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2200000036

第36章 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家长的作用是什么(2)

在家庭教育中这种现象很常见:以父母的好恶来决定孩子的好恶,以为父母喜欢的孩子也喜欢,以为父母不感兴趣的孩子也不必感兴趣,总爱把父母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头上,而且很多父母认为自己这样做,客观上是为了孩子好。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他往往以自己的心理去揣度别人的心理,认为别人也应该有和自己同样的特征,比如自己喜欢说谎的人,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发现的现象——“投射效应”,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感情投射和认知投射。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人格理论认为,人一些无意识的内驱力受到压抑,虽然不易觉察,但是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临床心理学家依据此理论,根据处理情绪困扰者的经验而发展出来人格的投射测验(projective test):就是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如墨迹或不明确的人物图片),要求被试叙述他的知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最有名的人格投射测验是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H.Rorschach)于1921年编制由10张对称的不同墨迹图组成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每次按顺序给被试呈现一张,同时问被试:“你看到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东西?”或“你想到了什么?”等问题。被试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图片,出自由回答。主试记录被试的语言反应,并注意其情绪表现和伴随的动作。主题统觉测验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和摩根(Murray&Morgan,1935)编制的,共有19张内容暧昧的图片。要求被试去构建一个和图片中的人物有关的故事,描述导致图片中所示情境的原因是什么,人物正感受到怎样的情绪,以及可能有怎样的结局。心理学家在解释这些故事时会考虑下列因素:所涉及的人际关系的性质,人物的动机,以及这些人物所显露出的现实感。

由于投射测验评分缺乏客观标准,测验的结果难以准确解释,但受测者的解释会带有自己潜意识的思想,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被试内心想法。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宋代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地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家长自己是医生并且对医生职业感兴趣,就希望孩子将来也从事救死扶伤“白衣天使”专业,如果家长自己对医生职业不感兴趣,也就不希望孩子将来从事医患关系复杂、辛劳的专业;家长喜欢博览群书,也希望孩子满身书香;家长不喜欢体育,他会认为孩子参加学校运动队训练耽误学习而坚决反对;家长高兴的时候“瘌痢儿子自己欢喜”,不高兴时看孩子不顺眼不争气等等,这些都是把自己的好恶和意愿投射到孩子身上。

由于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与实际情况很接近。但是,人毕竟有差异,推测总会有出错的时候。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他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引不起别人共鸣,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或不理解自己,这就是错误的感情投射。又比如,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这就是缺乏客观性的认知投射。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诧异:“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人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寿”等基本的目标,也不能随意“投射”给别人。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地吃一些飞醋;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

妈妈带着13岁的女儿去商场买衣服,妈妈和女儿意见相左,妈妈为了保持家长的尊严,非给女儿买下自己喜欢的这件衣服,结果是花钱买了衣服,女儿却生气,以后再也不愿和妈妈一起逛商场买衣服了。妈妈忘记了自己和女儿审美观的差别,忘记了衣服是女儿穿而不是自己穿。父母认为自己是在为孩子好,以为自己所爱乃可以成为孩子之爱,殊不知,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像强扭的瓜儿结出的是苦果;如果父母坚持己见,把自己所爱强加于孩子,只会给孩子带来痛苦体验或造成反抗心理。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再加一句:“己之所欲,勿强施于人。”

父母老师的美好期望和主观意愿只能给孩子作选择和参考,而不能替代或保证实现;只能引导,不能强迫,不能代替他思维,无法代替他走路。

学校教育也如此。好的东西,要给孩子,也得看孩子能不能接受,有没有兴趣接受,要去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这才是顺应人性,才是真正为孩子好,以己度人的投射效应到头来只能以失败告终。

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了解投射效应,就能更好地理解事情发生的原委,就能处理好于周遭人和事之间的关系,把投射心理的害处减至最低。

四、学习的动力从何而来

陈文泽上学天天迟到,他说“我爸爸要我考重点高中,否则就不认我这个儿子,考上了就送我一辆高档山地自行车。可我提不起学习劲头来。”

曾旭稳是一所职业高中文秘专业的孩子,身体纤细瘦弱,文化课成绩不佳,也没有其他什么特殊爱好。“父母老师说初中毕业不读书是没地方可以去的。

我没办法,只能待在学校里熬到长大。”他喃喃自语道。

章滨瑾的妈妈让她学弹钢琴。可小时候,她对练习钢琴是非常抵触的,她对钢琴或者说是音乐的概念就是枯燥的手指练习——车尔尼练习曲、拜尔手指练习,音节与琶音成了她学琴的主旋律。

邝诗雨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她不但认真完成学校课业要求,而且找来很多拓展性的书籍、杂志、音像资料进行学习,所以她不但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很轻松愉快。

