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调查的比较显示,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2000年以后,大量的中小企业开始加入到跨区域发展的行列之中。在2000年前后,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只占进行跨区域发展企业总数的16%,而到2004年,中小企业在跨区域发展企业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6.8%,成为跨区域发展的主力军。
大量的中小企业加入到跨区域发展的行列中来,也稀释了5000万以上的较大规模企业在跨区域发展企业中的比例,使其从2000年的46%下降到10.1%,并且进一步证明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企业一体化互动机制的形成。
首先,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使得长三角区域内要素移动成本不断下降,为中小企业的跨区域发展扫清了制度障碍和成本障碍,使得跨区域发展不仅对大企业来说是可行的发展战略,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成为其追求企业成长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可行性较高的战略行为。
其次,中小企业跨区域发展形成了累积循环效应,加深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化程度,并使得本地区企业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对中小企业形成了更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尚未采取跨区域发展行为的其他中小企业也采取或者考虑采取在更大区域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战略行为,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第三,中小企业本身的特点。由于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相对较少,要素移动成本也相对较低,进行跨区域发展更具灵活性。
(二)企业跨区域发展动力机制的动态变化——从市场导向性转变为资源导向性、服务导向性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也带来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动力目标排序的改变。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长三角各次区域间经济联系的主要障碍是市场分割,因此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两个阶段,企业跨区域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地区间的市场壁垒、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根据笔者在2000年的调查,当时浙江省参与跨地区发展的企业在阐述其行为原因时,选择扩大销售额、占领市场的占84%,其次为扩大出口占40%、吸引人才28%、引进技术22%、降低劳动力使用成本18%、降低土地使用成本8%。市场导向是当时企业跨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长三角地区各次区域间市场分割的状况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动力目标也从以扩大市场份额为第一位目标转向以利用对象区域的资源与比较优势及地方政府的优质服务为主要目标。根据浙江省企业调查队对196家跨省发展企业的调查发现,浙江企业迁移到上海的前三位原因依次是:降低土地使用成本;获得减免税的优惠政策;改变区位条件,提高企业形象。浙江企业迁移到江苏的原因也和上海类似,只是对产业配套能力和市场开拓有较多的要求,这是因为浙江企业以江苏指向的跨区域发展大多以生产部门为主。与此对应,江苏企业以浙江指向的跨区域发展也有类似的要求。另一方面,江苏和上海的企业迁移到浙江,也把降低土地使用成本作为第一位的原因。综上所述,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资源供应保障已经成为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特别是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和规避土地使用限制成为现阶段长三角范围内企业跨地区发展最重要的原因,而有关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在2000年阶段还只有8%的跨区域发展企业表示关注。这里当然有2000年以后,土地资源开始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市场分割,劳动、资本等要素资源的流动等已经不是主要问题。相比来说,土地资源由于其固有的不能流动的属性,开始成为企业跨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目标。此外,追求良好的政府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也成为重要的动力目标。由此,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可见一斑。
(三)企业跨区域发展的行为方式的多样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以及区域一体化和企业跨区域发展互动机制的形成,使得长三角各区域之间的市场壁垒趋于瓦解,企业跨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目标也从以扩大市场份额,转向更为多元化的选择。与此相关,跨区域发展企业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特点是从原来主要以跨地区建立营销机构为主,转变为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转移总部和研发机构为主。近年来,浙江企业在以上海为指向的跨区域发展行为中,转移企业总部或投资建设研究开发机构成为主流。浙江台州地方政府与当地民营企业合作,到上海建立台州企业科技园区,集中了几十家台州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与此同时,跨省建立生产基地也成为长三角企业跨区域发展的重要行为方式,浙江企业和江苏企业互相到对方省区建立生产基地;上海将企业的生产基地转移至江浙地区等的数量都在增加。
(四)企业跨区域发展指向的多元化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企业跨区域发展的互动机制的形成,还表现在企业跨区域发展指向的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地区分类上有两个特点:第一,呈现单向扩张的形式,即主要表现为江浙企业向上海扩张以实现企业内地域分工,而上海的企业则很少有进行跨区域发展的,包括江浙地区指向的跨区域发展;第二,浙江和江苏的企业也很少有互为对方指向的跨区域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企业跨区域发展指向也开始多元化起来。不仅江浙企业以上海为指向的跨区域发展依旧活跃,上海企业也开始摆脱体制的束缚,积极推进跨区域发展。2002年,上海投资100亿元到浙江嘉善开辟信息产业园,引进包括上海、台湾在内的多家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成功之后,上海钢铁企业的部分工厂也准备整体拆迁到江苏常州。另一方面,浙江和江苏的企业也加快了互为指向的跨区域发展。根据浙江省企业调查队对196家浙江外迁企业和150家外迁至浙江企业的调查显示,浙江跨地区发展企业中有40.3%选择进入上海,13.3%的企业选择进入江苏,其数量分别排在跨区域发展对象地区的第一和第二位;而外省市跨区域发展进入浙江的企业中,来源于上海的占16.7%,来源于江苏的占10.7%,其迁入的数量也分别排在外省市进入浙江的第一和第二位。
