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运用“登门槛效应”,会对同学的学习带来很多益处,无论家长、老师,还是急于提高某方面成绩的学生,都要认识到分解目标的重要作用。千万不要以为目标越高远,动力就会越大;实在达不到大目标,打个折扣也是个中目标!
过高的、难以完成的目标,会让人失去兴趣,产生抵触情绪,美好的愿望往往付诸东流,这样的例子在生活、学习中随处可见。所以,应该以循序渐进为原则,设计“跳一跳,够得到”的可接受目标。设计合理的步骤是完成任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可行性计划有利于最终实现大目标。
五、谨防精神的剥夺与绑架
听到中考落榜的消息时,芳愣住了,她居然没有哭。中考失利是意料之中的事又是意料之外的事。慌乱了整整一个暑假,历尽一番周折,她终于以择校生的身份走进魂牵梦萦的那所重点高中的校园。但是她变了。习惯了居高临下、习惯了出风头、习惯了别人赞扬的她,无法接受名不正言不顺地进入这所学校的事实。
“我受不了他们得知我是择校生后投来的特殊眼神,也不再喜欢听老师讲课,因为老师们时不时向尖子生们投去的关切的眼神——这种眼神也曾经属于过我呀!”她有些“自闭”了,在学校里她可以一整天不说话。考试如期而至,她的成绩更是在意料之中。回到家,怨气自然会发泄在妈妈的身上,进屋瞥见妈妈,她就抢过话头:“别鼓励我了,假的!”对老师的鼓励她更是不屑一顾:“骗孩子的把戏,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把自己关在了自己的小屋里,吟着自己的诗句,唱着自己的歌,做着自己的梦,可我的梦还未来得及飞翔就先折断了翅膀。”芳一想到这些就无比伤感。
家里什么都没有变,仍旧是睁眼便可看见的早点和妈妈的笑脸,仍旧是把袜子脱下来一扔妈妈就帮着洗……
学校一切也没有变,仍旧是激昂的授课和沸腾的实验,仍旧是安静的自修和嬉闹的操场……
可是,芳变了。
天空飘着小雨,凉凉的,暗示着秋的到来。桌上放着书和作业本,芳出神地望着窗外,不知过了多久,才回过神来。“妈妈曾经鼓励我说:‘也许是刚上高中不习惯吧,别急,你肯定行!’”芳对自己的状态无可奈何,“永远的失败者,到哪里去找回自信?”
老师和家长都希望皮格马利翁效应能出现在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身上,都希望热爱和鼓励使他们的行为与我们期望的是一致的。但效果时常不尽如人意,激励变成了“鸡肋”,成功教育变成了“陈”“工”教育。
小孩子喜欢吃别的别人家的饭,新玩具拿回家里没多长时间就玩厌了;每个人都会记得自己的N个第一:第一天上学、第一次发表作品、第一回单独出门旅游、第一场恋爱等等,曾经给自己带来无限欢愉和满足。新鲜感过去后,好奇心、征服欲急剧地下降,如果没有找到新的兴趣点,对这件事情或物品的热情就逐渐递减。对学生的表扬开始重复,表扬就变得“廉价”了,效果必然开始下降。
老师觉得自己是没词找词,学生心里也打起了小鼓:老师是不是哄我?是不是话里有话?如此一来,学生对表扬的理解变了味,没有效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以打一个简单的比方直观地说明这种现象:如果1只铃在响,再增加1只,对我们造成的印象比10只响铃增加一只要强烈得多;假如4~5支蜡烛正在发光,再点亮1支能造成微乎其微的差别,而如果原来只点着2支蜡烛,那它所造成的影响就相当大。由此可见,影响力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是相对与我们已经存在的感觉量而言的。
经典心理学理论中甚至用数量来精确表达心理感觉量和实际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9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韦伯的研究从“肌肉感觉”开始,用3套不同重量的重物对4个被试进行了实验,发现辨别重量不是取决于两个重物重量差异的绝对值,而是取决于这一绝对值与标准重量值的比例。19世纪中叶,他的学生费希纳感到在日常生活中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存在着简单的数学关系,于是他开始了一系列的亮度实验、举重实验和视觉、触觉距离实验验证他关于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关系的假说。他测定当感觉强度按算术级数增长的时候,刺激似乎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总结概括出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公式,被称为韦伯-费希纳定律。
根据这个经典定律可知,人们对外来刺激的判断不是与刺激强度直接关联,而是与刺激的变化密切相关。调皮捣蛋的学生听惯了批评,批评早就变得不痛不痒,老师对他们某些闪光点的偶尔表扬,可能就会成为他的转折点。而对经常受到鼓励式教育的学生,偶尔敲敲警钟,能起到很好的惩戒作用。锦上添花的效果肯定不如雪中送炭。
讲到这里,我们又必须回到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人人皆知的经典案例,为什么罗森塔尔教授的谎言能在学生身上应验呢?我们不妨来仔细分析这个案例的实验过程。
1968年,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进行7项试验。他们从1~6年级各选了3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这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学生一点也不了解,是随意挑选的,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
为什么会出现谎言成真的现象?首先罗森塔尔教授是着名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享有很高的权威。师生们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名单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能力的评价,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这种期望通过老师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让这些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的真实性,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优秀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成为优秀的学生。从这点可以看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共同的信念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唯有老师、家长真的认为孩子是可塑之才,孩子也通过从情感、语言和行为多途径传递来的积极信号而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奏效,才可能产生奇迹般的实验结果。
罗森塔尔实验仅能作为一个理想案例,我们所面对的实际教育问题要复杂得多,比如:其一,优秀是一个比较量,没有客观标准;其二,如何让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家长转变思想,真的相信学生会达到所谓的优秀标准;其三,对低龄学生和高年级学生而已,出现教育效果所需要的时间差别很大,识别时效和无效是有困难的;其四,高年级学生已经接受的教育的水平,他的成长背景,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其他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都可能会使同样的教育方式呈现出迥异的教育结果。
因此,简单地以所谓《围城》的作者钱钟书报考清华时数学仅得15分、爱迪生曾被开除、比尔盖茨曾退学等励志故事去激励学生,以偏概全、盲目乐观的态度可能不但起不到效果,还剥夺了学生精神世界中对细小进步的美好体验。家长和老师应该培养学生为自己设定努力目标的能力,毕竟看着自己一天天靠近设定目标是一件令人心情愉悦的事。满意感不是得到的总量,而是增量。快乐的心境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丰富精神,丰满的精神世界是人成长的本质。
用反反复复廉价的表扬鼓励或者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强行学生认同成人眼里的成功标准,按照老师或家长既定的道路前行,无异于精神绑架。
学习的内容之丰富,学习的影响因素之广泛,学习的个体需求之悬殊,使完全一致的最终目标有着千差万别的前行道路。不妨换一个视角、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学生,更加积极地期望他们,我们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皮格马利翁效应就会自然而然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