张捷热衷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偏科现象严重。他认为“现在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读书好没什么用,照样找不到好工作。所以要学有用的知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学校课程随着年级的逐渐增高,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难度、数量都大大增加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很多困难,甚至是艰巨的任务。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意愿,他们靠什么力量支撑去战胜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陈文泽的爸爸用儿子喜欢的山地车来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类似的情况在家庭学校中很常见,家长和老师都知道这种动力对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会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去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奖励物五花八门,有用电脑、游戏机、MP4、手机等实物,也有用旅游、更多的自由时间、金钱等虚拟价值物,甚至是出国留学等高附加值的许诺。来自外部的奖励还包括教师和家长的赞扬,同伴的认可,优异的成绩。这些奖励的共同特点是公开并且由他人控制。孩子一旦发现他们的“如果做了甲事,就能得到乙奖励时”就会形成对外部奖励的追求。

可是家长、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一开始这些奖励效果是不错;可是慢慢的,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效果却越来越差。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项专门的心理实验证实了这个现象的存在。他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无任何奖励。接着把学生分成A、B两组,A组学生每解答完一道智力难题就给予一定的奖励,B组学生不给任何奖励。在然后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观察发现:尽管A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却只有少数人在继续自觉地解答;B组的学生却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尚未解出的智力难题。从结果可以看到,进行一项愉快活动,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说明,在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因为孩子会将主要学习目标置于脑外而看重奖励,使他们原有的学习热情降低。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从实验结果我们不难看出,愉悦的情绪或情感可以作为孩子的奖赏,获得的奖赏来自于完成或参与的活动本身,满足了隐藏在内心深处某角落的冲动或需要。当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的控制感,当孩子着手解决中等难度的任务时,当他们的好奇心被学习任务所激发时,当他们参与充满幻想新奇的游戏活动时,他们的愉悦的情绪会成为他们坚持行动的动力。

曾旭稳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因此学习很被动无奈。邝诗雨对学习内容的感兴趣促使她去了解学科更多的知识内容,投入查阅相关的资料、利用音像材料学习等活动中,而学习的越多成绩越好,又形成了一种外部激励,进一步提高她的内部动力。

章滨瑾有想放弃弹钢琴的冲动很正常,因为那时每天的练习是非常被动的,脑子里唯一的一个想法就是能少练一分钟就一定不多练一分钟;妈妈因为练琴不主动而不断责备她;枯燥无味的联系,被逼得没方法才勉强敲击着键盘肯定引发不出兴趣。

章滨瑾故事还在延续:小学毕业那年,她有机会到上海音乐学院去学习钢琴。苏老师的第一堂课改变了她对学习钢琴的认识。“那堂课给我的印象最深,除了一开始弹奏了一首曲子外就再也没有碰过琴键。苏老师可以说是颠覆了我之前所有对钢琴、对音乐的理解。在苏老师的理念里,钢琴仅仅是音乐表达的一个媒介,而技术仅仅是里面最基础的东西,重要,又一点也不重要,最关键的还是演奏家自己心中的音乐!”

那以后,章滨瑾的钢琴水平可以说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原先扎实的手指练习,此时让她可以弹奏一些非常好听的小曲子。开始了解、感受音乐的美丽,渐渐地增加了对学习钢琴的兴趣。她开始主动地接触钢琴。进入高中以后,她开始把钢琴当作一位朋友。高中的学习压力非常大,由于章滨瑾不擅长其他文体项目,钢琴在这个时候成为她最好的伙伴,音乐让她找回了自信。从学校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吃饭,不是看电视玩电脑上网,而是到钢琴边上敲两下:一边弹,一边回忆学校里发生的种种事情,“钢琴的旋律应和着我的心情,就像一位多年的知己在聆听我内心的倾诉。这个时候,我跟钢琴就是一个人了。”

有了这样的转变,使得章滨瑾虽然练琴的时间不多,琴艺却突飞猛进。她才体会到真正的喜欢弹钢琴就跟喜爱音乐一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这种愉悦的感觉只有自己身历其境才能体会得到。

从章滨瑾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优秀孩子是由于外部结果的激励作用而参加学习或活动的,也有一些孩子可能是对学习内容本身有兴趣而坚持学习。

孩子内部动力和来自外部的动力的作用是难以分割开的,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鼓励孩子坚持学习不是依靠几段感人肺腑的励志故事或大大小小的物质奖励就能奏效,首先要了解孩子学习的主要动力是来自着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中的哪一种,以及他对达到目标的期望有多坚定,这些都将决定孩子会付出多少努力和行动将坚持多久。懂得孩子学习动力来源的复杂性,才能找到激励他们坚持学习的信念力量。

本杰明·狄斯拉理说:“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但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同类推荐
  • 5分钟心理小游戏

    5分钟心理小游戏

    “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吗?”最初接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好笑。可是,当你静下来独自沉思时,当你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时,当你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时,你或许会思索良久,然后问自己:“我是谁?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真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吗?”实,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这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徘徊、开始迷茫,以致陷入困境,迷失自我,饱受心灵折磨。
  • 趣味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

