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700000054

第54章 讨论与省思(2)

明治时期日本的经济学界,基本上还是在学习、吸收欧洲经济学的阶段,此时期的日文著作大致是以“二手传播”的内容为主,谈不上有重大的学理创见。梁在这个薄弱的基础上,间接吸收了欧美的经济学理,再向中国读者作“三手传播”。就算现在能逐一复原梁的“日本经济学泉源”,那最多也只是找到“二手转播站”而已。

厘清了“二手传播”与“三手传播”之间的关系,真的对理解清末民初的经济问题那么重要吗?

12.2经济见解

整体而言,梁对个别的财经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不易把他归类成属于哪一派的路线,或是说他的主张于哪种主义或学说,这是和孙文很不相同的地方。所以最好还是从个别题材的角度,来理解梁的经济主张,不要随意把他归入哪一派或哪一种主义。或许梁自己会认为:以他当时对各种经济学理的知识程度,和他对各种经济问题的掌握深度,基本上是属于现买现卖的层次,还没有资格也不敢肆意谈论主义或路线的问题,或许这正是他对孙文和《民报》人士反感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细评梁所主张的事项在逻辑上是否严密,在中国的环境上是否真的可行,则从他的论述大概可以归纳出几个方向:(1)主张中国应跟上世界潮流,改采金本位制;但迫于事实,只好暂采虚金本位:对内行银本位,对外行金本位。中国的币制必须迅速统一,币制改革所需的经费,可以借着发行内债或举外债来支应。(2)他对财政改革的效果过度乐观,在国家预算的编列上,也常有不切实际的评估。(3)对外资与外债问题,梁客观地理解到它们对中国的重要性,但强调要能主动地运用外资与外债,而非被它们所宰治。他对公债的功用有很高的期盼,希望能得到和日本一样的成效,但几次实际的经验都让他感到失望;他入阁后也想在公债上有所作为,惜皆不果。(4)在工商实业方面,他希望能扶助民族大资本家,把生产和营销两个环节结合起来,最好能达到美国式托拉斯的规模,这样才可以在国际上生存竞争。也就是说,希望中国能做到和西欧重商主义鼎盛时期一样,摆脱被列强商品宰制市场的困境。所以他要仿效德国式的保护政策,逐步发展民族工业;也希望国家能有较强的统一指挥权,全国一心在工商业上集中力量,走入国际舞台。(5)反对中国采社会主义、土地国有、集体主义的路线。他所说的国家主义、重商主义,是针对中国工商业在国际市场的政策发展方向,不宜因而扩大解释为:梁认为整体性的国家经济或政治方向也应采取这条路线。

整体而言,为何他在论述货币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内外债问题、反对社会主义和土地国有论时,表现得较精彩生动?那是因为这些问题具有急迫性,有具体的议题可以提供意见,同时又有人和他的见解相异,或对当时的政策措施不满,所以就激发了他的强烈争辩性。相对地,他对工商实业、国家经济、经济思想史等问题,就没有展现出这种效果,原因正好相反。

陈独秀曾评梁的文章“浮光掠影”,梁也曾自嘲“吾学病爱博,是用浅且芜,尤病在无恒,有获旋失诸,凡百可效我,此二无我如”。梁的文章在知识界甚具影响力,严复曾说梁的笔端“搅动社会”,这是公认的事;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用现代眼光重读梁的经济见解,真有那么肤浅的感觉吗?大体而言,不但不会,有时还很能感受到一些力量。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梁所说的大都是具体的弊病与实情,而非抽象深刻的推理。既有弊端,那只能搅动社会的笔端,就能发挥很大的功能。尤其清末经济病弱,可批评之处太多,只要能抓住事情的要点,佐以东洋和西洋的实例来当作“照妖镜”,再加上锋利锐笔,文章通常就很能构成力量。所以不完全是因为梁的经济学理透彻,也不完全是他对经济政策的理解高超,而是对手太弱,有中等以上的事实理解,再加上一只上等的利笔,大概就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也有人批评梁的著述“浅学动人”,说他和胡适一样,都有热情感人的笔锋,但在学术建设上的深度不足。依公元前7世纪希腊诗人阿基罗库斯(Archilochus)的譬喻,梁是属于“知晓多事”的狐狸,而非“深知一事”的刺猬。梁确是一只狐狸,而且还是超大型的。

这种性格也充分展现在他的经济论述上:跟着时事走,能立刻掌握问题的要点与特质,迅速吸收日文相关著作内的学理、观念与推理,适切地应用在他所处理的题材上。若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他的经济论述,困难度并不高,因为他的论述内容基本上是解说性的、策论性的、化繁为简、对比诸说为主。从他赴日之后到逝前所写的最后一篇财经文章,基本的手法都没变。或者甚至可以说他有一套隐藏性的公式,这套公式性的手法是稳定的,所变动的是题材和因之而引发的见解与主张。所以我们可以说,就算具备现代的眼光和拥有较好的经济学理,也不容易从梁的经济论述中萃取出概念性的结晶。

