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3700000017

第17章 道德的起源与伦理学的逻辑起点(1)

从中西伦理学史上看,道德的起源问题一直吸引着伦理思想家们为之着书立说、孜孜以求,它构成伦理学史上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显然在于,人们只有真正把握了道德的起源问题之后才可能关注伦理学的其他一系列问题。而且,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理解,道德起源问题显然与伦理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休戚相关。因此道德起源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道德的起源之谜

道德和人类社会一样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但道德是何时发生的?

它存在的根据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它发生的最初情形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就像“司芬克斯之谜”一样困惑着许多研究者。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区域的伦理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问题可谓众说纷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学说作为对以往伦理学的根本性超越,其超越性也同样体现在对道德起源问题的真理性揭示上。

1.道德起源问题上不同观点的纷争

如果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创立为一界线,那么可以说,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以前,对道德起源问题的阐释,伦理思想家们大致有如下三种不同观点的纷争:

(1)超自然的起源理论。这种理论把道德的起源归于某个或某些比人的存在更高级,从而也更神秘的超自然的存在物。道德起源问题上的超自然理论认为,道德是从有意志的“神的启示”中引申出来,或者是独立于人类现实世界之外的“彼岸世界”的超自然存在物的显现。在这种理论看来,古希腊罗马人的“神”、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耶和华(即上帝)及伊斯兰教中的真主安拉、印度教的婆罗门、佛教的佛祖等等都是道德的本原根据。在柏拉图等一些古希腊伦理思想家那里,道德的起源虽不被归于神或上帝,但却被归之为神秘的实体存在——“理念”(idea),道德是“理念”的最高形式,是善的“理念”的衍生物。超自然的起源理论认为,神(上帝)或“理念”之类的神秘存在本身就体现了道德上的善,它能启示人们什么是正确的善,什么是错误的恶。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就是对这种超自然存在物的接受和感悟的结果。人们要有道德,就必须无条件地皈依和遵循这些超自然物所规定的原则、规范、戒律和训条。否则,就是不敬和不道德,并会因此受到现世或来世的惩罚。与此同时,人们如果信奉超自然物之外的原则,也是不道德的。因为在“上帝”、“真主”、“神”以外不可能有道德的来源。

据说耶稣出生在拿撒勒城里,母亲还是童身时受圣灵感动怀孕生下了他。耶稣十二岁的时候,他第一次和父母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节日过后他没有跟父母一起回家,而是独自在圣殿里,与一群文士和律法师对话。对于文士和律法师们提出的问题,耶稣对答如流。在场的人听了耶稣的回答,个个点头称奇。耶稣三十岁时终于离开家乡来到约旦河边,接受洗礼。接着耶稣在旷野里度过了四十天不吃不喝的生活,并且战胜了魔鬼撒旦三次的引诱。随后耶稣开始招收门徒,传播神的启示。后来他遭犹大出卖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七天后,耶稣“复活”。他的门徒从此更加坚定了对上帝的信仰。“上帝存在的道德论证”(moralargument for theexistence of God)也因此被后人信奉不移。

在中国古代,把道德起源归之于超自然存在的伦理思想家们,通常是以“圣人”、“先王”或“天道”之类的存在来解释道德的起源和依据的。所以先秦就有“以德配天”、“天命靡常”、“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说法。在《尚书·汤诰》中更是有“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的记载。所以汉代董仲舒称:“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2)自然起源理论。在道德起源上的自然起源论者认为,道德一开始就以某种形式蕴藏于自然界之中。譬如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就提出“逻各斯”的理论,认为在自然界最基本物质——火之特性的“逻各斯”中便已内含了道德的普遍原则和人人遵从的共同法则。尔后的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也从自然界“原子”的运动中推出了自然主义(naturalism)的伦理道德理论。

