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0600000023

第23章 单士厘:闺秀传统与近代知识女性(5)

从《癸卯旅行记》的“知女学”,以“风化乡里”,向女性“谈卫生”、“戒缠足”为己任,到如今的提倡妇道、懿范,30年的时间世道变了,单士厘的心思也变了。而刺激其创作此书的原因乃是“七十年来世事变迁风俗醇醨”,“自顾残年易尽,苟无纪录,则嘉言懿行将淹没而无闻,爰书所见闻者以告孙女辈云而”。在任过单士厘家乡萧山父母官的王恕常为此书所作的序言中这样说:“自古未有妇德不修而能治家教子者,亦未有内政饬,母训严而家不昌炽,子不贤能者,史册昭昭前规具在固可借镜焉。……妇道之隆替岂不关民族之盛衰哉,欧美伟人若华盛敦拿破仑辈皆由于母教,今吾国女校林立,弃蔑前规放任自由转以贤母良妻为诟病,源既浊矣而欲澄其流,岂可得乎?”虽说提高到民族兴亡的高度,多少有点超出单士厘的旨趣,但强调妇道的意义这个大的方向没错。

如果以后来的词汇来归纳,《懿范闻见录》中所推崇的女性道德大致有如下几端:首在推崇女性的牺牲精神。对丈夫、子女、家族及外人的付出均包括在内。钱恂的母亲姚太夫人在丈夫佐幕无暇顾家事时,“拮据经营,日治精馔送幕府而自与子女食粗粝”;单士厘的外祖母陈太恭人晚年哮喘,每夜不能安眠,母亲许安人夜夜扶持,喂汤药食物到黎明,待病人“喘定能卧”,方“悄然而退”;单士厘的族长辈沈孺人,给自己儿子断了奶水以喂养侄儿。类似的故事体现的都是一个主题,通过女性的牺牲体现出贤惠的美德。

次在推崇节义观念。单士厘的姑母单淑人幼时即与沈氏有婚约,太平天国时,未婚夫被掳,亲戚中有劝其再嫁,而单淑人“誓不变节”,后未婚夫逃出,最终得以续成旧约;一位名吴莲芬的女性,“幼字张氏”,即将结婚时,“张郎”因为继母的虐待“仰药而卒”,吴莲芬哭着吊丧,成礼后乘众人不备“饮盐卤以殉”,为家人救活,后因嗣子而得旌表;钱恂的同僚徐次舟有一个妾,一次徐氏病重,这名妾说“主如不起,吾生何为,吾宁死,即仰药卒”。贞节观虽五四以后就遭攻击,但在整个民国时期都尚有相当市场,如果说和此前有不同,那么其中一点就是男性再来谈贞节多少已经不太自然,而女性倒容易对此津津乐道。

再次为推崇女性的才能。何太孺人,一位嫁入商贾之家的女性,20岁即守寡,艰辛抚养遗腹子而成博士弟子,更值得称道的是,通过她的辛勤经营,使一度中落的家道衰而复起,单士厘称其是“才能过人,遇事有决断”;和钱恂同乡的外交官胡惟德夫人郑夫人不仅通晓英法等语言,而且“能应酬交际场中,不随俗,不易外国装饰,亦不狃于旧习,举止端丽,周旋适当,欧洲仕女莫不爱重之”。郑夫人的形象的描绘多少可以看得出单士厘对当年自我形象的肯定;张謇原配徐夫人“助夫办实业、辟新地、聚人民、设厂肆、新建筑、兴学校、植木种棉,助理家政并井井有条”,其“宏才远识为中国女界第一流人也”。单士厘推崇的女性才能有不少领域已经明显在传统之外,但对这些才能的认识和评价又多少体现出传统的目光。

