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5400000035

第35章 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文化(6)

2.对教学物质文化方面影响与制约

教学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创造的直接满足教学所需要的那些物化文化产品,它是实施教学的必要的物质条件。目前,相对地,农村中小学教学的物质文化普遍贫穷。城乡二元结构在经济上将发展城市置于优先地位,导致了农村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城市。这在教育方面也得到反映,明显表现为城市学校享有较多的优质教学资源,而农村学校发展缓慢,教学资源匮乏。

首先,从教育投资上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笔者的一项关于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状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办学经费只能勉强应付日常开支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总数的36.6%;认为比较困难的次之,占被调查总数的27.4%;认为有严重困难的人数居第三,占20.4%;认为比较充足的人数居第四,占14.2%;认为十分充足的人数最少,只占4.4%。可见,当前农村中小学经费是十分匮乏的。

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偏差。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除少数示范学校硬件条件要好一些外,其他的学校教学硬件都较差。笔者的一项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的问卷调查表明,认为当地教学硬件比较差的人数占被调查总数的比例最高,为32.7%;认为很差的次之,为24.8%;认为一般的居第三,为21.3%;认为比较好的居第四,为15.8%;认为很好的最少,只占5.4%。从教学设施上看,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没有图书室、实验室、活动室,更不用说电教室、微机室。

下面是S乡C小学校长对村小教学条件状况的表白:

新课程的设计就是为城市学校设计的,不考虑农村的实际问题。像很多课要求学生去查资料,要进图书馆、要上网。城市学校有图书馆、有电脑,我们学校除了几间简陋的教室,四十几副扶贫结对帮扶学校送来的课凳桌,就几乎没有其他的教学设备,我们的学生到哪里去查资料啊?我们也知道农村的孩子出去以后视野比城市孩子狭小,但我们没有什么办法!

再看任运倡等研究者在他们所着的《他们输在起跑线上》中描绘的“笑话”:我们课题组成员曾经到重庆市最边远的城口县调研,在那高山之巅的某村校,我们问孩子什么是电脑。全校2-4年级近30个学生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一点儿明堂。其中一个大胆调皮而又有些想象力的孩子说:“电脑是不是一个像人的脑袋一样的东西,要用电。我想它反正有脑袋,脑袋里面有电……”

我们又问图书馆是什么,近30个学生当中没有一个敢举手。愣了片刻,其中一个男孩子扭扭捏捏而又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大人吃饭喝酒的一个饭馆,里面挂着图书?”我们没有做出任何表示。这时,另一个孩子表态了:“不对,我想是专门管理图书的官儿。我好像在电视机里面见过。”多么标准的笑话!

然而,对于这样的笑话,我们谁笑得起来?一个个原本天真幼稚而又活泼可爱的孩子,居然可怜到了不知电脑和图书馆为何物的地步,我们谁还会笑得起来?

不过,令我们感到更为悲哀的是,上述现象并非个别。……

由于农村中小学的物质文化缺乏,使得很多理论上可行的计划在实施时难以取得预期成效,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陷入“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再次,教学资源不足也严重影响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农村中小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教学条件与城市里的孩子是根本无法比拟的,教学质量就更无从谈起。当城市学生在优越的校园中享受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学习资源,并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时,农村学生却仍然要拥挤在狭小的教室,备尝学习条件的艰苦。同样的教材,城市学生可以凭借优质教学资源获得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很多农村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学习情绪低下,教师没有成就感,工作情绪严重受影响。

3.对教学内容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课程论专家M.W.阿普尔在其所着的《意识形态与课程》中指出:“对课堂中教什么、能教什么和应当教什么这些问题的讨论不能想当然地等同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论述。它们从根本上关系到数百万儿童、父母、教师的希望、梦想、担忧和特定生活现实。如果这一点还不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话,无论智力上还是实践上,那么再没有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了。”迈克尔·W.阿普尔提醒我们,课程就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文化选择,它界定什么样的知识可以定为“学校知识”或“教育知识”,亦即“学校知识”或“教育知识”的选择有一定的文化偏向。目前,我国中小学实行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材内容方面较多的是依据城市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城市儿童发展的需要而确定的,而较少考虑农村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反映农村的实际状况。更缺少农村“实用性”的农业技术知识和因地制宜的农作物种植和栽培方法等内容。教学内容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村儿童生活。

新课程有明显的忽略对农村的关注而偏向城市的特点,对农村经济社会关注不够,对农村学生成长关注也不够,教学目标上在强调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培养新一代农民等方面体现不充分。李书磊先生在对我国小学课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教学内容严重的城市文化偏向。

