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9500000041

第41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1)

第一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产业转移机理

一、如何判断产业区域转移的发生

所谓产业转移,主要指产业区域转移,一般地说是由于资源供给或(和)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以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促进区域间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

如何从宏观整体角度的把握、判断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发生,可以用图9‐1来表示。

可知,如果在时期T0,L产业是A地的相对优势产业,B地的相对劣势产业,但是经过一个时期(T0-T1)后,到了时期T1时,L产业在A地变成了相对劣势产业,而在B地成为相对优势产业。由此我们可以判定在A、B两地之间出现了产业转移,L产业的发展中心从A地转移到了B地。判断在A、B地区之间发生了产业转移最基本的条件是两地区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是产品和要素的流动。

在这里,我们并没有把直接投资作为判断产业区域转移的条件。也就是说,即便在A、B两地区间没有发生可以观察到的直接投资,我们依旧可以认为发生了产业转移,只要有了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有了密集的商品和要素的流动,产业区域转移就有可能发生。这些要素流动既可以是资本的流动,也可以是技术、企业家资源或者其他经营资源的流动。

我们将产业区域转移的判断条件进一步放松,即,在经过T0-T1时期后,A地尽管依旧维持着L产业的相对优势,但A、B两地之间在L产业的优势差距上已经大为缩小,也就是说,出现了A地L产业的区域竞争优势弱化、B地L产业的区域竞争优势强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旧可以判断,在A、B(两地)之间出现了产业区域转移。

二、产业区域转移的发生机制

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供给条件或市场需求条件发生了变化。

一般来说,如果不存在较高的市场壁垒,商品(产品)的流动比要素流动相对容易,因为要素资源的流动会遇到较多的制度障碍。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资源供给(主要指要素供给)条件的变化更容易引起产业的转移。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就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从高收入地区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低收入地区的转移。

但是,在中国转型经济的背景下,由于制度(体制)原因引起的交易成本的上升也会引起产业区域转移。比如说,L产业是一个集中度较低的产业,如果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市场结构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或近似完全竞争市场。这样的产业,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常常是属于比较早的“放开”的市场,比如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轻加工业部门。我们假定在T0时期,L产业市场还是一个受计划管制的市场,或者说L产业的产品还没有市场化,这时期,受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A地在L产业上,无论是技术还是资本方面都具有优势,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也没有明显的劣势,因而维持着其对B地无可争辩的竞争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体制,或者说外部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变化,L产业的产品进入了市场化阶段,或者说L产品的价格被“放开”了,而A地的制度环境并没有因为这种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体制摩擦就会产生,由此产生的制度成本就会增大。B地的劳动力成本虽然并不低于A地、技术和资本条件也不如A地强,但是B地向本地L产业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制度环境,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制度成本(交易成本)。如果A地L产业在一般的要素资源上的优势不足以补偿其因制度成本上升而导致的总成本的上升,并因而导致产业竞争优势的弱化,那么就会出现向B地区的产业区域转移。

三、产业转移的方向和路径

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是要素资源和经营资源的转移,包括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等。然而,在转型经济背景下的产业区域转移却带有和传统的区域转移不同的特点。

第二节浙沪间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占全国的份额在不断上升。

1978年,长三角的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8.7%;1999年,上升到19.5%;2003年进一步上升到23.97%。其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更大,1978年长三角占全国工业比重为22.7%,2003年达到了30%。但是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曾经是长三角地区工业的重心,因而也是中国工业经济的中心之一的上海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实际上是下降的,其工业总产值的全国占比从1978年的11.8%下降到2003年的7.3%。而浙江和江苏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却有明显的上升,分别从1978年的3.1%和7.8%上升到2003年的9.0%和12.7%。

一、制造业的产业转移

我们先进行有关工业(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整体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产业结构就开始向第三产业方面倾斜。表现在三次产业的构成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90年的63.8%,下降到2003年的50.1%,减少了1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差不多增加了近16.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浙江和江苏2003年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比上海高,分别达到52.6%和54.5%,比1990年分别增加了3.7和5.9个百分点。从绝对值比较,2003年,浙江省的工业产值(规模以上企业部分)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0%,江苏省的工业产值(规模以上企业部分)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7%。而同期,上海仅为7.3%,工业总产值的绝对值,无论是江苏和浙江都超过了上海。而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工业生产总值比浙江、江苏的总和还要多。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人口比重(占全国)略有下降,即从人口约占全国的11.1%(1978年)下降到10.7%(2003年),但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却从22.7%(1978年)上升到30%(2003年)。由此可见,无论是1978年还是21世纪的现在,长三角地区都是我国的工业(主要是制造业)重心所在。但和改革开放之初不同的是,现在长三角的制造业重心已经从上海移到了江苏和浙江。而正是在这种区域内的产业转移过程中,长三角保持和发展了自己在全国制造业中的中心地位。

二、产业竞争力系数的构建

为了证实长三角内部存在的从上海到周边地区(浙江、江苏)产业转移的存在,我们采用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指标来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和周边地区制造业各产业(行业部门)之间的产业转移的态势。

