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2000000015

第15章 图片报道的视觉原则(4)

图片报道是把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新闻图片的新闻信息传递能力是其视觉冲击力的一个决定因素。这就涉及新闻图片传递新闻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传递新闻信息的数量是指新闻图片的信息密度;传递新闻信息的质量是指新闻图片的信息强度。传递新闻信息的密度决定了读者能够从新闻图片中获取新闻信息的多少,如果基本上获取不了什么新闻信息或是从中获取很少的新闻信息,那这样的新闻图片本身就是比较失败的新闻作品,也就谈不上更高要求的视觉冲击力了。新闻图片的信息强度是新闻图片在实现一定密度基础上所达到的传播高效率,它能够引起受众迅速的关注和进一步的阅读兴趣,进而能够引发受众对新闻信息进行情感层面的投入与思考。新闻图片的信息强度要求在简洁的图片画面中突出表现新闻信息的主题,来实现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新闻图片的信息强度要求决定了所传递新闻信息的真实与否、易读与否、准确与否、突出与否等。新闻图片的信息密度要求和信息强度要求是互相促进和互为影响的。一方面,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新闻信息密度,信息强度的要求才有实现的可能条件;另一方面,信息强度越高,受众越容易为新闻图片所震撼,越容易接受图片报道传播的新闻信息。

三、视觉冲击力的形式因素

图片报道的视觉冲击力还体现在它的形式上。因为人的阅读习惯是先看后想,进而引起情感的变化和思考。也就是说,先看到新闻图片的形式,然后介入新闻图片的内容。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同时表现在它恰当的形式选择上。

如何从形式上来实现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一般说来有这样几种方式:

一是保证较大的新闻图片面积。文字记者希望图片编辑把图片裁小一点,多留点版面给文字报道,摄影记者则总是要求图片编辑把照片放得足够大,以提高阅读率。站在摄影记者一方的人说,图片越大,视觉冲击力越强,事实也确实如此。很多论据都支持这一主张。伯特·伍德伯恩曾在《新闻季刊》发表一篇关于读者读图兴趣的文章,文章认为,照片尺寸越大,吸引的读者越多。“根据伍德伯恩的研究,报纸上的一般报道只有12%的读者阅读,一栏大小的照片只能吸引42%的读者,两栏大小的照片会吸引55%的读者,四栏大小的照片会吸引0%的读者。塞斯·斯波尔丁的《插图研究》和玄宙·李·许的《报纸图片大小对读者的影响》两篇文章中也证实了伍德伯恩的说法。他们认为,图片尺寸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影响读者对相关新闻报道的理解和记忆。”

盖洛普应用科学事务所的莎伦·波伦斯金博士通过眼球跟踪实验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即如果其他因素相同,图片尺寸越大,读者读图的时间越长,这也是那种身份证照片大小的图片最没有人注意的原因。她的实验证实,一栏大小的照片通常只能吸引44%的读者,同样的照片放大至三栏大小,就有92%的读者阅读。当然,图片的尺寸越大,越能吸引读者的原则也有例外,即如果被摄体特别刺激,特别吸引人,尺寸小一点的图片也会引人注意。波伦斯金发现,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读者注意力的唯一标准,其中异性吸引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女摔跤运动员的照片,尽管安排在内页,尺寸也不大,但照样会吸引许多男性读者。”

二是选择恰当的拍摄视点。所谓视点是指拍摄时所处的位置,包括高度、距离和视角。对于同一新闻题材的表现,视点的不同选择,往往是图片报道记者能力与水平高下的标志。图片报道对视点选择的出发点是最优化地表现新闻事实和突出新闻信息的价值。

选择视点是新闻摄影作品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视点的角度变化能够直观、强烈地改变影像的造型。优秀的记者们总是努力寻找能够挖掘被摄对象更多有价值方面的独特视角,寻找一种与众不同、突破平庸的新颖视点。我们习惯并厌倦了平视的新闻图片时,我们可以尝试蹲下仰拍,像个孩子一样重新看世界,或者站在高处进行俯拍,这样的新闻图片或许会立即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特别效果,令人耳目一新或是豁然开朗。优秀的摄影记者常常会在人们不太注意而又最能表现新闻价值的角度拍摄新闻形象,奉献给读者的常常是人们在常规观察和习惯思维过程中容易忽略的某一侧面,这也正是以视点的不同选择来体现在新闻图片视觉冲击力的特殊优势。因此,摄影记者应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的视点选择习惯,不断探索和尝试新颖的独特的拍摄视点,尝试去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视觉形象,让它们从那些司空见惯的陈旧的俗套中摆脱出来,给予受众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力。

