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1200000054

第54章 后记

本书是浙江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江南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个子项目,从2003年立项到现在正式完成并交付出版社出版,先后长达六年。之所以如此,固然与诸多杂事的缠身不无有关,但同时恐怕也有选题方面的客观因素。因为“江南文化”的题目实在有点大,它与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似乎显得有点“隔”;其概念内涵、边界也不那么清晰,处理不当,很容易流于空洞或空疏。再说,可用作借鉴的、直接有用的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

本书采用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上海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将“江南文化”具体为浙、江、沪三地的文化,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江南文化”的概念。具体论述分上、下两编展开:上编部分,主要从“思潮与事件”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涉及“断裂”事件、“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江南的寻根文学、江南的先锋文学等。

上述这些事件与思潮当然很复杂,但它们都与江南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和必然产物。尤其是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大文学主潮的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它的生成和发展更是与江南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江南文化的直接融入和催化,就没有它的挟裹文坛的潮涌。

下编部分,着重从“创作与批评”两个维度进行观照,具体包括作家创作、文学批评、批评家的实践以及文学刊物等有关内容。它与文学本体相对较近,自然也相对较为具体地探讨江南文化之对跨世纪文学思潮的影响。需要指出,在作家创作部分,本书只选择了余华、苏童、毕飞宇和艾伟四位作家,这主要是考虑年轻或较年轻作家已日益明显地在跨世纪文学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它并无价值评判的含意。实际上,在“几代同堂”的当代中国文坛,每代作家甚至每个作家都在为文坛作出属于自己的、他人无法取代的贡献;包括比余华、苏童、毕飞宇和艾伟年长或同代的作家,也包括比他们更年轻的作家,我们在这里只是举例分析而已。

十年前,笔者曾主编出版过一本《文学浙军与吴越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内中入选的作家涉及面较广(当然仅限于浙江当代文学的范畴)。本书从某种意义上,不妨可看作是《文学浙军与吴越文化》的一个扩展版。在这里,尽管我们从江南文化的宏观大视野出发,将研究目光从文学浙军扩展到了文学苏军,文学沪军,但在具体写作时还是比较注意其与原有的《文学浙军与吴越文化》之间的对接。我不想重复自己,但也不想割断与以往研究之间的联系;何况这个论题与十年前的话题,确有某种相似或一致之处!

当然,作为一部学术着作,笔者考虑最多的还是在内容上如何进一步拓展的问题。像其他有些地域文化文学着作那样,光是研究作家作品,我以为是不够的,也嫌简单和平面。而要在这方面有所拓展,在当下,有必要借鉴和引进近些年来在学界盛行的文化批评的思维、理念及方法。这也是本书的用力之所在,是笔者花费心思较多的地方。上编部分有关“断裂”的几个文化事件的章节的编排,下编部分有关文学批评特别是《江南》等文学刊物的篇目的设置,就努力追求和体现这样的研究理念。如此这般,浙、江、沪三地文学遂被还原并纳入更为开阔、也更为复杂的跨世纪“江南文化场”中进行透视。

文本与超文本,具体地说就是文学与事件、思潮、批评、刊物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它变成了诸多“历史合力”的产物。这样的研究也许不像一般的纯文学研究那样“纯粹”,但它却从整体的宏观高度对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降的烟雨江南大地上的文学,作出了更具本色和本真的概括。

本书由笔者编撰和确立写作细纲,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不少研究生的支持。当然在这之中,他们也借鉴吸纳了我不少的观点,并最终由我统稿、修改和润色。为了尊重他们的劳动,也是按照学术规范,对其撰写的部分,我均在相关章节的结尾予以署名。

由于种种原因,本书存在诸多不足,甚至不当和错误也在所难免。恳望得到同行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最后借此机会,对为本书出版付出艰苦劳动的责任编辑钟仲南、文字编辑宋旭华两位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