《懿范闻见录》形式上就是由数十位女性的嘉言懿行组成的个人传记的集合。如果说这些人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么就是她们都是单士厘的亲族或熟人。不过,特别要说的是,其中有一段关于战争的记忆有着极高的出镜率,不光在数人的传记中叠次出现,而且单士厘还在自述里特别提及。下面综合几处记述对这段记忆简单复述并稍加分析。

咸丰十一年秋,在江南,太平军和清军仍是激战正酣,忠王李秀成久围杭州不下,谋划先剪省城枝叶,于是遣陆顺德部由桐庐侧向进攻。九月十六日与清师战于富阳和尚店,夺富春江上炮船,渡江,克临浦镇,次日(1861年10月20日),克萧山;十九日,破清军于钱清,乘胜,进迫绍兴府城。

这是关于那次战事正史的记述。不过在单士厘的记忆中,不光没有战略意图、行军路线、战场主帅,也没有具体日期。她所有叙述中那次战事的背景只是洪杨之乱,自己4岁时萧山城陷。所有那些正史中的事件要素,对女性的记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战争中刻骨铭心的生存经验。当时单士厘的父亲刚在上半年去了宁波处馆教书,祖父和叔父则尚在福建佐幕,萧山城内任家池的单家旧宅所余均为妇孺。除两个侍婢外,有祖母、外祖母、未嫁的姑姑、母亲及单士厘本人。城陷之日,这一群惊惶失措、走投无路的妇人仓皇间投入后园的水池中。水池较浅,众人都坐在池中,只有其祖母慌乱中胡乱扑水,几乎没顶,幸亏其姑姑从后面扶住,才免于溺水。等到了傍晚,外面声音渐渐远去,众人派了一个侍婢出去查看动静,并没发现“发匪”的踪迹。侍婢建议用梯子翻过城墙,缒城避难。于是和其他在单家避难的亲族共十余人翻墙奔命。单家宅子位于半山,城墙界山而筑,所以搭梯子即可翻过。

不过对年纪大的人也并不容易,单士厘的外祖母即在缒城时摔破了头,没走多远又落入水中,幸亏被众人救起,后来伤口感染,一名侍婢从路旁找了一把烟灰抹在头上才没有恶化。一路上,单士厘由一名叫莲香的侍婢抱着,尚不到4周岁的单士厘路上啼哭不已,有亲族屡次要单士厘的母亲将其抛弃,以利众人脱险,母亲不肯,保住了单士厘一条性命。最后到了一个离萧山城12里的一个叫湘坞的乡村,住在一个魏姓的看坟人那里。但乡村并不安全,单家人仍如惊弓之鸟。每天早上吃饭过后,全家人都到山上避难,年纪大的只到半山,年轻的单士厘的母亲和姑妈则爬到山顶,背后即是深渊,为免污辱,相约如“贼”来,则投渊了断。避难时间长了,衣食都是问题,单士厘的母亲和姑姑忍饥挨饿,务求两位老人温饱。但随即到来的江南的冬季也不好过,最后无计可施,将一名侍婢嫁给当地农家,以其聘金维持生活。提心吊胆的避难生活直到次年正月,因随后来避难的人有要返回嘉兴的,这一行人也跟随回到海宁硖石镇单士厘的母舅家。离开萧山不到一个月,湘坞地方又被官军蹂躏,为害甚于“贼人”。惊魂未定的众人自然又不免后怕一番。

这段故事发生时,单士厘尚年幼,主要情节应当都是从长辈那里听来的。而至晚年写《懿范闻见录》时,单士厘还能将不少细节写得栩栩如生,甚至在相关人物的传记里面占了大半篇幅。而实际上,这段记忆对体现几位女性的“嘉言懿行”贡献十分有限。

