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升民等认为,“在中国广电特殊的环境下,技术凸显非常明显,数字新媒体取得了很大发展,只是这个发展中必然要跟市场磨合,也需要原有管理政策的调整,此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冲突;突出表现在主导权的冲突、市场行为与管理政策之间的冲突、技术标准的冲突、消费市场的冲突等,这些冲突的日益演变都将挑战广电现有的管理思维和管理体制”(黄升民、周艳、王薇,2008)。
除了监管这种外部因素,新媒体环境下公众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对此,也有不少学者从媒介素养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彭兰提出网络兼具媒介与社会的双重属性,这使身处网络的公众,“既是媒介内容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同时又是网络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网民的素养,需要将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在网络赋权的情况下网民素养范围的扩展”(彭兰,2008b)。《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课题组在江苏省17所中小学校,对家长、教师及学生进行了万人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网络在学生日常实际使用的8大媒介中排名第三,且大有赶超书籍之势。但学校和家庭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均严重缺失,因而学生们的网络媒介素养堪忧,且城乡差异明显:乡镇学生由于缺少关爱及引导,网络媒介素养更为薄弱;城郊结合部由于缺少监管,学生受网络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魏南江、孔祥静、唐承群,2008)。
[参考文献]
[1](澳)J.奎根(2008),“博客、维基和创造性革新”。《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3期。
[2]宾锋(2008),“网络互动杂志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2期。
[3]蔡骐、谢莹(2008),“受众视域中的网络恶搞文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
[4]崔保国、张晓群(2008),“新媒体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影响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5]党东耀、新媒体(2008),“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以2007年视频网站的演进为例”。《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6]邓建国(2008),“封闭与开放:“图文仿真报”的尴尬处境”。《新闻记者》,2008年第3期。
[7]杜骏飞(2008),“通往公开之路: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国际新闻界》,2008第6期。
[8]顾成彦、胡汉辉(2008),“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盈利模式创新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5期。
[9]韩立新,霍江河(2008),“‘蝴蝶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机制”。《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10]郝振省(2008),“中国手机出版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科技与出版》,2008年第7期。
[11]何先刚、周仁惠(2008),“关于3G时代手机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的思考”。《科技与出版》,2008年第7期。
[12]何先刚(2008),“3G手机媒体与期刊出版”。《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3期。
[13]侯宏虹(2008),“政治博客影响力的长尾分析——以民主党参选人希拉里竞选博客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1期。
[14]侯迎忠、陶杜鹃(2008),“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状况探析”。《当代传播》,2008年第9期。
[15]胡泳(2008),“网络开展政治慎议的障碍因素”。《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16]黄鸣奋(2008),“位置媒体:赛伯化的回归”。《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17]黄如花、冯晴(2008),“论开放存取出版对科学信息交流和利用的影响”。《出版科学》,2008年第3期。
[18]黄升民、周艳、王薇(2008),“发展?冲突?创新(上)——解析中国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19]慧聪网。。2008年10月21日。
[20]江虹、卓俏青(2008),“有线数字电视收费模式的经济学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21]蒋宁平(2008),“盈利模式与版权合作:P2P视频传播发展的突破口”。《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7期。
[22]鞠宏磊(2008),“手机报盈利模式探究”。《当代传播》,2008年第1期。
[23]匡文波(2008),“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24]匡文波(2008),“论Web2.0时代网络舆论的管理”。《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25]雷蔚真、王天娇(2008),“新媒体在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中的应用——以汶川地震中的信息需求与运用为例”。《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26]李赫然(2008),“博客参政的效果及局限性”。《当代传播》,2008年第2期。
[27]李苗(2008),“手机媒体视频开发的瓶颈分析与对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4期。
[28]李晓静(2008),“网络聊天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2期。
[29]李贞芳、古涵、杨孟丹(2008),“网络媒体的舆论功能研究”。《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0期。
[30]梁智勇(2008),“近期中国网络媒体竞争态势再审视”。《新闻记者》,2008年第11期。
[31]刘江华(2008),“我国手机电视产业竞争驱动力探析”。《当代传播》,2008年第4期。
[32]刘逸帆(2008),“网络电视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0期。
[33]刘毅(2008),“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当代传播》,2008年第3期。
[34]刘永春(2008),“从奥巴马竞选的新媒体策略谈加强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建设”。《广播电视信息》,2008年11期。