吴秀明

2009年“五一”节于浙大

同类推荐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国学知识大全

    国学知识大全

    本书收录吕思勉先生《国学概论》《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是迄今讲授国学入门门径最全面的指导书。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
热门推荐
  • 金刚般若疏

    金刚般若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拥抱太阳的天使

    拥抱太阳的天使

    简介:林希柔:如果不曾遇见苏泽韵,我的世界会是风平浪静,自从有了他世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平静的湖水变成澎湃的海洋,如果不曾遇见他我不会明白爱情会让人变得如此卑微,笑过,哭过,也曾感动过,最终还是渴望能被他拥入怀中。苏泽韵:从遇见林希柔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沦陷了,没有底线地爱她,宠她,就算伤痕累累也奢望最终能把她拥入怀中。骄傲的他们在最美的时光遇见彼此,是否可以拥抱彼此,拥抱爱情?
  • 将门嫡女:王爷宠爱妃

    将门嫡女:王爷宠爱妃

    最好的战友居然为爱枪杀自己,死了还穿越去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赫然成了将门嫡女,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没有最惊吓,只有更惊吓啊!告诉我为啥会摊上这么个腹黑的王爷,说好的气质翩然彬彬有礼去哪儿了?“我想吃桂花糕。”“好。”“我还要那个糖人”“好。”“我也要那个那个...”“好。”“你还要什么,统统打包回家吧""爷,最好了,么么哒!”罢了罢了,见爷这么好,穿越一次,潇洒走一回!
  • 莫天道途

    莫天道途

    吾欲平凡生,怎奈世不凡。物竞天择、成王败寇。
  • 数据巅峰

    数据巅峰

    黑客,他们只是执着的追求着技术的巅峰,但生活,却将他们推向了另一条不归路,在网络的世界里,他们无所不能,在生活中,他们也想要爱情和平淡的日子,不要对我只唱赞歌我只是喜欢做我所做不要说我没有道德你也不会比我好太多不要说我太执着白天的你我擦肩而过
  • 七宗罪之女神战争

    七宗罪之女神战争

    七宗罪系统?我只是个普通人,却要肩负着两个使命,成为大明星并且还要把存在地球上的异能兽都消灭掉?!还有,地球上竟然还有异能者??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平凡的地球吗?!还我平静的生活。。。说白了,就是一个冷漠男变成了冷漠女神,然后用自己逆天的系统征服世界的故事。。。
  • 命运之龙界征战

    命运之龙界征战

    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一个从小就没有爸爸的孩子,一次命运轮回的机会,让他踏上了异世界的路途,是现实的延续还是异世界的开始,尽请期待,命运之龙界征战。
  • 独家公主的冷漠

    独家公主的冷漠

    她是白氏集团总裁千金,为了男朋友而化身成平名,原本想把身份告诉他,他却说我们分手吧!……
  • 由龙天下

    由龙天下

    龙翔越,一个出身于鲜为人知的龙家的公子,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他却不像其他公子一样潇洒,从小就要接受各种非常人能忍受的训练,当然文化课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接受家族势力龙门和家族企业而做准备。还因为家族有着从事一些侦探工作的人,所以还要接受推理知识的学习。然而这种痛苦却安逸的生活却在龙翔越15岁那年彻底改变了,龙家被人所屠杀,只有龙翔越和他的爸爸、姐姐活了下来,但幸运的是龙家的财产和势力只是损失了一些并不影响,从此龙翔越发誓定报此仇。让我们来看看这位龙家出事以后,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成长,来建立他的势力从而实行报仇行动的公子哥,是如何成长和报仇以及在各种美女之间游走的。。。。。。(本文绝无罗嗦情节,绝对爽文)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爱即长梦河

    爱即长梦河

    爱情,会让我们不再迷恋哆啦A梦的时光机,因为已经明白,无论在给我多少次机会,我还是会不顾一切的去爱你,一如既往;因为比起如此周而复始的既定结局,更可怕的事是,一旦我更改了些许我的人生轨迹,我可能就无法遇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