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息不对称与两类风险
古典经济理论从完全信息和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出发,得出了一般均衡的结论及其作用过程和机制。完全信息的假设不仅意味着决策者是在完全知道有关信息的情况下作出决策,而且还意味着决策者行为的后果完全取决于决策者的行动,不受任何随机因素(不确定性)的影响,这实际上切断了经济个体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排除了个体在经济决策中遇到风险的可能性,在这种假设下,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个体决策选择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济主体的大多数决策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经济主体行为的结果不仅与行为本身有关,还涉及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有关问题。
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几乎是同一概念,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决策是相同的。在信息论中,信息也正是同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正是不确定性减少的过程,所获取的信息量可以用减少的不确定性数量来测量,由于获取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所以信息的获取有减少风险的可能。这就是说,信息的归纳搜寻有可能增加决策者的收益,因而,信息的价值就可以用获取信息后可能增加的收益(从反面讲,决策的损失减少了,从而决策风险减少了)来衡量。但是,获取信息一般都要花费成本,即使获取完全信息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要获得它们所付出的成本也许会是非常高的或者是无限的,所以,绝大多数决策都是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进行的。
根据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可以将信息不对称分为两类: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前的称之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后的称之为事后信息不对称。其中事前信息不对称可以引起逆向选择,而事后信息不对称对应的是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被用来说明事前(签约或交易之前)某种信息分布导致的交易者对交易的选择问题。斯蒂格利茨和韦斯认为,在假设期望的利率相同的信贷市场中,随着对任何一类借款人所收取的实际利率的增加,相应的对贷款合同违约的可能性就增大。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并不能准确地了解借款企业的风险类型或质量类型。因此,只能对所有的借款企业收取固定的利率。这样随着利率的提高,只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借款企业将接受贷款银行的利率而继续申请借款,而低风险低收益的借款企业将退出申请,从而贷款的违约风险进一步加大,这就是斯蒂格利茨和韦斯所谓的逆向选择,这样的逆向选择过程使得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不再发放任何的贷款,可能导致整合信贷市场的崩溃。
道德风险则被用来描述契约签约之后的履约过程中,交易主体不完全按照约定的条款行事,或者在条款并未确定的情况下尽量是从自身利益来行事。在标准的信贷合约中,规定了企业的有限责任,因此如银企在贷后信息不对称,则任何借款企业都有改变自己目前性质的投机,如进行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同时也加大了借款项目的风险,这被称作信贷行动的道德风险。而且,如银行无法准确地获取贷款项目的收益情况,则贷款企业也会隐瞒真实的收益状况,以避免偿还借款,这被称作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这两种道德风险都可以导致贷款银行违约风险的加大。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可以使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动机,减少或拒绝发放贷款,导致信贷市场资金融通的低效率。
通过寻求担保和抵押,是降低这两种风险的途径之一。借款者承诺一旦违约便将其财产交付贷款银行支配的;或通过支付担保佣金,购买担保公司提供的违约代偿服务。高风险借款企业的期望收益率减少,降低他们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行为,使贷款银行在借款者违约的概率下的损失减小。
但是传统的信贷担保模式,在资金配给上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效率折损,下面将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与传统模式在效率上的改进之处。
5.2传统借贷-担保模式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制约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通过传统渠道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瓶颈。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对自身项目风险的估计更加客观真实,而信贷机构通过有限渠道了解到的中小企业信息则是不完全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事前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时,要对即将启动的项目进行策划。预算及评估验证。关于项目的潜在风险。预期回报及企业自身的执行能力的信息并不会完全披露给资金的供给者,通过在一定程度上隐藏风险,夸大收益来提高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概率。银行鉴于此,往往会搜集其他的信息来更正自己的信息劣势地位,比如搜集与借款人人品素质(特别是个人信用。风险偏好)。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借款人所在行业的信息。但为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银行需要付出成本进行贷款者信用状况的审查。信贷风险的分析才能进行恰当的贷款决策。二是事后信息不对称,即中小企业在贷款后的选择行为信息非对称。企业追求预期收益最大化,利益的驱使会使中小企业特别是偏好风险的企业,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例如企业得到资金后,可能改变原来的承诺,从事银行不希望看到的高风险活动。这种贷款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道德风险”。
