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400000054

第54章 进展的里程碑(3)

专注阶段

专注阶段是冥想中进展的另一个指标。斯瓦米·维达兰雅,描述了专注的阶段:

控制说话。例如,沉默,如同牛和马,是超意识专注的第一个阶段;无思虑,如同孩子和愚人,是第二个阶段;失去自我性,如同在疲倦时,是第三个阶段;伟大的法则——mahat tattvam(大实体)的消失——如同在睡眠中,是第四个阶段。因此,对这四个阶段的观点,说法如下:

“[一个人]要渐渐地得到平静[例如,要通过各个阶段]”(《薄伽梵歌》6.25)。……

理智(菩提)[这儿]意味着分辨智。在检查是否掌握了前一个阶段的练习后,如果发现掌握了,那就准备下一阶段。如果没有达到,就再做一次——因此一个人要非常小心地注意途中的进展……

语言器官有两方面的功能:说平常的话和说吠陀的话。前者以一般对话的形式进行,后者以絮语的形式进行,是从经文中而来的。前者会分散注意力;因此瑜伽士要避免它,甚至当他从静坐中起身时也是如此。因此圣传这样说:

“沉默、瑜伽的体式、[专注]、冥想、坚韧、安于寂寞、无欲和平静——这七项是为独修的僧侣[规定的]”。

在克制等专注练习中,要放弃喃喃自语等习惯。这是第一个阶段——语言阶段。在这一阶段,首先要经很长岁月的努力,才能平稳地控制住它;然后[一个人]要为第二个阶段努力——精神层面。否则[如果一次在许多个阶段做努力],超越第一阶段的失败将带来所有瑜伽阶段的崩溃,即使一座建了多层的屋子也会因为第一层的崩溃而倒塌。

专注的深度

专注,当其变得无需努力的时候,就以冥想的形式出现;冥想是专注于客观对象上。正如专注有各种不同的层次一样,冥想则有各种深度,可以衡量求道者的进度。瑜伽体系是用下面三摩地的七个阶段来描述冥想的深度:

1.Savitarka(有问题)

2.Nirvitarka(无问题)

3.Savichara(有分别)

4.Nirvichara(无分别)

5.Sananda(有喜乐)

6.Asmita(只有净化的我之意识)

7.Samadhi(完全专注的境界)

瑜伽体系是建基于内在自我的理念上,那就是纯意识,仍然被执著和厌恶所组成的无明层层覆盖着。这些层层的覆盖围绕着自我,好像树干上的年轮,每个在外的覆盖层要比里面一个更加粗糙和密集。最外面的覆盖层是肉身形式的。根据瑜伽,心和物不是两个分离的实体。物质是心演变的形式;在它们无区别的状态中,心和物质,是同一的,被称作原质。

冥想的目标是,利用打坐等方法来让意识“退化”,超越原质的束缚。这种冥想必须专注于一个单独的客观对象,开始是客观对象的粗糙形式,然后发展到同一客观对象越来越精微的内涵。冥想中的三个元素——求道者的见证意识,见证对象和见证的行为——只在冥想的早期阶段是可区分的。随着冥想的深入,它们开始融合,变成一体。

瑜伽系统主张仅有三个可能的冥想客观对象:物质形式或者符号,一种思想或者理念,或者内在的自我。在冥想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Savitarka(有问题)阶段,求道者把心意集中在一些可见或者可听的形式或者符号上。专注的客观对象被当作是存在于求道者内在的,并将之看作存在于有限的时空中。求道者的心在这个阶段质询着专注的客观对象,以揭示其真正的本性,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阶段称作“有问题”。在冥想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Nirvitarka(无问题)阶段。当求道者能够通过将同样的客观对象从所有时空的概念中分离出来时,就达到了这个阶段。

当求道者不再冥想客观物的粗糙形式,而是其精微本质(tanmatra)时,求道者到达第三阶段,也就是Savichara(有分别)阶段,尽管求道者仍然思维它在时空中。

随着冥想的深入,他来到第四阶段,也就是Nirvichara(无分别)阶段,此时他能完全专注于客观对象的精微本质,从时空的概念中分离出来。

当他既不冥想客观对象的粗糙形式,也不冥想其精微本质,而是冥想其更精微的实质——真正的心质(mind-stuff)本身,他的冥想到达了专注的第五个阶段,也就是Sananda(有喜乐)阶段。到达第六阶段,也就是Asmita(只有净化的我之意识)阶段,求道者以最无分别的形式冥想他的“我”之意识。在这个阶段,他成为胜身(videha),失去所有的身体意识。然而这个无实体的状态仍然不是完美的,因为求道者继续认为他自己有一个精身。