(一)产业竞争力系数的构建思路

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一个地区的区域竞争优势可以用这个地区的产品对区域外市场的覆盖程度来表示。也就是说,这个地区输出的产品越多,其输出产品在全国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也越大,表明这一地区的区域竞争力越强。但是现实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可以由进出口水平来衡量,而一个区域的产品(产业)竞争力如果要用“进出口”水平来衡量,就有许多困难。因为一个地区的出口(输出)和进口(输入)很难进行统计,无论国内外都是这样。为此,必须采用另外的评价手段,我们从产业专业化系数(或区位商:LQ)的建构机理中获得启发,从供给的专业化或者生产的专业化角度来判断区域产品对全国市场的覆盖程度,进而构建起一个名为区域产业(产品)竞争力系数模型用来评估产业转移的动态过程。

(二)假定条件

在构建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模型测算各地区产业竞争力时,我们是基于以下假定条件:

(1)全国各区域对所有产品的需求都是均匀分布的,表现为各区域人均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一致性;

(2)消费品的质量差异已经体现在价格和产值中;

(3)产出等于需求;

(4)全国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市场,进出口数量为零。

(三)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模型的构建

产业(品)竞争力系数表明的是j地区i产业的输出额(在其他地区的销售额)占全国i产业总产值的比重。或者说是j地区i产业的输出额占国内市场的份额。

三、从制造业各产业的竞争力分析看沪浙间的产业转移

我们用产业竞争力系数来测算1990年和2003年两个代表年,上海和浙江制造业产业部门的优势变化情况。

据此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有关第二产业(制造业)的分析中,笔者剔除了采掘业和基本上服务于本地的基础产业,如电力、城市煤气、供水、供热、自来水等。我们主要分析制造业的25个行业。由于2003年和1990年工业部门的分类有所调整,为此进行了一些技术处理。

我们以产业竞争力系数作为区域竞争优势或区域竞争力的标志性指标,只要产业竞争力系数大于零,就可以认为该产业具有输出竞争力。这样分析,可以发现,上海无论在1990年还是2003年,其制造业的25个产业都具有输出竞争力,而浙江1990年有4个产业竞争力系数是负数。也就是说,浙江这些产业的产出甚至不能满足浙江自身的需要,要从外部输入。它们是:烟草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但是到了2003年,图中显示的所有制造业部门,浙江都转为输出产业。

我们将浙江和上海1990年到2003年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整理如下:

(1)1990年,在列入比较的制造业25个产业中,上海在22个产业上比浙江具有优势,其中有2个产业比浙江略有优势(竞争力系数差距在±0.5以内),它们是皮革、非金属矿物;而浙江仅在3个产业部门上拥有竞争优势,其中在饮料和塑料制品两个产业上对上海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纺织业上比上海略有优势。

到2003年,在列入比较的制造业25个产业中,上海只在6个产业部门上依旧对浙江拥有竞争优势,而浙江对上海的优势产业达到19个。即便在上海依旧拥有优势的产业上,浙江和上海的优势差距也有了显着的缩小。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在制造业总体方面已经取得了对上海的优势(见表9‐3)。

(2)2003年,上海依旧对浙江保持优势的6个产业部门分别是:食品制造、烟草加工、石油加工及炼焦、黑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都市特征工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基础工业(或原材料工业),以及汽车、造船和高科技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方面。

(3)2003年,浙江对上海拥有优势的产业有19个,其中产业竞争力系数达到20%以上的有纺织、缝纫、皮革、化学纤维等4个;产业竞争力系数在15%上下的有4个,它们是文教用品制造、塑料制品制造、电气机械制造和普通机械制造;产业竞争力系数为10%~13%的有6个:金属制品(13.13%)、木材加工(12.11%)、造纸工业(12.01%)、家具制造(11.9%)、仪器仪表(10.84%)和印刷业(10.54%)。这表明,浙江在以纺织、服装(缝纫)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如普通机械、电气机械、金属制品等一般制造业方面具有优势。

(4)2003年,浙江具有较高的产业竞争力系数的那些产业,几乎都是1990年或更早时期上海拥有过较高优势的产业,如纺织业(产业竞争系数7.53%)、缝纫业(9.34%)、化学纤维(20.63%)、文教用品制造(25.51%)、普通机械制造(9.36%)、电气机械制造(9.49%)、仪器仪表制造(13.31%)。

还可以进一步从表9‐4和9‐5中获知,如果将上海和浙江作为一个整体评价,其制造业竞争优势,在1990-2003年间有了进一步加强。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缝纫、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也包括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另一方面,对1990年和2003年两个代表年的测算表明,沪、浙地区最有竞争优势的10大产业中有8个是相同的。它们是:化学纤维、缝纫、皮革、文教用品、纺织、塑料制品、仪器仪表、电气。也就是说,10多年来,沪浙地区整体的产业优势变化不大。与此同时,1990年上海最有竞争优势的10个产业,即10大优势产业中有5个,在2003年成为了浙江最有竞争优势的10个产业中的成员。它们分别是:化学纤维、缝纫、文教用品、普通机械、电气机械。

