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2农产品生产决策和产品销售的时间分割性
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生产决策和产品销售在时间上被分割,两者之间保持一个时间差。农户往往根据上一生产周期的市场价格安排下一生产周期的生产。当农产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时,潜在的供求均衡绝对地先于市场上的均衡,而只要潜在的供求均衡先于市场上的供求均衡,就一定有供给量超过需求量或供给量小于需求量的可能。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使得农业生产中的市场调节严重滞后,农产品的销售风险始终存在。
3.2.4.3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地域分割性
农产品的生产一般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农产品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上的分割客观上割裂了产销信息的传递,增加了农产品销售的难度。如果消费者不能及时收到农产品的信息,收获的农产品很可能会形成滞销状态。
同时产销地区的分割性也增加农产品物流的难度,包括运输中产品的保质、物流的速度、运输成本等,直接增加了农产品销售成本。
3.2.4.4农产品生物性的特点也决定了销售中的风险
农产品生产周期长,而且成熟期集中,许多生鲜农产品,如水果蔬菜,具有鲜活易腐性,这就增加了生产中的成熟度与市场需求度对接以及储存的困难,如果不能在收获后及时将产品销售出去,农产品很可能会失去原来的品质特性,导致市场价值贬低,从而影响生产经营者的收益。如国内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主要是鲜食为主,在选择水果时新鲜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这对保鲜技术和设备并不先进的国内果品生产经营者而言,在水果未降低原有品质特性以前将其售出是最好的选择。
3.2.4.5小规模的农产品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影响力和主动权
我国农业仍以家庭小规模经营组织为主体,使农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每户产量都是非常微小,没有可能影响市场的价格和其他生产要素。
3.2.4.6农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不足也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竞争
农业的弱质性在各国都存在,但相比之下,我国在扶持农业发展的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上都有不足,家庭经营的农户很难从外界得到有力的支持。如农户不能从市场上获得充分的信息,导致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这很有可能导致生产者在生产决策中的失误,引起产品的销路不畅,特别是在和国外农产品的竞争过程中,国内农业生产经营者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市场风险居高不下。
以上因素都表明,较高的市场风险一直伴随着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虽然广告是销售环节的促销手段,在市场的竞争中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作为事后补救的措施之一,通过信息的传递扩大销售能挽回一定的损失,这对处于被动的生产经营者而言,也不失为一种弥补不足和促进销售的策略。
3.3广告效应分析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广告存在增加企业利润的可能。广告通过商品信息的传递,节约了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成本,影响着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采用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它可以是短期的促销效果,也可以是长期的广告效应。由于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是持久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因而一般说来,广告对于厂商来说是一项有利可图的生产性投资。下面就广告对生产经营者的利润产生的影响作简要的分析。
3.3.1广告的需求效应和价格效应
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就是价格理。价格理论的精髓就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需求定律),其他任何千变万化的理论,都是从这个基本理论推演而来的。所以,假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的利润是由价格P决定的,而且只接受这一个变量的影响。此时,其需求函数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下式(3.1):
Q=f(P)=a-bP(3.1)
为了说明广告对需求曲线的影响,在只有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的需求函数中引入广告,即消费者搜寻商品信息所花费的成本,称为搜寻成本。假设消费者的信息只受广告的影响,构造如下需求函数:
Q=fP,CtA
其中,Q表示需求数量;P表示商品的价格;C表示搜寻成本,搜寻成本是广告A的函数,因为广告投放一般是有时期性的,因而描述为CtA;f表示需求数量Q与商品销售价格P和选择该商品所花费的搜寻成本Ct之间的函数关系。
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搜寻成本都是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式(3.2)表示,在搜寻成本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产品的销售价格上升,则其需求数量减少,反之则增加,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满足需求定律。式(3.3)表示,在某产品销售价格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为购买该商品付出的信息搜寻成本越大,则其需求数量越少,反之则越多。若将搜寻成本和需求数量描绘平面中可以得到搜寻成本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广告投放带来产品需求量的增大,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需求效应。当广告投入增加时,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偏好增强。因为广告是产品质量的信号,广告投入的增加会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原消费者的购买量会增加;而且,随着产品知名度的扩大,还会产生新的消费者,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时,需求曲线水平地向右移动,这是广告所产生的需求效应。但相应于每一个价格水平,原来需求曲线上的点移动的幅度一般是不同的,需求曲线移动的幅度取决于广告投入的数量以及需求的广告弹性。
第二,价格效应。当广告投入增加时,在每一个需求水平上,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购买意愿增强。因为同样质量层次的产品,消费者往往倾向于购买熟悉的产品,市场活动中表现活跃的产品,愿意支付的购买价格也会提高,广告需求曲线会竖直地向上移动,这是广告的价格效应。但相应于每一个需求水平,原来需求曲线上的点移动的幅度一般也是不同的。需求曲线移动的幅度取决于广告投入的数量和价格的广告弹性。
产品做广告后,需求曲线的移动和形状的改变不但可以解释广告的投放可以使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有更大的购买量,更重要的是,当需求曲线移动后,在价格有所提高的情况下,购买量也较之前更大。这一点对那些只依赖于降低价格来提高销售量的企业来说,特别对农业生产经营者而言,是一个更具现实启发意义的途径选择。
3.3.2广告的利润效应
总体上看,广告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向上移动,增加产品的需求量。与此相对应的是,生产经营者的利润也会随之增加。
按照厂商的选择原则,当产品的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时,企业利润最大。在没有做广告的情况下,产品产量为Q0,因为此时MR0=MC,得到的价格为P0,它的每单位利润是P0和平均成本AC0之差,在图形上表现为四边形ABCP0。当企业投入了广告,此时由于广告的价格效应和需求效应的存在,需求曲线向外移至D1,广告的投入也导致成本的增加,产生新的平均成本AC1和边际收益MR1,但广告的投入对边际成本没有产生影响。在这里,广告投入被视为一种固定成本,广告的投入使产品的平均成本增加,但边际成本不变。根据MR1=MC,此时产品产量为Q1,企业的利润为四边形DFGP1,面积比四边形ABCP0大,说明企业的利润比没有做广告时大,可以说广告增加了企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