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5400000010

第10章 文献述评(5)

(五)多元文化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是西方多民族国家为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并存的国家社会背景下,允许与保障各民族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的文化的教育。有论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多元的。20世纪年代初,美国学者高尼克综合众家学者的观点,提出了五大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特性和价值;促进人权观念和尊重个体之间的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让每个人都有不同生活选择的机会;全人类的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促进不同种族间权利分配的均等。以上五大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由一系列的抽象理念构成,在学校教学中,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学生基本的能力,另一位美国学者帕里克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如批判反省、想象力、独立判断能力等;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如爱真理、民主观、人性化及对全人类的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提高其在不同文化中的适应能力,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

还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不应该只是拘泥于使个人接受所属或某一特定族群之文化的态度和行为,并逐渐将该文化的价值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心理的一部分,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希冀对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与把握,对多元文化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少论者论及多元文化社会带来的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化,甚至开出了多元文化课程。美国的中小学和大学是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主战场,在美国许多州的各级各类学校都编制了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有些州还规定大学教师有义务在自己所教的教科书中揉进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加拿大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显性教育,另一方面在于课外环境氛围中的隐性教育。学校通过教学传递并发展着多元文化,同时还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源远流长的力量源泉。在教材的编写上,加拿大努力编写了比较全面反映加拿大的种族及其文化和地区差异的教材。在课程中融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教会学生以一种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分析事件和形势,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养成尊重、欣赏多元文化的习惯,培养适应与参与多元文化社会的能力。

此外,学校在课堂以外还注意创建多元文化的氛围,给学生以积极强化的熏陶与影响。澳大利亚几乎没有学校未受到多元文化理念的影响。

教学资源的编制也反映了教育部门的政策。多元文化教育顾问和协调委员会发布的多元文化教学资源指南用英语列出了300种材料,用社区语言列出了200种材料。澳大利亚分析专家库普分析了1945年以来出版的650部历史和社会研究教科书,发现其中有一个根本的转变,这就是由指向与英国同质的澳大利亚的价值取向转向种族多元文化的欣然认同。有学者提出多元文化教学的七项原则:要相信不同文化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要因学生的学习形式而异,要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对所有学生持有同样的较高的期望水平,提倡合作思考,坚持两性平等,注意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观念。有学者提出运用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以便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做出确切的评价。英国学校委员会曾于1982年提出,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面,除考虑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外,还要注意多元的维度,以适应多元文化对社会的需要。他们对12门学科提出了评定要求,规定各主要学科的考试内容要涉及较目前更大的文化范围,更尽力减少文化上的偏见,并对多元文化赋予更多的同情;而特定文化的考试,既要强调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族群的当前需要,同时也要考虑这种考试可使用于所有学生,不论其来自于哪一种社会文化背景。

二、国外以往研究的思考与借鉴

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是在不断地变革、发展与进步的。文化的变迁,必然促使教学的变革。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如何采取适当的文化政策,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这是我们要关注的重大课题。我们可以从国外教学改革的文化研究中获得一定的借鉴。

(一)文化冲突是发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

以往论者对教学改革更多的是从技术的层面来理解,仅仅把它视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革新,而忽视其社会文化基础。

教学改革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正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言:“任何时候我们想要讨论教育上的一个新运动,就必须特别具有比较广阔的或社会的观点。否则,我们会把学校制度和传统的变革看成是某些教师的任意创造。最坏的是赶时髦,最好的也只是某些细节的改善——这就是我们通常过于习惯地用来考虑学校的变革的那种观点。这好比把机车和电报机看成个人的发明一样,教育方法和课程正在发生的变化如同工商业方式的变化一样,乃是社会情况改变的产物,是适应正在形成中的新社会的需要的一种努力。”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其直接动因源于国际科技竞争和市场经济重视教育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但是在其背后反映出美国课程与教学改革对文化的反思、调整和新的文化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人本主义所有的弊端,使其在尊重人的价值的同时,也助长了反理智主义的倾向,造成美国教学中忽视基础知识学习,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教学改革如何处理好多元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的矛盾,确立美国在世界科学文化主导和领先地位,这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改革的主要文化战略。因之,《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中提出了中学毕业的最低限度要求,学生在中学最后四年要在五门基础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学习四年英文、三年数学、三年自然科学、三年社会和一年半计算机科学。报告建议增加学生的家庭作业,延长学年,制定奖惩方法,建立升级和毕业准绳。于是,人们又重新反思学科结构主义的价值,重新强调中小学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使学生掌握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要从国外教学改革吸取教训:教学改革不要简单地把文化问题当作技术问题。教学改革不单是教学技术的问题,研究教学改革应当与社会文化问题结合起来。因此,在分析当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动因时,我们应充分考虑文化因素。

