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800000013

第13章 以文学思潮为对象:批评解释学转型(8)

必须承认,冯牧、阎纲和雷达的批评,标志着从政治意识形态批评向审美主义文学批评的转变。他们为新的文学观念而欢呼,为新的文学形象而欢呼,为新的人道主义观念而欢呼,这一批评流向,代表了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的美学的批评的新方向,他们总是从历史的、审美的、政治的、道德的、心理的维度入手去评价新的作品和新的文学形象。从他们的批评中可以看到,20世纪中国批评话语逐渐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艰难努力,他们的批评强调感悟,强调独创性,强调时代性,强调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和使命感,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多元并存的时代,冯牧、阎纲和雷达的批评自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尤其是雷达的批评,逐渐摆脱了那种就事论事的批评习性。在批评实践中,他注重对作品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感悟和阐发,从而超越了单一性的感悟鉴赏批评模式,使审美的历史的批评与文化的心理的批评在审美精神现象学中获得了创造性整合与统一。

在冯牧、阎纲的批评活动终止之后,雷达能够使这一批评方向得以延伸,又显示历史的美学的批评的新的活力,不能不说是可贵的探索。无产阶级的艺术原则还是值得强调的,卢那察尔斯基曾专门阐释过无产阶级的美学原则,这一立场和观点的现代意义可以进行创造性转换。他说:“作品中的集体主义的调子,也许对无产者来说是最为独特的。”“工人诗人就将成为群众的诗人。他们已经开始向群众,为群众和通过群众,歌唱起自己的赞美歌来。”“无产阶级的这种特征的整个独创性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表现出来:当它能够自己建设自己的宫殿和一连串的城市,用壁画来记录下不可计量的城墙,在城市里树立起人的雕像,使这些自己的宫殿响起新的音乐,在自己城市的广场上安排宏伟的场面,使观众和出场人物在一个欢庆的节日中打成一片的时候。那时,无产阶级用资本主义的地狱来培养的个体创作的特征就表现出来了,用无产阶级艺术的所有一切基本特征:热爱科学和技术,对未来的广博的看法,战斗的热情,不留情面的真实,在对世界的集体主义感受和集体创作的底布上描绘时,就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规模和难于预感的深度。”这种无产阶级美学原则,在审美历史批评中应该得以发展和坚持。

2.2.5先锋派文学批判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价值重估

为了深入地理解美学的历史的批评实践活动,很有必要对冯牧、阎纲和雷达的批评实践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冯牧的文学批评活动从20世纪50年代即已开始,他有着革命的经历,因而,对于军事题材的艺术相当熟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冯牧开始担任中国文联与作协的有关领导工作,因此,他的批评视野获得了很大的拓展,广泛涉及小说、诗歌、电影、美术等方面的批评,但冯牧在20世纪文学批评史的真正位置,实际上还是在“文学新时期”。他不仅直接担任《中国作家》等大型刊物的主编工作,而且参与新时期文学的许多重要讨论,他的批评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和创作导向意识,这就使他能够对社会主义文艺时期的一些影响比较大的问题保持某种敏锐性。新时期文学批评史,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文学批评,不能不提到冯牧。他相继出版了许多文学批评集,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文学风雨十年路》、《新时期文学的主流》、《冯牧文学评论选》,这几部较有影响的批评著作涉及的大都是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历史往往是不堪回忆的,站在世纪末的高度来俯视20世纪70至80年代初的文学活动,如果没有特定历史时代的切身体验,对于这段文学史和批评史,定会有许多隔膜和困惑之处。正因为如此,不能以20世纪90年代的批评眼光来评价冯牧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写作的批评文章。他的批评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面临着艰难的转型,从冯牧的批评文本中,可以看到他探索的勇气和内心的挣扎过程。70年代末的文学批评,基本上沿用50年代建构起来的文学批评模式,当时,稍有出格的作品,往往会引起批评界的热烈争鸣。可以回想一下,80年代文学批评界对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和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的态度。

对于这些新锐的作品,老一代批评家极力反对,而新一代批评家则用力支持。探索性的作品,通常是以反对传统写作观念的面目出现的,因而,以50年代的文学批评模式来解释这些探索性作品,往往不知从何说起。对于这样的作品,需要新的批评观念和新的批评策略。冯牧的批评,对于完全新锐的探索性作品较少涉及,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冯牧的这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人不可能为了适应新的创作,不断地改变内心建构起的一套文学价值观念。每个人皆有其时代局限性,一味地跟随新潮的批评家,不见得就能说出内心的创造性体验。像冯牧这样的批评,内心始终有一个强大的信念,即批评必须为那些现实主义作品唱赞歌,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必须反映正在变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新的精神风貌。就冯牧个人而言,他十分欢迎那些反映中国农村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新的精神风貌的作品,坚信社会文艺必须具有社会主义的文艺精神,这种精神就在于勇敢地面对苦难的历史,积极地参与社会主义祖国的革命建设,在个人道德情感方面,总是以奉献、忍耐、牺牲、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作为支撑。因而,在动乱的岁月结束后,一些作家写出了人民战胜苦难,面对新时代,勇猛向前的作品,冯牧总是深情地为之歌唱。由此,可以看到,冯牧不可能像新潮批评那样,关注叙事文本、叙事策略、叙事变奏等艺术问题,也不可能像新潮批评那样关心审丑、反讽、荒诞等思想主题。冯牧老老实实地以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来衡量作品、评价作品,尽管也呼唤人性,人道主义,但是,他的批评并未超越政治学社会学模式,相反,审美的历史的批评的观念贯彻得很不够。