这样的处理表明这段记忆对单士厘确实也是非同寻常。也许她将那一次自己险些被丢弃的经历看做是人生的真正起点,也许那样的战争记忆正象征着单士厘对于闺秀懿范的所忧所患所思所想。可以想见的是,单士厘不只一次地从母亲、祖母、外祖母那里听过这段记忆的一再重复,使她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样的战争经历在她的这些长辈女性生命中的分量。而透过这样的故事,作为后来者,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女性记忆中的战争,没有是非成败、没有战略战术,有的只是颠沛游离、担惊受怕的苦难经历。而更加底层的女性甚至连记忆或者表达记忆的权利都没有,屡次在逃难路上的危难时刻发挥作用的侍婢,最终只好去换主人家的生活费。

3.《受兹室诗稿》与晚年单士厘

如果要在戊戌与辛亥的女性运动中划出一个分界线的话,单士厘应当属于戊戌一侧的,她的女性解放意识更具有国民身份下的贤妻良母式的特征。终其一生都未见其对于女权乃至五四以后的妇女解放表现出多大的兴趣,早期的留日女学生后来多有女权运动的风云人物,而她长期随侍身边的大儿媳包丰保在日本时,虽然也签名参加女子拒俄义勇队,但回国以后,却完全是一个家庭内相夫教子的角色。单士厘在1909年随丈夫归潜以后,与她还有牵连的大事件是在辛亥革命那年,参加了上海的女界协赞会,在《女界协赞会募饷启事》后附的发起人中有钱念劬夫人,在简章后所列发起人中也有单士厘女士。该会以伍廷芳夫人为主发起,是辛亥时期规模最大的妇女募饷团体。与当时的女民国军等军事团体相比,该会以附和革命的新派人物夫人为主,较少激进色彩,其宗旨和取向明显与唐群英为代表的激进派形成对应。单士厘当时人在湖州,可能对具体事务参与的也不多。当反清已经明显表现出可以成为强国强种的最有可能性的选择时,对革命的支持并不与单士厘此前的思想原则矛盾,反而是国民角色应尽的一份义务,这和钱恂参加的湖州地方光复并没有什么两样,而在革命后热闹一时的女子参政运动则看不到单士厘的身影了。时代环境、内在素养和外交官属眷身份的结合,使单士厘有幸成为走出国门和“风化乡里”的女性先驱。但时代的变化太快了,单士厘的一代女性很快就会显得落伍,越到后来单士厘们身上传统的因素就会越明显。

已过花甲之年的单士厘在唱和钱云辉的自寿诗中有如下一首:“花甲周流过渡时,世情变幻日趋漓。将何抵挡狂澜势?惟有家庭孝与慈。”单士厘对世事浇漓的感叹,直接源于她所坚持的诸多传统和秩序的解纽,而她开出的挽狂澜的药方:传统的家庭伦理,更多的只是一种无能为力时的期冀。此后丈夫和次子穟孙的去世,更让她在对世事的无奈之外添了几分凄凉感。1927年初,丈夫钱恂去世,这对已渐入老境的单士厘无疑是一个打击。

1932年,她在给夏曾佑夫人的诗中说自己辍吟六载,“六载伤心未咏诗”。这一逝夫之痛让单士厘用了6年才逐渐恢复过来。而次子穟孙的病逝更让单士厘晚年时时难以释怀。1936年春,次子钱穟孙病逝,已在沈阳就养穟孙数年的单士厘目睹了儿子的病重和辞世的全过程。她用骚体直抒白发送黑发的失子之痛,“嗟予之不德兮,致汝养之未终;长埋地下兮,欲见无从!”痛哭之后,儿子又时时闯入她的梦中,“春鸟嘤嘤春草绿,梦儿扶我过前溪。”

直到2年多以后,丧子之痛还郁郁难平。“亲朋犹自嗟遥远,母子何堪隔死生。绕膝孙曾宁不足,时时老泪为儿倾。”丈夫和儿子的先后离去,使单士厘晚年心迹向佛。穟孙去世的次年,值单士厘80岁,长子稻孙打算宴宾客为其祝寿,单士厘专门写了一首诗,要求寿宴不食肉,“莫使庖厨地,顿变沙场湿”。用蔬菜、竹笋待客方可使寿星安心。在悼俞承莱的诗中更是直接用佛意、佛语入诗,“早知来劫运,普劝念弥陀。慧业今生已,人天唤奈何!”

