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4800000078

第78章 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本章要点(6)

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台湾进行了一次较为广泛的财政、外贸、金融体制的改革,台湾从此走上了一条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道路。经过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台湾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1962年,工业产品出口比例达到50.5%,首次超过农产品出口金额;1964年,台湾经济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支改变长达14年的赤字而出现盈余,“人均国民所得”首次突破200美元;1965年,对外贸易额首次超过10亿美元,其中纺织品超过糖成为台湾最大出口产品;1966年,重工业产值比例首次超过轻工业,达到52%;1968年,制造业单项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标志着台湾由农业经济时代跨入工业经济时代。

1960-1973年,台湾出口额从4.6亿美元增加到40.5亿美元,台湾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10.1%,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达19.4%。

(3)经济结构调整

经过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打击与洗礼,台湾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将原制订的第六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重新改为“六年经济建设计划”。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改善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交通设施,建立现代化的运输系统;开发能源与海洋资源;拓展对外贸易。台湾经济发展也进入所谓的“第二次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时期”。

(4)经济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下,台湾新台币被迫大幅升值,接着工资迅速上涨,土地价格飙升,台湾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要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台湾又开始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自由化、国际化与制度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开放市场,减少干预,实现经济自由化,于是台湾开始走向了更加开放的自由经济体系。随后,台湾当局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主要包括解除外汇管制,逐渐实行利率自由化,在美国压力下逐步开放内部市场,大幅降低进口关税与减少非关税壁垒,推动公营企业民营化,开放民营银行的设立等。这些改革措施旨在鼓励自由竞争,健全市场调节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以达到充分发挥市场机能、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竞争力与效率之目的。

然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为台湾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夕阳产业或传统产业在新台币大幅升值、工资与土地等生产成本迅速上升下,生存困难,被迫外移。于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台湾传统产业迅速向大陆、东南亚转移。从此时起,对外投资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与特征。

经济的自由化与国际化、传统产业的外移,为岛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产业升级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台湾经济也得以迅速转型。2000年后,第三产业产值已占了GDP的65%以上,成为台湾经济的主体。在制造业内部,以信息半导体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则成为台湾支柱性产业,技术密集性产品也成为新的出口主力。

(5)不断更新的重大经济计划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当局在经济发展上先后提出许多重大发展计划,主要包括了“六年建设计划”、“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全球运筹中心计划”与“六年重点发展计划”

等。然而,由于台湾政坛的政治斗争激烈,主持经济建设的官员变换频繁,许多重大计划未能真正推动或执行,影响了台湾经济的平稳发展。2001年,台湾经济甚至出现50年代以来的负增长;随后进入3%的低增长期。

尽管如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到1992年,台湾“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美元,跃居世纪第20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居世纪第25位;外贸总额达到1500亿美元,高居世界第14位;外汇储备9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到2007年,台湾“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500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4660.6亿美元,同比增长9.2%。

3.产业分析

(1)工业

工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基本上建立了部门比较齐全、以委托加工型态为主体、以信息电子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前,台湾工业特别是加工出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也具备了相当的工业基础,但发展重心始终是以轻纺工业为主,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缺乏重化工业与生产资料生产工业。20世纪70年代初起,台湾在继续发展加工出口工业的同时,开始推动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在第六个“四年经济建设计划”中,台湾把加速发展资本及技术密集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并以“人造纤维、塑胶-石化”及“金属制品、机械-钢铁”两大系列作为代表,采取保护政策(即进口替代),建立台湾自己的重化工业。

然而,世界石油危机的发生,改变了台湾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台湾当局便于1974年提出推动“十项建设计划”,发展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工业及重化工业(即兴建钢铁厂、造船厂与石油化学工厂)。随着十项建设工程的相继完成,台湾重化工业得以初步建立与发展。1978年,台湾重工业生产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台湾有了自己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台湾除继续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轻纺电子工业及加强重化工业的建设(1978年提出的十二项建设计划中继续扩建钢铁厂、造船厂与石化工厂等)外,开始转向发展所谓的“策略性工业”与“高科技工业”,重点鼓励民间投资,发展信息电子、精密机械仪器、光电工业等。1980年,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正式建立,是科技工业政策调整的重要标志。其主要目的是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吸引与培养高科技人才,建立与发展技术密集工业。1981年底,台湾又提出以信息与机械工业等为代表的策略性工业,并逐渐形成“二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密集度高)、“二大”(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发挥潜力大)、“二低”(污染程度低,能源密集度低)的策略性工业发展标准,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鼓励,以实现工业升级与经济结构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传统工业或劳力密集型工业。但就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的工业发展来说,受世界经济与市场波动的影响,台湾工业生产增长极不稳定,波动相当大;1974年出现50年代初以来第一次负增长;1976-1978年又出现13%~23%的高增长。20世纪80年代,台湾工业在波动中保持中速增长,年平均增长6.9%,其中1982年出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次负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主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在1990年制订的“六年建设计划(1991-1996)”中,台湾进一步提出发展十大新兴工业,即通信工业、资讯(信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器械与自动化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航太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工业、制药工业、医疗保健工业与污染防治工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台湾开始推动以建设“科技岛”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虽然有不少规划未能全面落实与实现,但仍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台湾工业发展的主体与核心。整体来说,20世纪90年代,台湾工业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年平均增长4.4%,其中1990年出现50年代以来第三次负增长,2001年出现第四次负增长。