从政治的社会的批评模式出发,评价作品无疑要以歌颂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为主导,事实上,当时,大多数中青年批评也未能超越这一创作模式。写社会,写典型,写变革,而较少涉及个人独特的内心生活,也很少涉及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因而,冯牧的批评非常强调突出文艺的思想性,而较少考虑文艺的艺术性。即使在批评实践活动中,也较少涉及艺术问题,往往只是做出一般性分析,并附带在思想性分析之后。实际上,冯牧没有建构一套关于艺术分析的美学规范,因此,他的艺术分析只能从人们习见的情节、典型、叙事、抒情、议论这些创作观念去判断。这些观念,对于现代艺术的分析只能是浅表的,所以,冯牧的批评尽管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带有一定的创作导向性,但是,从今天的眼光,这些批评文本的可读性往往不高。一旦抽去了当时特定的思想背景,以更系统深入的批评观念来评价作品,冯牧的批评文本往往显得过于政治化,少有艺术的灵性意识和审美意识。可见,批评的时代性并不能代替批评的历史性,批评自身的价值少不了对艺术的真正分析,而不能只就艺术的时代性和思想进步性立论。

与冯牧的批评相比,阎纲的批评似乎对新时期文学的总体把握不够。他立足于对具体作品的具体分析,没有系统的理论著作,他的著作也大都是文学批评集,他的《小说论集》、《文坛徜徉录》在80年代初期发挥了很大作用。他的批评简短、充满感情,因而,阎纲的批评,在当时就受到了刘再复等人的好评。阎纲的批评是作家式批评,他虽没有写出什么有影响的文学批评本文,但是,对作品的感知和体悟是很本色的。每当碰到一个新作品需要评价,阎纲总能一下就抓住这个作品的独特性,正因为如此,他的批评往往触及作家的创作智慧,他的批评自然也就受到作者和读者的欢迎。阎纲的批评主要立足于小说,对于其他文体,例如,诗和报告文学,虽也有涉及,但他的评价本身往往显不出思想光彩。他的一些有见识的批评,还是在于对中短篇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的把握。必须承认,在他那一代批评家中,他是有才气和灵性的,他的一些评价直抒胸臆,自然而又自由地言说。没有深刻的哲学背景,没有玄奥的理论术语和结构分析,他把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从创作的角度给予了充分地言说,因此,读阎纲的一些精粹而又明快的批评,仍能感受到他的批评风采。由于阎纲在哲学、心理学、美学诸方面的训练不够,因而,与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些学院派批评家相比,阎纲批评的理性色彩相当薄弱。他与作家很熟悉,对作家的创作观念、创作追求以及创作境界把握比较准确,同时,受到当时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些创作理论观念的束缚,阎纲的批评,一方面忠实于个人的直感、直觉,另一方面则自觉地认同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思想准则。

他的批评,一方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主旋律,另一方面又充分表达了个人对作品的独特体验和直观感受。每当他读到作家对社会主义新人的新的精神、新的追求的朴素描写,他就禁不住怦然心动,总要热情地歌颂作家所发现的真善美。批评必须相信直觉以及直观的感受,像阎纲这样的批评家,有权讥笑那些未读作品而胡说一通的批评家,这一类批评家可能理论修养较好,但理论修养与具体的艺术判断之间,毕竟有着很大差异。具体的艺术创作有其作家的个人特点,这是不能以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乃至维特根施坦的理论来套用的,有一些批评,动辄即运用《存在与时间》和《存在与虚无》中的一些观念来解读中国作者的作品,自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大多数中国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对生命的探索是建立在直接而且自觉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很少作家先验地运用哲学观念来建构作品,因而,现当代中国作家的创作,真正能与西方哲学家对话的毕竟是少数。用存在主义的观念来分析文学作品显得有些矛盾,相反,从个人直感出发,体会作家特定的时代思想意绪,可能更能准确地把握作品本身。像阎纲这样的批评家,是反对用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来解读作品的,他认为这样解读作品必然文不对题,阎纲坚信,对作品的切身体验和直观把握是文学批评的正道。一个人坚持某种观念,总能有所发现和创造。

