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2000000039

第39章 图片报道的数字化与网络化(6)

3.“读者认为图片应当是对事件的真实记录,我们决不能背叛这种信任。纪实照片的完整性具有最高优先权,纪实照片边框内的所有内容都不能改变,包括改变背景,增加颜色,制造图片蒙太奇或者拼接图片。不能对图片中的内容做任何的增减,这意味着即使是一只手或者一根树枝出现在图片中的不合适的位置,我们也不能去掉它。”

解读:

——“读者认为图片应当是对事件的真实记录”:新闻学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几种说法,大多数人更愿意接受“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根据这个定义,作为报道摄影的新闻图片,也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真实记录和报道。

——记者是什么?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报道者。记者有权采访新闻事件的瞬间、片断和全部过程,通过报道传播给大众,形成社会舆论并以社会舆论促进或者推动社会问题和矛盾的解决。但是,记者无权改变新闻事件的全部、片断和每一个瞬间的事实。对于摄影记者来说,就是无权改变新闻照片中的每一个细节。

——“纪实照片的完整性具有最高优先权”:这里的“纪实照片”就是特指作为报道的图片报道;新闻照片原始图像的“完整性”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纪实照片边框内的所有内容都不能改变”:任何人不能对图片中的内容作任何的增减,尤其是不能“制造图片蒙太奇或者拼接图片”,以确保新闻照片的原始信息。

4.“摄影记者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设置、重现、导演或者采取其他人为行为干扰新闻事实。”

解读:

——不能策划新闻;——不能人为地干扰、摆布、导演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不能在新闻事实过后再重新演习、摆拍;——不能摆拍。

5.“报纸的任务是刊发纪实图片,导演现场只在下列状况下被允许:肖像摄影、时尚或室内设计摄影、工作室摄影,这些照片在使用时必须加以区别,其图像不能给人以纪实照片的错觉,一般情况下,这些照片在使用时应作文字说明。比如某人是为了被拍照而在现场工作,则图片说明不能是‘某人正在办公室工作’。”

解读:

——新闻人物的肖像照、文体明星的时尚照、室内设计照等允许现场“导演”。

——“这些照片在使用时必须加以区别,其图像不能给人以纪实照片的错觉”: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照片不能作为新闻照片来使用,不能让读者产生是新闻照片的错觉。

——新闻人物肖像照“使用时应作文字说明”:比如写作“某人是为了被拍照而在现场工作”,不能写作“某人正在办公室工作”,以此区别于在现场抓取的新闻照片。

6.“纪实照片应尽量减少侧面影像的图片的使用,这些图片容易造成特征性元素的缺失。”

解读:

——既然是“减少”,就不是不允许,不能绝对化。

——但是作为新闻照片,确实应当注意对影像“特征元素”的表现,尽量不要造成缺失现象。

.“纪实照片不得被拉伸、变形以适应版面需要。”

解读:

——新闻照片不是哈哈镜,不能随意变形。有的编辑看到版面空一块,为了不改排文字,图省事把照片拉长或是压扁,使照片变形,借以填补空白。

首先,这样做违背了图片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他们在做变形处理的同时,把被报道对象的真实、客观的形象也改变了。

其次,这种版面处理还涉及四个问题:一是照片中人物形象被歪曲了,不尊重被报道对象;二是摄影作者作品的完整性被破坏了;三是读者一般不会认为是图制作得不好,而会责怪摄影者拍得不好,作者的名誉权也被损害;四是从美学角度来看,随意把人物形象拉长或压扁,在多数情况下,扭曲了正常的人体结构,丑化了人类自己。

新闻照片一般不存在侵犯肖像权问题。但是,使用新闻照片时改变了被报道者的形象,是不是侵犯了被报道者的肖像权呢?

8.“应减少标题压图片的用法,如使用则必须与摄影者和图片编辑共同论证。”

解读:

——“应减少标题压图片的用法”:这里说的是“减少”,不是不能使用。

——“如使用则必须与摄影者和图片编辑共同论证”:这里有两层含义:

①强调尊重摄影者作品的完整性;②使用压题图片时,是否对图片的基本信息构成了伤害?需要论证。这个论证,除了需要论证可行性,还要论证不可行性。

——压题图片是一种标题与图片的版面组合,是一种版面手段。标题字压在图片的什么部位,才能达到既突出整体新闻,又美化版面;同时,又不会破坏图片的基本信息?这些都需要论证和正确的设计。