根据瑜伽体系,当求道者的心从所有潜在念头的种子中解脱的时候,专注就达到了其顶点:他的心意停止成为心意本身。整个世界消失了,时间终止,他的个人意识融合于自我,也就是宇宙意识中。冥想的进步从容地培养了一种单一思想波,当这种思想波通过重复练习而增强,它就成为了整个心的形式。在吞掉所有其他分心的思想波后,它自己也平息下来。

在吠檀多体系中,正如较早时讨论过的(参见第六章),冥想本质上可以是二元论的、非二元论的,或者是限定非二元论的。它可以是无形或有形,直接或非直接,主观或客观的。任何这些冥想中的专注总的来说是用以下方法来衡量的:一个人随着自己身体、环境和时间消逝而意识超越的程度;灵性情感和喜乐的体验;有余三摩地,在这个状态中,“我”之意识残存;无余三摩地,在这个状态中,冥想者、冥想行为和冥想对象合为一体。

一本吠檀多的经典提到冥想的四个阶段,并用以下类比来描述它们。第一个是完全控制说话。沉默对瑜伽士如同对牛一样是自然的。牛,在吃饱以后,是沉默的,在那里反刍。求道者想着上帝,他的沉默也是满足的。第二个阶段是自我意识的缺乏,如同一个婴儿或者一个无生命之物。第三个阶段是没有了“我”之意识,如一个嗜睡之人那样。第四个阶段可以比作深眠状态:既非醒也非梦,这个阶段的求道者是醒眠两种状态的见证者,完全超然于它们。

止息的体验

止息的体验是冥想阶段的先兆。冥想中专注的不同深度对应着求道者所达到的不同屏息的程度。当心意渐渐变得专注,我们身体中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能量振动暂时停止运作。停止的时间有多长根据专注和冥想的深度而有不同。停顿时间可能持续几秒钟,或者几分钟,或者若干小时。在三摩地状态中,它持续数小时。

止息的体验也标明着心意向意识更高中心的升进。瑜伽体系说心意的焦躁是匀。通过适当和有条理的练习,能够控制呼吸,以致变得如此轻微,把一小薄片棉花放在鼻孔下,它都一点不会动。如果把呼吸控制得轻微、缓慢,那么通过控制呼吸的练习,心意会渐渐受到控制,变得专注。一般来说,呼吸是一个伴随呼出和吸入的持续的过程,在前者和后者间没有间隙。

只有当练习的动机是灵性的时候,像控制呼吸这样的练习才会变得有灵性。

保持呼吸(屏息或止息)是内在平静的一个外在的标志。有些人能够掌握长时间地保持呼吸,但是这样的能力却不能让他们获得冥想的成功。因此,灵性动机,在冥想练习和取得进展中是必不可少的。

商羯罗的冥想十五步

商羯罗强调了灵性动机的必要性。他写道:

现在,为了获得前述的[知识],我要详细解释冥想的十五个步骤,以帮助一直在练习深度冥想的人。

阿特曼是绝对的存在和知识,不经过持续不断地练习是意识不到的。

所以一个追求知识的人,为了获得所求的目标,要持久地冥想梵。

步骤按顺序描述如下:感官的控制、心意的控制、不依附、沉默、空间、时间、体式、收摄根门(mulabandha)、身体的平衡、视觉的稳定、生命力的控制、心的收回、专注、自我沉思和完全的专注。

通过“所有一切皆是梵”这样的知识,正确来说应该是禁制(yama),来抑制住所有的感官,要反复地练习。

一种专一的思想[与自我和梵的联合相关]的持续之流,把所有其他思想排除在外,称作劝制(niyama),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喜悦,被智者有规则地规范练习。

通过领悟到它是无所不在之阿特曼,放弃幻象的宇宙,这是圣人们所珍视的真正不依附,因为这是迅即解脱的特性。[有些人解释说不依附是放弃所有的行为,不管世间和出世间之事,因而达到一种静止状态。这种说法和不依附的真正意思相去甚远,真正的不依附从其最深处来说,是完全地面对。当一个人领悟到阿特曼无所不在且因而无所执著时,这个人可以说有了真正的不依附。天启经典也说,“在这无常的世界上蒙以神威,这样通过不依附来保持他们的自我。”(《伊莎奥义书》1)]智者总是与那沉默[阿特曼]为一体,那是用思维和言语不能企及之处,但是可以由瑜伽士们所达成。

