只会注意武侠叙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武侠叙事肯定有其负面效应,这是任何叙事方式皆难以避免的文化局限。

武侠叙事的负面效应在于“历史虚拟性”,由于武侠小说中的历史时空是虚拟的,因此,就不能从真实性入手去认识作品、读解作品,如果没有合适的文化判断力,就有可能误解叙事。这种误解,一方面,把武侠叙事看成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另一方面,则通过一些错误的方法去模拟武侠小说的武功绝技,必定会导致心灵的扭曲。更加可怕的是,人们沉迷于历史传奇,而遗忘现实,热衷于负面英雄模仿。一部作品中有许多人物,有正面人物,有反面人物,就接受者而言,每个人都有其个人偏好,这种倾向性导致作品接受的误区。有的人认同郭靖,有的人认同黄蓉,有的人认同段誉,有人的认同虚竹,有的人认同张三丰,也有人认同杨康、梅超风、洪七公、周伯通、欧阳锋、韦小宝、余沧海、令狐冲、岳不群、石破天、杨过、张无忌……对作品的认同,往往是人生观的体现。对于一些负面形象,作同情式理解是可以的,如果不从中吸取教训,还模仿其恶行,那就违背了接受的本真意图,可见,文化判断力非常重要。武术命名的随意性和神秘性,武侠小说是给普通人看的,因为普通人不识武林中事,武林中人未必喜欢武侠小说。武术命名的随意性和神秘性,很容易把人带入歧途,不可忽视这些消极影响。武侠叙事是历史的浪漫主义,与传奇有相似之处,西方传奇叙事兴盛的时代,塞万提斯作过讽刺,讽刺本身又包含着很多人生哲理,对于武侠叙事的巨大影响力,保持必要的警惕是应该的。

在多元化文学叙事中,现实主义乃至现代主义叙事,确有许多功能是武侠叙事所无法体现的,例如,现实主义对人生现实的观照,现代主义对现代生活本质的透视,皆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许多人不愿接受悲剧,只愿意接受喜剧,把文学当作调剂生活的工具。不愿面对严峻的现实问题,这些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自由的,但任何时代的文学都不能单一化。一旦形成了单一化叙事接受倾向,就有可能形成生活真空,迷失生命的本来意义。应该看到,文学多元化的积极意义,在正常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文学必定是多元的。“多元”,虽可能有无中心感、杂乱感、世俗感,但是,多元化有利于形成互补性文化格局,既不能以现实主义叙事、现代主义叙事贬抑武侠叙事,也不能以武侠叙事来取代现实主义叙事和现代主义叙事。以现实主义叙事和现代主义叙事为接受中心确有意义,因为现实主义叙事、现代主义叙事让人面对生活本身,这里虽有游戏但超越了游戏,这里虽有消遣但不是为了消遣。文学接受本身,就是试图正视生活,介入生活、干预生活,选择自己的道路,决定自己的命运。现代主义叙事对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意义的透视,尤其是对人类生存心理的出色描绘,能够真正正视生活的虚假和邪恶,运用武侠小说的生活准则和行为准则,是无法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现实人生问题需要通过法律去解决,而不能通过武侠去解决,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人生方式。古老的遗风,毕竟只有精神的留存,否则,社会就无法进步了。

必须真正重视文学叙事的多元性,这样,批评才能真正起到范导作用。如果一味地认同民间,还原民间,失去文化价值的判断力,那么,这种顺意性创作和评论就是危险的。对于民间文化,必须真正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强制性文学接受意向,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仍是必要的。试想,五四时代,如果不是一批留洋学者极力倡导新文化运动,引进了西方思想学说,引入马克思主义,那么,中国文化的格局又会如何呢?启蒙在任何时代都是必要的,启蒙就是强制性文化接受。古代科举制度重视“四书五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通过强制性教育达成文化接受和文化规范的目的。文化的强制性接受并非没有消极性,单就“文化大革命”而言,那种强制性文化就成了对中国文化的一场大破坏。强制性接受的只有思想,声音,就类似于宗教,无疑会构成文化的大倒退,但是,积极意义上的强制性接受,能够纠正消极意义上的顺应性接受所可能导致的错误。同样,积极意义上的顺意性接受,也会避免消极意义上的强制性接受所可能带来的文化僵化性和文化悲剧,因此,必须在多元文化叙事中重估金庸武侠叙事的历史意义。由于强制性文化接受所带来的文化衰败,使中国文化接受中形成了一次大断裂,因而,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可以说知之甚少。

