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1500000020

第20章 营造教育内容的活力(10)

经典有可能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教条。再权威的经典与生活也有时差的问题,可以说生活比经典具有更强的创造力,迷信经典,把经典固化、神圣化,就容易陷入保守,从而失去自身的活力。对经典应该勇于扬弃。沉醉于经典思想的光环下,不知今日何日,依然故我,死抱住僵化的教条不放,把自己禁锢在经典思想的范围内,拒绝与时俱进,那会迷失自我、丧失自我,也就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了。

经典有可能被利用为掩护赝品的标签,经典有可能成为某些人实现自己某种目的的有害的工具。生活中一些人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挂羊头卖狗肉,拉大旗作虎皮,以张扬经典之名,借人丧失警觉之机推销自己的私货,毒害他人的心灵。

3.历史上的沉痛教训

恪守经典还是尊重生活这个争论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秦朝的政界有“以古非今者族”的激烈斗争,汉朝的思想界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的强烈呼声,宋朝的学术界则曾产生过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的一场激烈争辩。这其实都是重生活还是重经典之争。

在中国,“率由旧章”思想比较顽固,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成为美谈,流传甚广。孔子,堪称大圣人、大伟人,但他的经典崇拜心理却确实开了个很不好的头。孔子自我标榜“述而不作”,这也许是伟人的谦虚,其实是寓作于述,但至少缺乏大胆创新的勇气,有意回避政治风险。孟子“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孟子·公孙丑下》),荀子“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都死守“文武之道”。这种思想诱发了历史的惰性,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他们那只传述不创作、只重经典不重生活的遗风,实实在在危害非浅,他们所扮演的不过是恪守先王之道的传道者的角色而已。更有甚者,后人不顾时代发展、现实生活的需要,以经典崇拜代替完善政体、健全法制的追求,每每遇到现实的思想矛盾,往往以复古为怀,到经典中讨生活。

中国传统中不乏从故纸堆中讨生活的人。汉朝清朝的训诂学都很盛行。

训,即说教也,解释教言;诂,故言,即解释故言。许多睿智之士被训化为经学的奴婢,只为经典服务而远离生活。《书》经大师秦延君为“尧典”二字作了10万字的解释,为“曰若稽古”四个字作了3万字的解释,繁琐冗杂,烦言碎辞,不得要领,贻误人生。西方也只把《圣经》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准绳,为国家意识形态服务,为教会权力高于君主提出理由。

其实,就是在古代也早有不少有识之士已深深感觉到沉溺于经典、不识时务、不懂历史进程的弊端。孟子也曾更改自己的想法,认识到“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可谓言之极矣。王充“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论衡·问孔》)几乎更是对苍天的呐喊,对全社会的责问。牟子在《理惑论》中说,“书不必孔丘之言,药不必扁鹊之方,合义者从,病愈者良”,也是向社会强烈呼吁,要突破经典的束缚,坚持效果第一,而不是权威性、经典性第一。李白也很明智,他痛贬时弊,写了首《嘲鲁儒》,嘲讽知识分子中的迂腐学风,“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一些人以其毕生精力沉溺于经典,却不懂得世务,“五经”与“经济”的脱离,是“五经”迷信的章句学的恶果。顾炎武曾讲到“使枚乘相如而习今之经义,则必不发其文章;使管仲而读今之科条,则必不能运其权略”,揭示了经典科条对人的聪明才智的抑制,从而反对沉溺于死守章句的引证文化。

马克思主张摆脱历史的梦魇,他十分强调的是尊重生活。《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一切已死的先辈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向我们提出忠告:“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列宁曾经在《青年团的任务》的讲话中告诫人们:“如果说,学习共产主义只限于了解共产主义着作、书本和小册子里的东西,那我们就很容易造就出一些共产主义的书呆子或吹牛家,那他们就根本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曾经强烈呼吁:“多知道些事实,少来些假冒共产主义原则性的争论吧!”可见马克思列宁都痛感忽视现实与生活的危害。

英国着名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思想教育更应该如此。

4.重经典更重生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

我们党从来把马克思主义尊崇为经典,并努力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我们党曾与各种反对与削弱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思想与行为作斗争,但也坚决反对只重经典不重生活的学风与党风。反对迷信经典的教条主义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那种“食古不化”、“食‘马’不化”、“囫囵吞枣”的思想与做法,从来为人们所鄙夷。

毛泽东主张以生活为宗,反对本本主义。他早就提出要“改造我们的学习”,强调生活比本本更重要。他要求全党“反对本本主义”、“反对党八股”,向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严肃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任何宣传教育都应建立在熟悉现实、理解生活的基础上,那种以为凡是上了书本的就是对的的想法,是文化落后的农业社会人们的普遍心态,在党内思想讨论中竟还有不少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这是必须纠正的不良党风。毛泽东同志尖锐地批评说:“那些具有一成不变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乐观的头脑的同志们,以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些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全是一种保守路线。”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恪守“本本”是保守路线,难以创造新局面,对党的事业是有害的。他甚至语重心长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曾经尖锐地批评一些同志:“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或者对上级的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