[35]卢家银、孙旭培(2008),“新媒体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以厦门PX事件为例”。《湖南大众传媒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36]罗昕(2008),“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国际传播界》,2008年1月。
[37]彭兰(2008),“个性化与社会化:Web2.0时代信息消费的双重旋律”。《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
[38]彭兰(2008),“网络社会的网民素养”。《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39]任孟山((2008),“‘新媒体总统’巴马的政治传播学分析”。《国际新闻界》,2008年12期。
[40]邵玩玩、梁春芳(2008),“建立我国农村数字出版服务系统的有效途径”。《编辑之友》,2008第5期。
[41]石长顺、周莉(2008),“新媒体语境下的涵化模式”。《国际新闻界》,2008年6月。
[42]石长顺、徐锐(2008),“移动媒体的运营与发展策略——以湖北移动频道为例”。《当代传播》,2008年第1期。
[43]石屹(2008),“我国西部网络传播分析研究”。《当代传播》,2008年第3期。
[44]史历峰(2008),“‘聚媒体’:民意表达的新平台”。《新闻记者》,2008年第3期。
[45]王长潇(2008)“电视媒体网站:基于Web2.0的新拓展”。《新媒体》,2008年第5期。
[46]《维基百科》。
[47]王虎(2008),《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4月。
[48]王积龙(2008),“剖析美国手机媒体市场争夺战”。《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
[49]王凯、黄炯、马庆国(2008),“博客撰写者博客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一项基于264份样本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2期。
[50]王澜(2008),“手机短信:传播大众话语的一种新载体”。《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51]王炎龙、刘丽娟(2008),“博客语言暴力及其治理机制”。《新闻记者》,2008年第9期。
[52]韦路、张明新(2008),“网络知识对网络使用意向的影响:以大学生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1期。
[53]魏南江、孔祥静、唐承群(2008),“中小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现状的调查——以江苏省17所中小学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4期。
[54]项国雄、曹明香(2008),“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以‘艳照门’事件为例”。《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
[55]谢新洲、杜娟(2008),“我国手机电视监管问题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56]熊澄宇.(2008),“新媒体思考:我国网络传播的现状与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9期。
[57]徐敢峰(2008),“从文化产业角度看广电新媒体发展”。《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
[58]徐君康(2008),“数字报业价值链的审视”。《当代传播》,2008年第4期。
[59]徐琼(2008),“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调查”。《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
[60]薛可、梁海、余明阳(2008),“基于信息平衡理论的网络论坛传播模式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总62期)。
[61]余红(2008),“网络舆论领袖筛选模型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5卷第2期。
[62]闫俊平、陈英杰(2008),“国外Web2.0市场回顾与展望”。《现代电信科技》,2008年5月第5期。
[63]杨琳、周耀民(2008),“博客公共领域形成的可能性及特征”。《当代传播》,2008年第4期。
[64]姚争、赵建飞(2008),“手机电视:非主流的传播特性与内容建设”。《新媒体研究》。2008年第1期。
[65]余红(2008),“网络舆论领袖测量方法初探”。《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总第96期。
[66]虞海侠(2008),“我国手机电视电视业务的SWOT分析与对策”。《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67]禹卫华(2008),“网络恶搞的‘第三人效果’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4期。
[68]周葆华(2008),“Web2.0知情与表达:以上海网民为例的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4期。
[69]张雷(2008),“从‘地球村’到‘地球脑’——智能媒体对生命的融合”。《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70]张立伟(2008),“新媒体帮忙帮闲的人文透视”。《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71]张淑华(2008),“网络编辑多重整合功能之分析——以新浪网的报道为例”。《编辑之友》,2008年第2期。
[72]张向东(2008),“未来媒体:‘新’主沉浮——从抗震救灾报道看新媒体优势与传媒新生代成长”。《新闻记者》,2008年第7期。
[73]张燕、刘一赐(2008),“‘受众参与’的充分实现——掘客(Digg)模式的特性与价值”。《国际新闻界》,2008年8月。
[74]张苑琛(2008),“博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影响初探”。《新闻记者》,2008年第4期。
[75]张志君,张婧莹(2008),“多重视阈、多种力量、多维创新——转型期本土新媒体资源配置的几个问题”。《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76]赵亮、何镇飚(2008),“我国发展数字出版的策略分析”。《编辑之友》,2008年第5期。
[77]赵志立(2008),“网络媒体的蓝海战略——兼论新媒体的经营之道”。《当代传播》,2008年第1期。
[78]钟瑛、张胜利(2008),“我国商业门户网站差异化竞争及其发展”。《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
多元和自由的对话——2008年新媒体传播学年会综述
袁光锋、杜骏飞
发端于2004年的“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与“新媒体与新思维论坛”是中国新媒体研究领域的两个制度性学术会议。为了更好地加强两个会议的合作,整合学界的研究力量,在2007年两个会议曾第一次在武汉合作举办。2008年,两个会议正式合并称为“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并于11月15日至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学术会议。
这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主题为“融合·创新·变革”,共设立四个分论坛:“新媒体与公共危机应对”、“媒介融合与传媒业和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创新”、“新技术条件下的网络社会发展”、“新媒体技术进展及其影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