近10年来,台湾本地生产总值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步下降,从1998年的31.22%下降到2008年的25.04%。

(2)农业

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与市场,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末期后,农业“功成身退”,逐步进入停滞期,成为三大产业中最小的部门,在整体经济中已处于相当次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调整农业发展方向,使台湾农业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四大部门。50余年来,台湾农业生产结构已逐渐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与商业性农业。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种植业产值比重保持在41%~47%;渔业产值比重从过去的不足20%上升到20世纪80年代的28%上下,90年代保持在25%左右;畜牧业产值比重持续保持上升趋势,1996年达到35.5%的高峰,1997年因猪口蹄疫事件发生而下降,1999年为33.2%;林业产值比重一直很小,1995年之后一直维持在0.2%左右。

在整个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每一个农业部门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提高;在畜牧业中,在养猪、养鸡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乳牛与肉牛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比重逐渐增大;在渔业内部,已由沿岸和养殖渔业为主向近海与远洋渔业发展。

4.对外贸易

台湾对外贸易自1976年起一直维持顺差,1987年顺差达到187亿美元,创历史最高峰。随后,由于台湾市场的逐渐开放,进口增长速度加快,贸易顺差开始减少。20世纪90年代,除1991年与1996年外贸顺差超过130亿美元外,一般在90亿美元以下。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顺差降至59亿美元,创历史新低。此后,由于岛内投资与消费的下降,进口减少,外贸顺差增加,2008年达到148.3亿美元,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纪录。

台湾主要贸易伙伴为美洲、亚洲与欧洲。在美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日本、祖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等;其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较为广泛,包括德国、法国、英国、荷兰与意大利等。其中,美国、日本、祖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是台湾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5.交通运输

台湾省内交通发达,业已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海运的多层次立体交通网络。

(1)航空

台湾目前拥有两个国际机场,分别为桃园机场和高雄机场。此外,台湾还拥有10多个民航机场:台北松山机场(台北市松山区)、台中清泉岗机场(台中县沙鹿镇)、台南机场(台南市南区)、嘉义水上机场(嘉义县水上乡)、花莲机场(花莲县新城乡)、台东机场(台东市)都为省内机场;梨山机场、阿里山机场为直升机场;马公机场、绿岛机场、兰屿机场、小琉球机场、七美屿机场、望安机场为小型机场。各机场之中,以桃园、台北、高雄和花莲4个机场最大。桃园中正国际机场是台湾最重要的空运门户,近年来亚太地区空运市场成长迅速,成为全球航空客货运市场之重心。机场位于台湾桃园县大园乡,距台北市40公里。目前行驶于桃园中正机场至台北的客运巴士分属6家公司,分别是台汽公司、建明客运、大有巴士、长航通运、统联公司及桃园客运公司。每日皆有固定班次往返于中正机场与台北市区以及全省各大城市。机场与市区之间修有高速公路,车程约40分钟到1小时。高雄小港国际机场是台湾南部最重要的空运门户,也是目前台湾第一个同时拥有两座专属航站大厦的机场。机场位于高雄市小港区,航线众多,台湾省内、省外均有。

中华航空和长荣航空,为台湾最大的两家营运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而复兴航空、立荣航空(长荣航空子公司)、华信航空(中华航空子公司)、德安航空则以经营国内航线为主,部分业者也飞行短程国际航线。

(2)铁路

在台湾的轨道运输,主要分为传统铁路(台铁)、产业轻便铁路、大众捷运系统、旅客轻便铁路(轻轨、缆车),以及高速铁路(台湾高铁)等系统。台湾在日治时期,主要发展铁路运输,各种产业铁路曾密如蛛网遍布全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美式公路主义影响,公路运输变为主要的交通方式,许多铁路线路因而走入历史。直至近年,随着快速、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完备,以及都市面临壅塞、污染问题,政府方又重视轨道运输。

一条途经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的铁路主干道贯穿台湾省全境,各城市之间还有横向交错的铁路支线,纵横交错的各铁路干线极大地支撑了台湾的铁路交通运输。台湾省内各市县火车站每日均有发往、途经其他城市的列车,铁路运输十分便利。台北至高雄约需4小时10分钟,台北至台东约5小时50分钟。除此之外,台湾铁路还开设有专门的旅游专线列车。列车每周六上午9时从台北车站启程,先走北回线游览花东,再接南回线至西部地区观光。车内免费提供葡萄酒等酒水饮料、水果拼盘以及休闲用品,沿途旅客下车搭乘接驳巴士旅游时,观光列车就停在火车站等候。

