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5400000039

第39章 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文化(2)

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应整合不同文化型式。21世纪的今天,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教育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任何单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都不可能满足农村和农民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为升学服务”的教学是大多数农村学生的选择,通过这种教学,他们可以向社会上层流动,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在教育资源不能充分满足需求的条件下,这种教学即使一批优秀人才跳出“农门”,也造就了一大批学业失败者。“为升学服务”的教学既不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不能全面满足农村青少年身心发展及就业的需求。而为了纠正这种弊端的“为本地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学,使农村中小学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把农村学校教学变为只是为了满足农民实际需要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它只强调为农村学生务农打基础,忽视了农村青少年通过升学改变个人生活际遇、向社会流动的需要,难以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村学生及其家长的普遍认同。

因此,面向不同年龄、不同发展需求的农村青少年,农村学校的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就成为必然。具体而言,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位农村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其教学内容既要保证实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要联系农村实际,突显农村特色,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从而为农村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升学或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在保证实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应将农村文化纳入知识体系,以实现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整合。现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知识是以城市文化的“现代”标准来界定的。在这个意义上,农民的实践智慧和农村中许多隐性的文化资源就无法成为课堂上的“法定”知识,或者被视为“劣等”的知识而无法进入课堂和学生的观念之中。

这就造成三种不良后果:一是农村文化没有成为教育资源,二是以城市文化为主的知识不能适应农村受教育者的生活需要,三是农村和城市的受教育者在面临同样的升学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农村中小学教学的课程应该留有农村文化的一席之地,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尽量挖掘与利用。农村是广阔的天地,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都很丰富,这是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利用下列丰富的资源:一是现代农业科技和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方面。要加重教学内容的科技含量,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要确立面向新农村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立足为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农业集约化经营、乡镇企业管理、营销方面的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电气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技人才。

同时,还应在课程内容中广泛渗透农业科学思想、农业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意识。二是环境和生态意识等方面。要组织编写以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保护生态为内容的校本课程教材,开展“水资源考察”、“土地资源考察”、“森林资源考察”、“鸟类生存调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三是乡土内容方面。要根据本乡本土的经济发展、物产资源、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诸方面特征,开发校本课程,使教学内容带有乡土气息,使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结构和精神风貌等带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因此,“根据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经济水平的差异情况,因地制宜地编写贴近学生生活内容的教材,是今后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简言之,农村中小学要构建既能体现国家的统一性要求,满足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达到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又要满足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建立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富有灵活性和选择性的多元的农村中小学课程体系。

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整合

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的过程中,对文化冲突的处理应持一种什么态度,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一种是毫无保留地抛弃传统文化,改变本土文化,实行全盘西化;另一重则与之相反。前者是文化激进主义,后者是文化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都有其合理性,但又不能很好地解决文化冲突。中国的现代化固然不同于西方,但也不是与西方完全不同,毕竟西方现代化文化的某些成分带有普遍的价值,因此,机械照搬西方是不对的,一味拒绝西方也是不对的。面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克服原来要么中国文化要么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一个正确的分析与认识,从而找到它们相融合的途径。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在文明的一般接触中,只要被侵入的一方没有阻止住辐射进的对手文化中的哪怕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因素在自己的社会体中获得据点,它的唯一生存就是来一个心理革命。”依汤因比的观点,教育无论其制度采用何种形式,都是无法阻挡外来文化的渗入的,只要外来文化中一些因素哪怕是“初步的因素”被引入本土文化,就意味着本土文化必须发生一定程度的变革,来适应文化间融合的要求。由此观之,在面对文化冲突时,教育采取的得当方式就是正视文化冲突,经由引导受教育者进行批判性分析等手段,以本土文化的价值取向、目标为基础,把外来文化整合到本土文化中去,促进文化的发展。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以中国传统为轴心的东方文化与以英美为轴心的西方文化的互补交融,将对世界统一文化形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由于西方现代文化的先发性,决定了西方在冲突中占有优势,也决定了各本土文化更多地要借鉴西方的东西。

于此,叶澜教授肯定了异域文化参照系的确立及其适度的渗入,具有推动本国文化发展的转型,加速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价值。同时,叶教授又认为这种“迟发展效应”并非都是积极的,它也有严重的、消极影响的一面,如若对此缺乏警惕,无策以对,就有可能出现文化殖民现象。因此,我们始终要清醒地认识到,本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无论如何不是西方化的过程。本土文化有自己的传统,它的文化转型是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不是把西方文化简单地移入,把本土文化的创建理解为就是西方文化的复制是荒谬的。教学的文化重建与整合功能是实现旧文化要素和新文化要素发生同化、顺应、建构的运动过程,它一方面要吸纳其他民族和国家有益的文化要素,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自身的文化现实,调整与改变本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促进文化的生长与发展,达到新的平衡态。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应当具有国际性,需要坚持对外开放,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与利用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教育工作都具有共同的规律。

无论什么国家,何种性质的学校,其教学都有共同性。早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说:“如果我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努力来理解外国教育制度的真正作用,我们就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本国教育的精神和传统,更敏锐地感受未表达的思想,更迅速地捕捉反映本国教育影响力的增强或减弱的征兆,更容易地识破危及教育制度运行的‘预兆’。……以一种正确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研究外国教育制度的作用,其实际价值就在于,它能使我们更适于研究和认识本国的教育制度。”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在很多方面也是学习与借鉴了国外多方面的教学改革理论及其实践经验。但是在我们吸收、借鉴国外教学理论及其实践经验中的有益成分同时,要努力使之本土化,为我国教学改革实践服务。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立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简单地模仿、移植别国的教学模式,注定是要失败的,这已为历史所证明。