自然起源理论更大量的表现形式是一些思想家从人的自然本性中推出道德的起源。譬如休谟在其《人性论》中就有“自然德”(naturalvirtue)的概念。在他看来,“自然德”不是人为培养的,而是人性中自然生成的。在文艺复兴之后的诸多伦理思想家如卢梭、爱尔维修、霍布斯等人那里可以找到大致相同的观点。尔后的费尔巴哈堪称是自然起源理论的典型代表。费尔巴哈的伦理学是人本主义的。他认为人从本质上讲是利己主义的,但这个利己主义又必然是一种合理的利己主义,因为每一个人自然地能同时意识到别人的存在,因而实现自己的利己心的同时自然会顾及不能危及别人的利己权力。这样,在费尔巴哈那里以“爱”为基本规范的道德便在这其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而且,因为自然起源的理论往往是从自然界或人的自然本性那里解释道德的起源和寻求道德存在的,因而这种理论通常和超自然的起源理论是对立的。因为这种对立,自然起源理论的信奉者便总要反对和批判超自然起源的理论。譬如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还是费尔巴哈都对基督教的道德起源说及其整个道德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3)主观主义的起源理论。道德起源问题上的超自然起源理论、自然起源理论,因为其离开人的主体讨论道德的起源问题,所以它有时又被称为“客观主义”(objectivism)的起源理论。与这种“客观主义”的道德起源理论相反,伦理学史上还有一些思想家则认为,道德完全起源于人类主体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道德是人的主体意志或观念的产物。这可以被视为是一种主观主义(subjectivism)的起源理论。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是从人的主观精神(灵魂)中寻求道德的善与恶之起源的。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斯宾诺莎也认为道德根源于人内心世界的某种观点或倾向。近代西方伦理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康德也把道德的起源归结为一种先验观念(transcend entalidea)的准则。康德既激烈反对从自然主义的人之本性中推论出人的道德观念,也坚决否定从经验主义的主观体验中可以产生道德的主张。在他看来,这两种观点均无法解决和论证道德的普遍必然性问题,所以他坚信道德是一种先验的普遍必然性,是人所必须遵循的“绝对命令”。在康德看来,道德只能起源于人的先验观念。

康德伦理学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传统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因为康德既不同意传统经验论的观点,把道德归为追求感性的快乐;也不同意传统唯理论的观点,用理性的完满性来解释道德这一原本是理性(实践理性)的存在。

康德要走的是第三条道路,即首先证明实践理性作为“道德律”(morallaws)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然后证实“道德律”通过走向感性世界渗入经验领域才能实现其客观现实性。譬如康德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刻的文字是:“头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这样两个他毕生遵循和信奉的生活准则,无疑是他信奉的先验理性原则的形象注解。

欧洲思想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无论是早期的莫尔、康帕瑞拉,还是后期的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他们也都程度不同地探讨或论及道德起源的问题。而且,他们几乎也是毫无例外地把道德起源问题归结为人类自身“理性”的产物。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孟子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王阳明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以及现代的冯友兰先生提出的仁、义、礼、智四德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固有人伦”的主张。这些无疑也都属于道德起源问题上的主观主义起源论。

如果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视阈,对上述道德起源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作一总体的评价,也许可以作如下几点归纳:

其一,任何一种宗教对道德起源的探讨都是基于对一种超自然物的信仰基础之上的。但这种信仰是非理性的,因为它既无理性也无经验的证明。

事实上,没有任何科学或常识的证据表明这些超自然物(譬如上帝)的存在。

因此这种由超自然物衍生的道德无疑是不具备普遍的可信度的。

其二,自然起源的理论从自然界的存在或自然人性中寻求道德起源,这比宗教的超自然理论具有合理性。因为这种观点把理论研究从神秘的彼岸世界导引回到人的现实世界中。但这个理论依然存在着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问题:自然或自然法则和人类的道德规范是有本质区别的。自然法则是“必然之则”,它不能被自由选择和改造,而道德是“当然之则”,是人性的一种自觉规范。所以自然主义地理解道德问题也是片面的。从人的自然本性中揭示道德起源,当然其合理性又进了一步。因为这个理论已从人类或人类自身的存在和活动中去寻求道德的起源。但这种人本主义的探求,忽视了人除去自然本性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属性。事实上,不理解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把握道德的起源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性中能够“自然”地引申出道德规范恰恰是因为人的社会性,而非人的自然性。