9.“数字图像改造技术的使用必须明显地显示出其虚构性。如果必须使用图片说明才能让读者明白此图片经过了数字技术的处理,那么这张图片不能被采用。”

解读:

——这是说制作数码照片一定要在视觉上有明显的符号特征,要让读者不用看文字说明,只要看照片本身就可以明白是经过数字处理过的图片。

10.“可以创造性地使用照片图示来表达编辑思想。照片图示一般不使用纪实照片。照片图示的制作必须会同摄影者本人、图片编辑、文字编辑、美术设计,使用的手法必须明显或者夸张,以避免读者误认为其为纪实照片。这种方法使用时必须得到新闻美术总监或其助理编辑的同意。”

解读:

——“照片图示”:这是一个好办法,也为版面选择和使用图片开通了一片新天地,增加了一个新的、强大的图片品种。

——“照片图示一般不使用纪实照片”:这句话在强调图示图片与新闻照片之间的区别,一般情况下不使用新闻照片,而使用那些新闻性不强或者没有新闻信息的照片。这种照片一般可以作为插图照片使用。

——“必须明显或者夸张”:这句话说明两点:①在视觉符号上与新闻照片的区别必须是明显的;②画面形象应当是夸张的,而不是纪实的。

——“必须得到新闻美术总监或其助理编辑的同意”:这句话是在说图示的美术设计很重要。当编辑要用作者拍的一张照片做图示使用时,应当而且必须得到美术总监或美术总监助理编辑的同意,才能进行。这里强调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是WED工作模式——写作、编辑、设计三合一概念:图文总体设计。

11.“应读者需要刊登的从读者那里获得的有关婚礼、讣告等的图片不能做任何改动。比如,讣告图片必须与原图保持一致,重现性是最重要的。”

解读:

——这是指应读者要求的有约定性的图片,要尊重读者意愿,保持图片信息的“重现性”。

12.“允许为了使图片有更好的效果而对于锐度和对比度的一般性调整。为了增加清晰度和精确度而对色彩或灰度进行的调整必须被限制到最小程度。”

解读:

——“允许为了使图片有更好的效果而对于锐度和对比度的一般性调整”:这里讲的是“一般性调整”。

13.“可以通过加光或者减光改善图片的技术质量,可以使用数码技术修补照片中由于过多的灰尘和其他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图片缺损。”

解读:

——“加光或者减光”:如同在暗房放大时对影调的调整。

——“其他非人为因素”:比如照片划痕,冲洗放大过程中由于药水和镜头有杂物造成照片出现的脏点等。

——在电脑上能不能修改新闻照片?修改新闻照片有没有底线?

①能修改。

就像我们过去在暗房中冲洗放大照片一样,除用药水冲洗之外,电脑可以担当起传统暗房的全部工作。另外,在编辑、制版过程中,编辑也可以对照片做一些局部的修改和调整,例如:对影调、色彩、剪裁等的局部处理。

我所说的“局部的修改和调整”与“一般性调整”大体相同。

②修改有底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局部”,是指对照片基本影像信息不构成伤害的修改。

例如:

——没有改变照片中影像主体形象的真实性;

——没有改变照片中影像信息的结构和布局;

——没有对影像进行变形处理;

——没有张冠李戴的“换头术”;

——没有移花接木的集锦,等等。

一句话,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包括影像信息真实性原则基础上的修改,就是电脑修改新闻照片的底线。

14.“美术总监、责任编辑和编辑部应当对有疑点的图片及时提出质疑,必要时总编辑应参与决策。”

解读:

——使用图片要高度负责,对有疑点的照片,要行使把关人的职权,把住出口,不让有问题的照片传播出去。

15.“所有在本报刊登过的照片在参加摄影比赛时都必须遵照本报图片处理原则,依照原始图片加以调整。”

解读:

——“依照原始图片加以调整”:即使是参加比赛的照片,也还是以不破坏原始照片的基本新闻信息为尺度进行调整。

同类推荐
  •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本书着重研究老人在高龄时与家中隔代人之间的关系:照顾关系模型和家庭的变化。本书告诉我们:最新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世代间的关怀和照顾是通过对个人培养的过程来探索家庭的意义,在亲近与疏远,责任与放任,传统与革新间徘徊。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遵循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三大原则,详细讨论了递进的语义系统,从意义出发给递进范畴进行了分类,并寻求形式上的验证。在对客观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又从语义、语用、认知、逻辑等各个角度,对一系列与递进范畴有关的现象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了递进范畴的本质特征。该书还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了对递进句式的历时研究,有意识地将递进现象的共时变异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不但探寻了汉语递进范畴的发展演化历程,而且还对递进关系共时平面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了历时的解释。
  •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本书从两方面来介绍成就好班级的秘诀,这两方面分别为在校学生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热门推荐
  • 鬼夫,爱上瘾