三是选择不同的镜头效果。不同的成像镜头具有不同的透视关系,形成的图片场景和表现效果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焦距划分,镜头大致可分为广角、标准和长焦三种类型。标准镜头视角与人的视角相近,图片中影像的比例比较适中,具有接近于物体真实比例的效果。所以其拍摄的作品比较平常和平稳,对视觉的冲击力不大。广角镜头景深大、视角宽,成像的图片遵循近大远小透视对比关系,具有夸大和变形的效果,适用于表现环境,或是突出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广角镜头也是新闻记者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镜头,因为它的景深大、视场宽,可以较为充分地展现真实的现场环境,并同时得到很好的视觉冲击效果。广角镜头所拍摄的画面形象近大远小的特点非常明显,摄影记者如果贴近新闻主体拍摄,就会使主体与陪体及背影产生有趣的大小强化变形,视觉冲击力比较明显。

长焦镜头视角窄、景深小,成像的图片遵循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图片的层次受到了压缩,故而可以突出放大表现对象,特别是用来特写局部形象和细节。长焦镜头可以使肉眼看不清的形象清晰地被拍摄,同时可以使表现对象的局部放大、突出,再结合一定的景深控制,作品中就会出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忽视的、难以捕捉的充满震撼力的细节形象。法国18世纪中叶着名的史学家、文艺批评家丹纳在其着作《艺术哲学》中说:“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着的特征居于支配地位,因此,一件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越完善。”按照这样的理解,长焦镜头通常关注和表现新闻信息富有价值的细节,这样能把新闻图片的价值完成得更正确更完全,它对新闻信息的表现非常显着和引人注意,对新闻信息的整体具有支配作用。从某种意义而言,表现事物就是表现事物的特征,图片报道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表现,正是对特定环境下特定的人的态度、性格和行为特征的把握和表达。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总是能从人的头发、皱纹、眼神、手势、衣着、环境等细节中捕捉到最具有新闻价值含量的信息。

四是强化表达效果的构图安排。强效果的构图形式是图片报道作品取得视觉冲击力形式手段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图中色彩、线条、透视等形式因素的运用对表现对象组成元素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与组合来形成对比、夸张、隐喻等类似于修辞的效果。光线与构图是图片表现内容的形式因素中的两个重要支点。构图是所有画面内容在新闻图片中的安排和布局。传统的构图原则如均衡、对称、黄金分割等在图片报道中不再完全适用。这些构图方法强调的重点主要是艺术的美感,而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到图片报道的首要任务传播新闻信息上,因此,僵化地遵循这些原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新闻图片鲜活的生命力。打破常态,突出强调核心的新闻信息,常常需要采用打破平衡或是强烈对比的构图方法。在图片报道实践中,这样的方法是诸多图片报道作品成功的共性特征。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新闻图片视觉冲击力的几种形式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它们是多个或是共同出现在优秀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报道的图片中。

图片报道对图片视觉冲击力的追求是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观察与思维创新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图片报道从业者在图片形象表现中接受受众反馈,提高表达水准的重要路径。今天的图片报道所面对的读者已经远不是30年前或者年代更久的读者。一个拥有一定图片媒介素养的中青年读者,每天从报纸、杂志、网络甚至是电视等媒体上主动或被动接触的新闻图片数量,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数十倍的增长。这种巨大的变化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视觉化时代”的一个特征。读者对图片阅读习惯的渐进改变,也逐渐改变了图片报道的传播生态,对图片报道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考察过去数十年中国的新闻图片时,我们会发现一些被今天读者认为“表现平平”的新闻图片却成了历史的“经典”作品。这并非是对今天我们所参照的图片报道评价标准的否定,而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图片报道的人数以及形成图片报道成果的数量极其有限,能够呈现给读者的图片报道作品有时就来自于新闻事件的为数极少的亲历者和报道者,人们无从比较选择。当然,这种现象在今天传媒业高度成熟,读者素质长足提高的条件下是很难想象的。今天的图片报道不得不在同城媒体甚至是全球媒体同行的激烈竞争中,把握新闻现场,选择重要瞬间,实现图片信息的优化表达,这种优化表达,其形式一定建立在对读者产生视觉吸引并使之形成阅读兴趣的出发点上。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所带给读者的发现眼光与视觉新感受,是图片报道者创新思维在传播过程中的有效延伸,它能使传播过程成为一种具有丰富视觉体验的互动和沟通,同时对图片视觉冲击力的追求也是激励图片报道者保持竞争活力、不断探索进步的重要动力。从图片报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追求有利于创新图片报道手段、凝聚图片受众、保持图片报道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同类推荐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本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当代教育所发生的重大变革为分析、研究主要对象,较为集中地归纳了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发生变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原因,剖析了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试图对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有更为全面、本质的了解,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坚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热门推荐
  • 崩坏的鬼蜮