过去,作为中国人修身之本的儒家文化对于现代青年来说变成了完全陌生的领域,更不用说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又出现了教条化倾向,真正的西方文化精神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倒是西方文化的消极因素对民族文化构成冲击力。在这种新旧文化对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分裂的状态下,金庸小说对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理解中国文化精神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应该看到,多元文化中的武侠叙事和言情性叙事,在香港文化中一枝独秀,这是由香港文化的特殊历史背景决定的。香港文化的非政治性因素,格外突出,这必然导致娱乐性因素增强,必然导致喜剧主义成为香港文学的时尚,但是,武侠叙事毕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这对于西方人乃至海外华人认识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港台作家中,不少人的文化救亡意识是相当强的,金庸小说叙事多少也带有这种文化救亡性质。金庸是文学叙事天才,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感受,对中国文化的多向性观察,使得他以武侠叙事为核心的长篇小说,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和文化特性。他的叙事才能,他的艺术趣味,他的文化知识都足以构成他的创作自由,金庸是成功的,金庸也是极幸运的,像他这样在20世纪70年代即已终止写作的作家,在新的世纪,还将成为争议的对象,确实,是一件值得关注的文化大事。历史将会永远保留武侠叙事的合法地位,金庸已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武侠叙事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要求批评不要漠视文化接受的权利,亦不可夸大这种文化接受的权利,但绝不能忽视这种文化接受权利。谁拥有大众,谁就赢得了胜利,金庸叙事的真正意义,将会随着文学多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而得到真正的弘扬。金庸作品的经典价值就在于,他真正体察了中华文化的自由与美丽,体察了中华文化对民主自由平等精神价值的独特想象,创造了符合中华文化精神信仰的自由美丽形象,是完全不同于西方小说叙事精神的中华文化想象。

同类推荐
  • 从前没有情人节

    从前没有情人节

    从前没有情人节,那时的爱情却似乎更加简单纯粹,也格外浓烈。那个时代的爱情,通常是源于手写的情书,一支笔,几张雅致的信纸,再将一股浓浓的深情流经笔端化作墨迹,化作一个个溢满爱意的文字,便造就了一封情意缠绵的情书。而五四时期的情书更是因其肆无忌惮的缱绻缠绵,让第三者读来要掉一地鸡皮疙瘩。其中的痴、傻、肉麻、撒娇是中国人压抑了两千年热情井喷般地爆发。历数中国文坛,这样的代表性人物更是繁若星汉,鲁迅和许广平、巴金与萧珊的,徐志摩和数位红颜,沈从文和张兆和……这些情书或狂热直白、或真挚朴素、或诙谐幽默。它们记录这些爱人间真挚的情感,也一再提醒我们那早已模糊的爱情原本的模样。
  •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本书收有“大浪淘沙”、“马站着睡觉”、“茗余琐记”、“四合院的话题”、“初冬的春意”等散文。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生活的情趣

    生活的情趣

    本书收有“娘家情结”、“何当共剪西窗烛”、“多余”、“瞧这一片灿烂的风景”等散文。
  • 西瓜为什么这么甜

    西瓜为什么这么甜

    本书收录了窗台上的圣诞树、吃一只鸡有多难、拉面馆里的秘密、世界上最丰盛的晚餐、雪在白菜心里起舞、美女不怕输到底、借钱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宁可爱你

    宁可爱你

    王源错过了便是一辈子,然而我们并没有错过一辈子。我不在是柠檬,你却依旧是我的阿源,变的只有我自己。文章略苏,不喜勿喷啊~已经写完但还没发还在纠结写不写番外。本文HE!!!我QQ:212107742,我是漂渺
  • 豪门情缘:顾少独宠小狂妻