同类推荐
  •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中的科技小实验都有一定的趣味性,且极易实施,通过这些实验能让同学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且这里介绍的科技小实验所使用的用具和材料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弃用物品,也能让你为环保出分力!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艺术故事与趣味

    艺术故事与趣味

    为了引导中小学生培养对各门学科的兴趣,我们特地选编了这套“中小学生趣味阅读”丛书,包括《语文故事与趣味》《作文故事与趣味》《文学故事与趣味》《数学故事与趣味》《科学故事与趣味》《军事故事与趣味》《历史故事与趣味》《动物故事与趣味》《植物故事与趣味》《艺术故事与趣味》共10册。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这些兴趣的方式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各个学科的名人成才故事,涉及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猜谜俱乐部

    猜谜俱乐部

    著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就会比别人更接近成功。”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面对什么问题,拥有活跃的思维,都是你能否快速走向成功的最关健因素。全面开发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其重要性远排在教授具体知识技能之上。本选题的内容都是为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专门设计的,涵盖了逻辑学、心理学、概率论和博弈论等多种知识,本丛书极具代表性和独创性,内容丰富,难易有度,形式活泼,能帮助青少年快速掌握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让你越玩越聪明,越玩越成功。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竞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竞争

    本书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严峻现实,从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视角提出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分析各类职业的要求,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和内容要求,分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途径与方法。本书突出实用,针对性强,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社会青年就业的培训教材。
  •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本书的主人公海伦·凯勒,为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海伦·凯勒在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但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用盲文朗读和写作,并靠用手指接触说话人的嘴唇去感受运动,学会了讲话,并最终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
热门推荐
  • 腹黑公主:王子来爱

    腹黑公主:王子来爱

    一位6岁的孤儿被十二位王子所领养,她被他们宠着爱着,渐渐的她爱上了他们
  • 神偷穿越天才小小姐

    神偷穿越天才小小姐

    褪去尘土的珍珠,遇上怎样的锋芒。当针尖遇上麦芒。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神通三国

    神通三国

    秦武意外重生在东汉末年,但这个世界与他所认知的完全不同!传闻圣人张角无敌天下,一根发丝斩山断岳!九原战神吕布坐镇虎牢,一戟挥下苍天泣血!常山赵子龙善使百鸟朝凤枪,凤凰虚影一出杀神诛魔!这是神通时代,哪怕普通人都能力举数百斤巨石当做投石机用。重生在这个时代的秦武,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辅助神通改造术,改造术可改造神通者,窃取他人的神通与气运,在这个大时代中他该终老一隅,还是凭借改造术问鼎霸主宝座?当异族的利刃划破一个个汉人的喉咙以此为乐时,他做出了决定。战!凭我一腔热血,杀出一个朗朗乾坤,哪怕身首异处,我也要向天怒吼!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天凡一线

    天凡一线

    向天再借五百年,敢叫众生不敢怒,我笑,我狂,我登仙成就不朽,挡我者死。
  • 九转姻缘

    九转姻缘

    九世轮回一缕孤魂,每一世都窝囊的死去,转世后又带着前世憋闷的记忆继续生活,然后再窝囊的死去。如此循环往复,每一世皆如此。小玖怒了,谁让她每一世的性格设定都那么软弱无能任人欺凌,每当她想暴走发怒便会晕倒。所以,除了懦弱无能她又多了一项技能——可以随时晕倒,只要想晕倒发怒就可以,怒火未出人已倒,醒来又是郁闷生。现代?古代?修仙?魔域?异世?不好意思,转世太多次,各个时空转了个遍,请叫我时空穿梭小能手,谢谢。咦?这个讨厌鬼看着好生眼熟。朱小元,你给我站住!!!且看这九世轮回的啼笑姻缘如何爆笑开场。
  • 末世之我心飞扬

    末世之我心飞扬

    简介我不是天才,也没有气运加身,在这黑暗人性放大的残忍末世,我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默默前行。我不想上演什么屌丝逆袭,末世,活着,是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我是苗培坤,我为自己代言!
  • 都市风月场

    都市风月场

    本书讲述一对姐妹花在商海、宦海、情海的变幻沉浮,从花开到花殇,花开花落,落花如瀑,一泻到底,让人感受人世间的冷暖甜苦,成败荣辱……(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都市特种死神

    都市特种死神

    意外的死亡让他成了异类死神AK47在手,除尽万鬼火箭筒助我轰破这天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星辰落:月寂

    星辰落:月寂

    她神秘莫测,她是医术绝世的神医,一手银针,可救人亦可杀人,可却无人知晓,她是古武世家家主,武功独步,一朝穿越,竟变成星辰大陆三大世家之一的苏家的庶女二小姐苏汐月,五岁时,因为头部曾受过伤,在苏醒后的三天,变成了一个痴痴呆呆的傻子,任人欺凌,受尽苏家人的虐待,就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厌恶她,熬到十三岁时,竟被姨娘害死,而此刻,她苏汐月既然占用了她的身体,就一定会替她报仇!那些曾今欺凌过'她"的人她定会一一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