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还体现在对外来民工的社会保障上,嵊州出台了外来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优惠政策,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全覆盖。在嵊州,外来民工老有所养、伤有所助不是梦。嵊州市投资7.5亿元建外来民工生活居住中心,准备廉租给5万名外来民工集中居住。3.浦江县:让外来民工享受“同城待遇”的“十二条”政策2004年,浦江县在全县范围广泛开展“关爱外来民工、共建和谐社会”活动,出台了十二项“同城待遇”政策,把民工的“同城待遇”制度化。十二项“同城待遇”政策内容包括:赋予外来民工与本地居民同等的政治待遇,同等的民主参与权利,同等的评模评先权利;加大外来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力度,强化非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提高外来民工的劳动保障水平;解决外来民工工时过长及加班工资落实问题,为外来民工免费预防接种、免费治疗肺结核病;民工子女依照其临时居住地就近入学,学校不得拒绝借读;成立外来民工计生协会,免费提供查病、查孕、查环检查;创造条件,充实外来民工的业余生活等。浦江县通过十二项“同城待遇”政策,使外来民工能够真正融入浦江,共建和谐社会。
4.“零门槛”地提供公共物品:绍兴县与瑞安市外来民工子女入学政策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使外来民工子女不能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而且多年来大量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一直是困扰地方政府的一个难题。绍兴市与瑞安市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外来民工子女“读书难”问题。
绍兴县拆除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门槛”
绍兴县“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方针,切实解决外来民工子女“读书难”问题。经济发达的绍兴县目前已有20多万外来务工者,多年来大量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当地的难题。
2002年,绍兴县创办了绍兴市第一所外来民工子女专门学校——蓝天实验学校,同时开放了47所公办学校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来民工子女“读书难”的问题。此后,绍兴县又通过对外来四类优秀人员的子女实行“教育绿卡”制度,畅通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绿色通道。2003年,绍兴县制定颁发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从2003年9月1日起,全县193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部向外来民工子女开放,从而在浙江率先实现了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零门槛”。同时,绍兴县还规定,凡获得“县长奖励基金”或被评为县级以上劳模的外来民工,其子女可获得免费择校权。考虑到外来务工者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该县已为外来民工子女准备了三条入学途径:一是到本县全日制公办学校就读;二是到蓝天实验学校或镇(街道)举办的专门民工子女学校就读;三是到社会力量依法兴办的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就读。
瑞安试行“教育凭证”制度
瑞安市市场经济发达,外来民工众多。近年来,该市为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入学难进行了许多探索,但收效甚微。于是,瑞安市教育局局长叶耀国提出以“教育凭证”制度来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教育凭证”,即“教育券”制度,是美国当代着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于1955年首先提出的。他主张将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以有价证券的形式经过折算后发给学生,以此增加学生对学校的选择权和激发学校之间开展竞争,带来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从2001年9月开始,浙江省瑞安市教育局从促进本地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借鉴了美国这种制度。由市教育局拨出200万元专款,对就读职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进行补助,每人发放200元“教育凭证”,用以冲抵学杂费;同时,民办高中、民办职业高中每招一名瑞安籍学生,也可分别获得300元、400元的“教育凭证”奖励。2003年,瑞安市又将教育凭证发放范围扩大到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的特困生:每人每年可获得220元到2000元不等的教育凭证。目前,瑞安市教育凭证的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从市人民教育基金中提取;从高中段学费总额中以10%提取;社会捐款。
5.保障外来民工的合法权益:宁波市的“五条防线”
2005年,宁波市出台“五条防线”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第一,在全国首创建筑企业人工工资支付担保制度,并实行全市统筹,即“参加一地担保,适用宁波全市”。第二,建立农民工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第三,开通全天候“追薪热线”。第四,对包括外来民工在内的弱势群体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并推出导诉服务制度、案件快立制度、风险告知制度、“速审庭”办案制度、一步到庭制度、减免仲裁费制度、弱势群体“绿色通道”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八项仲裁便民服务措施。第五,推出“农民工可先行参加工伤保险”政策。
6.营造外来民工自己的温馨家园:奉化市力邦社区的实践与经验坐落于奉化市西坞街道的力邦社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而是西坞街道为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与奉化力邦投资公司联合建成的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力邦社区筹建于2001年,2002年9月接收第一批居民。整个社区占地52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总投资2400万元。入住居民一个月食宿等基本生活费用不到200元。目前,居住着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28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住得舒心、投资商开心、当地居民放心、政府和用工企业省心”的效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经验主要在于力邦社区推行“市场化运作,小区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管理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体现于:一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二是以居民自治为主的社区化管理;三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力求将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当地社会。
当然,力邦模式之所以能够出现有一个政策性的基础,那就是奉化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措施。早在2000年11月28日,奉化市出台了新的城镇居民户籍制度。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外来人口本地化”的改革方向,对于凡在建成区内拥有“合法固定住所”,且具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非城镇户口公民,根据自愿原则申办城镇户口。奉化政策仅出台的当天,就有上千外来打工人员到政府部门咨询,短短几个月间,有1万多长期在奉化打工、经商、生活的外地人和农村人口,转为奉化居民。人户分离、夫妻分户、口袋户口、入学议价等许多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全部解决,长期在奉化打工的民工,现在成了具有合法身份的奉化人。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奉化还实行了教育、社会保障、居民委员会、城市小区建设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新的户籍制度实施以后,这部分原先人已经进城、户口搁置原籍的人口登记在册,实现真正的本地化,对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人口管理水平带来很大帮助。”
(二)浙江经验之总结
总结浙江之经验,人们不难看出浙江在外来民工如何融合到当地社会上作了不少努力,这些努力不仅仅表现经济上的,还表现在政治上的,不仅是政策与道义上,而且是制度上的。
浙江通过维护外来民工的合法权益,“善待外来民工之举”实有两个深刻的背景。第一,民工荒促使人们重新反思我们对外来民工的制度、政策与态度。从对浙江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跟踪资料分析,从2002年的下半年开始,浙江一些城市用工紧张情况已经开始显现。2004年春节过后,浙江一些城市的用工短缺情况似乎更加严重。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等城市的有关数据显示,来浙江打工的民工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0%~20%。
一些地方用工紧张的中小企业缺口更是高达三成。“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工工资待遇差,城市生活成本高,但这些仅仅是触发“民工荒”的表面原因,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制度性的障碍,如外来工权益的长期被漠视、收入偏低以及社会保障的缺位等。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某种意义上是以损害民工利益为代价的。外来民工成了城市化发展中的边缘群体,不仅没有享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成果,而且还受到歧视。为了缓解企业用工紧缺、招工不足的情况,浙江一些地方和企业纷纷寻找对策。
浙江省各地的劳动部门和企业已经前往民工输出地招工,并鼓励在浙民工能在当地过年;老板给民工购买车票回乡过年,或过好年后派车接回;老板高薪盛情留人;浙江慈溪200家私企发放工龄工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制度性的障碍需要制度的重构来解决。浙江省在如何推进外来民工享受到基本的国民待遇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