    崩坏的鬼蜮

    一个死亡后的人,进入了一个离奇的地方,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 盗梦重生

    盗梦重生

    这是一个屌丝男,意外重生,跟随本心,挣脱牢笼的故事。
  • 清歌如梦

    清歌如梦

    纵观历史,无非是所谓的帝王将相。而我写这个故事,凭着一点臆想,一份期盼,来写我心中大清,以及我心中的康熙和容若。或许我从来轻信,容若之于康熙就像千万忠心事国的良臣,生荣死哀后留在发黄的纸页里,成为一个冰凉凉的名字,或者是一个忧伤而寂寞的影子。他们若从不相逢,那么再明亮耀眼也只是天空下孤独的宸星,最后湮没于王朝的史书里。他们若是相逢,那便是太精彩,如同一副锦绣画面,即使只展开一角,也透露着太多太多的未知和可能,非寻常君臣能够比拟。康熙八岁继位,十六岁亲政,自幼未有严父慈母护佑。多少个破晓和月牙交替,教导他也是唯一陪伴他的是严苛的祖母,却燃起了乘火驭风的梦想,誓要一个壮丽山河。就是这样一个争千秋万世的君王,心计永远深沉于柔情的君王,几乎倾尽了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容若。我笔下的容若,他对感情是有期望的,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如圣人般高雅的画中男子。只是身陷宦海深宫,有太多的爱所不能,天地弄人了。虽然不完美,却倍感真实,亲切。在故事中的人,或挣扎,或放弃,或成全,不论最后的结局是喜是忧。半生险途,他们定会堪尽风流,一生不忘。
  • 英雄联盟英雄梦

    英雄联盟英雄梦

    一百多位英雄,几十座城邦,组成了传说中的符文之地;无尽的战争,战士的热血,铸就了永不磨灭的瓦罗兰;是英雄成就了传说?还是传说构造了英雄?
  • 王者荣耀之人物系统

    王者荣耀之人物系统

    在陈晓枫成功进入王者1的时候,一个系统礼包让陈晓枫从新开始王者荣耀的世界中使用其他动漫中的人物。
  • 英皇校园冷公主

    英皇校园冷公主

    她,是万众瞩目的皇室公主,亦是第一集团的继承人。他,第二集团的继承人,从小与别人定有婚约,可他的心里只有她……十二年前的他和她是一对恋人,被迫分离。十二年后的他们还能在一起吗?十二年后,她和另外三大家族继承人回归,他和她是否能重逢?误会加深,她又是如何改变他们的命运?当她再次回归时,他们之间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 穿越之王妃倾人心

    穿越之王妃倾人心

    林小兮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吃个火锅也能碰到火灾,一边是浓烟滚滚,一边是刚放进锅里烫煮时间正好的屠牛场直送的新鲜毛肚,林小兮万般不舍,纠结时分,只听厨房传来“砰”的一声巨想,转头只看到餐厅供奉的观音菩萨慈悲天下的神情,然后就人事不醒了。再醒来时已是异时,遇老头师傅,为逍遥门小师妹,无数高颜值师兄围着转,小师妹却芳心稳固,直到遇到他,那个被自己一砸而生的缘份,斗婆婆,斗情敌,王爷,妾身好累……娘子辛苦了,来,本王给你揉揉肩…………
  • 太上灵宝净明法序

    太上灵宝净明法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业吸血鬼

    无业吸血鬼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抱歉,本来只想说一句,后面的顺嘴也秃噜出来了。我,个无业游民。
  • 清歌之冷宫太子妃

    清歌之冷宫太子妃

    相似容颜,成就一段缘分;冒名顶替,冷宫自有消遣;春夏秋冬四侧妃,怎一个蠢字了得!初初见面,谁知他竟是她三不医原则的例外?寿宴上一曲梅花三弄,云烟深处,茫然了谁的心?只为感悟情缘,新月之行,言笑晏晏;懵懂不知摘星事,直到流萤舞成眠。只是离别,弥醉的又是谁的伤痛?紫陌红尘,燃尽了所有谎言!漠漠消失,可还能找回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