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3000000016

第16章 “你”与法师的对话(8)

二祖慧可,找不到自己的心。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找不到自己的心。据《无门关》第四十一或《景德传灯录》卷三的记载,二祖对达摩说的原话是:“我心未宁,乞师与安。”(我的心动荡不安,从未宁静,求师父为我安心。)觅心既不可得,心便永不宁静。已经得道、证道的师父,真能为弟子安心吗?

李:法师,二祖大悟,但我只是略有所悟。心是找不着的,如果找不着,如何可以安心?我想法师可能讲的是心的内涵吧。

觉真:心可不是肉体内的心脏或其他什么身体的器官。心是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佛教称之为“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佛教称之为“六尘”或“六境”)在内的整个生命存在,表现为“色、受、想、行、识”(佛教称之为“五蕴”)这五种功能的活动。色,是人的身体和客观世界一切对象的存在;受,是人的感官对客观世界、客观存在接触时所反映的感受;想,是由感受、记忆、经验所产生的想象、思考和判断;行,是由主观的判断、认知所产生的意志、目的、动机,以及产生人的贪瞋痴慢疑、喜怒哀乐等行为的动力;识(梵名质多),是缘虑、思量而又储藏、积淀。色、受、想、行、识成为人一切精神活动的总仓库与大本营。

李:法师,你那样说,这五样东西便是整个思想的流程了。如果我面前有一个苹果,我和这个苹果便是在同一个世界存在着,是“色”;我看得见、摸得着那个苹果,是“受”;我感受到它的好味,记着这个苹果放在这里,是为“想”;我觉得它很好吃,所以有想吃的冲动,是“行”;吃了那个苹果,而想念它的味道,慢慢积累了对苹果的喜爱,是“识”。

就这样成为一切精神活动的总仓库及大本营。哈哈,存在、相遇、记得、相知,最后是分开和怀念啊,像爱情故事一样的流程。

觉真:哈哈,这个比喻不错。佛教对“心”的研究,是非常科学,也非常精辟、到家的。心,既是六根六尘(六境)的整体存在,也是五蕴系统的整体表现。你要我用一个字来归纳它,我说,就用英文字母“X”来代表吧。因为,X是个未知数,也是个不断可变的变数。它千变万化,不可捉摸。它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说变就变了。宁静的地方,是外境。外境,可以影响人的心,但人的心,也可以不受外境的影响,甚至,它已在外境之外了。比如,我身在香港,我说我的心在上海、在广州、在纽约、在悉尼……你相信吗?你们便常常说相隔两地,那颗心不老是飞来飞去吗?通过上面的分析,我就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为何在宁静的地方,心里不会感到宁静?因为心里想得太多,你管不住你的念头啊!二祖“言下大悟”,悟在何处?悟在缘生缘灭,随因而有,遇缘即应,唯识变现,皆由缘起。心,本不可得,得之在缘,得之在变。

惕然心惊(惊悟过来):诸法无我(没有一个独立、独存、自生的心)、诸行无常(一切皆变,一切皆妄,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心),回到这个“心”

的自觉,当然,“我为汝安心竟(已经替你把心安好了)”。

33.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内心?

她从佛陀的教化中,惊奇地发现基督教的救赎靠的是上帝,而佛教的救赎,靠的是自己。

李:法师,心常变,原来我们那么花心,五时花、六时变,但我听到你提出可以管理自己的内心,那么我们如何到达心的安宁、安静?

觉真:这是人生的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啊,这是佛法的全部义谛所在。佛法,称为心法;佛门,即是心门。“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扰,就是妄念、妄心、妄缘起。正是这种自扰,使心无安处,心无安时。打开香港报纸,烧炭(自杀的一种方法,在香港颇为流行,成为自杀的别称)、跳楼,几乎无日无之,甚至一日数起。为何轻生?

为了一句话,为了一个虚幻不实的错觉,为了一个站不住脚的理由,自作还自受,心不能安,可怕也哉!

李:法师,很率直的一句,不过是很真的一句。我当然明白身在困境之中的无助和彷徨,我有时听了背后的故事,都很不开心,但其实如果当时当事人求助可能就会没事了。懂得求助,看开一点,我想,正是法师所讲的心门,对吗?