家事难平而国事蜩螗,从晚清那个普遍忧愤的时代走过来之后,年老的单士厘已无力且不愿面对太多的国家忧患,她的目光里更多的是一己的悲喜和一时的安稳。抗战爆发后,夏曾佑夫人给她的诗中说:“残年逢乱世,自笑苟偷生。”单士厘在和诗中说:“吾侪惟镇静,藉以乐余生,”“心有桃源境,能销万斛愁。”而当夏曾佑夫人历尽艰辛从杭州到北京避难后,单士厘在诗中宽慰夏夫人“离乡不作无家别,失地仍为故国氓”,“城市繁荣忘乱世,亲知多半住神京”。

相对于大多数的国人来说,战争时期单士厘的生活已算是相当的安逸了。家庭聚会,游园赏花之类的场景时时在诗中呈现。一方面,亲朋离乱、骨肉相隔,使单士厘时时有“举世哀鸿众非独”、“世乱难忘国”之类的诗句形诸笔端。另一方面老年的心境使她更看重“乱世得居安稳地,耄年倍切别离情”的安稳生活,对世间变乱多用避与隔的态度,“欲令残年能却病,只惟太上学忘情。”儿子稻孙在抗战爆发后一步步落水,最后当上了日本占领下的北大的校长,单士厘对此是何种态度呢?没有直接的资料,即使并不同意,可能也没太多的心思干预了。

世事变乱中,或许只有着述可排解意绪,晚年的单士厘孙曾绕膝,目力不佳的她还固执地整理、抄写自己的关于《清闺秀艺文略》,在给罗守巽的信中说:“既传一代女子艺文,亦不辜历年搜集苦心。景迫桑榆,难期付梓矣。”琴瑟相合的丈夫早已去世多年,次子钱穟孙和小叔钱玄同也都已先后故去,当年的闺友更是“十不存一”,物是而人非,多寿的单士厘,抄得专注,也抄得寂寞。单士厘1945年3月去世,这对于信佛的单士厘来说甚至可算是圆满的,几个月后,日本战败投降,儿子稻孙受到了国民政府的清算。提前走了的单士厘已经不用再目睹更多的世事变迁、人间悲喜了。

同类推荐
  • 乱世枭雄的战歌

    乱世枭雄的战歌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那个强悍的大汉帝国开始衰弱,在宦官和外戚的腐蚀下变得岌岌可危。秦人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句话在刘邦的后代上再次应验了,汉朝在桓灵二帝的祸害下。开启了乱世的模式。无数的逐鹿者也因此展开了彼此的较量
  • 雅明

    雅明

    晚明,农民起义,满清鞑虏入关,南明的苟延残喘,如画江南。数不尽江南士子,多姿多彩莫如明末四公子——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辟疆。道不尽的秦淮风月,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秦淮八艳——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莫要看到秦淮八艳就以为是11文,本书不11。看主角如何力挽狂澜,依靠半壁江山将异族赶出中原,给华夏一个机会走向未来,本书非11,美女少不了,暧昧也少不了,但不是11文!
  • 志戏三国

    志戏三国

    一个弱不禁风的现代青年学生,为了筹钱救人,兼职众多的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之后,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古代汉朝末年三国时期。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那是赤裸裸的靠实力说话!没有人会同情弱者,活着才是硬道理。然而他一个没有背景,没有亲人,还没有武功的现代青年,到底是怎样在三国时期生存下来,他会不会改写历史?能不能回到现代,总总疑问,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他细细看来!
  • 铁马银枪

