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3700000005

第5章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逻辑考察(1)

注重人生,长于伦理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大特征。面对卷帙浩繁的思想史资料,我们将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作一简略的逻辑考察。而且,这种逻辑考察无疑也是可能的,因为如果认真研究一下中国伦理思想史,就可以发现它的许多思想、命题、范畴作为德性之知的矛盾运动,其探讨几乎是亘古及今的。这就正如冯契先生精辟指出过的那样:“用历史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来考察哲学史,就可以看到,哲学史体现了认识的矛盾运动……”这个认识的矛盾运动就为逻辑的考察奠定了思想史的基础。在本章中我们主要考察这样几个问题:其一,作为古代伦理学理论出发点的人性善恶问题;其二,我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义利、欲理(道)、利己与利他、志功、死生之辩等问题;其三,作为古代伦理学理论归宿的道德理想人格(即成人之道)造就问题。

一、伦理学的出发点:人性的善恶之辩

既然道德被理解为人性扬善弃恶的自觉规范,伦理学的出发点问题,实质上就可以归结为人性是否需要道德规范的问题。因此伦理学首先必须研究和审视人性。事实上,人性善恶问题的探讨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没有一个问题曾经那样引起思想家们如此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并产生了如此众多的学说。而且,无论是性善论、性恶论,抑或性不善不恶论、性有善有恶论,从逻辑上它们都构成伦理思想家们建构自己道德理论的出发点,并从中引申出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1.性善论

孔子较早探讨了人性问题。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因此他是把先天的“性”与后天的“习”相对应而提出来的。孔子明确认为人的天性是相近的,但这相近之性究竟是“善”是“恶”,孔子未做具体的回答。

孔子以后,孟子明确提出了性善说。在孟子看来,人性中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这是人的天性所先天固有,而非后天所习就的。所以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并且对人天性为善的思想进行了具体的论证:“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但问题在于,对孟子这个性善说的论证“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也会有反证。也就是说,在现实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肯定也会有人不生恻隐之心。孟子可能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对性善说又作了如下两点重要的补充:其一,仁义礼智仅是“善端”。也就是说,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虽为天性,但这种天性只处于萌芽状态,因而必须弘扬光大,否则人就会失去这种“善端”。所以他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皆知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是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其二,人区别于动物之处极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公孙丑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公孙丑上》)因此孟子同样认为后天的道德教化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孟子就完成了自己性善说的理论论证:人先天是性善的,但这并不意味人人已成君子而不需要道德教化了,因为这其中的善仅仅只有“善端”,即还只是一种可能性,它还有一个后天“扩而充之”的过程。否则,“逸居而无教”,人就和动物一样了。所以孟子认为正是仁、义、礼、智等这些具体的德性构成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这一性善说,也成为汉儒以及宋明理学思想家们基本的观点。譬如《三字经》开篇即有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它几乎构成我们传统文化对人性善恶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看法。

西方文化以人性本恶为理论依据,对人作自私好利的“经济人”设定,所以形成了一系列严整的外在控制手段,这种控制以权威、强制、督促乃至惩罚为手段。与此相反,以儒家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从人性本善出发,对人作“道德人”的设定,并由此形成了以道德教化启迪良知为主要实施手段的社会控制之道。在儒家看来,这种社会管理之道不仅治标而且治本,因而是社会管理与控制的根本之道。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中国传统的性善说构成了汉代以来历代统治者“德治”思路的理论基础。这个思路与西方传统的性恶论背景下的“法治”之道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2.性恶论

和孟子的观点相反,荀子明确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之天性是好利多欲的,人性中并无孟子所称的仁、义、礼、智。荀子说,“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荀子·性恶》)可见,荀子认为仁义礼智等德性是后天形成的,是“圣人之所生”,而人性本身是“天之就也”。因此在他看来,这种“天之就”的性只能是“恶”而不是“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还进一步论证了人的这种恶之本性的生理根据:“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性恶》)但与孟子殊途同归的是,荀子得出的结论也认为人必须有道德教化。

以他的话说是要有“师法之化”。而且,荀子这一从性恶论出发推出自己的伦理教化思想比孟子性善论更为直截了当:“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荀子·性恶》)正是从“化性起伪”的基本观点出发,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人人皆可成为圣人:“涂(途)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从荀子“化性起伪”的基本思想看,虽然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主张人性须扩充,荀子认为人性需改造,孟荀两人论人性有“善”“恶”之分,但最终却殊途同归,即都建立了如何使人成为君子和圣贤的伦理道德理论。

