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3700000019

第19章 道德的起源与伦理学的逻辑起点(3)

如果作一认真的审视,我们就可以发现,当人们说“自私”这个概念时,是在不同的含义上使用的。许多人断言“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种观点首先来自对生物学意义上“自私”概念的误解。其实,在道金斯那里,“自私的基因”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基因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生物学家只是用“自私”来概括人之生物本能的一种利己倾向而已。人类社会中出现的“自私”其特定的含义是指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或指损人利己的那些行为趋向。关于这一点,道金斯本人也再三重申,人类由于受文化、教育及社会环境等后天获得性因素的影响,完全可以摆脱“自私的基因”的控制,并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选择真正的利他行为,人类“至少可以有机会去打乱它们的计划,而这是其他物种未能希望做到的”。这正是人来源于动物,但又高于动物的地方。

因此尽管人类和动物一样具有“自私的基因”,但并不能因而认为人类必然具有自私的人性。人必然和动物不一样,这是因为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的自然属性。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获得了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体质形态、大脑结构等积极方面的特征,同时又凭借这种特有的肉体组织不断适应劳动。所以人和动物虽都有满足肉体生存的需要(needs),但人的需要是积极的,随着进化程度的提高而呈现出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

于是,吃、喝不只是充饥而成为美食,两性交往不只是性欲的满足而成为优美的爱情,如此等等。所以弗罗姆曾这样写道:“人之存在的本质特征是:他已逾越出动物王国与本能相适应的藩篱,超越了自然(尽管他绝不可能最终完全摆脱它,且将始终是它的一部分)。而一旦人脱离了自然,他便丧失了返还它的任何可能性。”我们的结论是,人通过劳动使外部自然的性质越来越人化(humanized),同时也使自身自然的本性越来越人化。

这种人化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为了生存而必须在社会协作中进行的劳动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推动力,支配着人类进化的方向,驱使人的体质形态、大脑组织等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二是社会化的活动使人的需要对象和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因此不能把人的自然属性同动物的自然本能相提并论。所以如果把吃、喝、性行为等人的机能,脱离人的活动并使它成为唯一的终极目的,这就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当然,由于人毕竟有诸如“自私的基因”之类的客观存在,这个存在就必然要影响人类行为的价值取向。但也不能据此便断言人性就是自私的或者利己的。事实上,当我们说“人性”或“人的本性”时,实际上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人也是动物,人具有动物的本能特性,但这并未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人之所以为人恰恰在于人又不仅仅是一般的动物,而是具有理性、意志,可以受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的社会动物。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界说为后天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可见,从基因的特性中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如果说人类自私的生物特性就是人的本性的话,那么人就仅仅只是动物。在这种所谓的人的本性中,人们根本无法寻觅和把握真正的人性。这正如列宁一句名言所说的:“生物学的一般概念,如果被搬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就变成空话。”

3.人是道德的动物

既然人类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生物进化过程,而且甚至更主要的是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那么,那真正可称之为人性的东西当然就必须走出生物学的结论之后才可能寻觅到。因此当我们说“人是社会的动物”时,其实已包含了如下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人是一种动物,这不仅是指人来源于动物界,而且也是指人类在行为中归根结底无法完全摆脱类似于动物的那些譬如自私之类的本能活动;其二是指人又不能简单归于动物,因为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为人更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他具有在社会生活中生成的思维、理性、意志等特性。据此从理论上我们可以把人抽象为“自然的人”(naturalbeing)和“社会的人”(socialbeing)的合一。

作为自然的存在,人的行为受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的驱使:本能。而且人的生物本能尽管数之不尽,但最重要的是个体保存与种族保存的本能,亦即求生本能(survival instinet)和性本能(sex instinet)。换言之,基因的自私性首先表现在这两种本能上。马克思也明白无误地指出过一点:“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因此只要承认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承认人的本能存在,就必然要承认人的自然本性中天生具有保存自己和满足自身需要的利己心。也唯有正视这种事实存在,我们才能使人性修养和完善具有一个真实的出发点,从而避免人性造就中的虚伪。