要不然,如果现象世界是可描述的,那也是超越语言的[因为它不能被称作存在或者非存在]。这个[不可表达],要给予一个可选的定义,也只能成为沉默,在圣人们中间称作先天的[与阿特曼不可分]。通过限制言语来遵行沉默;另一方面,是婆罗门老师为了去除无知(无明)所提出的规定。

那幽静之处[梵被指出]即空间,在此宇宙从开始、结束或者中间都不存在,但是由此遍及一切的时间。

保佑着个人的不二(梵)以词语“时间”来表示,因为它带来了存在,在一只眼睛的闪烁中,所有来自梵的生命降世。

人们要知道在正确的体式中自发和不停地冥想梵,没有其他会破坏此人的快乐[体式是痛苦的,使心意慢下来]。

这就是我们所熟知和所有生命的源头,且支撑着整个宇宙,它是不可变更的,在其中启示完全显现出来——这就是siddhasana(永恒之梵)。

这梵是所有生命的根源,在其中心的收束是基本的,称作收摄根门(mulabandha),因为适合于胜王瑜伽的修行者们(冥想练习者),总是被他们采用。

专注同一的梵即四肢的平衡(dehasamya)。否则只是身体的僵直,好像一棵干树一样,那不是平衡。

将普通的景象转化为真知,一个人要视世界为梵本身。这是最高贵的景象,否则只能看到鼻尖大小的位置。

或者,一个人会直接看到那(梵),观者、视觉和所见对象的所有区别都没有了,不会只看到鼻尖。

通过将所有的精神状态,例如心质(mind-stuff),只当作梵,抑制了心的所有改变,这就是调息。

现象世界的对立面如同rechaka(呼出),“我是真梵”这思想被称作puraka(吸入),这一念头的稳定此后称作kumbhaka(止息)。这是为了启迪的真正调息的过程,而无知只会折磨鼻子。[钵颠阇利描述调息为“控制出入息的运动”(2.49)其中有三步。第一步是吸气(puraka),下一步是把这口气保持在肺中一段时间(kumbhaka),最后一步是吐出它(rechaka)。钵颠阇利认为如果心意和外在世界的联系通过止息而截断的话,心意将被自然地控制住。不过商羯罗认为呼吸完全依赖于心意而非相反;所以代以浪费能量于尝试去止息,一个人总要试着去控制心意。当此达成,止息将随之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同类推荐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修得一段雅量,才能蓄就一生幸福。本书以此为主线,告诉你如何从心性开始完善自己,做到:烦恼的事放开些;伤心的事看淡些;苦痛的事乐观些;自己的事安心些。发觉心灵的澄明与宁静,让人生因清晰而透彻,让生命因不语而若兰清雅。
  • 1秒钟改变世界

    1秒钟改变世界

    心态是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和表现。健康的心态是乐观的、自信的、包容的,就像潺潺溪流,清澈喜人,充满生机;不健康的心态是悲观的、消极的、灰暗的,就像被风尘所覆盖的干涸的心泉。这两种心态,会让我们的人生在短短的1秒钟内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 有一种情让我们泪流满面

    有一种情让我们泪流满面

    本书记载了数十个不一样的亲情故事,但一样的是阅读时的感动。读完这一篇篇感人的亲情故事,请你轻轻地拭去眼角的泪吧。生命是如此短暂,希望籍由这些故事带给你的心灵震撼,能让你领悟到如何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那些深深爱着你的亲人。
  •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简介:在自然界残酷的竞争中。狼族凭借坚韧、顽强、忠诚、合作、牺牲等最优秀的个体素质与最卓越的团队精神,成为最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种群,成为个性张扬的强者。它们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战斗,与身强力壮的狮虎战斗,与荷枪实弹的人类战斗,在自然界的竞争中始终牢牢占据着强者的地位,从而雄行天下。西武编著的《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通过对狼的优秀素质和卓越精神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一个人如果拥有狼的这咎素质,则他强大的力量足以令任何对手恐惧,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一个团队如果具有了狼的这种精神,那它将无往而不胜,创造出巨大的辉煌。
  • 郑李锦芬职场日志