    铁马银枪

    戟扬风啸怒吼,剑划水溅悲鸣。不平凡的经历铸就不平凡的铁马银枪。
  • 中兴中华

    中兴中华

    咸丰四年,中华大地狼烟四起,一个制造业的大学生魂穿到这个时代,他如何改变自己,改变这个国家,改变这个时代.
热门推荐
  • 生物知识

    生物知识

    为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求知欲,作者在围绕中学生物教材有关知识点的基础上,以动物学和理科综合探索创新教育为核心,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和报道,紧密联系当前生活、生产、科研和教改实际精心编著了此书。本书在内容上侧重于贯彻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引导读者学习科学思想方法,使读者能够触类旁通,开拓思路,发展智力和能力。
  • 霄界变

    霄界变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一个名叫林涯的少年,拥有着霄界绝无仅有的寒剑书冥碎片、以及令人眼红的修灵天赋,而这位少年身上,肩负着霄界的命运。但当一切迷雾散开,这集齐所有碎片,才发现,自己的命运,才刚刚开始……注:本书修灵境界:形、象、元、灵阶,每阶分三段。希望各位读者老爷阅读愉快,加个收藏、赏个推荐,小弟必当认真码字!
  • 魔女爱上王子

    魔女爱上王子

    当魔女冷汐再次遇见小时候的竹马慕容风发现他的变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霸气重生之矜非昔比

    霸气重生之矜非昔比

    一朝重生,她回到了那日生日宴会之前,灵智已开,早已经不是之前的那痴呆儿!如今此君子矜已非君子矜!父亲,你对我不仁,就别怪我不义!收宝器,学异能,看她能在这个家族掀起多大的风浪!谁还敢说她是痴呆儿,一个瞬移,就让你满地找牙!什么?她的身世竟然还是一个迷?亲生母亲还是养母的情敌!这是什么情况?这还不够,她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个外公,要手把手地教她异能?还有,她只是出去暗算一下她的养父,怎么会遇到一个不可理喻的男人?而且,那个男人竟然还是一个跟踪狂!(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万法方圆

    万法方圆

    混沌界,亡灵骷髅族无名小卒大王叫我来巡山身份如迷,被一位普通老骷髅所救,不知自身藏有异宝的它,记忆全失,当它被救从昏迷醒来时。十三年过去了,它成了一名巡山骷髅,凶险的亡灵群山脉虽危机重重,可机遇也多多,每一次无比凶险的危机都带给它一次无比的机遇,一个笑傲八荒的强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
  • 海贼王之游戏人生

    海贼王之游戏人生

    楚寒重生到了这海贼肆意纵狂的世界,带着dnf的游戏系统。“前世的我只是旁观,今生,我也要好好体会下这波澜壮阔的世界,这自由、冒险和梦想的时代!武之魂,剑之玄,枪之奥,法之义!阿拉德的绚丽与这片大海的碰撞,会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真是让人期待啊~”——罗德·c·洛迪斯
  • 都市修真小能手

    都市修真小能手

    一个修士降临都市,他本应以强者的姿态傲视一切。却因意外的夺舍变成了一个猥琐的逗x。他不会泡妞,却又偏偏身边美女如云。他不会泡妞,就只好展开轰轰烈烈的……撕x大战。(作者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巧合,可能是赶巧儿了!!)
  • 圣尊

    圣尊

    情场的失意,使他放弃了学业,在地下拳坛寻求解脱!一次决斗,却意外的得到了天外来物——一顶破毡帽。仙凤冠的遗失,引起了四界惊动,纷纷寻找争夺。一个平凡的少年却踏入了修行者之列,凭借独一无二的修炼之法和自己的意志最终走向了修炼的巅峰!
  • 岁月朦胧

    岁月朦胧

    女主角爱冒险,穿越到了古代,随后有穿越到了正常时代后的100年,得知了噩耗,决定拯救自己的家族。一段历程,展开了......在这次冒险中,女主角得到了真爱,却又失去了真爱,遗憾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