但人决不满足于自然本能的存在,否则,人就沦为动物了。事实上,人从动物界脱离出来的那天开始便作为一种社会的动物而存在和行动着。作为社会的存在,人必然意识到与他人(other)、与集体(group)、与社会(society)的关系,从而自觉地意识到调整这种社会关系的需要。于是约束人性的行为规范产生了。这种规范必然地给人性许多限制,但人的理性却自觉意识到没有这种行为规范的存在,就没有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从而便没有作为社会存在的人。

这就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地指出的那样:“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可见,正是人的意识和意志的努力,人才和动物揖别了。在道德方面,这一意识和意志的努力就具体体现为如康德说的自己为自己内心“立法”(command),即确立道德规范从而造就自我的真、善、美人性。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就是,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自觉自愿地限制自己,即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当然还有法的规范)塑造完美的人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划分仅仅是理论上的区分,事实上,人之所以为人就必然使自己的自然本性从属于社会属性,在诸如求生本能、性欲本能等等自然本能的追求和满足中也能表现出人性所特有的优美品性。否则,人就只能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动物根本不知道德为何物,只有人制订了道德规范来限制自己。也许可以从这个意义上给“人是什么”下一个定义:人是有道德的动物。

三、人性问题与伦理学的逻辑起点与终点

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属性中认识和把握人的存在,从本能的驱动和理性的策动中探究人类行为的根源,并不是伦理学研究的真正目的。伦理学的追求在于以对人性认识为基础,从而达到完善人性这一实践理性的宗旨。因此从人类思想史上考察,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个古老学科之一的伦理学,亘古及今地要把研究人性、完善人性作为自己的全部理论追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伦理学的理论形态发生了诸多变化,其理论的具体内容也不断地更新发展,但就其逻辑起点而言都从探索人性开始,围绕着人性的现实而展开,并以人性的完善作为最终目标。

1.伦理学对人性问题研究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在苏格拉底以前,人的问题并未真正纳入哲学家们的研究视野。从苏格拉底起,哲人们才有了认识人自己的艰难历程。苏格拉底开始自觉地思考人应如何生活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人所应有的德性,如公正、节制、勇敢等,并以其规范自我人性。柏拉图丰富了苏格拉底的德性思想,但他也同样未能建立起一门独立的伦理学学科。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伦理学。在《尼可马克伦理学》这部着作中,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把研究人、完善人的学问称为“伦理学”。为了给人类描绘“至善”的理想境界,亚里士多德为人性的完善制定了一系列合乎“中道”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他的许多思想至今极富启迪意义。譬如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双重的:当他作为生物学家观察人性时,人以动物般的感性形式出现,这种自然生物本性必然“人人都爱自己,自爱出于天赋,并不是偶发的冲动”;而当他以哲学家审视人性时,人便又以理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人不能和一般动物相提并论,人是有理性、有智慧、有利他主义德性的政治动物。

道德正是要使人扬弃作为自然的、感性的存在而成为真正具有理性与德性的存在。他认为人虽然完全无法摆脱动物般的自然、感性的生命存在形式,但却可以超越它。他在《尼可马克伦理学》中有过这样一段着名的论述:“道德的德性则是习惯的结果……显然,我们没有天赋的道德的德性;因为天赋的东西是不能由于训练而改变的。”“德性非生于天性,但也不违反天性。自然给我们以获得德性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习惯而完善的。”亚里士多德由此认为,人必然拥有自己的理性生活。这是一个不同于动物的天性而是在后天的习惯中培养德性的生活。在他看来,这个生活就是有自觉道德意识规范下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甚至强调有道德规范的生活和无道德规范的生活,是人和动物之本质区别。因而他认为:德性是理性灵魂的完美呈现,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正是基于对现实人性的这种分析,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中道”思想。

