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4600000018

第18章 我谈三味书屋及其主人寿镜吾

周作人

书房

我们在外婆家避难,大约不到一年,于第二年甲午(一八九四)的上半年回家里来了。鲁迅一回来,就往三味书屋寿家上学去了;这大约是在端午节吧,他是在这以前就已在那里读书了;记得初去的时候,还特地花了两块钱,买了一顶两只抽屉的书桌,这个我还记得很是清楚。后来关于这书桌流传有许多神话,说这桌子是楠木的罗,又说鲁迅因为要立志不迟到,在桌面刻有一个“早”字罗,这些话我却是不知道的了。至于我自己,到三味书屋去大概是第二年乙未的正月,不过这却不能确定了。我在癸巳年避难以前,曾经在“厅房”——大厅西偏的小书房里,同了庶出的叔父伯升,读过半年的书。

伯升是跟着祖父从北京回来的,本来应当叫作“仲升”,但是因为北京音读“仲升”与“众生”相同;这两个字本来自从佛经用起头,只当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讲,别无什么恶意;但是后来用称牲畜,含有骂人的意味,所以他不愿用,硬要改号伯升。这本来也是极为平常的事,但是小孩子们的看法却是不同,以为他行第二而要称伯,未免有僭越之感,因此背地里故意叫他做仲升。不过这位伯升先生事实上乃是极和气的人,虽然是庶出,却不是姨太太的一党,对于祖母特别恭而有礼,待我们年纪比他小的侄儿也平易亲近;癸巳上半年我便同他两个人在厅房里读书,以后在南京学堂里同学,可以用了亲历的事实保证的。在厅房里就只请了一个同族的叔辈做先生,他本身只是个文童,始终没有考进“秀才”,没有什么本事,可喜也并不严厉,因此也少来管束我们。我至今记不起在他手里读了些什么,事实上我那时《中庸》还未读了呢。

因此我所记得的便是在厅房的一间小花园玩耍的事情,那里有一株月桂,一年里有好几个月都继续开花,一株罗汉松,一株茶花,其余有木瓜枇杷,树荫底下还有秋海棠之类,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所注意的,我最记得的乃是罗汉松树下所埋着的两只“荫缸”。这乃是不大不小的缸,埋在土里,缸里盛着水,这水不是清澈的雨水,却是不知经历几多年的青黑色的水,里边积存腐烂的树叶大半缸,这是我们亲手淘过,所以知道的。说也奇怪,我们托词读书,躲在厅房里边,关上了门,却终日在园里淘那两只水缸,将里边的树叶瓦砾清理出来,居然没有中什么毒,连在预料中的蜈蚣毒蛇癞虾蟆之属,也一只都没有碰见过,真是奇事。那位文童先生平常也就只是早晚来到一遍,虚应故事罢了,我们并不怕他。虽然后来出外就馆,说是出外也就只是在本县的乡下,却忽然暴虐起来,据说曾经用竹枝抽打学生之后,再拿擦牙齿的盐来擦上,用了做腊鸭的法子整治学生,学生当然是受不了的,结果是被辞了馆完事。又有一个塾师,将学生的耳朵夹在门缝里,用力的夹,这是用轧胡桃的方法引申出来的,却不能确说是否他的故事了。我们在厅房里游嬉,那时亏得他没有变得这样严厉,但是祖父知道了怎么样呢?这当然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可是我们中间有一个乃是伯升叔,有他在里边这就是另外一件事,当然是不要紧的了。

三味书屋

旧日书房有各种不同的式样,现今想约略加以说明。这可以分作家塾和私塾,其设在公共地方,如寺庙祠堂,所谓“庙头馆”者,不算在里边。上文所述的书房,即是家塾之一种——我说一种,因为这只是具体而微,设在主人家里,请先生来走教,不供膳宿,而这先生又是特别的马虎,所以是那么情形。

李越缦有一篇《城西老屋赋》,写家塾情状的有一段很好,其词曰:“维西之偏,实为书屋。榜曰水香,逸民所目。窗低迫檐,地窄疑。庭广倍之,半割池渌。隔以小桥,杂莳花竹。高柳一株,倚池而覆。予之童騃,踞觚而读。先生言归,兄弟相速。探巢上树,捕鱼入洑。拾砖拟山,激流为瀑。

编木叶以作舟,揉筱枝而当轴。寻蟋蟀而墙,捉流萤以照牍。候邻灶之饭香,共抱书而出塾。”这里先生也是走教的,若是住宿在塾里,那么学生就得受点苦,因为是要读夜书的,洪北江有《外家纪闻》中有一则云:“外家课子弟极严,自五经四子书及制举业外,不令旁及;自成童入塾后晓夕有程,寒暑不辍,夏月别置大瓮五六,令读书者足贯其中,以避蚊蚋。”