孟子和荀子分别在性善论和性恶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伦理学说,对以后的中国伦理思想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性无善恶论

对性善性恶的进一步探讨,古代的一些思想家还提出了性无善恶论。

我们从逻辑上可以对这种理论作进一步的划分:一是性无善无恶说;二是性超善恶说。

明确提出性无善无恶学说的是和孟子同时代的思想家告子。在告子看来,性既非善也非恶,而是无善恶。告子认为性之善恶皆后天形成的,所以他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告子上》)告子还作了一个极有说服力的比喻:“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由此,告子有“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之说。即在告子看来,食色等性是人天生就有的,所以无所谓善恶。

告子这个思想无疑是深刻的,并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因为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他们都把“食色”等视为人性中“恶”的存在。孟子斥之为“禽兽之性”,荀子贬之为“淫乱之性”,唯有告子摈弃了这种错误观点。

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由于主张性无善无恶,告子也就必然承认后天的伦理纲常教育是必要的,因为“为善固需教诲,为恶亦待诱导”。所以没有道德教化的社会和自我人性,势必如决堤之水一般而不可理喻。可见,告子也非常主张对人性进行抑恶扬善的道德教化。

北宋的王安石也认为性本无善无恶。他为了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在理论上区分了情与性:“诸子之所言,皆吾所谓情也,习也,非性也,……古者有不谓喜怒爱恶欲情者乎?喜怒爱恶欲而善,然后从而命之曰仁也义也,喜怒爱恶欲而不善,然后从而命之曰不仁不义也。故曰:有情然后善恶形焉。然则善恶者,情之成名而已矣。”(《原性》)所以他的结论是,情可言善恶,而性则无善恶;道德规范的教化正是针对情之善恶而制定的。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大文豪苏轼也持性无善无恶说。他认为:“夫善恶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也,且夫言性者,安以其善恶为哉?”(《扬雄论》)此外,清代思想家龚自珍也推崇告子性无善恶的学说。在龚自珍看来,唯有告子“知性”,但告子却未能进一步阐发,所以他有《阐告子》一文对人性无善恶的思想予以继承弘扬。

性超善恶的观点是战国时期的道家提出来的思想。道家认为性是无法用善恶来界说和解释的,因为性乃是超善恶的东西。这一思想是和道家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在道家看来,性乃自然之物,而善恶则皆是“人为”,所以两者不能相杂而论。

如果作点理论上的归纳,那么大致可以说,道家性超善恶的思想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基本观点:其一,人性本身圆满,无须仁义之善,因此顺从人性之自然本性即是至高至善的境界。道家认为,“性”乃“德”之显现,而“德”又是人对宇宙自然之“道”的顺应和领悟,并无善恶之分,因而,《庄子·外篇·马蹄》中称:“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行;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所以,在道家看来,善恶与人性无关,人之本性乃“道德”,即自然的存在。其二,仁义抑或情欲皆非人之本性。《庄子·外篇·天道》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仁义?”同样,情欲亦非人之性。据《庄子·内篇·大宗师》记载,庄子明确否认了“嗜欲好恶”作为人之本性的思想。而且,在他看来,“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其三,至人之本性,应无仁义礼智诸品性之累。庄子就这样认为:“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礼邪?是相于技也;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于艺也;说知邪?是相于疵也。”(《庄子·在宥》)所以在庄子看来,为达到人之本性,应提倡无善无恶的道德。可见,在道家看来,性乃自然之物,而善恶则皆是人为,所以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4.性有善有恶论

性有善有恶论是调和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一种理论,但其在理论上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并且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观点。如果要作点归纳整理的话,那么按照性有善有恶论之具体不同的含义,又可将其区分为几种不同的观点:

其一是性兼善恶说。性兼善恶说的观点始于战国时代的世硕。汉代的王充曾提到过这个理论:“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故世子作养书一篇。”(《论衡·本性》)对性兼善恶说作了充分论述的是汉代的董仲舒。他这样认为:“性,质也……故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于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于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善与米,人之所继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为之内也。”(《春秋敏露·深察名号》)西汉末年的扬雄论人性,更是明确主张“善恶混”:“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由此他认为真实的人性中一定兼含善恶,两者相杂,而非只有善或只有恶。在此基础上,扬雄也提出了自己的伦理教化思想:“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对所学的结果,扬雄认为:无非“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由于礼义,入自人门;由于独智,入自圣门。”(《法言·修身》)这也就是扬雄所理解的人生道德修养和德性生成的三种具体境界。