教学改革既不能脱离本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更不能闭关锁国,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教学改革既要坚持教学的民族性、传统性,又要坚持教学的世界性、时代性。只有在世界的语境中,才能看到教学发展的未来趋势。因此,当前我国的教学改革,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教学改革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吸纳和借鉴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现代文明及其教学改革经验,实现文化的整合。因为一种外来的教学理论,要在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功地生存,首先必须与这种文化环境达成妥协,形成融合的合作关系。对于舶来品的国外教学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的借鉴,绝非机械照搬,而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民性进行有机融通和实践的再创造,我们要系统深入地研究和整体性把握,努力使之本土化,真正对其吸收、理解和创造性地应用,以服从与服务于我国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

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国外先进理论固然可以借鉴。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任何学术理论或观点,都有其自身萌芽、生长的土壤,是其特定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故此,我们在借鉴与吸收国外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时,要注意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联系。叶澜教授曾指出:“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就像根植于社会这个大地的一棵大树,时时从社会大地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又时时结出丰硕的果实奉献给大地。为了生存,它必须适合社会土壤的特点,而它的生存又对社会土壤的改造起着特殊的作用。”叶教授的这番话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那就是农村中小学改革必须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谋求改善,而不能不顾一切地“推倒重来”。因此,我们在提出农村中小学教学未来文化模式的设想时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根据农村文化传统和文化现实认真分析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文化冲突的性质,深入理解农村中小学教学文化面临的危机,深刻反思现有教学文化的弊端和不足,审慎地做出文化选择,整合不同的文化思潮、文化倾向及文化模式,从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文化设想,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与修正,促使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行进在健康有序的大道上。

第二节 农村中小学教学新型式文化的构建

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是教学文化的变革,因此,对教学改革中文化冲突的调适,单是整合现有的文化还是不够的,尚要迎合改革的需求,创生新型式教学文化。教学文化是衍生于社会文化又具有不同于社会文化的异质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保障教学顺利实施的文化产品,激励与约束师生行为的制度规范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行为和习惯化思维。它包括教学物质文化、教学制度文化和教学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教学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创造的直接满足教学所需要的那些文化产品,它是形成教学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条件;教学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规章制度;教学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及精神风貌,它是教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教学物质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城乡二元文化、传统农村文化严重影响与制约着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从而使之陷入文化困境。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我们要有一种文化自觉,即意识到教学的文化精神,按照教学改革的要求构建教学新文化,这是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文化冲突问题的又一路径选择。

一、新型式教学物质文化的构建

教学改革的实施离不开必要的教学物质文化基础,没有必要的教学物质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就无法展开,教学物质文化是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保障。因此,要想使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健康、有序地开展,就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资力度,均衡配置教学资源,使之得到必要的教学物质文化的支持。

同类推荐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内容包括了博物馆建筑、博物馆信息化、博物馆安防与消防、博物馆开放管理、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博物馆文化产业、博物馆文化、博物馆人才战略、博物馆科学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热门推荐
  • 萌系双胞胎

    萌系双胞胎

    影帝男主和天后女主养育双胞胎儿子的故事。“啊啊啊~”我要玩玩具。“啊~呀~“真是的,哥哥怎么可以抢我的玩具!我要抢回来!............一番争夺,哥哥继续悠哉地啃着手里的玩具。”啊~哇~“哎呦,好气愤,好气愤!抢不回来!”再抢过来,陶陶,再抢过来呀!再去抢,陶陶呀再抢过来试试!“一旁观战的凌影帝加入战斗,鼓励着陶陶再去抢回来,杜天后表示肚子已笑疼。众粉丝:0℃夫妇专业坑儿子一百年。。。。。。
  • 微生物工程原理

    微生物工程原理

    本书内容包括:发酵生产的基础部分、发酵生产的核心部分、发酵生产的下游加工过程和发酵废弃物的利用和处理(清洁生产)、微生物过程的经济问题。
  • 妖尾番外

    妖尾番外

    相信大家都看过《妖精的尾巴》,被里面的公会环境所感染,现在跟随小修,再次走进妖尾的世界,小修等你哦!!!【PS:有些内容是小修通过超高人气,向好友求得的,我会在文末p上出处,及作者。但请不要怀疑小修的原创精神!!!】
  • 恋爱百分百:校草的宠爱

    恋爱百分百:校草的宠爱

    被妈妈“抛弃”后,竟然无语无辜的住进校草家,而且校草爸妈都很喜欢白清诺。“啊,你可不可以不要看鬼片啊,声音很恐怖啊!”“那我不看了……我们一起睡。”“滚蛋!”一场恋爱悄悄的开始了。QQ:1753614860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仙窟笑谈

    仙窟笑谈

    酿酒,泡妞,不11。忙时醉卧红裙下,闲来修道赚神仙。酵母菌全新书
  •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这里辑录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邓小平与胡乔木单独谈话。这二十四次谈话,具体地记录了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亲自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直接领导它同“四人帮”进行斗争,推动各方面整顿的历程。
  • 逆天灵途

    逆天灵途

    万族林立,弱肉强食,人族以何立足。种族之间战争不断,谁来守护人族,保人族万世太平。
  • 血泪珠之前世今生

    血泪珠之前世今生

    前一世,不惜家破人亡甘入地狱做你的冥后,奈何万箭穿心,独留一滴血泪化珠;这一世,只愿平平淡淡安然一生,却不想依旧相互牵绊受尽痛楚……
  • 穿越之隋唐错

    穿越之隋唐错

    一个历史盲的主动穿越,却穿越错了年代。这种错误会让他一错到底,还是因错得福呢?错,这是他穿越前的写照,他总是错过。错,一百个人中,只有他穿越错了年代。错,穿越后,他还会错到什么时候?……这是关于隋末唐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