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湾坞船舶修造基地
重点建造万吨驳船,构建以造、改为主,修、拆为辅的行业结构;培育大型成套设备和新型船舶设计与制造能力。
(四)完善中心城市经济文化交通功能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改革开发以来,宁德经济发展开始起步,但发展速度不快,城市实力不强,除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深水港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外,关键是缺乏一个地位突出、实力明显的中心城市作为依托。
宁德现状中心城区蕉城,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1.4亿元,二产增加值12.2亿元,财政总收入10729万元(不包括市直单位),在宁德市域居于中等偏上地位。从宁德市分县市(区)人口密度看,蕉城、霞浦人口密度不及福鼎、福安高。再从宁德市分县市(区)经济密度看,蕉城与福鼎、福安GDP的密度处在同一水平。此外,蕉城区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生产总值指标在整个宁德市域分别居于2/9位、3/9位和4/9位,均位于中游偏上水平,但工业生产总值的绝对数值仅为福安的38%、福鼎的66%,差距较大。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宁德中心城区虽为区域行政中心驻地,但其经济地位不及福安和福鼎,中心城市功能不强。中心城市功能再造需要强化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交通、教育等方面的功能。
(五)营造山海港工城生态城市
强调充分利用自然地貌与山海风光,建设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的城市大生态环境体系,将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形成“山、海、城、湖”融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工业城市。
第二节 城市发展容量分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为了生活,聚居于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现代城市的发展面临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约束,需要我们重视可持续人居环境的营造,为居民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据此,城市发展容量的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城市发展容量具有三条基本原则:(1)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再生速度。(2)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可再生替代物的开发速度。(3)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超过环境的自净容量。从中心城市规划区地环境容量看,宁德可以发展成为60万人口的大城市。
一、土地资源容量分析
宁德背山面海,陆域腹地有限,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主要在于沿海滩涂的围垦。
(一)农田保护区面积小
宁德市域现有耕地面积约151309.9公顷,主要包括灌溉水田65087公顷和望天田63033.7公顷(合占耕地面积的84.7%),人均0.05公顷,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因此农田保护区应该得到重点保护。根据《福建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到201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在151443.3公顷,比现有耕地面积略有增加。全市耕地实占土地总面积的11.3%,城市建设除了耕地外,丘陵、冈地和滩涂等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二)围海造地成本低
宁德市域滩涂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状态,多为泥质,部分为沙泥质,厚度一般在20m左右,工程地质条件差,基础造价高。数百年来,宁德人民一直在围滩造地,仅建国后就先后围垦43片滩涂,增加耕地3025公顷。
据初步统计,宁德市现有滩涂48454.4公顷,仅三都澳海岸带海湾内就发育约28400公顷浅海滩涂(海图上测量)。15片滩涂,其总面积约16024公顷,可作为城市未来开发利用,其中在宁德中心城市周围就有7860公顷的滩涂可供利用。
根据围垦造地(含填方)成本估算,围垦造地成本约3000万元/平方千米。因此,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丰富的滩涂资源为宁德提供了投入少、效益高的造地条件。
(三)土地整治有潜力
宁德中心城区附近和三都澳海岸带(宁德市、福安市和霞浦县)区域面积约4577km,其中陆域面积约3863km,海域面积约714km。与三都澳海岸带开发关系较为密切的20个乡镇,土地总面积约1856km,耕地为260.15km。如三都澳海岸带土地分类表所示,共有393.09km未利用的荒草地、沙地、裸土地和沼泽地,可以改造出一定的耕地用于置换城市建设占用土地。
二、淡水资源容量分析
(一)淡水资源充足
宁德市域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宁德市多年平均径流深1142.2mm,径流总量达135.89mm,其中地下水约25.7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大金溪、七都溪、霍童溪、交溪、杯溪、古田溪、罗汉溪。宁德市水资源总量为150.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4742立方米,高于全省人均水平3600亿立方米。2001年,全市人均水资源量4827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440立方米。宁德市水资源总量及其分布。
2001年全市年用水总量为14.2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11.0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70.47%;工业用水1.698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11.9%;农村生活用水1.01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0.5215亿立方米。全市总用水量约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9.1%,因此城市发展基本不会受水资源的制约。
(二)城区淡水资源丰富
宁德中心城区附近和三都澳海岸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倾斜,除古田溪、罗汉溪之外,皆汇入三都澳。其中以交溪和霍童溪两水系为最大,其流域面积约占宁德市水系流域面积的65.5%。
如表58所述,宁德市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3.8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10.13亿立方米。2001年年用水总量为5.9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4.2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71.37%;工业用水0.97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16.4%;农村生活用水0.45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为0.28亿立方米。总用水量约占多年水资源总量的10%左右。综上所述,宁德市中心城区人口按照人均用水量1.0吨/日计,淡水资源可以满足大城市发展用水需求。
宁德市城市污水的最终接纳水体为三都澳。三都澳潮水属正常半日潮,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退潮时退出水量29.3262万立方米。三都澳平均潮差4.20m,最大潮差7.23m;涨潮平均流速0.24m/s,流向约北偏西,落潮时平均流速0.71m/s,流向为南偏东,纳潮量大,潮差大。又因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潮流又成往复流,且与港内水道方向一致,但对污染物交换能力和稀释扩散能力差。