假设银行需要调查企业信用。资质。盈利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情况才能对企业的贷款风险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对借款企业的资质评价水平的提高,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贷款定价方案和条款,防止两类风险的发生。目前,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积累的“5C”、“5W”、“5P”原则为企业的资质评价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5C分析法最初是金融机构对客户做信用风险分析时所采用的专家分析法之一,它主要集中在借款人的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环境条件(Condition)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以判别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它们是影响信用的5个重要方面。由于这5个方面的英文单词开头第一个字母都是C,故称“5C”分析法。各自具体的内涵是:(1)品质:指顾客或客户努力履行其偿债义务的可能性,是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首要指标,品质是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和回收数额的决定因素。因为每一笔信用交易都隐含了客户对公司的付款承诺,如果客户没有付款的诚意,则该应收账款的风险势必加大。
品质直接决定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和回收数额,因而一般认为品行是信用评估最为重要的因素。(2)能力:指顾客或客户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其判断依据通常是客户的偿债记录。经营手段以及对客户工厂和公司经营方式所做的实际调查。(3)资本:
指顾客或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如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形资产净值等财务指标等。(4)担保:指顾客或客户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做抵押的资产,一旦收不到这些顾客的款项,便以抵押品抵补,这对于首次交易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顾客或客户尤为重要。(5)条件:指可能影响顾客或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如顾客或客户在困难时期的付款历史。顾客或客户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的付款可能。
另外的银行常用的还包括“5W”因素,即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及如何还款(How)和“5P”因素,即个人因素(Personal)。借款目的(Purpose)。偿还(Payment)。保障(Protection)和前景(Perspective)。
下面通过模型推演来分析借款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过程:
假设借款企业的信贷风险度为
f(X?,X?,X?,X?,X?,…,Xn)
其中X?,X?,X?,X?,X?,…,Xn分别是指决定企业是否能如期偿还贷款的主要因素。信贷风险度是指发生贷款本息损失的不确定性,即借款方不能按照偿还和清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从银行外部来看,形成信贷风险的因素主要取决于贷款企业和贷款方式两个方面。
具体分解后,可以是与前面提到的“5C”。“5P”和“5W”中的主要因素。
比如企业的信用等级。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贷款方式是否具有担保。贷款方式。贷款金额。贷款年限等。另外还可以是其他一些与企业偿债履约率相关的一些因素。比如: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企业投资项目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等。
银行要获得借款企业的信贷风险度,必须投入成本Cf,以获得申请贷款企业的预期信贷风险度f(X?,X?,X?,X?,X?,…,Xn)中的一些因素,其中担保。贷款方式。贷款金额。贷款年限等信息较容易获得,但另一些因素如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借款者的道德品格。还款意愿。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企业投资项目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就需要投入较多的调查成本。银行通过调查可以缩小预期信贷风险与真实贷款风险度的偏差。即e=f(X?,X?,X?,X?,X?,…,Xn)-f(X?,X?,X?,X?,X?,…,Xn)其中e作为银行预期贷款风险度f(X?,X?,X?,X?,X?,…,XN)与企业真实贷款风险度f(X?,X?,X?,X?,X?,…,Xn)的偏差,该偏差不仅与调查成本Cf有关,还与企业规模Si…社会平均征信服务水平P等多种因素有关。
这里需要指出下面几种关系:
(1)银行付出的调查成本Cf越高,银行预期贷款风险度与企业真实贷款风险度的偏差e越小。
(2)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企业规模Si的大小,决定了银行为调查每单位贷款额支付的成本越高。因为Cf与贷款额度并不完全成线性正相关关系,每单笔贷款额度必须支付一定的固定成本作为调查费用支出。
(3)社会平均的征信水平越高,即银行方便从第三方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提供商那里获得关于企业信用情况的信息,支付相对较低的调查成本Cf,就可以大幅度降低银行预期贷款风险度与企业真实贷款风险度的偏差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