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津生、张恺悌、郭平、魏彦彦
本文从比较微观的角度分析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情况,本课题是由国务院参事魏津生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合作进行的,属于探索性的研究。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00年10月31日,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2%,标志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转变为老年型,进入老龄化社会。200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1%,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老年人口在1950年到2000年这50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增长。从1953年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4150万增长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近1.3亿,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增长了三倍。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的五分之一,相当于整个欧洲60岁及以上人口的总和。
首先分析一下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状况和趋势。这些金字塔图是我国1950-2050年的人口结构发展及趋势。从这个发展过程看,我们老龄化发展速度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尤其在我们并不很富裕的情况下,迎来这种程度比较高的老龄化的现实,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客观要求,即除了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外,还需要加强落实相关的服务措施。
观察我国这100年中每五岁年龄组的人口结构变化,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现象,就是20世纪50年代和60-70年代两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始终在我国人口金字塔里面是较大的群体。从2009年10月开始,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群将陆续进入老年人群体,加上第二次、第三次出生高峰的影响,以及出生率一度持续保持比较高的状态,给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带来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特别是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将带来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而且人口出生高峰人群始终在人口结构中产生规模影响,直至基本退出人口队列。在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问题中,由出生高峰带来的人口队列是需要非常重视的。
二、我国老年人口基本状况
本报告提供了相关数据的准备,主要是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受全国老龄办的委托,经民政部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在2000年和2006年开展了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我们正在争取将这项调查推动为制度性调查,每五年在全国人口普查和1%抽样调查(小普查)年度中,相应开展老年人口状况的调查。
城乡老年人口状况抽样调查是在全国20个省的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的。每次调查的数据样本涉及20个省的80个市,80个县;320个街道,320个乡镇;1000个居委会和1000个村委会,共计2万老年人。2006年追踪调查是在2000年一次性抽样调查基础上开展的,除得到两年的截面数据之外,还获得了8036个纵向老年人样本,为分析这些老年人五年来的生活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一)老年人收入保障状况
由于我们国家情况比较特殊,即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还比较突出,分析老年人在2000年和2006年的经济保障和收入的情况需要分城乡来说明。
首先看城市老年人的平均年总收入,最近五年多来从7400元左右提高到1.2万元左右,增长率看似比较高,实际上主要是因为过去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在不断提高养老金的过程当中去努力提高养老金水平,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有保障。而从覆盖率来说,由2000年的将近69.1%上升到2006年的78%,同期老年人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保障线的比例有所下降,从4.9%降至3.5%。
再看农村老年人年平均收入水平,五年多来,从1651元提高到了2970元,增长了将近80%。这与中央这几年的农村工作政策调整和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有直接关系,包括税费的减免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同期,符合贫困救助标准的老年人群,实际收入不一定得到提高,但是实际收入低于当地救助标准的比例下降得较快,老年人年收入低于当地救助标准的比例同期由31.9%下降到16.6%;而且农村地区也有部分老年人群体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养老金保障,享受退休金(养老金)的比例由2000年的3.3%上升到2006年的4.8%。
可以说,我国绝大多数的城乡老年人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虽然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保障水平。
(二)医疗保障状况
从医疗保障状况来看,2000年到2006年,城市享受各种医疗保障的覆盖率从51.6%上升到74.1%;农村上升则比较快,由于试行和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也是在这几年间,这个制度在不断地提高覆盖率,农村老人基本医疗保障从2000年的8.9%上升到2006年的44.7%。2007年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在试点基础上全面的推广这个制度,现在已经在80%以上。但是我们最近这一年多在农村进行了涉及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深度访谈,了解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虽然从制度上已经推开,但实际上隐藏着一些制度执行过程当中医疗费用报销门槛的问题,使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没有享受到这项制度带来的实惠,如果不加以解决,有可能形成一定的退保人群。当然各地政府也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对新农合制度不断地进行完善,但是从目前执行两三年来的情况看,有些地方只对老年人住院治疗有所报销,真正享受到制度带来实惠的老年人群体并不是很高,这个问题比较严重,而且农村地区总体医疗保障水平与城市还是有显着的差距。
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健康状况成为老年人非常关注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来看,老年人健康状况应该说不是很乐观,两次调查对比,反映自己身体非常好或者比较好的人群有所下降,情况一般的比例上升了。而老年人自报患慢性病的比例,城市为81%左右,农村报得较低,即使确实得了这个病,卫生院诊断过的,农村老人体检率还是非常低,知晓率受到了影响。
(三)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和服务需求
老年人生活能力量表(ADL)是测量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随着身体带有慢性疾病或者因年龄增长造成部分肢体功能及其他功能逐渐丧失,生活自理情况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国老年人完全失能的比例虽然变化不大,但绝对数明显增加,2000年到2006年,完全失能的城乡老年人由799万增加到940万,其中城市由154万增加到194万,农村由645万增加到746万。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需求有所上升,城市是上升1个多百分点,农村由于一些老年人是单独生活的家庭或者空巢老人的家庭,子女不在身边,所以居住安排变化比较大,生活照料需求也比较多,而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在生活照料需求上更加突出,都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