鲁迅在第一次试作的文言小说《怀旧》中,描写恶劣的塾师“秃先生”,也假设是这样的一种家塾,因为有一节说道:“初亦尝扳王翁膝,令道山家故事。而秃先生必继至,作厉色曰,‘孺子勿恶作剧,食事既耶,盍归就尔夜课矣!’稍忤,次日便以界尺击吾首曰,‘汝作剧何恶,读书何笨哉!’我秃先生盖以书斋为报仇地者,遂渐弗去。”

第二种为私塾,设在先生家里,招集学生前往走读,三味书屋便是这一类的书房。这是坐东朝西的三间侧屋,因为西边的墙特别的高,所以并不见得南晒,夏天也还过得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说明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这里所说的看来,这书房是严整与宽和相结合,是够得上说文明的私塾吧。但是一般的看来,这样的书房是极其难得的,平常所谓私塾总还是坏的居多,塾师没有学问还在其次,对待学生尤为严刻,仿佛把小孩子当作偷儿看待似的。譬如用戒尺打手心,这也罢了,有的塾师便要把手掌拗弯来,放在桌子角上,着实的打,有如捕快拷打小偷的样子。在我们往三味书屋的途中,相隔才五六家的模样,有一家王广思堂,这里边的私塾便是以苛刻着名的。塾师当然是姓王,因为形状特别,以绰号“矮癞胡”出名,真的名字反而不传了,他打学生便是那么打的;他又没收学生带去的烧饼糕干等点心,归他自己享用。

他设用什么“撒尿签”的制度,学生有要小便的,须得领他这样的签,才可以出去。这种情形大约在私塾中间,也是极普通的。但是我们在三味书屋的学生得知了,却很是骇异,因为这里是完全自由,大小便时径自往园里走去,不必要告诉先生的。有一天中午放学,我们便由鲁迅和章翔耀的率领下,前去惩罚这不合理的私塾。我们到得那里,师生放学都已散了,大家便攫取笔筒里插着的“撒尿签”撅折,将朱墨砚覆在地下,笔墨乱撒一地,以示惩罚。矮癞胡虽然未必改变作风,但在我们却觉得这股气已经出了。

下面这件事与私塾不相干,但也是在三味书屋时发生的事,所以连带说及。听见有人报告,小学生走过绸缎衖的贺家门口,被武秀才所骂或者打了,这学生大概也不是三味书屋的。大家一听到武秀才,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觉得讨厌,他的欺侮人是一定不会错的,决定要打倒他才快意。这回计划当然更大而且周密了,约定某一天分作几批在绸缎衖集合,这些人好像是《水浒》的好汉似的,分散着在武秀才门前守候,却总不见他出来;可能他偶尔不在,也可能他事先得到消息,怕同小孩们起冲突;但在这边认为他不敢出头,算是屈服了,由首领下令解散,各自回家。这些虽是琐屑的事情,但即此以观,也就可以想见三味书屋的自由空气了。

父亲的病(上)我于甲午年往三味书屋读书,但细想起来,又似乎是正月上的学,那么是乙未年了,不过这已经记不清楚了,所还记得的是初上学时的情形。我因为没有书桌,就是有抽屉的半桌,所以从家里叫佣人背了一张八仙桌去,很是不像样,所读的书是《中庸》上半本,普通叫作“上中”,第一天所上的“生书”,我还记得清清楚楚的是“哀公问政”这一节,因为里边有“夫政也者蒲芦也”这一句,觉得很是好玩,所以至今不曾忘记。回想起来,我的读书成绩实在是差得很,那时我已是十二岁,在本家的书房里也混过了好几年,但是所读的书总计起来,才只得《大学》一卷和《中庸》半卷罢了。本来这两种书是着名的难读的,小时候所熟知的儿歌有一首说得好:“大学大学,屁股打得烂落!

中庸中庸,屁股打得好种葱!”

本来大学者“大人之学”,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不是小学生所能懂得的事情;我刚才拿出《中庸》来看,那上边的两句即“人道敏政,地道敏树”,还不能晓得这里讲的是什么,觉得那时的读不进去是深可同情的。现今的小学生从书房里解放了出来,再不必愁因为读书不记得,屁股会打得稀烂,可以种葱的那样,这实在是很可庆幸的。

现在话分两头,一边是我在三味书屋读书,由“上中”读到论语孟子,随后诗经刚读完了“国风”,就停止了。一边是父亲也生了病,拖延了一年半的光景,于丙申(一八九七)年的九月弃世了。

——题目系编着者拟加。节录于《周作人回忆录》(内部发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作者简介

周作人,请阅本书《寿氏部分亲友、学生》中的《寿洙邻的学生周作人》一文。

同类推荐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其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从民间神灵、传统节日、礼仪禁忌、民族婚俗、生肖文化、民间游戏、神话传说、华夏饮食、民族服饰、中华民居、民族工艺十一个方面展现了一幅中华民俗的多彩画卷。
  • 河疍与海疍珠疍