    郑李锦芬职场日志

    郑李锦芬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从香港政务处行政主任到安利香港的一名职员,再到执掌安利大中华及东南亚区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其职业生涯华丽无比。同时,她还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家庭和睦,堪称职业与家庭平衡的模范。本书分为十二章节,每月一主题。从职抉择、职业习惯、做事与做人、领导与家庭事业平衡等方面解读郑李锦芬的职场经验。书中背景分析较为精练,便于阅读。行动指南则较为励志,具有感染力。适合忙碌的职场人士阅读。
热门推荐
  • 鬼楼:白骨生花

    鬼楼:白骨生花

    贪嗔痴怨恨,人心欲望贪婪,皆不过引火自焚。被鬼杀死,被迫穿越,灵媒体质,命运多舛,恶鬼纠缠。这世上没有人比她更倒霉了,但是她不能让这些恶鬼害死。她要在这恐怖的世界生存下去,成为鬼灵惧怕的鬼仙。人间青花鬼楼,楼主暗河六爷,男身女相,魅惑众生,通晓世间鬼事,收集人心欲望,欲以将天下搅乱。
  • 重生之帝女风华

    重生之帝女风华

    一夕之间,宫倾玉碎,驸马于禁宫之中勒死帝后,黄袍加身。公主南宫霓肢残容毁,葬身火海。一霎移魂,梦回十年,帝女归来,涅槃重生!宫廷诡谲,朝堂险恶,阴谋阳谋,道不清的暗藏杀机,数不尽的牛鬼蛇神。母后不受宠?公主如庶生?笑话,那又怎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报之。前世她太软弱,这一世,她要大开杀戮之门,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女尊天下凤倾城

    女尊天下凤倾城

    一场意外,跨越千年,异界之人来到了女尊国。她,贵为王爷,温润如玉,本应有众多蓝颜,却只独爱他一人。他,侯门之子,倾城之貌,本应不愁婚嫁,却因乱恋而被无奈赐婚。一场阴谋,让两人相遇。他知她的不争,她知他的无奈!倘若今后要看你在三千人中丧尽繁华!那这皇位我不要也罢!他或许不知道,她爱他已经很久了……
  • 绝世杀手

    绝世杀手

    一个利用特异功能,专门猎杀邪恶的绝世杀手!看绝世杀手勇闯各种恐怖邪恶的险境,看绝世杀手出生入死,看绝世杀手众女归心致高荣耀----
  • 花千骨之三生三世不变爱恋

    花千骨之三生三世不变爱恋

    一切都回到了最初,但是又有白子画和花千骨的几经波折的后的重聚!
  • 紫电天霜

    紫电天霜

    两百年前,中原因妖魔乱世,局势动荡不安。妖魔首领蛊惑各大门派弟子为争夺大陆的统治权互相残杀,江湖一时血雨腥风。当时仙宝殿第一任掌门慕青青不忍苍生受难,以自身精魄为引,发动本门镇派之宝,辅助当时的御剑阁掌门云天河,以雷霆万钧之势荡平所有叛乱,清剿大部分妖魔,将剩余残党放逐至洛神山虚空之境,仙宝殿三大长老用尽自身修为化为妖魔之锁,封印了虚空之境的入口。慕青青战死,秘宝失落,不知所踪。世人感其恩德,尊仙宝殿为中原大陆第一门派。二百年后,妖魔封印被破,四散的魔气侵袭大陆,大部分生灵被魔化,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仙宝殿弟子该何去何从?
  • 灵纹瞳影

    灵纹瞳影

    在一次任务中遭遇杀害,少年险些身亡。活下来后,发誓要报仇雪恨。随着自己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不合理的事情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少年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思考,为何自己没有七岁前的记忆,为何自己天生力量超群,为何有人愿意追随自己?我到底是谁,那个梦是怎么回事,那团微光又是什么东西?既然未知,那我就去探索。誓言已经定下,我定将实现,这就是我的生存之道。
  • 神之直播

    神之直播

    被我选中的人,你将会成为明日之星,在这之前,你只能完成我的节目。
  • 太古狂魔

    太古狂魔

    因为得罪了地仙墨染,秦天立下三年生死之约。在这三年里,秦天又有什么逆天传奇呢?
  • 福王登极实录

    福王登极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