其三,主观主义者对道德起源的探讨,无论是先验论还是主观唯心论的观点,都是以恰恰需要证明其来源的人的“观念”、“理性”来解释道德起源的,因而都使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陷入二律背反(antinomy)的困境。康德似乎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其三大批判的理论中讨论了诸多的二律背反命题后,干脆把问题推向了彼岸世界,对道德起源的问题最终作了一种本质上是不可知论的回答。

2.道德起源的可能图景

道德起源问题的探讨之所以歧义纷生,那是因为它就像人类自身的起源一样,由于年代的悠远,要对其中的许多问题进行实证探究已不可能了。

但在人类的认知面前不应该存在不可知的领域。因此在这里我们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研究立场,对道德起源的问题作如下尝试性的探讨。

(1)研究道德起源的方法论途径。由于道德的最初形态与人类最早的物质生产生活一同消失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之中了,那些在实践中实行着道德禁忌的原始先人,并没有想到为他们的后代探索道德的起源和发生而刻意留下历史的凭记。所以追溯那久已消失的原初道德,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论途径。这些方法论途径大致包括如下几种:

其一,考古学的方法。这主要通过对史前遗址的考证,获得真实的历史事实。因为物质是精神的基础,是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承担物和有形载体。在考证现存的史前存在物中,人们可以发现沉淀在其中的道德心理状态,从而揭示原始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为调整社会关系而制定的道德禁忌和最初的道德约束。

其二,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这是在进化论的启发下,经过科学的实验和观察,记录儿童道德意识的萌芽及发展的一种方法。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早期形态与个体的婴幼儿时期发展有许多的类似之处。而且,个体发生史往往是类的整体发生史的缩影。因而从儿童道德心理发展中可以对原始人的道德水平作出类比。许多实证表明,这其中的类比结论是真实可靠的。

譬如当代着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就是通过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而建立的。这充分表明这一方法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其三,神话传说的比拟。在早期民间文学史中,神话故事、传说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原始人生产和生活的情景以及原始的遗俗风尚,反映着早期人类的善恶情感、道德信仰及道德审美情趣。所以马克思曾说“过去的现实看来反映在神话的幻想中”。

其四,民族学的方法。对现存原始民族的研究,可以为原初道德起源提供直接而生动的图景。特别是那些史前社会独一无二的残存者,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是活的“社会化石”。因为它显示出极为可贵的真实性。

(2)原始社会道德起源的可能图景。社会和人本身都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人脱离了纯粹自然的动物性存在是因为劳动这一社会活动所使然。在劳动中由于当时谋生手段的极其落后,原始人不得不依靠集体(譬如群体、氏族、部落),才能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这反映在原始人的观念中也就有了最初的社会和集体观念的萌芽。这一劳动和因劳动而产生的整体(collective)观念,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是“最伟大的进步”。所以从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开始制造最简单的劳动工具石器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才出现了人类的最初社会——原始氏族社会,才形成了具有现在生理、心理类型的现代人。这个过程结束时出现的人及社会关系的存在也就为道德的起源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同类推荐
  •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现代思想大师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震撼力,一直浸透在作者研究与写作的始终,不得不令人折服。这不仅改变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观点,也动摇了作者原先对海德格尔研究的一些盲目自信,更使作者开始怀疑国内美学与哲学研究中许多“鸿篇巨制”的价值和意义。在通往海德格尔的小路上,时常会发现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海德格尔的著作是作者们还没有能力攀登的高山”。登不上高山,不能说高山的存在没有意义,也不能说攀登者的努力没有价值。愿本博士论文成为一个攀登者的一次努力,尽管山顶还遥不可测、难以企及。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思维迷宫

    思维迷宫

    有一句格言说在社会中做事情,“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而在哲学中想事情,情况恰好相反,似乎应该说“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这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方法的书,内容包括基本的哲学思维方法,如诡辩、怀疑、剃刀、还原、分析、辩证、解释、消解、诗化、正名以及作者本人所主张的无立场方法等。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热门推荐
  • EXO之魂穿女二,捡男神