其二是性有善有恶说。性有善有恶说的理论观点是新颖的。以前的思想家论人性,无论是言性善,言性恶,言性无善无恶,性超善恶,还是言性兼善恶诸说,皆以为人人同一无二,一切人之本性都是齐等划一的。但是,性有善有恶说的理论则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人性并非人人等同,而是表现为一些人性善,另一些人则性不善。

同类推荐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哈佛逻辑课

    哈佛逻辑课

    逻辑与人类理性思维的关系犹如空气与生命,我们绝不会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而否定它对于生命的意义。人类与生俱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正是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具有超常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走到哪里者是卓尔不群的。请让我们跟随大学的教授和学子们,一同走进哈佛的逻辑思维世界。在领略哈佛风采的同时,带你走进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 大学全鉴

    大学全鉴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学。《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本书以《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为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历史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大学》这一传世经典中所包含的智慧。
  •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说禅事,讲禅理,禅里禅外话人生。本书将通过讲述一个个禅理小故事,为你禅释生活大道理。当你疲倦时,当你内心迷茫时,在本书中畅游一番,就会感到有一个风月无边的广大天地。你心中的迷茫便如拨云见雾一般消散开来,啊!原来一切如梦亦如幻!请不要执著,速速把心清净下来!不要让尘境污染你的纯真心,不要让世情剥掠你的爱心,赶快埋弃一切妄想是非,就此泅出生命的苦海,恢复你内心和谐光明的理想世界!
热门推荐
  • 人冥使者

    人冥使者

    这个世间,游荡的虚灵很多,它们带着各种不同的执念,坚守在冥府之外的异国,或饱含深情的凝望,或满面狰狞的憎恨。
  • 守护甜心之紫心恋雪

    守护甜心之紫心恋雪

    这是韵儿写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守护者的背叛,璃茉的相信,爱情的重来以及心的开始,日奈森亚梦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专宠一身,总裁爱妻成瘾

    专宠一身,总裁爱妻成瘾

    豪门情变系列之六——沈卿卿VS霍靖琛世人都知道,那个美的让人侧目的沈卿卿是所有男人的心头宝。她是A市的焦点,她的衣着是A市流行的风向标,她的未婚夫温文尔雅相貌出众,她的一切,似乎都完美的让人嫉妒不来。但一周年的纪念日上,未婚夫突然在媒体前单方面宣布解除婚约,甚至当场宣布身侧那名素面朝天的女孩已经怀孕。她在众人面前脸色平静,笑容完美,甚至大度的恭喜他们白首偕老。可是没人知道,那天晚上,她穿着漂亮的晚礼服从城东一直走到城西,眼泪未曾停过一刻。*未婚夫单方解除婚约的第十天,沈卿卿忽然挽着霍靖琛出现在媒体前。霍靖琛——霍家长子,传说中富可敌国,水深的吓人的豪门贵胄之家的未来继承人。镁光灯闪烁的嘈杂中,他的唇贴在她的耳畔含笑轻喃:“我霍靖琛从不做赔本的买卖,沈小姐既然占了我霍某人这般天大的便宜,拿什么来回报我……”他话音未落,身畔女人浅浅一笑,眼波流转,踮脚吻在他唇上,吐气如兰:“我这个人都赔给你了——难道还不够?”*她是A市的传奇,从平民女儿到A市的头号名媛,以一己白身嫁入权势赫赫的财阀霍家,不知让多少女人羡慕嫉妒恨。一场豪华到极限的婚礼震惊全球,而更让人艳羡的却是,霍靖琛对她毫不掩饰的宠。“只要卿卿喜欢,只要我霍靖琛做得到。”一句话,要她跌入温柔乡再不会醒。也许会丢掉这条命,她却仍是执意为他怀了孩子。但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腹内孩子成为其他女人产子的挡箭牌,她方才幡然醒悟,原来繁华三千,不过是梦靥依稀,原来枕边温存,不过是穿肠剧毒。他有多宠她,那最后刺向她的刀锋就有多么的冷酷。原来,饶是她风华绝代,一顾倾城,却到底,依旧抹不去他心头的那一道白月光。*传说霍靖琛对外承认的妻子只有一人,传说霍靖琛因为没有子嗣即将丢掉继承人的位子,传说霍靖琛酒醉之时曾经含混的重复念着一个名字,而传说里那个名字,却是早已消弭在时光里的那一朵姝色丽花——沈卿卿。*有女卿城,君可愿一顾再顾,靖守岁月,与子情琛?
  • 瞳术世界