(二)文化调适是教学改革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的教学会遭遇到不同的文化冲突。

因此,对新的文化冲突的调适就成为制定教学改革政策的依据。也以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学改革为例。20世纪80年代,美国种族和文化上的差异越发增大。据“美国统计局”在2000年分布的报告表明,每年到美国的移民多达82万,令人吃惊的是,约七分之一的美国居民在家中不讲英文。美国的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大学和学院,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数激增。据统计,在2000年,生活在城市学校的学生数量与传统上被视为少数民族的群体的人数大致相当。在亚特兰大、芝加哥、底特律、休斯敦、洛杉矶、迈阿密、新奥尔良等地,白人学生的人数不到学生总数的20%。当今在美国,学者们普遍认为,民族和文化的差异不仅存在,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文化的特质应予以保护,而不能简单地融为一种文化。“现在很多美国人意识到,自诩美国为民族‘熔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今天已转化为‘炖炉’,各种民族会在其中相互渗透和影响,但决不会融为一体,要使‘炖’出来的‘食物’味美,美国白人就要放弃自我中心,要理解和宽容,要善于引入新的文化和观念。”因而,美国在制定教学改革政策时,吸收不同的民族文化,珍视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战略。这恰给当下我国的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以有益的启示,那就是在制定教学改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文化调适问题。在教学目的上,要协调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张力关系,把发展社会经济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和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要协调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的张力关系。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存在价值,都是为特定的群体服务,所以教学改革必须体现多元文化思想:一方面尊重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张为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发展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同类推荐
  •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最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 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白话老子·列子

    白话老子·列子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阐明的,它亦非一般的“名”。“无名无形”是万物的始端,“有名有形”是万物的根源。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可借由联络簿或写信给学生,聊聊班上的学习近况及教师的期望。班级活动或班级比赛,是凝聚班级师生向心力、和谐融洽班级气氛的绝佳机会。教师一定要主动参加,以表达对班级和学生的关心。
  • 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明确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思想上的不断解放,观念上的不断创新,实践上的不断开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欣欣向荣的新阶段。
热门推荐
  • 初恋,有始无终

    初恋,有始无终

    初恋可不是件小事,即使无疾而终,即使心底留下一道难看的伤疤,即使难再见面,初恋在心里依旧是个无法磨灭的印记。多年后臂弯里的再不是彼此的手臂,见面还能说些什么。“最近好吗?”、“好久不见了。”
  • 杂毛小道

    杂毛小道

    如果不是身上的这件道袍,打死我,都不会相信这辈子竟然混成了一个道士。仰望着漫天星辰,我喜滋滋的想到自己好歹也算是个掌门了,却突兀的听到一声娇诧!师兄,你欠我两百块,啥时候还?师妹!兄最近手头紧!那就肉偿!
  • 风雷仙医

    风雷仙医

    二十二年前的一次灭门惨案,到底给东方玉带来了怎样的厄运。
  • 万灵共尊

    万灵共尊

    洪荒之初,万物之始,残破的天宇渐渐初醒,尘封的“圣物”复苏,原本荒凉的大陆再次颤栗,凄惨的仙荒之战,仅仅只为为数不多的火苗取得了万年岁月而已,面对末日一样的未来,众生只感觉到喘不过来的的压力,可谁也不会就坐在那等死,就算知道九死一生,也会如飞蛾扑火般博那其一,沉睡的恐怖种族,谜一般的仙古遗族,透露着神圣光辉的圣地,拥有可怕气息的鬼府,低调而又让人望而生畏的魔城,拥有至高权力的皇朝相续的开始了‘选蛊’行动,但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有那种自私而自利的人在暗度陈仓............
  • 匣中剑

    匣中剑

    匣中剑者剑中侠,疯踏疾行挽国危。(拜请郭靖大侠客串,襄阳城大战余波。)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邪王绝宠之草包大小姐

    邪王绝宠之草包大小姐

    21世纪的金牌佣兵女杀手,在爱人和好姐妹的背叛和设局下,含恨而死,却因为一次做任务得到的一颗上古晶石魂穿异世,成为相府废柴五小姐,天生不能使用斗气?谁说的,看我五元素同体亮瞎众人眼,渣太子要退婚继而再向蛇蝎二姐下聘?没关系,“东方凌,记住,今天不是你休了我,而是我要休了你”一纸休书休了渣太子。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战王十四爷,视女人为毒药,任何人只要距他一米之内,折断双手双脚,却唯独对她例外。独家专宠,有人欺她,定百倍奉还。“我说喂,你能不要跟着我吗?”“娘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人家都是你的人了,你就不想负责吗”?某女扶额,天呐,谁来告诉我,这妖孽是谁放出来祸害老娘的!!!
  •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

    本书是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的经典之作,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到互联网思维应用的具体案例表现。作者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全面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内核与精神,逐一点评当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各种观点。本书从最初级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高端的粉丝经济,平台建设,自媒体营销的方法都有详细讲解介绍。让读者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同时还能学会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已经生活中。
  • 商场谋略

    商场谋略

    没有硝烟的战争,每天都发生在这座城市,谁能保证自己是常胜将军?谁又能自己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 TFBOYS王俊凯之不再见

    TFBOYS王俊凯之不再见

    她被爱人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但她还是一次一次的原谅了他,回到了过去,可她自己却再也回不去了。
  • 惊仙玄元录

    惊仙玄元录

    凡尘一梦几多暑,落日余晖映彩霞。不做人间一过客,飞入九霄羽化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