12.3与严复对比

相对于梁的文笔清晰、论点犀利、问题明确、老少咸宜,严复在论述经济问题时,所用的文字既古奥,说理又过于简要,文体也太浓缩,似乎是只打算给程度和他相当的人阅读。而跟得上他文义的人,对西洋经济学说却又陌生,东减西扣之后,真正能理解严复经济译述的人恐怕有限,还要劳烦梁在《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的第9章内,综述《原富》的旨要,来替中国知识界当这本世界名著的向导。

在20世纪初期,严所译所著的经济论述,在中国知识界内被接受的程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样样都远不及梁。但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状况却颠倒了过来:严的译述还很值得重新分析、重新理解,而梁的论述却大多随着时代而飘逝了。论才,梁比严高;论情,梁比严敏感、热情、敢言、敢为,为何严的文字反而更经得起时代考验?原因很简单:梁所论所辩都是一时一地的题材,很少有深入的学理要传达,在手法上大抵是从日文的财经著作吸取架构性的观念,然后把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纳入这套解说体系,再佐以个人的见解与笔锋。

梁的经济论述和严的译作相较之下,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论题上梁几乎都是对经济时事问题的表白,他所处理的问题看起来相当抢眼,但时空一过就不易引起深度的兴趣,因为从他的论述里,很难提炼出一个或一组能概念化的命题。而严所译案的《原富》是一本世界级的经济名著,是一本在不同文化、不同时空环境下,都有大量读者的思想巨著。严译此书,以及他在译书时所插入的长篇“案语”(约310条6万余字),对全世界研究斯密的学者,对研究经济自由主义学说的人士,都是一本不能忽略的“作品”。换句话说,严所译述的《原富》,在文本上产生了世界性的对话效果,在问题意识上产生了新的可能性与析论的空间。而梁的经济论说,本质上是一时一地的个人见解,不容易引发不同时空、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共鸣。

探索梁的经济论述,不易产生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意识,也不易增加我们对那个时代经济史的洞识。

严译《原富》之所以在一个世纪之后仍会引起注意,那是因为从学理上大家有兴趣知道两件事:(1)在中文词汇和概念都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他是用哪些词语和“思想方式”,把斯密的论点和西洋经济学说介绍给中文读者的?(2)从追求中国富强的角度来看,这本以提倡“自由放任”、“反对重商主义”、“最小政府”为主旨的《国富论》(1776年初版),对清末民初中国的知识界和决策者,以及对积弱的中国经济,产生过哪些影响与作用?这两个问题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因为也可以拿来问日本、俄国、西班牙、德国等当时还是属于发展中的国家,看他们当初是用何种方式翻译这本名著,以及各国各派人士对斯密的经济学说,有过哪些不同的回应。这些问题,我试着在《亚当·斯密与严复》(赖建诚,2009)内回答了。

从两个角度来看,严复命题都比梁启超命题更有挑战性:

(1)梁的经济著述,只要从各篇文章的标题,就可以分辨出他的主旨和方向;只要能跟上他的议题,就可以找出他的思路主轴。反复几次之后,几乎就可以猜出他对不同题材所要提出的论点。严的状况不同,他是边译边论(我称之为“托译言志”:译到某些段落,他若有话要说,就插入一段案语,用来解说或辩驳或陈述己见)。这种文体对研究者构成困扰,需要有较好的想像力和组织力,才能把严复散布四处、东隐西藏的见解,整理出一套条理的解说。

(2)梁的说理清晰,阅读上很少有义理方面的困扰,而严正好相反:斯密书内有太多名词和学理,当时的中文难以精确地表达,严只好自创新词或用中国的观念来比附;更折磨人的是他的文字古奥,“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后来的研究者要用相当的心力,才能勉强理解严的文理,才能对比出他在何处以何种形式误解或扭曲了斯密的原意。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及没完没了的细节障碍,对研究者而言,所需的心力与所需具备的背景知识,都要比研究梁的经济论述困难许多。

简言之,从命题的趣味度、世界性的对话度、具体技术问题的挑战度来看,在分析梁的经济论述时,会感受到这是比较简易的题材,较无智识的兴味,或甚至是“咀嚼无复余味”。

同类推荐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以一副通俗亲切的面孔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的人开始用经济学理论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本书从出行经济学到职场经济学,从人脉经济学到投资经济学,从婚姻到房价,从新闻到国家政策……现代人行走于社会中可能涉及的经济生活皆被囊括其中,以简明的道理、易懂的语言细细阐释。
  • 律师请进家:养老保险法律顾问