(五)从企业内的地域分工走向地域间的产业分工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是分工的形成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增强。一体化首先带来的是产品和要素流动的低门槛化乃至无门槛化,由此降低了广义上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可能性。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讲,是为产业集聚和扩散、产业转移提供了更为多样性的空间通道和空间场所。这一切都将导致分工的深化,包括企业内的地域分工和地域间的产业分工。所谓企业内的地域分工,就是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将本企业的不同生产部门、不同生产工序和功能机构分布于不同区域。以这样的跨区域、多空间的分工组合形式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也是企业一体化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强调空间概念和分工概念的表达方式。这种企业内地域分工的顺利展开,有赖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否则,要素和中间产品的移动成本很高,抵消了分工带来的利益,就无所谓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展开。
另一方面,分析表明,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展开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动力,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第一推动力,是“始作俑者”。在市场经济或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破除要素和资源瓶颈的制约,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必然会寻求空间扩张和跨区域发展,由此推动了产品和要素的流动,开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又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企业内地域分工的进一步展开降低了门槛,进而形成了互动机制。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对成熟的条件下,企业内地域分工的深入展开将导致地域间产业分工的形成,从而使区域经济一体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当多数跨区域发展企业都将自己的特定功能中心或特定产品的事业部转移到特定地区时,就会在这一地区形成特定的产业集聚。或者换一种说法,使得这一特定地区的特定产业快速发展起来,形成自己在整个区域中的比较优势,或者是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而形成“集聚呼唤集聚”或者“优势呼唤优势”的自增强累积循环机制,巩固和突出了该特定地区的特定产业的优势。这种情形如果出现在多个地区,就会形成多个具有不同内涵的产业区或者产业集聚中心。这样,就有可能在整个大区域中实现地域间的产业分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更高的阶段。顺便插一句,这种情况也可以解释在彼此发展差距很大的二元地区难以推进成功的区域一体化。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二元地区,企业跨区域发展或者要素流动的结果,常常只是在一个点或者一个次区域形成集聚中心,难以形成均衡的地域间的产业分工,造成发展差距进一步的扩大。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也呈现出这样的趋势。据浙江企业调查队的调查表明,在浙江省实行跨区域发展的企业中,有53.6%是以上海和江苏为指向的。从分部门的跨区域发展状况分析,在实行总部转移的企业中,上海指向的最多,达到88.9%;在实行研发机构转移的企业中,也是上海指向的最多,占71.4%;而以江苏为指向实行跨区域发展的浙江企业中,89.3%是转移生产部门。由此可见,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和企业跨区域发展行为的深入,在长三角内部,以上海第三产业和江浙第二产业这样一种地域间的产业分工正在形成。
第四节长三角地区企业内地域分工模式分析
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寻求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的提高,突破原有的地域条件限制,进行跨地区发展,实现企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转移,就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将这种企业跨区域布局的行为的展开定义为企业内的地域分工的形成和展开(陈建军,2002)。
所谓企业内的地域分工,主要是指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后,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各功能部门或生产单位分别布局于不同地区,形成多空间的企业内部分工的行为,是企业一体化在空间上的形式表现。
根据企业空间扩张的区域指向不同,以及企业各功能部门在各地区间布局的差异,可以将长三角地区企业跨区域发展所形成的企业内地域分工模式分为三类,分别是江浙地区向上海地区转移所形成的A模式和B模式以及上海地区向江浙地区转移所形成的C模式。
一、企业内地域分工模式A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心城市,拥有国内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市场和要素资源的优势,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的优势,加之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上海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成长平台和走向世界的窗口。浙江和江苏的市场经济发育早,特别是民营企业先发优势突出,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实行跨区域发展战略,到上海建立发展据点,如组建分公司(子公司)或者设立企业的功能中心,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沪浙(苏)两地的优势资源,为企业突破成长瓶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的动力。
模式A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它是目前长三角地区企业跨区域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具体行为方式是:江浙企业在跨区域发展的时候,利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的有利的制度环境,以及江浙地区与上海紧密相连的地理条件,在上海组建分公司或子公司,从事部分产品的制造或加工,同时利用上海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环境,转移或者新设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机构(R&D机构)及营销机构等功能部门,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但是企业总部及主要的生产基地仍然放在本省。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不少江浙企业就是利用这种企业内的地域分工模式(A模式)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温州柳市的正泰和德力西集团、杭州的万向集团等。
案例一:德力西集团在长三角地区的跨区域发展战略
德力西集团总部位于浙江省南部温州乐清市柳市镇,创业于1984年7月。
在创始人胡成中的带领下,经过20多年的努力,该企业从一个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大型企业。该企业集团以生产高中低压电器、输变配电气和工业自动化控制电气为主,同时涉及综合物流、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环保工程等产业。截至2003年,德力西集团共有员工1.4万余人,下属公司70多家,协作企业700多家,在国内外设有销售网点1000多家。集团现有总资产36.68亿元,品牌无形资产28.28亿元,综合实力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列。20世纪90年代初期,德力西集团提出“接轨沪杭,融入长三角”,明确了在长三角区域实行跨区域发展的空间扩张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