(1)交溪水系交溪(西溪)发源于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交溪上游分为西溪和东溪两支,西溪河长103km,流域面积约1178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4鲻.6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46.42m3/s。东溪河长94km,流域面积约209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5.7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81.64m3/s。
穆阳溪在廉首注入交溪,干流长132km,流域面积约1389km2,多年平均流量52.8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7.67亿立方米。西溪为交溪的主流,东、西两溪于湖塘坂汇合后始称交溪,交溪干流由湖塘坂至赛岐又称富春溪,区间流域面积约228km2,河长36km,多年平均流量148m3/s,径流量2.3亿立方米。交溪干流由赛岐到白马门河段又称赛江,区间流域面积约349km2,河长32km,多年平均流量203m3/s,年径流量3.3亿立方米。交溪水系至下白石流域面积约5549km2(至白马门为5638km2),年径流量67.935亿立方米。
(2)霍童溪水系霍童溪发源于政和、屏南、周宁三县交界丛山之中,上游主流棠口溪和支流后垅溪汇合于金钟后称霍童溪,流经洪口、霍童、九都、八都等乡镇,注入三都澳。流域面积约2244km2,主流长126km,多年平均径流量27.3亿立方米。
(3)七都溪七都溪发源于宁德市虎贝乡山中,干流长58km,落差820m,流域面积约333<;.45km2。
(4)金溪又名大金溪,发源于宁德、罗源、古田交界的顶旗峰,经后溪、中房百丈龙潭、金涵、东湖塘水闸流入三都澳,全长29km,流域面积约157n.33km2,多年平均径流计量2.16亿立方米。已建金涵水库,库容1628万立方米,装机1050kW。
(5)杯溪发源于霞浦柏洋乡,流经崇儒、盐田并由盐田港注入三都澳。干流长38km,流域面积约285吵.2km2。年平均年径流计量3.1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为9.5m3/s。
(6)罗汉溪发源于霞浦县柏洋乡的土勃头村,流经江边、桥头至后港注入福宁湾。
干流长38km,流域面积约206骀.4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1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为7.8m3/s。上游已建一座中型水库(溪西水库),库容为3950万立方米。
然而,三都澳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即大黄鱼繁殖保护区。根据《福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1999年3月20日),宁德市近岸海域规划为一级保护区。水质监测部门1998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三都澳(在海域在白马门、官井洋、东冲、礁头布设4个监测断面)海域水质4个断面都为第二类水质标准。1998年宁德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618.97万吨,其中COD为1894.50吨。据此,城市污水应该在进行二级生物处理后,COD浓度降到80mg/l左右。
(三)大气环境
中心城市背山面海,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全年平均风速2.2m/s。大气环境容量较大。由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宁德城区环境空气现状质量良好,SO2、NOx可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CB3095—1996)一级标准,TSP由于施工和交通的影响部分点位超一级标准,但均可达二级标准。
从总体上来说,中心城市环境空气现状质量均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今后在合理布置工业用地、迅速普及天然气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能够满足海湾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求。
三、发展空间容量分析
目前宁德市区行政区划与城市发展现状不相适应,不利于行政管理效能的发挥。为把宁德建成21世纪现代化中心城市,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规划未来,根据宁德城市行政区现有土地和环境容量以及发展中心城市的需要,建议在目前的蕉城区建立两个行政区。
行政区划调整理由是:(1)三都澳海岸带是宁德未来城市建设的关键,三都澳海岸带的开发必须采取共同开发战略。目前,三都澳海岸带是由漳湾、七都、八都、飞鸾、三都等五个不同的乡镇而组成的区域。通过建立新的行政区,可使三都澳海岸带的各乡镇统一安排空间布局,满足三都澳海岸带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2)宁德市市区2002年底人口为17.4万,经济基础低于福安,中心带动作用弱。城区面积过小,发展空间明显不足,不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通过建立新的行政区,实现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需要。
(3)满足城市发展对用地规模和环境容量的需求。建立新的行政区可以提高城市环境容量,整合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条件,满足大城市人口、生产、生活和休闲等各方面的用地平衡,使中心城市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优势。同时,综合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可以降低城市基础设施费用,加速周围城市经济发展。(4)建立新的行政区是各个乡镇实现双赢的关键。目前,宁德的经济和城市发展速度正在加快,城市建设迫切需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成立新的行政区可使中心城区获得发展空间,而随着市区的统一发展和做大做强,各乡镇的产业结构得到提升,农村城市化也赢得了发展后劲,为大宁德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四、城市发展合理规模
城市发展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的生产力、一定的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条件下所能承受的人口数量,它主要和本地区面积、气候条件、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人口数量有关,此外社会制度、法律完善程度、道德水准、观念、习惯以及环境意识也有影响。全市海岸线、滩涂、岛屿约占全省1/3。特别是三都澳海岸带,水域面积约714km,深水岸线72km,其中城澳港区可供建1~30万吨泊位25个,是建设第三代、第四代港口的理想港址,是福建省21世纪发展的潜在战略空间。河谷平地以及可围垦的滩涂将为城市发展提供用地条件,丰富的港口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具备构建“大城市”的资源潜力。
第三节 城市规模分析预测
宁德作为区域性中心,人口规模偏小。要提升宁德市的区域地位,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就必须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做大”中心城市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次规划预测,中心城区人口规模2020年达到60万,市域城市化水平达58%。
宁德市“十五”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着提高,到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逐步接近福建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