    EXO之魂穿女二,捡男神

    无意间捡到一本小说,穿越为小说中的女二。你不想勾引男主什嘛的,只是想要撮合四位男主和女主看一场好戏。可是为什么。。这四位男主为什么会喜欢我?!而且之后还被人抓去当人质了,可是。。两位大人你们能不再调戏我了吗!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个人质!!!
  • 邪帝追缉令:甜妻请入怀

    邪帝追缉令:甜妻请入怀

    传言“战神”宸王冷酷无情,杀人如麻,而且有断袖之癖。可…传言属实吗?NO!NO!NO!情景一:“王爷,不好了,王妃去敌国了!”某爷:“带着陌家军去帮着王妃灭了敌国。”众人……王爷,请问,你这是要上天的节奏么?情景二:“王爷,不好了,王妃打了太子!”某爷:“嗯,带人把太子抓来,任王妃处置。”众人……王爷,请问,你宠妻宠到这个样子,你爸妈造吗?情景三:“王爷,不好了,王妃去青楼了!”某爷冷眼一眯:“什么?这次爷亲自出马。”某女被狠狠“惩罚”,欲哭无泪。谁说宸王是断袖的?骗子!明明就是一个腹黑闷骚的极品妖孽!!
  • 皇帝欧巴,本王有喜了

    皇帝欧巴,本王有喜了

    恭喜你获得墨虔笙一只!姓名:墨虔笙性别:女技能:斗地主,玩炫舞,清茅坑,拍老鼠,看小孩,当保姆……她都不擅长。类型:把你吃穷都不带负责的类。人生格言: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
  • 我的大学捉鬼日记

    我的大学捉鬼日记

    一个从小开始就上山练习捉鬼的张锌在山上修行十年后便出山过上了大学生活,在大学生活中他泡妞捉鬼一个都不少,带上妹子和队友闯荡天下鬼魅,捉进天下鬼怪……
  • 非你不可之恶少追妻

    非你不可之恶少追妻

    她的初恋是学生时代,一次简单的邂逅,一段波折和饱受命运捉弄的感情,当她决然选择逃离的时候,却又陷入了另一场的感情纠葛。在经历了一次次的磨难和两次失去孩子的身心重创后,她害怕了,在恢复记忆后,她最后的选择会是什么?
  • 皇朝平吴录

    皇朝平吴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主宰明朝

    主宰明朝

    穿越总是来的那么不可思议,那我何不利用我超越明朝几百年的科技和知识来改变明朝,挖掘别国人才,占领他国领土,让世界为我所用。
  • 军人生涯:教官,求放过!

    军人生涯:教官,求放过!

    虽然木小念小时候练过几年的跆拳道,体力也不错,在学校一千米长跑也得了第一,但,老妈!有这么培养祖国的花朵的吗!老妈二话不说把木小念送进了军营,在军营里虽说体力好,但木小念还是有想屎的感觉了”木小念!负重十斤五公里越野!“”木小念!俯卧撑二十个!“”木小念!五千米跑起来!“......”啊啊啊啊啊!这种日子受够了啊!!“在冰冷的外表下,在严厉的惩罚下,殊不知,那个男人的冰心已被她慢慢融化......
  • 穿越之佣兵皇妃

    穿越之佣兵皇妃

    一个异时空少女,在格格不入的体制社会举步维艰,她是穿越而来的佣兵,前世杀伐果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今生却沦为命如草芥的小兵卒,生死皆在别人一念之间。是反抗还是低头顺从?他,大宁国神威大将军,冷峻,漠然,性情阴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利用一切所利用,就算是她也不例外,然而,真是如此吗?齐书扬扪心自问他,高高在上太子爷,一桩阴差阳错的因缘,两个世界完全相悖的人,火星撞地球般相遇而相知,却不能相爱。本故事讲述现代佣兵姜媛在异时空所经历的,不为人知的,跌宕起伏的一生。
  • 缠戏

    缠戏

    他和她因戏纠缠,他年少成名,个中艰难无人能懂。她科班出身叹自尊被沦为笑话。路翎:“我说过,你不适合当演员。”宁悠然:“我也说过,我不会就此放弃,谁能给我机会,我就依靠谁。”路翎:“你早就想脱离我了吧。”扣在扳机上的手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