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9500000046

第46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创新中心的创出(1)

第一节导言

在全球化日益推进的今天,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背景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开始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

但是,如何把握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以及如何从积极推进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的角度来加强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进而将经济发展中心打造成为区域创新中心,就成为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工作。从现实层面来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如何认识这种突出地位,把握和培育由要素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集聚所形成的区域创新的动力机制,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对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已有的研究和分析的框架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要素流动和产业集聚及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经济学领域、产业经济领域以及与此相关的管理学科。

Cooke(199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企业和其他组织通过根植性的制度环境在这个体系内相互学习。他还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特征、要素、功能等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研究。系统性、经济性、创新性、区域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动态性被认为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特征(刘友金,2001;顾新,2001;黄鲁成,2003)。

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经济学家研究了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客观要求(Porter,1990;Saxenian,1991;Cooke&Morgan,1993),同时,区域创新系统会影响新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Storper&Harrison,1991;Lundvall,1992;Grabher,1993)。还有学者从动态视角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集聚演变之间的关系(Saxenian,1994;Grossman&Helpman,1995),如盖文启(2002)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与新产业区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此分析产业集聚区内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机理,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呈现出网络节点不断丰富、节点间关系不断强化的阶段性演进特征。

空间经济学家和城市经济学家则强调集聚对创新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产业集聚,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经济集聚,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城市集聚。

这是一种多元化的集聚,大量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生活活动在有限空间上的集聚,使得多元化的知识的互动和融合成为可能,进而形成一种“综合性大学”效应和“孵化器”效应,促使创新的产生。另外一种是专业化产业区的集聚。这种集聚会产生所谓的“马歇尔效应”,即金融的外部性和技术的外部性,推动创新的产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内外对区域创新系统和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的研究虽然已经相当深入,但是如何从实证分析角度,结合特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梳理和构建由经济发展、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区域创新中心的创出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分析框架,依旧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讨论的。

第三节长三角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一、经济占比高,增长速度领先,发展态势良好

长三角位于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以占中国1.1%的陆地面积、6.3%的人口,创造了中国21%的GDP、20.4%的财政收入、40%的外商投资和35%的进出口总额,人均GDP为35040元(2004年),是全国平均数值的3倍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三角占了10个;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长三角占了37个(共59个县)。

二、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集聚特征显着

(一)产业结构渐趋优化,并不断向高度化转化

长三角三次产业比重(2004)为4.6∶55.9∶39.5,全国平均为15.2∶52.9∶31.9。比较来看,长三角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长三角产业结构优于全国平均。这是长三角基于自身竞争优势的选择,也是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结果。在第二产业内部,以电子、电气、汽车、医药、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其势头超过了本区的传统支柱行业纺织、服装业。信息通信、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正在成为长三角地区重点扶持的先导性产业;在第三产业内部,金融、保险、物流、旅游、会展、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等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二)产业集聚特征显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明显

长三角地区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高度集聚,已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明显。2004年,全国3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江、浙、沪生产的化学纤维和集成电路两种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家用洗衣机占全国的50%以上,化学农药和微型计算机两种产品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等等。同年,江、浙、沪的电子通信、纺织、化工、电气机械、通用设备、钢铁和交通运输等七大支柱产业产值已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6.6%,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的集中度(区位商)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文教用品制造业则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5倍。长三角产业集聚特征显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明显。

三、外向型经济日益发达,成为拉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抓住浦东开发开放和上海“四个中心”发展目标确立的发展契机,长三角外向经济发展迅猛,并成为拉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正从东南沿海向长江流域转移。主要体现在:第一,长三角成为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云集地。据初步统计,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进驻长三角,至2004年末,入驻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到86家,外商投资性公司105家,外资研发中心140家;外资在沪金融机构75家(其中支行15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89家,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84.77亿美元,已占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2.2%。与此同时,长三角已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载体。2004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241.95亿美元,占全国引进外资总数的40%。第二,对外贸易成为拉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2004年,实现进出口商品总额4013.78亿美元,其中出口商品总额2082.8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9%和47.4%,占全国的34.8%和35.1%;外贸依存度也连年攀升,2004年达到59.8%,并且与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四、区域创新活跃,创新能力居全国领先地位

通过对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上海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创新能力排名第一位,江苏和浙江分别列第四位和第七位。因此,从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无疑是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区域。

第四节长三角的制度创新及其内在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创新能力的体现,这一创新能力突出地表现在制度创新方面。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产生了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这种区域创新能力突出地反映了该地区在区域创新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上的开放性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家资源的充裕性。长三角地区,无论是苏南地区和浙南地区,也无论是“吴越文化”还是“永嘉文化”(浙东文化),都具有开放和崇尚商工产业的特征,依托这种历史文化的传统,使得该地区在经济转轨期间成为企业家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陈建军,2002)。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无论是江苏和浙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是处于前列的。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前期,苏南的乡镇工业和农村工业化程度在全国各地区中也是名列前茅。浙南地区虽然不同于苏南地区,但是由于人多地少,出于生存的需要,以个体户和“行商”为代表的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也是不可阻挡的。这种从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具有先导意义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在当时转型经济的背景下,创新成为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区位优势导致外来信息接受的低成本性。长三角地处沿海的区位优势和依托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群使得该地区更容易接受外来信息,形成创新的信息源泉。

第五节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机理分析

我们分析了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优势是长三角地区独有的,带有某种“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但是这种优势的存在并不是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充分条件,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

从全球角度来看,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程度和要素集聚、产业集聚的函数。

一、全球创新中心的地理特征:发达国家和大都市

创新活动是各种资源、知识、投入要素以及区域创新环境等组合的产物,创新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决定的。因此,创新频率及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或大都市,与外界环境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动刺激了创新的产生。