    豪门情缘:顾少独宠小狂妻

    她是一个倔强,永不服输的小女人,在黑道上她是人人畏惧的“无心”,做事从不心慈手软,没遇到他之前她以为会平淡的度过余生,他的出现是一次狗血的意外。在明他是帝国集团的总裁,在黑道上他是令人闻风散胆的撒旦,他是别人眼中冷血无情,他是别人眼中不败神话,他对谁都无情,唯独她!
  • 原罪行者

    原罪行者

    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为西方天主教对人类罪行的分类,而在这里,则是人类通过科技手段获得的七种力量,七种力量引发中心服务器奥丁的审判,神秘的红色火焰,强大的微笑少年,背负着原罪的力量,在核冬天几百年后的今天,悄然的改变着世界。
  •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本书是著名作家李杭育先生在美国探亲并旅游期间,将其独特的体验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其个性化的写作和真实故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美国的直接认知和感想,《李杭育旅美日记:美国这头公牛》记录了普通中国移民及美国年轻人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如何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如何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同时截取美国城市及旅途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场景,呈现了一个作家眼中奇特又通俗的美国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老师当官

    老师当官

    一位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青年教师,因缘巧合进入官场。当官和当老师完全是两码事,他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怎样施展自己的才华为民造福?最难的是,他要怎样处理几位深情女子的情感?老师当官也疯狂!
  • 血族皇妃:毒舌妖孽不能忍

    血族皇妃:毒舌妖孽不能忍

    情节一:某萝莉坐在某正太的身上,一脸淫~笑‘‘就这么渣的水平还敢偷袭本大爷,臭蝙蝠知道本大爷的厉害了吧?’’下面的正太嘴角抽了抽,幽幽道:‘‘我是狐狸,不是什么蝙蝠,你认错妖了…’’情节二:月光皎洁,荒山野岭,一男一女在深情对望(并不),‘‘你快走!’’(告非你造你跑进来破了我的法阵都可能会死的好么),男子深情道‘‘我不会丢下你一个人的’’(大姐我的千年灵芝还在你这里,你给我我再走也不迟啊)情节三:‘‘我喜欢你!’’男子淡淡一瞥‘‘你牙缝里有片韭菜。’’‘’我喜欢你!’’男子皱眉后退‘‘先去换身干净的衣服!’’‘‘我喜欢你!’’男子鄙夷‘‘就凭你烤的这些焦炭?’’本文体裁多样,静待挖掘。
  • 天才宝宝腹黑娘亲惹不得

    天才宝宝腹黑娘亲惹不得

    纳尼,穿越,老娘我好歹也是个青春靓丽活泼可爱超级无敌的富家千金美少女吧,怎么就穿越了呢?想不通啊想不通,我说穿越就穿越吧,怎么搞个架空的王朝时代呢,老天啊,这么多年的历史白学了啊!不过不怕光靠老娘我这一生的现代本事至少能养活我自己吧,纳尼我连自己都养不活了,这副身子已经有两个月了!老天啊,至少也让我先知道孩子他爹是谁吧!纳尼,这副身子长得特别丑,啊!我不活啦,这么丑怎么出去出去见人啊,先不说见人的问题,孩子也长得丑的话,我会不会把他掐死还是个问题,纳尼,这副身子的原主人只是一个相府不受宠的嫡大小姐,不怕那我离家出走好了,游山玩水,顺带生个孩子,开个百货大楼,养个孩子不愁吃穿,哇哈哈哈.....
  • 萌妻来袭:邪王宠妃

    萌妻来袭:邪王宠妃

    一朝穿越,成了群主。什么?还是我不认识的国家?太后赐婚?传说中的七王爷不是高冷的吗?为什么对我纠缠不清?果然传闻不可信!
  • 请叫我魔王大人

    请叫我魔王大人

    在伊古诺拉海上,有座以广袤的中央大陆为中心,把东南西北的大陆划分成十字架的岛屿,这便是由诸神守护的“安特·伊苏啦”。在“安特.伊苏啦”魔王撒旦可谓无人不知,他统治着可谓有众多妖魔鬼怪肆虐的魔界,被人们视为恐怖残忍的代名词,魔王撒旦其野心是统治人类世界,构建妖魔鬼怪的王道乐土。魔王还有四名心腹——四大天王,亚多拉·马克,路西菲尔,艾尔西儿,马纳果达,四名恶魔大元帅分别向四个方向的大陆发起进攻,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