觉真:你所问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不简单。为了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请允许我再谈一位名人吧。上海有个女作家戴厚英,她生前的最后一本书叫《人道与佛缘》。她在书里总结了她五十多年的生活经验,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安心。她说:“一颗心几时曾经真正地安过?恩怨、爱恨、追求、失落,走马灯似的充填着生活,无安心之时,亦无安心之处。还有许多视听见闻,时时撞入心里来,叫你永无安宁,从而不得不把一颗心开开闭闭。

可是,开了是昏,闭了是暗,哪里有清净澄明的境地?只能像一只只在飞而不能停的鸟儿,不知道哪一天会力尽气绝,从天上掉下来,落到不知哪一张网里。”她的这些内心独白,把人心难安、心无安处说得很形象很无奈,也很深刻了。

为了找到一个心灵的栖息之地,她走向教堂,走进《圣经》,后来,又走进了佛经,没想到由此一发而不可收,如醍醐灌顶,如甘露洗目,她忽然从佛经中发现了人生悲剧的实质:“人在爱欲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恍然大悟之下,戴厚英把佛教与她过去所误解的佛教区分开来。

原来佛教不只是老太太的烧香磕头或僧尼的撞钟念诵,而是另有一番天地,另有一个瑰丽、浩瀚、完整的世界。人生苦的本源,也是一种彻底的孤独。要出离这苦,了断这悲,走出这孤独,只有佛陀的智慧。她从佛陀的教化中,惊奇地发现:基督教的救赎,靠的是上帝;而佛教的救赎,靠的是自己。人要安心,靠的是自己征服自己的妄心和自心。

戴厚英皈依了,她说:过去一想到受过的挫折,就心潮起伏,满腹委屈,如今却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切挫折、灾难都是因缘成就,该来的已来,该去的已去,当来当去的,亦将自然来去,不等不避。天地间永远是有风有雨,但不再凄惶,不再畏惧,因为总相信自己能够在风雨流变中保持着自己的心。就这样,西天去得,地狱也是去得的。

戴厚英甚至十分动情地说:“从寺院回来的时候,我手腕上多了一串星月菩提子的念珠。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心,找到了安立之处。”

我曾经读到一段资料,一个韩国留学生来到中国,惊异地说:“中国的大学生没有信仰,为什么呢?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

戴厚英是幸福的,她有了信仰,有了安心之地,她做到了此前五十多年来没有做到的人间最难的一件事。为回答你提出的这个看似简单,其实极不简单的人间最难做到的一个问题,我不得不叙述了作家戴厚英的故事,请你千万原谅我的冗长。我的弟子吴佐吟居士曾为我主编过一本书:《此心安处是吾乡》。乡在何处?我想,乡在心安处。

李:听到这里,我也不禁为戴厚英最终能找到“安立之处”而感动呢!法师,你的故事感动中见人生的潇洒,一句“天地间永远是有风有雨,但不再凄惶,不再畏惧,因为总相信自己能够在风雨流变中保持着自己的心”,体现了真正对于生命的潇洒。这是真正的人心!

能够洒脱,并不是随意放弃一切,放弃一切是不懂人生;而清楚明白自己的心,保持自己的心,收放取舍,便显出命途中的洒脱和深度了。风雨,我想是人生中难免的,不过,那正好是对自己内心的训练。

34.安宁给人的感觉,好像等于没有欲望吗?

安宁、宁静,不等于没有感情,而是更深更理性的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宁静、安宁,可是人生的一篇大文章、心灵的一篇大文章,几人能够把它做好?此时无声胜有声,宁静中的无声,无声中的宁静,恐怕胜过了万语千言、千歌万哭。

李:很多时,安宁给人的感觉,好像等于没有欲望、没有感情吗?

觉真:你的问题,真的是步步深入,刀刀见血。我的回答,也是欲罢不能,无路可退。我也只好一不说二不休,奉陪到底了。

“需要有限,欲望无穷。”凡是正常的需要、合理的需要、智性的需要,都不叫欲望。欲望,是无止境的,有“欲壑难填”之语。比如,“良田千顷,日仅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七尺”。一个人,一日三餐,这是需要;良田千顷,超过了需要,那就是欲望了。夜晚睡眠,七尺之床,这是需要;广厦万间,那就是欲望了。可见,欲望很难满足。安宁、宁静,不止是对环境的需要,更是心灵安处(安心)的需要,与欲望有本质的不同。圣严法师提出了一个新词叫“心灵环保”,心的宁静,是人类健康的切身需要。

同类推荐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浮躁的世俗生活,难得安心的生活现状做了有说服力的劝导。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有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要有创造力,发自信心。是值得一读的人生励志书,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 浮云