事实上,阎纲运用这种直观的方法把握具体的作品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一旦更加深入地系统地宏观的把握文学创作史,阎纲的这一批评策略就显得小家子气了,因而,阎纲从未写出像样的深刻的宏观的文学批评文章。他的思想个性和理论准备,使他不能完成这种大题目,只适合于写具体的作家作品评论。这种批评自身,对于跟踪文学创作实际非常有效,但是,对于文学的总体反思就显得严重不足。必须承认,未来的文学史在评价某一具体作品时,可能还会参考阎纲的评论,但对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乃至80年代文学进行深刻反思,就必须超越阎纲的批评。学院派批评家,往往在整体把握文学作品时比创作式批评家来得系统深刻,而在某一具体作品的评价上就不如作家式批评来得敏锐独特。阎纲的批评实践活动,在80年代后期基本上终止了,这一方面与他的年龄相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他对80年代中期以后的探索性作品的陌生有关。对于具体作品的具体分析,本来是作家式批评的专长,但是,探索性作品与探索性观念是一致的,用传统批评观念无法读解探索性作品,这大约是阎纲终止批评的又一个原因。

同类推荐
  • 等一个人的时光

    等一个人的时光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等一个人的时光》精选哲思创刊十年来最走心的情深故事,慰藉所有在等待中孤独的人。等待是孤独的,任何人也无法触碰,任你烦躁,任你恼怒,却依然无法决绝地离开,只为心中那个无法磨灭的信念。等待不是逃避,只为不再错过。只要你足够勇敢,也能像何以琛那样,将所有人都以为的“错过”,变成重新相遇。《等一个人的时光》有等待中的全部思绪:我们曾许下的地老天荒的誓言,成为彼此的一念执着,最后散落在天涯……等待,只为把时间倒回最初的遇见。
  •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精美散文,或细致入微,或深刻感人,如微微泛波的河面上漂流的一叶小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散文将多彩感情、生活小事等方面的描写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闪亮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精美散文之后都有回味和咀嚼,为其中的“精”所吸引,为其中的“美”所折服。"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当艺术表现成为一种生命内在需要的时候,精神便与纵情无羁的行动混合,使艺术传达成为义无返顾的冒险。王易罡的作品是他淋漓尽致地表达生命体验和袒露个人意志的深刻印迹。
热门推荐
  • 锦州匪事

    锦州匪事

    民国时期的东三省一片匪气,东北王张作霖更是以匪出身。若是隔着两代往上数,村村都有匪,他们又有一个皇而堂皇的名字,保安队。还记得小时候,最爱听爷爷给我讲匪的故事,尤其是那个布满了传奇色彩的,锦州西,大凌河,班吉塔一代的侠匪——沈云鹤。
  • 横行武林之一代剑神

    横行武林之一代剑神

    他的传说一直在武林之中流传,他的事迹也在茶馆酒肆被人津津乐道。他,一代剑神的传说。他,至高无上的存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鹿笑书的世界吧!
  • 翻海

    翻海

    我想写的是一个繁杂的玄幻故事。故事中有我最欢喜的魔,有最深刻的佛,更不会少了一个别样的道。这是一片庞大地域,有最繁华的国都,有着复杂的权弄,有着斗智斗勇的商战,更少不了指点江山,捍卫江河的气概。这里有一位金贵的少年,却没有一个富贵的命。少年一路高歌嬉笑唱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 异世鬼途

    异世鬼途

    木讷的考古系失败男意外淘到一枚葫芦,莫名来到另一个充满玄幻的世界,本想着借着天地灵气好好重新奋斗一番,殊不知修炼来修炼去只给葫芦做了嫁衣……
  • 重生之镖行天下

    重生之镖行天下

    奇武大陆,妖兽横行,道路不畅,随有镖师纵横天下。黑铁级、青铜级、白银级、黄金级、紫晶级、封号级镖师。李艺携小李飞刀的传承穿越到奇武大陆,再次唱响小李飞刀之名。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 愿与世长安

    愿与世长安

    你看,我本来就是一个凉薄的人,好不容易喜欢上了一个人,拿那些对我毫无用处的功德去救他,有什么划不来的?
  • 驱灵驭兽

    驱灵驭兽

    在大陆平静的表面之下,隐藏的是不为人知的躁动。无尽迷雾的背后,潜伏着锋利的刀芒,丛林的阴影之中,隐匿着锋利的爪牙。在这样危机四伏的世界,只能够驱灵宠驭元兽,不断强化自身,才能保护自己珍惜的一切。作品更新时间,第一更五点左右,第二更八点至十点。
  • 宠溺害羞小娇妻

    宠溺害羞小娇妻

    一个害羞的小女人遇上霸气侧漏的男人,明明发誓绝对不同意嫁给风流公子,顾浅却早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身边这个体贴霸道的男人,殊不知,自己在这个男人心里也早已生根发芽。片段一:顾浅趁着周末在床上赖着就不肯起来,某男煮好早餐回来,发现顾浅还在睡着,眼神变得阴暗起来,这个女人不知道早餐是最重要的吗。某男趴在顾浅身上,不厌其烦的舔着顾浅的嘴唇。
  • 撞邪

    撞邪

    我天生异禀对旁门左道有着异于常人的领悟力,修行邪术事半功倍。什么!我是坏人,哈哈哈!随你怎么想,我的道路我做主。
  • 帝皇成长之路

    帝皇成长之路

    帝皇是高不可攀的。高贵的。然我们的帝皇是悲哀的。没手下。没国家。没权利的三无帝皇。就在他他建立势利的时候总是受到天道的算计。导致最后失败。新建帝皇群293362103欢迎大家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