同类推荐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老子与世界

    老子与世界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老子文化成果的文章汇集。本书选取有关老子的哲学思想和当代中国和谐小康社会研究论文23篇,是在互联网上转载的文章。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道的物质属性及其运动法则”、“老子的‘天人合一’道德观与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等文。
  •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味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性。我们做人把先天本性巩固好,好比一棵青菜根肥苗壮,自然生命就旺盛。《菜根谭》内含格言,每天一段格言,每天提升一点境界。为方便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分为三卷,中问经历苦、涩、甜,是为“菜根三味”,每味都是药,每味都是缘,每味都是道,每味都是福,请君自品之。
热门推荐
  • 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22岁,男人一生的分水岭。22岁以前,你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大男孩;22岁以后,你将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开始向往胜利、追求成功!开始更具意志力和创造力,开始酣畅淋漓地展现青春的活力。这是一个使青春由青涩懵懂、无知莽撞,走向成熟稳重、魅力理智的阶段,沉寂了二十余年,只等待此刻热血的沸腾,生命的奔放。本书从现代社会的特点出发,针对二十几岁男人在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给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教给大家如何选择前进的路,开创属于自己的天。
  • 相思劫:醉酒长歌

    相思劫:醉酒长歌

    她拥有着世间尊贵的身份,本可逍遥一生,却被仇恨与年少痴缠蒙了双眼。柔情妖孽的丞相,傲娇美人的师兄,清冷双面的太子,惹怜温顺的弃子少年,阴差阳错的因缘邂逅。世人有太多想要的,渴求的。一生一世的爱情、至高无上的权力、颠覆天下的手段。敢问姑娘芳名?--君陌我一定比你死得早,师妹不信么?--曲流觞哦?姑娘,我应当认识你吗?--浮沉卿姐姐,你将我买回去好吗?--旧年你以为这是真相,可是真相的背后,又有几人可知?
  • 执剑称皇

    执剑称皇

    一柄来自天外的神剑射进了一个家族子弟的手中,并在他的手背留下了一道剑型标志。随着这个子弟的强大,这柄神剑的威力也越加强大,并带领了这子弟走向了强者之路。多年后,这个子弟口处狂言“天下谁能称皇,只有我,手执神剑而称皇”。
  • 超级大魔导师

    超级大魔导师

    一个充满幻想的少年,穿越到魔法世界。当他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天才时,却发现身处的世界妖孽成群。而他唯一要做的事,尽可能在小时候给这群妖孽留下成长的阴影。后来,他发现自己已经把妖孽们远远的甩在身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宏观问题解析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宏观问题解析

    本书分为“理念创新篇”、“当代企业改革篇”、“老工业基地改造篇”等7篇,收录了《知识经济时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转化观》、《对我国银企关系和产融结合问题的探讨》、《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共28篇论文。
  • 命族志之乱古纪

    命族志之乱古纪

    命族志,一部记载着天地间最伟大种族的强盛与荣耀,腐朽与耻辱,圣与恶,血与泪的史书。它见证命族的诞生,强盛,衰败。它见证了命族族人惊天的意志,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成就,以及精神的迷失,信仰的崩塌,灵魂的腐烂。它看着一条令万灵俯首称臣的神龙变成一条人尽可欺的虫,它看着曾经为众生朝拜的血脉变成被世人耻笑、唾弃的种群。但这并不是命族的结局!命族终将复兴,这是我的预言。不要怀疑,因为我,就是历史的缔造者!我,就是弈风……
  • 星战风云

    星战风云

    科技普遍、武力纵横的世界中,百家争鸣,宗派林立,且看主人公如何纵横天地间,抱得美人归。
  • 倩心晶莹

    倩心晶莹

    本书主要描述了王家,罗家,张家,三个家庭之间的感情利益纠纷。及男女主角之间面对亲情,友情,爱情,之间所做的种种思考和决择。书中各色人物轮番登场,为了自己或别人共同演绎出人生的各种角色。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