    律师请进家:养老保险法律顾问

    本书回答了养老金的征缴、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待遇、公务员离退休制度等法律问题,研究分析了相关的全部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面临不计其数的决策与判断,我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终生受用决策依据和思维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人人都希望懂得一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崛起,在这之间,经济学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梁小民教授以通俗、简介的语言,通过分析一个个经济事件,让我们一本书轻松读懂世界经济局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热门推荐
  • 搬砖亦皇者

    搬砖亦皇者

    一个砌砖的小民工,一个没有血缘遗传、背景帮衬的普通人。没有雷电劈,没有吃蛇吞蛤蟆,没有武功秘籍,没有内力输送。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在一群不普通的师父带领下,用最普通的方法去取得最不普通的成就。李小虎——砖皇。因为在灵力与能量谐振的世界,他悲催到只能将能量实体化为砖头。但砖头又怎样,能攻能防!更重要的是他有颗悲悯的心——这是与宇宙终极的和谐共振。
  • 离火案

    离火案

    落雨纷纷……她,躺在水晶棺内他,站于旁边脸上到底是雨水,还是泪水,他讲不明白,也不愿明白。我愿历经万险,只为你能重活一遍。
  • 歌尽舞倾城

    歌尽舞倾城

    他是未未来的神王,高高在上,纤尘不染,他是大陆第一绝色男妓,最不堪的尘埃,当他变称她,究竟是谁仰望谁?
  • 总裁撩妻无下限

    总裁撩妻无下限

    "后妈对她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她忍;还有个事事针对她的妹妹,她还忍。直到某天,她亲眼看见妹妹脱光衣服躺在男朋友的床上,这怎么能忍前男友带着妹妹在她面前秀恩爱,他高调搂她入怀,反甩一把狗粮,从此为她正名,萧太太!他是强势无敌的霸道总裁,萧家掌权人,敢动他的女人,那就准备好承受他的怒火!“萧太太,该就寝了。”他强势壁咚。她揉着酸疼的腰,说道:“我要离婚!”“下下辈子再说!”他再次将她压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地传说之洛姬传

    天地传说之洛姬传

    洛神甄宓和人帝伏羲的后人洛姬,从小隐姓埋名快乐长大。然而当其身份之谜被揭开,她必须担负起拯救天下的重任,且看她历经千辛万险、再续洛神传奇,还缥缈苍生一个安稳清明的天下!
  • 英雄无畏之魔影祟动

    英雄无畏之魔影祟动

    当世界陷入悲剧的深渊,英雄就会挺身而出……历时十年的创作,敲出一段最热血励志最感动人心的英雄传奇。
  • 妙妙生活录

    妙妙生活录

    玄幻,奇特,只是梦境和朋友的启发,写一些自己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情
  • 生化危机5

    生化危机5

    三百五十九年后,H市遭到了重度生化药剂的感染。叶东沉睡了三百五十九年,醒来的时候,世界一切都是变了。周围的公寓变成了废墟,城市中的人类更是变成了一具具的丧尸。为了在城市中艰难的生存,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站起来和丧尸战斗!
  • 火色花海

    火色花海

    她,家境富裕,自小便博学多才,受人宠爱......十年前,命运跟她开了很大的玩笑。那一晚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她崩溃地跑出了医院,认识了沐晨阳。十年后,她性情大变,冷若冰霜不苟言笑。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仇恨富家女的徐夕,一段爱恨纠葛就此展开了......
  • 末世之青璃空间

    末世之青璃空间

    女主桑罹歆无意中将血滴在了从网上买来的碧玉镯子上,从而得到了上古明宣大神留下的青璃空间,走上了修真之路,本以为一生都会在平静的修炼中渡过,但几年后末世却意外降临,无法,桑罹歆只好入世修行,在前往基地的路上桑罹歆结识了很多可以交托生死的小伙伴,也见识到了人性的良善与险恶,丧尸的丑陋与残暴。末世十年后,人类终于战胜了末世。正当人类欢呼雀跃的时候,却迎来了外星恶客,外星恶客拥有着比地球先进数千年的科技与武器,人类又开始了与外星人的大战,桑罹歆一战成名,奠定了她“人类的晨曦”的美名,自此地球开始走进了星际文明.而数十年后,当初的伙伴都一个个离去,桑罹歆却依旧年轻貌美,甚至实力也晋级到了大乘,距飞升只有一步之遥,因为没有历经情爱,她始终勘不破成仙的关键,在最后一个值得信赖的小伙伴也离她而去之后,桑罹歆便独自开始了漫长的星际之旅,最终消失在了茫茫宇宙的黑洞中,或许那是她另一段传奇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