从美国专利和商标办公室(USPTO)公布的数据来看,从1997年到2001年间,在东亚地区,日本的专利数量为29949项,中国台湾地区为3778项,韩国为3113项,中国大陆仅为108项。很明显,东亚地区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出版的《2006年世界专利报告》提供的数据则显示,1995年,日本、美国、韩国、德国和欧洲专利局居民申请的专利总量居于世界前5位,而2004年排在前5位的是日本、美国、韩国、中国和德国。

从人均水平来看,2004年,每百万居民申请的专利数居于前10位的国家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丹麦、挪威和英国,基本上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美国是世界上研发投入最多的国家,占世界R&D总投入的35%,日本位列第二,占14%。中国、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紧随其后,分别占11%、7%、4%、4%和3%。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产业集群都是聚集在大都市周围,例如聚集在美国硅谷的微电子产业集群、聚集在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集群,集中于新泽西的医疗业集群,聚集在纽约的华尔街金融投资产业集群,集中在印度班家罗尔地区的软件业。这些产业群充分利用大都市信息枢纽和人才中心的优势不断创新,确保其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许多大城市构建了自己的创新体系保证,如美国纽约州创新体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强调集群的概念,并尽可能地将统一领域的科研单位、企业、资本通过得力的机制安排或政策支持科学地结合在一起,缩小技术开发、转化的周期,减小过程中的摩擦力。快速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是纽约州创新体系的根本目标。

同类推荐
  •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发达国家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及其实施、多边体系下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发展趋势、中国实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的现实基础等。
  • 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强化薄弱环节,破解发展难题,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态势,经济增幅较快回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总体上看,全省经济发展困难比预想的多,结果比预料的好。
  • 与私募共赢:总经理PE融资读本

    与私募共赢:总经理PE融资读本

    本书专为中小企业总经理量身打造,全面细致地讲述您所关心的私募融资途径,围绕私募融资利弊、时机、流程、机构、企业引入与退出等核心问题,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将PE融资的实战经验与操作技巧一一呈现。于此,融资问题豁然开朗。
  • 刺桐梦华录

    刺桐梦华录

    本书分为“过程:中古闽南的经济周期”、“空间:闽南的区域系统”、“结构:闽南经济的交易成本分析”三部分,共11章。
  • 万科真相

    万科真相

    “空手套白狼”,一个原本下海的“小官员”,如何能在20年间打造出中国最大房企帝国…… “做空卖空”,一个本是作坊式的贸易公司,如何能在30年间成长为全球最大住宅企业…… “资本滚雪球”,一个曾经在菜市场兜售股票的企业,如何能在18年间滚出超过美国前四大房产公司之和的市值……
热门推荐
  • 是否死神

    是否死神

    何为神,只为羁绊。何为魔,只为疯狂。世界已经崩溃,这时,神魔将重新降临。
  • 重生之过去的游戏

    重生之过去的游戏

    我是一名职校生,我的名字叫沈浩,因为最近不堪一顾的生活,我非常得想回到过去,去好好学习,去改变自己的人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回到了初中新生报到的时候,开始了我的重生之旅。
  • 噬骨诱情:罂粟佳人
  • 洪荒之道法轮回

    洪荒之道法轮回

    新书!欢迎各位观看。这是我心中的洪荒外加了一些无限的故事!
  • 错爱何以回头

    错爱何以回头

    一场森林火灾改变了原本在平行线上的几个少年的命运。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让他们原本平静的人生掀起惊涛骇浪。多少错爱孽缘,多少爱恨情仇。深山中孤独长大的女孩,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错爱何以回头?
  • 魔禁同人之白杨

    魔禁同人之白杨

    御坂……我要怎么样才能站在你的身边呢,杀人犯是不回家的呀。
  • 恋爱季节

    恋爱季节

    "他是叫李天一的大学生男生的故事。他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也许是这分富有才使他叛逆、莽撞的性格在青春期凸显得比他人更甚。她叫李筱芮,一个优等生,却出生贫囧,两个本没有交集的人,不期而遇,会冲撞出怎样的火花?他们是学校的四大天王,因为这俩人的相遇而发生变化。秋天,本是悲伤离别的季节,然而恋爱却在这个季节发生。满上的枫红是爱情的见证,秋,是爱之秋。"
  • 蜜爱糖妻

    蜜爱糖妻

    搞没搞错,居然跟这个老男人有婚约?本小姐年方十八,花样年华,死也不嫁、哪知道父母威胁,铺好了陷阱等自己跳,为了自己的大日子,本小姐豁出去了。坏眼对男人开口,“我要聘金十亿,没有免谈!”男人挑挑眉,刷刷,立刻写了支票,林雅涵顿时傻眼,坑了他,他竟然不生气?紧接着,林雅涵想了想,今天刚好是双休,明证局不开门,“你敢不敢今天就跟我领证?”结果,男人半笑着,掏出手机,半小时之内,齐刷刷的几个黑色制服的男人出现。声称是明证局的工作人员,还有是律师、“我没带证件!”本以为耍的他团团转。哪知道吃里扒外的哥哥竟然出现在门口,手里还拿着户口本、苍天呐,大地呐、、、林雅涵想逃也逃不掉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在异度空间

    穿越在异度空间

    本书讲述了无人能解的秘密事件、令人恐怖的灵异事件、医院里发生灵异事件、民间流传的灵异事件、警察难解的灵异案件等内容。
  • 前左后右

    前左后右

    离别过后,我在远行列车上内心倾吐的冗长故事——发生在我大学生活中的支离破碎的事,都要随这趟行程一一整理清楚,好让我在远行的路上内心得到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