邓小平坚决反对唯上唯书。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说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他还说,“一个党,一个国家,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中也提示,姓社姓资的思想问题到本本中去很难解决好,只有到生活中去才能解决好,他指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中的“面向生活”,是对只重理念不重生活的否定。他还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

思想教育者应该走下神坛,抹去神光,走进生活世界,走向对象世界,从天上回到人间。要有深入生活实际的决心,反映生活本性的品质,揭示生活真实的勇气,要改变只以历史为依据不容置疑,只以本本为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以“我”为标准而不容或然理解的不良习气。

5.思想教育活力的根基是生活

教育要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这是强化思想教育的活力与有效性的根本出路。

(1)理论是灰色的,生活才是本真

生活即生命的活动。生活具有生成性,不是“既成”物,而是“生成”体;具有情景性,有喜怒哀怨;具有开放性,有纵向横向的关联;具有在变性,生活的本质是动变中的活力。过分关注经典,而不关注生活,其结果是远离生活、远离生命,难免陷入思想的苍白、理论的危机、教育的贫血,再好的理论也会变成经院哲学。生活不是理念的图解,相反生活才是理论的源头。远离生活,理论就会僵化。人的思想是在生活中形成、在生活中演变的,只能用生活本身的存在方式回答生活中产生的思想问题。

尼采讲过:在生活的主宰下用三重方式利用过去,纪念的、怀古的和批判的方式。经得起批判的经典才有生活的价值,拘于经典则说明认识的迟滞。歌德说过:“只有在人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只有生活才能教会人认识自己。”思想教育要突破理念的森严壁垒,走进生活世界,因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生活中的人,只有到生活中才能认识到施教与受教的必要性,找到吻合点。因为教育的起点与归宿都是生活,只有到生活中去才能认识教育过程的合理性。

我们生活在高度浓缩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变化加快,新旧冲撞加剧,我们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人家三四百年才能完成的历史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权力、金钱、知识的认识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失落感、挫折感、危机感、不平感、渺茫感,甚至陷入迷惘,不知所从。其实不仅在中国,全世界都一样,社会生活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生活中的不定性、非常性、复杂性都在增加。这就是生活,回避生活是无能的表现。我们不是前朝遗老,不能只哀叹今不如昔。

所以,我们党提出思想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何谓生活?即生命体生生不已的存在,即生命体的生存活力,指的是经验直观世界、日常生活世界和周围世界。生活是生命的跃动过程、人的价值实现过程。

(2)任何经典的宣传教育都出于现实生活的目的

我们不是经师,而是人师。宣传经典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不是一种感激与怀念,不是为了传承,更不是为了复古,任何经典的宣传教育都是一种政治行为,都是为了借经典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都是为了推销自己,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

(3)思想的当代性是思想教育的基本品质

思想的生命力不只在于传承性、张力性,更在于自我更新。1946年,苏联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瓦尔加撰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其基本观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有一个稳定期。因为这个思想不符合列宁对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这一经典论断,1947年5月他受到了批判,说他过高地估计了资本主义的生存能力,说他没有批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劳动力贫困化,没有批判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看不到资本主义正走向崩溃,说他没有认识到东欧的建立会改变资本主义的前景,说他错误地认为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会得到改善,美国会帮欧洲经济复兴等。斯大林就以列宁的经典性结论否定了瓦尔加从生活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成果,并对他加以人生迫害。然而,客观事实和历史发展都证实瓦尔加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试想当时如果斯大林不是囿于经典的束缚,尊重生活的结论,苏联后来的发展又会如何呢?

(4)生活感受是是否接受一种政治思想理念的基本依据

美国的阿尔蒙德在《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中说道:“无论在学校里讲授政治制度的观点是多么的积极,一个公民如果被警察折磨,被福利机关忽视,或者被不公平地征税,是不会对政治当局有多大好感的。”这是说,一个政治理念是否被接受,决定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觉感受。生活的体验是人们接受思想教育与否的参照系。人们身边发生的各种腐败现象会把长年累月的辛苦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化为乌有。无数事实说明,生活的教育比经典的教育具有更强的渗透力。

(5)思想的丰富营养、思想的创造力在活跃的生活之中

生活中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生活世界是思想道德教育魅力的源头,任何脱离生活世界的结果不仅丧失思想教育的生命力,也丧失人的丰富性。思想教育者要及时发现它、充分利用它,让人们接受生活本身的教育。一种新的思想总是首先在生活中闪烁,所以要珍重每一个思想亮点的教育价值。思想教育者应具有深入生活实际的决心和诚意,不应当用善良假设取代生活真实,应具有反映生活本真的品质,揭示生活本真的勇气。脱离生活会造成施教与受教的鸿沟、理论与生活的割裂。没有生活根基的思想道德教育难以避免贫血症,经不起风吹雨打,一吹就垮。