    浮云

    抬眼望,云烟散去,天际空空,这没有任何障碍的天空,浩荡苍茫,没有凝滞,多么羡慕那没有来处的流云,悠闲散去的归宿。生命原本都有着落,就如同花香,生在枝头,散在无处。多少云烟,不过是心头的迷雾,把追逐的目光收回来,让浮云还它浮云,我们终将发现,最宽的天空来自心底的辽阔。你是谁,他是谁,我是谁,故事里的,故事外的,书里写的,书里忘的,入眼的,错过的,都是风景。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热门推荐
  • 崩坏祭

    崩坏祭

    无意间打开了一款手游,进入到了一个类似无限恐怖的空间,经历一个个末日般恐怖的世界,无论是电影、电视、游戏还是动漫,似乎在这里,只要你拥有梦想就可以实现……当然那是不可能的。还是以崩坏学园2为基点的小说,这一次会好好控制设定和故事,且看“灵界&龙巢”的诸位是如何在一个个崩坏的世界中,寻找出路。
  • 选择的痛

    选择的痛

    青葱校园里的一段浪漫爱情故事本是美好的,可半年不到,男主人公因为有难以启齿的病而绝情甩了女主人公,并互相发誓都不会再找。12年后再次遇到,彼此都坚守了当初外人看来是戏言的承诺。女主人公想重修旧缘,可男主人公还是拒绝了她,让她恼羞成怒,誓要报复。究竟是什么病让他对爱情对婚姻这么恐惧。。。。。。
  • 完美公主的纯洁爱恋

    完美公主的纯洁爱恋

    她与他儿时的相遇,长大后的接连误会,他们的结局会怎样呢?一起来看完美公主的纯洁爱恋吧!
  • 风起云落你可还安好

    风起云落你可还安好

    风轻轻吹过,树叶摩梭着树枝发出银铃般的碰撞声。妖怪和人类共处的世界,和平到令人诧异,美好到让人向往。美好的东西啊,很脆弱,一碰即灭。愿灾难永远不要来临......可是灾难无处不在。而且她就是灾难的化身啊。
  • 你可知道我曾爱过你

    你可知道我曾爱过你

    我在错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你,而你却在对的时间遇到了错的我。“学姐啊...我喜欢你”“学妹啊...我们是不可能的”【百合清水文,作者是重度懒癌患者,如果不嫌作者更新慢的话...请尽情入坑哟~●v●】
  • 穷人逆袭记

    穷人逆袭记

    穷人景凡,得一逆袭空间,从此踏上逆袭之路,逆天改命!这是一个穷人不屈于自己的命运,而要逆天改命的故事。。。。。。
  • 换个方式好好爱

    换个方式好好爱

    本书收录了60封写给男人与女人的私密信件,揭开关于男女那些无法启齿的私密小事。内容包括:“寻爱:好男人都死哪儿去了”“再爱: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错爱:投之以暧昧,报之以快刀”“深爱:谁的生命不是一个奇迹”等。
  • 三国之异界求生记

    三国之异界求生记

    猪脚在雨夜被雷劈到了异界。北方异族的铁骑来势汹汹,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看猪脚召唤出曹操、周瑜告诉他们为什么能把战争称为艺术!无敌的大将军纵横天下,无人可敌?看哥召唤出关二爷、赵子龙教你怎么做人!什么,你说你很聪明,智比天高?来来来,看哥把诸葛亮、郭嘉召唤出来给你好好上一课!当吕布、司马懿、董卓等人求猪脚称帝的时候,其实他的愿望非常简单。我只想回到地球!
  • 玉兰花下

    玉兰花下

    没有霸道总裁,也没有特技,没有牛逼主角,也没有后宫女主,没有穿越也没有飞来飞去。这是我们当年的哪一点青春,爱与被爱,或者暗恋着,纯纯的爱,深深的痛。谁没有青春,来看看是不是有你的那点记忆吗?
  • 仙国大道

    仙国大道

    一个外界的灵魂,偶然来到九州,卷入了一系列的事件中,打破了别人写好的剧本。九州,武道界要重现辉煌,修道界争雄天下,秦皇要建立仙国霸业,魔族要重现祖先荣光,诸神也要争夺。实力弱小时,没有人会注意到你,等到有了一定实力,你或许是别人的棋子,等你到了别人只能仰望的地步时,你就是下棋的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无数人的地方就有无数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