    鬼夫,爱上瘾

    暗夜深沉,看不见的他在肆意索取,而我却无力反抗……自从被鬼缠上,我的人生充满离奇。而我身边死亡的人也越来越多……为求真想我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等待我的究竟是彼岸花开,还是死路一条?
  • 混乱潮流

    混乱潮流

    诸神的游戏再次开启,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被诸神选中的人们只有登上顶峰才能触摸到那模糊的命运!他与三国群雄共舞,他与隋唐英雄逐鹿!窥始皇帝长生之丹,立万世之雄威!他是艾泽大陆最后一个圣祭祀,他是混乱世界最强的神射手!他与玉帝称友,呼地祖为其弟。他打破封神,窥探取经之秘。他来到洪荒,目睹巫妖之战当他站上了顶峰才发现天空有一双血红的眼睛在窥探
  • 秘境魅影

    秘境魅影

    本书带有极为浓厚的玄学和惊悚色彩,读者阅读前,须做好进入精神病院的心理准备,作者友情提示,请勿入戏太深,否则,一切不良后果,作者概不负责。简介付于作品相关!
  • 边王爷的天才妖孽妃

    边王爷的天才妖孽妃

    她是人人唾弃的外姓废材郡主,传闻她奇丑无比,无一是处,是枫岚之耻;他是人人尊崇的战神七王爷,传闻他骁勇善战,不败战神,是澜启之荣;后来,她的国家为求和,把她远嫁澜启与他联姻,而他却毁了她的国家……
  • 死后神限

    死后神限

    人死后,灵魂将去何处?人死后,是不是还会不断经历磨难?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没有人有权利篡改这一切;在这个世界里,意志既是力量。******非漫综,非传统无限流。任务可能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也可能在异世界中,异世界都是自创的。欢迎大家阅读,有什么不妥说什么!
  • 活人莫入

    活人莫入

    远古六神,四凶,四灵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战国的帛书上怎么会有我的名字?玉佩上雕刻的麒麟含珠到底什么意思?背后的人牵引我一步步深陷进去到底想从我身上得到什么?这一个接一个的谜团让我心乱如麻。廿三将带你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见识那些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千百年活人莫入的恐怖地带......
  • 凤仪归来:毒医绝色

    凤仪归来:毒医绝色

    彼时,她唤名黎芙儿。是三百里奉陵容不下的豪族黎家貌美嫡长女是被他捧在手心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宠妃,是天下无数女子皆艳羡之人!变故横生,一夜间她跌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家世败落、奸人残害、众叛亲离!她抱着孩子跪地央求,他冷漠如冰、视若无睹。幼子惨死,她被推下万丈深渊。那一刻终醒悟,原来一切皆是他设的局,而她,只是一枚棋子罢了。此时,她换名郁堇离。离人如歌、堇色苍凉、此生终郁郁无欢。待凤仪归来时,她还是她却再也不是她。凤凰盘捏、浴火重生、报仇雪恨、手刃仇人,这是她唯一的目的!至于爱情?她笑了…
  • 你是瞎子我也爱

    你是瞎子我也爱

    她是个瞎子,脾气奇怪,不与陌生人来往,在心底筑了一座高墙,将所有人隔离在墙外,直至遇见温柔体贴的秦诺,秦诺不仅让她打开那座高墙,还走进她的心里。上天不会亏待好人,所以秦诺是上天派给她的天使,苏巧巧这么觉得。可是一切都不是这样,温柔体贴的背后原来另有原因。这个原因让苏巧巧不愿相信,也不愿接受。“苏巧巧,你就是个傻子!”那个女人一脸嘲讽的指着她鼻子道。对啊,她就是傻子才会相信秦诺!才会相信上天!
  • 老光棍

    老光棍

    一个内向自私,胆小懦弱的少年,却坚信自己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他发现很多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场景都在他大脑里曾经出现过。他很确定,很久以前就在大脑里出现过。他甚至做了笔记,把那场景记录下来。然而有一个场景一直没有出现,但他坚信,那个场景一定在未来会出现。他推着一个长发女孩,在一条宽阔的道路上行走,那条路很宽,周围是宏伟的玻璃窗,像机场,却又不似。那个长发女孩是谁,他一直不得而知。
  • 三国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