(6)思想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对生活作出最快的回应

达尔文曾经说过:“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这可谓一语中的,对生活能作出快速反应才最有生命力。因此,不能忽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那是人们思想道德形成的舞台。思想教育的严重缺陷在于老成持重、步履蹒跚、处事不敏、思想滞后。

思想道德教育不能离开生活世界而独立完成。思想教育要从理念世界回归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一个人的一种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具有渐进性、累积性、习染性。祖国是神圣的,这种神圣感不是在认知中就能够确立起来的,而是在生活体验中才能形成。思想道德教育要避免单纯的政治化或知识化。因为一旦单纯政治化,就只有对权威的屈从,而不是出于本真的情感;一旦单纯知识化,就只有共通性,而丢失了可贵的个性。

同类推荐
  • 中美人权之争

    中美人权之争

    本书以研究中美人权斗争的历史轨迹为先导,论述了中美人权斗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中美人权斗争的实质、斗争的根源等。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邓小平外交

    邓小平外交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本书从网络时代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和权力进行考量,以领导行为的六要素为主线,探索在这个以服务与引导为特征的新时代,领导者如何系统整合浩如烟海的领导理念和领导智慧,才能启发思路、创造价值,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热门推荐
  • 权倾天下之妖妃传

    权倾天下之妖妃传

    昏暗的房间里,只剩下了两个人的身影交错着……低沉的说话声让这里的氛围变得更加的压抑,只是这一切终在此结束。三十年的光阴荏苒,岁月沉浮,终究在此而终结。这是一个女人一生的沉浮史,是岁月里那纠缠不清的情缘史,是无法摆脱的命运史……且看她云起云落,岁月浮沉?
  • 赤炎火尊

    赤炎火尊

    传奇的九州大陆,强者为尊。火代表着毁灭,赵景浩拥有火的力量。浴火重生,看一代强者如何诞生,一步步成为最强顶尖尊者。
  • 千面风华:纨绔大小姐

    千面风华:纨绔大小姐

    她,是华夏首席催眠师。性格阴晴不定,变化莫测,却在一场催眠中被一块儿诡异的石头反噬,进入了永无休止的梦境。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到了另一个时空……他,是被家族人惧怕的恶魔,内心充满黑暗,只有她是他心中唯一不变的一点光明,她说:夜绯墨其实我们两个是一类人,只是用着不同的性格来掩饰自己早已伤痕累累的心,。他说:竺染婳,今生让我遇见了你,那么永生永世,生生世世,你都别想逃离我。
  • 异界之兽血沸腾

    异界之兽血沸腾

    太古时代,由神和英雄掀起的诸神之战惨烈爆发,其后,无数种族纷纷迁徙,散落世界各个角落。数千年后,华夏特种杀手李炎霸穿越而来,带着独门功法《九龙秘诀》,掀起一段牛逼哄哄的兽血征程......
  • 九天苍穹破

    九天苍穹破

    “皇室?宗门?见了我统统下跪!”“什么?不服气?!”老子手下的小弟个个都是BOSS,立马就推平你!......本文以全新的玄幻风格诠释玄幻真谛,用YY的剧情打造YY的玄幻意境。请大家收藏、推荐、点击、评论一下。本书绝对不会令你失望!本书群号:70788588欢迎加入!
  • 圣世天下

    圣世天下

    天下之大皆为圣土,圣土之内皆为奴臣。教化院中一位小修僧生死间意外被一缕魂魄附体,踏上了一段前程莫测的征途!
  • 血瞳穿越之倾城

    血瞳穿越之倾城

    在陌生的世界中会与他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哼废物吗?血家族你们看着我会怎么样强大起来吧全是系元素、神兽一群、身边美男一堆..................哈哈看我如何异闯天下吧!
  • 巫师故事

    巫师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巫师的故事,却又与巫师无关力量的获得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又伴随着多少责任追逐有关超凡的一切,路上又将遇见怎样的风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绝色毒妃:嫡出九小姐》

    《绝色毒妃:嫡出九小姐》

    洛氏企业的大小姐,医术无人能及,结果睡了一觉穿越了!!!尼玛,穿越别那么狗血,指天怒骂:“贼老天,你针对我!!!我不会让你好看的!!!”结果发现更狗血的是,她竟然穿到了雾鸣国第一废柴加花痴加丑女身上了!!!废柴?你见过八系全修的废柴?丑女?洗尽铅华,素雅的脸上说不出的倾城之姿!!!渣男王爷要退婚,退!!!起码也是我提出来,让你退到吐血三升!!!姨娘庶姐耍阴谋,看我怎样让你自食恶果!!!当废柴逆袭,冷傲如她,看她怎样素手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