事实上,现行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对工业、城市与现代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这种内容面对乡村小学及其学生时愈发显得突出。城市在这里成了工业、现代化与幸福生活的象征。这种内容也许是课程与课本的编订者下意识设定的,但它们在乡村学校中则会被接受为一种明确的意识。

现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忽略了城乡的差异,特别是忽略农村中小学在教学观念、条件、资源和社区环境等方面与城市的巨大差别,提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刀切”的做法,造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困惑。

4.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和结构的影响与制约

城乡二元结构文化对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结构也有重要的影响与制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条件远远优于农村,大部分师范毕业生愿意留在城市工作,不愿到农村从教。这使得城市拥有更多的高学历教师而且可以挑选更优秀的教师。另一方面,这些年来随着农民不断涌进城市“淘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往城市流动,这是社会变革带来的。随着流动,他们把自己的子女也带到城市去。这几年城市学校学生数急剧膨胀,这样就需要大量老师。城市学校凭着自己各方面的优越条件,就向农村学校“挖”优秀教师了。于是,具备一定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几乎都要远走高飞。“留守”农村学校的教师基本上是教学水平偏低的老教师和教学经验还欠缺的年轻教师。这样,更加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

于此,有两位曾赴某县一所偏远农村中学支教的教师有这样的感叹:这所学校上百位教师中,真正大学本专业毕业的语文、数学、外语教师各1人,其余90%以上的教师均为中师毕业生或非师范类毕业生。2002年暑假一过,仅有的3名骨干教师也被选调进城工作。由于没有专业对口的教师,这所学校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非常随意。一位教师可以教数学,也可以教语文,还可以教历史,学音乐的也可以教生物。更令人惊奇和无奈的是,近20位英语教师中,竟没有一位受过专业训练。我们从这所中学的师资状况可以想象,农村孩子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教育……中国有句老话:“学而优则仕”,现在的农村学校则是“教而优则进城”。农村孩子也需要优秀的教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农村孩子接受优秀教师教育的权利!

于此,就有农村学校校长的哀怨:农村学校教师流失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待遇的问题。农村学校教师的收入跟市区的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上头都喊学校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但待遇上不去,我们农村学校就休想留住人。

于此,就有论者的评说:从农村走向城市,这种单向的师资流动,极大地牺牲了农村学校的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优质学校的发展,是剥夺农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为代价而取得的。

由于受农村条件的拘囿,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不愿赴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已有的骨干教师又流失,这使本来处于弱势的农村中小学犹如釜底抽薪,严重地制约与影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拉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优秀骨干教师的缺乏,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像老牛拉火车——谈何容易?

5.对农村学生学业成功机会的影响与制约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文化是一种不同于财产、货币、贵族头衔的隐蔽遗产和资本。文化过程对于维护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通过被构建为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文化而实现了文化再生产:教育体制传播的文化与统治阶级的文化更为接近,统治阶级的习惯被转换为学校的一种想当然的文化资本。这样,那些已经拥有统治阶级文化资本的人就更容易取得学业成功。“这种文化资本是通过家庭生活渗透到下一代头脑中去的,是以‘身体化’的形态出现的,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又被学历、文凭制度化了”,“而不属于上层社会家庭出身的学生处于一种劣势地位,往往在学历考试这一筛选装置中被淘汰了”。“个体在出生以前,在进入学校以前,在进入劳动市场以前,就已经获得了他的阶级身份。……这决定着他住在哪儿,上什么学校,将来可能从事什么工作,等等。”尽管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由于二元社会结构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农村中小学学生在获取与分配这种隐蔽遗产和资本的过程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其一,从外在环境上看,由于多数农村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在获取信息方面远远不如城市那么快捷和准确。这往往影响了农村儿童的视野范围和思想的活跃程度,使得农村儿童在接受以城市为主导的文化知识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或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汗水。其二,从家庭环境上看,由于农村儿童长期生活在一个与“正统”文化联系较少的家庭环境中,这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布迪厄提醒道,在考虑经济资本的同时,不能遗漏最隐蔽的、最具决定性的教育投资——家庭所输送的文化资本,将来教育行为中所产生的学术性收益直接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的文化资本。城市绝大多数儿童不仅享受比农村儿童优越的物质文化,而且“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在无形的熏陶中继承了正统文化”,家长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从而使其得以间接或直接地参与指导、评价他们下一代的教育能力越来越强,方法也更得当。