    瞳术世界

    神秘的瞳术师崛起于瞳术世界,瞳术师拥有神奇能力,普通人吃掉瞳术师会拥有神奇能力,瞳术师互相吞噬变得更强大。强大的敌人让人类之间处于微妙的和平……逼近瞳术师深处的秘密,魔族的突然出现,潘多拉再现人间。拥有瞳术是好是坏?最强瞳术真的是铭刻?最大的敌人真的是魔族……
  • 弃沙逆流

    弃沙逆流

    新城立,旧城破,终会知道守的是什么。脚踏天地神变色,看硝烟战火胚芽初冒,看红颜如花老去时,当有一天体高处寒意,悟九天终破一切空。
  • 降鬼道士

    降鬼道士

    我叫凌昊,我十七岁我的身世很凄惨,父母从小就遗弃我,是我的师傅收留了,师傅是我最亲的人了,在我十岁的时候,师傅就把他一生的道行传给了我,师傅是一位很和蔼的老人,师傅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师傅,他一生只收三个徒弟,那就是我、师弟、师妹,师傅人家走了之后,我们三个就开始闯江湖了,我们三个最擅长抓鬼了,师弟擅长用桃木剑捉鬼,师妹擅长用摄魂镜抓鬼,而我擅长用符咒和道术抓鬼,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抓鬼之旅,世间之鬼!与我敢当?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攻爱不备,总裁大人来势汹汹

    攻爱不备,总裁大人来势汹汹

    交往了半个月的男友成了有妇之夫,被人揪着在大街上大骂“小三”的木棉棉气昏之下,随手拉住一个“路人”求婚,得到的回答居然是:yes?!!当然,她没胆子那么做,临阵脚底抹油,溜之大吉。隔天,神秘冷傲的大BOSS降临,看着被众人簇拥而来如君王般的男人,木棉棉有种一头撞死的冲动,她特么是有多大的胆子啊,敢向老板求婚,而这个男人居然走到她面前,拉着她要求履行承诺!【传言篇】五年前,外界传言,身为LK集团总裁的他作风狠厉,不藏锋芒,是一匹十恶不赦的狼,却在某一天销声匿迹,杳无音讯!五年后,外界传言,他突然回国,作风低调内敛,矜贵高傲,却阴在骨子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松上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众多名媛心仪的钻石单身权贵。【弥足深陷篇】在麦斯尘眼里的木棉棉是个扮猪吃老虎的小绵羊,而他偏偏看中了这只绵羊,从开始的漫不经心,到最后的弥足深陷,叼在嘴里就舍不得松开。【可怜篇】看着身边一连几天都粘人男人说:“麦斯尘,我们谈谈。”“昨晚三更半夜为什么给我开门?”他如一只吃饱酣足的兽,慵懒的眯起眼。木棉棉气呼呼说:“那是可怜你。”“噢,原来被你可怜有这样的待遇。”他一手抚上她的腰:“那请继续可怜下去,最好可怜一辈子。”【醋坛子打翻篇】他将她拥紧:“木棉棉,这种日子还要过多久?”“再给我点时间。”她艰难的说。“怎么还不和他提分手?”他眸中不快:“你这个有夫之妇还要红杏出墙多长时间?”木棉棉无奈:“他出差了。”他脸一沉,以其极自然的语气说着令人脸红心跳的话:“看来昨晚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别……”她脸红了,可很快……她就说不出话来。※※新的尝试,换种风格,本文有宠有虐,宠时大放送,虐时不手软,结局依然是HE,请放心跳坑!
  • 黑噬编年史

    黑噬编年史

    当现实世界与魔幻世界发生碰撞。科技是否能战胜它们?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仁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仁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仁者,仁义也。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