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晖、姚先国
内容提要:近年来,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农民工方面的研究,对于企业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用浙江省205家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企业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迫于政府的压力,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好时,企业更可能采用其他福利措施,而不是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说明企业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上没有积极性。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难是社会保障领域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有:社会保障制度转轨的历史欠账,政府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垄断管理。解决的对策有:剥离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欠账,从国家层面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政府不再垄断社会保险的管理,在社会保险制度中体现员工和企业的意愿,引导规范企业经营,加强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参保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险;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是城市化,即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国由于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农村人口进入非农产业后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而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流动,农民工问题由此而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游离的农民工不仅影响城乡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影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解决农民工问题,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一、引言
依照《劳动法》以及现有的各项城镇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的规定,农民工与其他类型的职工一样应当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社会保险,即现有制度并未排斥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但是在实践中,无论是将现有制度扩面的广东、浙江模式,还是为农民工另建制度的上海、成都模式或者江苏部分地区及山西省进入农村社会保险的模式,农民工参保的效果都不好,“目前总体参保率不超过20%”。
针对农民工参保率低的问题已有学者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已有研究对农民工个人因素的分析很透彻。但是对来自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的分析还很不够(张晖等,2007)。劳动力转换模型(Schlicht,1978;Stiglitz,1974,1984)认为支付较高工资的企业将具有较低的劳动力转换率以及相应较低的成本损耗。如果社会保险与工资福利对员工产生同样的激励作用,那么,企业有积极性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以便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由此可见,企业给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原因,首先是企业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社会保险作为企业提供的福利对员工有激励作用,所以企业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险。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与此相符?我们以浙江省企业调查的数据来说明。
二、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依照上述理论,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一:企业参加社会保险是迫于外部压力,即受到企业所在地社会保险政策的影响,受到地区、行业、企业性质、企业成立时间等相关指标影响。
假设二: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同时也受到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企业经营状况好,则有积极性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金,即企业经营状况、薪酬水平对此有影响。假设三: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其他福利也同时受到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企业经营状况好,则有积极性为员工提供其他福利。
本文利用2007年对浙江省205家企业调查的数据进行检验。本次企业调查的样本按照如下方法抽选:按照《浙江省统计年鉴2005》公布的人均GNP等数据将浙江省所有县区分为三类,从各类中按照随机数表抽选了6个县区;调查企业的抽取由县(市)区工会协助,按照企业规模、性质、经营状况等指标来选择,每个县(市)区选择50家企业。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回收率为68%,问卷基本可用。
针对上述假设分别建立以下模型,模型一:因变量受到企业(所在地区、主营行业、注册资金、公司成立年限等)基本情况的影响;模型二:因变量受到企业(所在地区、主营行业、注册资金、公司成立年限等)基本情况及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经营状况及工资报酬在行业中的位置)的共同影响。为了比较,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研究了企业是否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和是否定期体检两个变量,建立模型三、模型四。模型三、模型四选择的自变量与模型二一致,被解释变量(因变量)分别为企业是否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和是否定期体检两个变量。
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两因素Logistic回归来拟合企业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及企业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和定期体检概率模型,设P为给所有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比率,则1-P为没有给所有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比率。
模型一和模型二都通过了显着性检验,预测准确率在80%以上,但是,在加入企业经营状况指标后,预测准确率反而下降,而且,相关变量均未进入模型。这说明假设二不成立。企业是否为所有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无关,只是受到所在地区和行业及公司成立年限的影响。比较而言,西湖区、公司成立年限和服务业、化工业对所有企业员工参加社会保险有正向影响作用,即假设一成立。
企业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主要是出于遵守相关法律,企业的经营(例如经营状况、薪酬水平)与是否为所有员工提供社会保险无关。这说明从主观上讲,企业并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积极性。
作为对比,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研究了企业是否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和是否定期体检两个变量,模型三和模型四的结果(见表3)显示,这两个指标与企业所在地区和行业无关,而是受到企业薪酬在行业中的位置指标的影响,特别是与薪酬在行业中处于落后水平相比,中等偏上和中等组对员工发放劳保用品和定期体检有正向影响作用,即假设三成立。
在企业有能力的情况下,特别当薪酬水平在行业中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时,企业更愿意采用按时发放劳保用品、定期体检等劳保福利待遇来吸引员工,而不是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由此可见,对浙江省的企业而言,社会保险并没有产生与工资及其他福利(如定期体检、发放劳保用品等)措施同样的作用,企业在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问题上并没有积极性。
三、结论及存在的不足
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的政策,由于政府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实施社会保险的政策力度不一致而导致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差异,即企业迫于政府压力而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企业经营状况与薪酬水平对企业是否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没有影响,而对按时发放劳保用品及体检等其他福利措施有影响,说明企业即使有能力(薪酬水平较高、经营状况较好)时,也更倾向于采用其他福利措施而不是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由此可见,现行社会保险政策不仅对农民工没有吸引力,对企业同样没有激励作用。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为了较容易获得资料,我们按照各级工会提供的抽样框,只有建立工会的企业才可能被抽中,所以本研究不包括没有建立工会的小企业。企业资料的可获得性是困扰本研究的重要问题,因而样本量也是影响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原因分析
调研中,杭州萧山的一位企业管理人员说:“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他(指员工)流动到其他地方去了,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和他打官司,成本太高。如果这样一个一个地打官司,企业也应付不过来,所以缴纳社会保险是对员工有好处,对企业没有益处。”从上述个案访谈资料来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企业缴纳了社会保险也不能阻止有技能工人的流失,缴纳社会保险,签订劳动合同对工人的约束力很小,不管是员工还是企业违约,诉讼成本都很高。
企业在是否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上没有动力,说明现行社会保险政策对企业也没有参加的激励作用。调研发现,浙江省大部分县市实行的是由税务部门采用“五险”合征的方式来向企业收缴社会保险费,即企业必须同时参加规定的五个社会保险项目并由税务部门代收相关费用。这个负担对企业来说还是比较重的。西湖区经济开发区的某企业管理者说:“我们是一家筹建中的合资企业,生产精细化工产品,我们为每个员工每月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300多块钱(不包括住房公积金),如果加上住房公积金的话是400多块钱。只算企业缴纳部分(的构成)是这样的:养老(20%)+医疗(9+2.5%)+失业(2%)+生育(0.5%)+工伤(0.6%),加起来是30%多乘以2006年杭州市最低缴费基数1000多块钱,个人每个月交100多块钱。因为我们还没有投产,所以是按最低的缴费基数。对我们来说,这个负担还是比较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