    本书是一本专门解读生活中怪异现象的魔法心理书,这里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只有鲜活丰富的生活案例,用简洁浅显的语言阐述心理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探测复杂的人心,用心理学工具探索意识的秘密,打开它你的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变。生活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我们很难对它们作出准确、恰当的解释。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现象中找到心理学密码,就可以深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学学聪明的心理战术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学学聪明的心理战术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学聪明的心理战术》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图解心理学

    图解心理学

    心理学是探索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不管是消除生活和工作压力,还是改善人际关系,甚至是进行疾病的治疗,心理学都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多益处。因此心理学渐渐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它产生兴趣,并积极地对它进行了解和学习。
  • 快乐的密码

    快乐的密码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热门推荐
  • 九幽冥夜,双生花语

    九幽冥夜,双生花语

    【该文不是现代言情不喜勿入】【介于常会让内容走偏因此不做作品介绍】
  • 女配的修养

    女配的修养

    1V1正常向。作为一个职业的女配角,颜夕表示她能在第一时间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以折磨女主为首要目的,拆散女主和男主为基本要求,最后被男女主感动愧疚的结束自己性命为重要方针。只是为什么,她觉得这些故事有点变质?女主一号: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她就觉得小鹿心乱跳,难道我爱上她了?女主二号:难道你想不负责吗?女主N号:说,你到底选谁,若是你选他,那我就先杀了你,在自杀,今生做不了恋人,但愿来生与你做一对比翼鸟。谁要和你有来生啊!警察蜀黍就是这个人!颜夕表示这特么操蛋的职业她不干了!
  • 探灵团

    探灵团

    两年前,我加入了一个名叫“探灵团”的组织。这个组织专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去各种阴森之地找魂、寻鬼,然后克服掉心理的恐惧,团长说,这样才能解除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阴气。可怕的是,团长至始至终都没有告诉我们:我们这样做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 难以相忘

    难以相忘

    在很久后的某一天,沈星辰望着银幕上那个俊雅清隽的人,他挂着清浅地笑容接受着采访,耳边响着他的话语,眼睛干涩的生疼。“温先生,听说您的恋人失踪了,请问您接下来会怎么做。”“嗯……我会等她回来。我相信她会回来。”“听说您和她是青梅竹马,这么多年你们的感情一定很深。”“嗯,我很爱她。”这话一落,瞬间引得周围人的惊呼,他们望着这个举手投间都充满着优雅贵气的男人,那双眼睛里只有对恋人的缱绻爱意,他就那样自然而然的表白,令一些人都忍不住羡煞和好奇那名女子。
  • 六十种曲四贤记

    六十种曲四贤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驾校宝典:毒舌教练新手妻

    驾校宝典:毒舌教练新手妻

    简介:正所谓,学车的过程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想必学过车的小伙伴们,都领教过教练那一张得饶人处不饶人的嘴吧!有时候,这真的会让我们觉得,是不是不止这辈子的智商,就连下辈子的也被我们用光了!那么,当新手女学员遇上自带傲娇属性的毒舌教练,他们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画面……
  • 神罚军团

    神罚军团

    在黑暗的太空中,一座巨大而狰狞的要塞悬浮在虚空中,要塞上冰冷的寒光一闪而过。林立的巨炮,游走的巨舰,无一不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力量。要塞的前方,是一片狰狞巨兽的海洋,千奇百怪的巨兽无声的咆哮着。它们奋不顾身的向要塞冲过来。要塞上的巨炮和战舰一齐开火,一道道强光射向巨兽,每一次攻击都有一大片巨兽被无声的蒸发掉,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在巨兽海洋的后面,还有一群散发着更加强横气息的巨兽,血红色的眼睛无情的看着那座要塞,让人无法升起对抗的念头......
  • 重生之萝莉丫头点江山

    重生之萝莉丫头点江山

    这是一片不同的大陆,但这却是人人皆向往的世界,这里强者为尊,只要有实力你就是大爷,是王法,是天下众人仰望的存在,就在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个人从卑贱的泥土里爬上了天堂,她谱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 经稗

    经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书剑情缘

    书剑情缘

    “就如那许仙所言,三千弱水,我只取饮一瓢!管它千百轮回苦,若得之一心,就使不享那荣华富贵,仙福永寿又是如何!?”“许仙??那是何人??咳咳!且不说这些,你真的要和这只狐妖在一起?任凭天地伐怒,誓不悔悟?”仙居侧后,芙蓉泪眼婆娑,相望无语,她的痴情郎啊!喜欢的终究只是那一只小小狐妖,而不是她,可是她舍不得,就如那凡间女子所言,认定了他,见识了他,想到了他,她芙蓉仙子,已经不在是之前那个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小小花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