同类推荐
  • 世界货币大战

    世界货币大战

    这部书从货币博弈的角度重新演绎了世界金融发展史,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国际银行家与美国百年战争的关系、美联储的实际操控者、一战与大衰退及其幕后的神秘制造者、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亚洲金融风暴的过程与影响、日本股市崩盘及中国的借鉴意义、恐怖主义袭击及引起的股市动荡、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阴谋、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争斗等等,并大胆前瞻了未来全球金融的新格局。这本书开创的新视角挑战了世界传统的货币发展机理及其货币关系的决定机制,并说明了金融是21世纪经济博弈的夺命武器,谁能熟练地掌握它,谁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 对称管理: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决定成败

    对称管理: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决定成败

    对称经济学的核心,是以经济主体为主导同经济客体的对称,也正是由于这个对称,使经济学的主体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对称管理是科学管理的真谛,有没有做到对称管理,是企业成败的根本原因之一。既不是战略决定成败,也不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是对称决定成败。对称经济是有序经济、双赢经济,合理的结构才出效益。 对称经济学是与和谐社会相对称的经济学,是与科学发展观、创新战略相吻合的管理学;对称管理的观点与方法有原创性、前沿性与时代的必然性,是以经济主体为主导同经济客体的对称;由于这个对称,使经济学的主体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实用手册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实用手册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关于“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按期实现全市农村“三权”抵押融资1000亿元以上的战略目标,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在重庆出版社的策划下,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编了《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实用手册》一书。
  • 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

    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概述,现代激励理论,东西方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比较等。
热门推荐
  • 天山之恋

    天山之恋

    江湖是恩怨情仇构成的沼泽!进去容易,出来甚难。
  • 千般玉瑕

    千般玉瑕

    这一世,她究竟是会凤舞九天,亦或是堕入谷底?当她破除诅咒后,等待她的,究竟是再无忧愁的平静生活,还是时过境迁后的物是人非?欲飞冲天怎翼折心广目远万兽疆。笑颜未退又生悲,眼角桃花无处开。红妆别镜暮染雪,时过人离境善迁。梦境无根偏成花,镜花水月人婆娑。浮生流年被打乱,誓言成晖转瞬逝。妖娆倾世却凄凉,彼岸有花亦愁长。空有泪痣无泪泣,清辉易冷照月寒。情之一字万恶,误人,殇人,囚人,苦人。无情则无愁,但要做到真正的无情,又有几人能行?瑕疵,这瑕疵又会出现在这完美的人哪一处?她越强大,知道的就越多,离他也越来越远。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少祸端都可无。
  • 做最好的主管

    做最好的主管

    本书内容包括:管人“人”的问题千万不可大意;管团队团队建设重在质量;管权力权力用得好可“杀敌一万”,用不好则“自伤八千”;管结果管理的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管市场 市场不是作秀的舞台等。
  • 行走大宋

    行走大宋

    韩清误入时间维度的枢纽,进入到了北宋真宗仁宗时期。面对着一突如其来的陌生,他诚惶诚恐的用着自己的机智去化解,想尽一切办法生存,通过有限的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低吟浅唱清风词赋,浩浩御架盛世繁华。
  • 幻天使之约

    幻天使之约

    如果守护我的天使走向堕落,那么就让我陪你一起堕落吧!
  • 离殇亦断肠

    离殇亦断肠

    纵欲而生,无妄而终。一位天生极阴之体的少年,命中注定他活不到加冠成年,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该如何抉择属于自己的命运?
  • 天使与恶魔的交响曲

    天使与恶魔的交响曲

    我们就像月亮和太阳,在同一片天空却出现在不同的时差,我们就像旋转木马,彼此追逐却却不能携手白头。——恶魔我们之间的插曲总是那么悦耳那么迷人。我们的故事恰好和牛郎织女般相似,动人而又遗憾。但天使和恶魔的桥梁只凭‘我爱你’而坚固。——天使
  • 学院风云:一姐的天下

    学院风云:一姐的天下

    「停更中」【男主步步为营;女主最后掉坑】人前,她是狠心霸道的裁决家,他是杀伐果断的护卫;人后,她是温婉贤淑的女子,他是具有高情商高智慧的腹黑美男。她说,“你是我唯一的信仰!”而他不答,每天用行动证明“她是他唯一的守候!”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掉进他的坑里!
  • 重生之我的明星梦

    重生之我的明星梦

    正值大好青春的我,正幻想着同女神丽颖妹子来个亲密接触,却莫名其妙的附身到一个十二三岁的一个熊孩子上重新来过,玩我呢,这难道才是梦吗...不过这个世界好奇怪,以往电视上脸熟的汪峰、章子怡、范冰冰哪里去了,正在卫视热播的《射鸟英雄传》是什么鬼,我的雕兄呢...且看一名死宅因缘际会下如何在平行世界的星坛上迸发第二春...【恳请大大们看过之后,顺手扔几张票支持一下,鞠躬,敬礼!】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