因而他们“不仅具有更高的学术成功率,而且在几乎所有领域中,都表现了与其他家庭出身的学生不同的文化消费和文化表现的类型。”然而,农村的儿童很少拥有这样的权利和机会。农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城市存在巨大的差距,使得农村家庭为儿童早期输送的文化资本如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耐用品、文化参与、教育投入、教育期望等远远不如城市家庭。譬如农村的孩子基本上没有进过幼儿园;上学后,除了课本外,很少有课外读物;由于交通等原因,很少与外界接触;有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祖父母管教,学生的发展受到影响。这样使得农村学生在教学中处于文化的劣势,大大地影响与制约了农村学生学业成功的机会。

三、传统农村文化的影响与制约

作为文化变迁的一种表现方式的教学改革,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中实现的,离开教师和学生生存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则难以理解教学改革。因此,要理解教学改革,必须将其还原到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去考察。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特定生态环境的农村文化,对它的实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同类推荐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一篇好的通讯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但通讯毕竟不是文学。在实践中,为了不使自己盲目,我注意研究文学作品与通讯作品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些规律: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在通讯写作中运用,又有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不适宜在通讯写作中运用。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热门推荐
  • 神战武尊

    神战武尊

    武魂,乃武者之根本,武魂之高低,决定武者一生成就。方家少主方昊,觉醒逆天武魂,从这一刻起,就决定他一生的波澜壮阔。“杀一人为罪屠万人为雄,既然命中注定我躲不过这杀孽,那就让我来当这个枭雄吧。”
  • 楼兰双鱼玉佩

    楼兰双鱼玉佩

    神秘的楼兰古国奇怪的博物馆事件从塞北边疆城到千年楼兰迷
  • 云族圣女

    云族圣女

    最最古老的神族——云族,一夕之间,被满门抄斩,仅剩下一个云族最小的圣女,云裳依。被长老以最后之力,传送到了云起国度,她要复仇,要整个黄氏神族——不得好死!
  • 时光清浅,回不去的我们

    时光清浅,回不去的我们

    这是我的故事,但或许也是你的故事。也许故事中的情节你有遇到过或者有做过;又也许你没有遇到过或者没有做过;但这些都无所谓,因为有些事情我们想到回去也到不回去。
  • 最后的那一天

    最后的那一天

    原来从一开始,我就不是她,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到了最后,我们还是什么都没得到,我们终归只是卑微的满天星。高子壬,你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爱的人。
  • QQ飞车传奇:七女王

    QQ飞车传奇:七女王

    这是一个年轻、热血的飞车世界,疾风、流火、幻想三国鼎立,在三个崇尚飞车的国度里,人人热爱飞车,成为终极车神是每一个车手追逐一生的梦想,而在高手如云的车手里,又以叱咤风云的七女王——玄玉女王、青玉女王、蓝玉女王、素玉女王、赤玉女王、金玉女王、紫玉女王为主导。七大女王为上古车神天玉女君之后,个个身怀不同绝技。本文以赤玉女王为主线人物,展示了充满传奇色彩的飞车世界与那个世界里不为人知的故事......
  • 情剑泪雨落

    情剑泪雨落

    “没事姐姐,我娶你”。就因为这一句不起眼的承诺,他再次的踏上了征途,当西游的阴谋一个个被揭开时,满天神佛·····齐天大圣亦有爱情,不管你们相信与否,反正我是信了。所以我构思了这本书,情节新颖,角度独特,带你领略一个全新的西游世界。
  • 圣持世陀罗尼经

    圣持世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彻寒衣——情冢

    彻寒衣——情冢

    世人只知涅磐重生,却不知彻寒续命。古异人鬼谷子偶得仙草,耗费余生心血制成一件旷世神衣,埋葬在太古宝藏之内。这个惊天秘密尘封了千百年,直至北宋末年,高且闲为保趾族一脉,将之公布于世,自此掀起江湖上一场浩大的厮杀……时局动荡,市井小子白衫机智多变,善于隐忍,骨子里充斥着野性与不羁,在成长过程中,先后遇到了三个对他一生影响至深的女子。为报父仇,敢凭着一己之力开创属于自己的流派,与各大门派分庭抗礼;一道圣旨,进位宫廷,区区驸马,如何独善其身?靖康之难,爱人惨死,他又将做出怎样疯狂的事?四美六极,上古神兽,五大绝境,天生异脉,丹药医术,热血拼杀,背叛,渡劫……
  • 吸血鬼的爱人

    吸血鬼的爱人

    本是吸血鬼的陌璃軒和威斯奀在一起。但是威斯奀的母亲不同意,将陌璃軒的心脏封锁,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儿子已经将自己的血喂给了陌璃軒。所以陌璃軒的心脏在一定意义上和儿子的心脏相连。偶然的一次学校门口,威斯奀用耳朵听到了这个和自己心脏频率丝毫不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