    河疍与海疍珠疍

    专门从事水上作业的居民,古时称“疍民”,俗称“水上居民”或“船民”,素来“以舟为居,以渔为业,浮家泛宅,逐潮往来,江舞海噬,随处栖泊”,“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经张寿祺先生考证“疍”是传承古南越语音对“艇”或“小船”的称谓以汉字所作出的音译,意即生活在船上的人家。据史料记载,自秦汉晋以降,在我国的巴蜀、江淮、岭南及闽浙等广大地区早有船(蜒)民活动的轨迹。依此而计,从秦汉始有文字记载至今,船民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了。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热门推荐
  • 屠魔狂刀

    屠魔狂刀

    屠尽天下一切生灵,啖尽世间所有血肉。你狂,我更狂,刀狂,人更狂。道途漫漫,有坚韧者得之,仙途渺渺,有奇缘者得之。举狂刀,屠魔灭仙,一条苍茫道,两傍尽白骨。
  • 神心在右

    神心在右

    天历十六年,世家子弟乐正源时踏上了天武的道路,懦弱,无能的他在右心爱雅的陪伴下,一步一步解开世俗的谎言,一步一步走向未知的巅峰。命运的注定,迟来的相遇,你是我的心,一颗美丽,温柔,善良,可爱的心。一段神话,两世情缘,是梦,还是现实?
  • 位面崩坏

    位面崩坏

    这是另一个平行宇宙,这里同样有地球,有太阳系,唯一不同的是那些特殊的事物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修真者在山上汲取天地灵气,武者们于凡世中打熬身体,科学家们运用着神秘的黑科技进行着实验,妖怪们苦苦对抗着天网的压制试图修炼成人,异能者们隐藏于茫茫人海中锻炼着能力,因为这片土地的主人百年前已经属于人民,那十五亿的普通百姓!而在西方,光明教廷,黑暗议会,女巫联盟,诸神殿,地狱联盟,无尽深渊,堕落者...在这个玄幻的世界里,超凡者们同台竞技,一场奇特的流感掀起了时代的序幕...
  • 走在冷风之中嗅余香

    走在冷风之中嗅余香

    慌忙的逃生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剩下的余生,她是该如何面对前途的冷风
  • 奔跑吧,校园

    奔跑吧,校园

    用校园电台温馨而又逗逼十足的日常对话,唤起你对于校园美好生活的回忆。
  • 少年侦探罗凌志

    少年侦探罗凌志

    一个不幸的少年在他1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被卷入一件神秘的杀人事件中,而在事件背后却隐藏这一个神秘组织,名伪黑马组织,而这个组织犯的罪,从来都没留下证据,他们杀人不眨眼,而只有一个人撑握了全部的证据,他就是罗峰。而罗峰又被神秘的杀死了。本小说虽然模仿了名侦探柯南的部分角色,但是本小说里面的案子绝对没有模仿,就算是有那也许只是碰巧而已,名侦探柯南一共有900多集,一个案子碰巧很正常,但是破案手法肯定也不一样。小说中的黑马组织,也就是名侦探柯南里的黑衣组织,虽然模仿的部分内容,但是里的真正凶手绝对不是博士禹治,在这里告诉大家,千万不要怀疑他,他确实不是凶手。但是凶手确实就在罗凌志的身边,他是谁没有人知道?
  • 致加西亚的信(当下执行版)

    致加西亚的信(当下执行版)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曾经风靡全美,至今仍畅销不衰,书中主人公安德鲁·罗文已成为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象征性人物。有人说,在这个彰显个性、崇尚自由的年代,重提敬业、服从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甚至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然而,时代在发展,罗文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因为它代表了维系人类社会和推动文明进步的古老而美好的价值观。愿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本书,愿罗文中尉那样的人越来越多。
  • 噬魂蝶

    噬魂蝶

    贾光在高考的时候考了全校最低分,而这却是因为他每天晚上都做着极其真实的梦,以至于他白天注意力难以集中。他因为考了全班最低分而被很多人嫌弃,但是隔壁班的女神云存馨却对他情有独钟。女神凭什么喜欢他?是因为他有钱么?——不是!是因为他长得帅么?——也不是!是因为他能说会道么?——还不是!那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他和别人不一样!通过云存馨,贾光了解了一种被称为“噬魂蝶”的超次元生物,而当人类面临这种生物的威胁的时候,贾光的命运已经和这种不祥的生物有了难以分割的联系!
  • 网游之希望的曙光

    网游之希望的曙光

    战争,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也逐渐侵蚀着整个文明;或许某天,人类将毁灭于战争。而《战争》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的,是黄昏,还是黎明?
  • 魔法少女复仇之路

    魔法少女复仇之路

    从小有魔法的我被别人误会成怪物,被赶出家门。长大后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所以人都宠爱我,可没人知道这背后的心酸。以前的家人现在不认识我,把我当做是一个财神女,并不知道我就是当年那个被赶出家门的女孩,把我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想尽一切办法讨好我。当他们知道我就是那个女孩会怎样呢……之后,我遇到了一个男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