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900000004

第4章 导读:蔡元培及其美学(1)

聂振斌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出生于1868年。

祖、父辈皆经商,虽不大富,生活也还宽裕。蔡元培早年丧父,全靠母亲抚养成人。6岁入私塾,聪明懂事,勤奋好学,读起书来很入神,很有兴味。有一次,他在楼上读书,宅中起火,举家惊惶,大声疾呼他下楼,他竟然没有察觉。父亲过早地去世,支撑门户和抚养教育几个孩子的任务,完全落在母亲一人肩上。

这更加深了他对母亲的敬爱与孝心。蔡元培19岁那年,母亲患了一场大病,他躬侍汤药,不离左右。他偷偷地从自己的臂膊上割下一块肉和药煎熬,送母亲服饮。(按照绍兴的风习,这是治父母之病的最好药方。)可是母亲还是病故了。在为母亲守灵时,蔡元培甚至提出行“寝苫枕块”之礼。家里人都不赞成,夜间他便抱着被褥睡在灵柩之旁守灵。这年蔡元培已经22岁,其兄为之张罗婚事。元培闻知,痛苦流涕地说,母丧虽除而未葬,娶妻乃大不孝。此议只好作罢。青年蔡元培受儒教思想影响很深,深得有些迂阔可爱。

蔡元培性近学术,本不热衷于功名利禄,然而在科举的道路上却一帆风顺,步步高登。17岁(1883年)考中秀才,23岁(1889年)成为举人,24岁(1890年)到京城参加会试,又考中了而成为一名贡生。会试考完,接着就是殿试。蔡元培觉得无望,不等发榜便离京南下。得知考中后,却已来不及回京应殿试,只好等下一次补试。25岁(1892年)应殿试,结果考中二甲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27岁(1894年),应散馆考试,成绩优等,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藏书丰厚,他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条件,读了大量的新书,学习声光电化的自然科学知识,关心时势政治和国外事物,留心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学术、教育。在翰林院就职的四五年间,也对清朝上层统治机构有了直接、近距离的观察、感受,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没落、不可救药,从而产生了革新思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不告而辞,弃官偕家离京南下,走“教育救国”之路。先在浙江(1998-1901)从事新式教育实验,后到上海(1901-1907)从事教育并参加反清革命斗争。先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后创办爱国学社、爱国女学等。

他是中国教育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的主要组创者和领导者,1905年加入同盟会并被任命为同盟会上海支部主盟员(负责人)。他以教育为阵地,既教授科学知识,又传播革新思想,培养救国革命人才,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时人誉为“翰林革命”。

1907年,40岁的蔡元培到德国留学。先在柏林学德语,又做家庭教师。后进莱比锡大学学习,一边听课,一边研究着书,向国内介绍西方哲学、伦理学,并编写中学教科书。几年的留学和研究,使他又有广博的西学修养。尤其对哲学、美学更感兴趣。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他回国参与组建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聘请他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3-1916年到法国进行学术访问,主要研究民族学和世界文明史。1917-1927年任北大校长,1928-1940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并逝世于院长任上。

一、人生理想与人格精神

蔡元培生长、活动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这是中华民族的屈辱时代,帝国主义列强疯狂侵略、掠夺、霸占祖国大地,封建王朝、军阀政府腐败无能,致使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祖国、民族危亡的厄运,蔡元培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抱定救国和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志向。“读书救国”、“教育救国”、“革命救国”、“暗杀救国”、“科学救国”、“美育救国”在不同的语境下,他都提倡过,但始终都以“教育救国”为根本途径,并作出卓越的贡献。

他一生信仰过许多主义,如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互助主义、三民主义等等,但从不把某种主义奉为宗教教条到处套用,而是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与否,勇于坚持真理,也勇于修正错误。他以儒家的中庸之道处事待人,却是一以贯之的。蔡元培曾说:“中国民族,富有中和性。在政治上,虽偶然有极端主张,如法家的极端****,道家的极端放任。然他们学说,均不久而转变。实施这种学说的,如商鞅、吴起、李斯等,专行法治;晋宋名士的崇尚老庄,也均不久而失败,终不能不转到主张中和的儒家。中和的意义,是‘执其两端,用其中’,就是不走任何一极端,而选取两端的长处,使互相调和。”(《三民主义的中和性》)中庸之道是他整顿、领导北京大学,创建中央研究院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方法途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网罗众家”,“兼容并收之主义”。蔡元培说:“我素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如果一种学派,尚未达自然淘汰的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任他们自由发展。正因为他有如此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眼光,才使一个腐败的衙门式的大学堂,经过快刀斩乱麻式的整顿,很快使北大焕然一新,成为全国学术研究的最高学府,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人材济济,事业兴旺发达。新北大的教师队伍,就政治而言,有信三民主义的蔡元培、王宠惠,有信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陈独秀,有信无政府主义的李石曾,有信君主立宪的辜鸿铭;就学术而言,有提倡白话的新派人物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吴虞诸人,有坚持文言的旧派人物黄侃、刘师培、林损等人;就文化观点而言,有人主张全盘西化,有人主张保存国粹,各持一端,针锋相对。蔡元培能把这样不同政治派别、不同学术观点、不同思想信仰的十分复杂的人群凝聚在一起,向着一个目标——为北大的新生、为振兴民族文化而奋斗,这是何等的伟力,何等的气魂!

蔡元培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等理论也反对之。

但他决不因此反对北大的教师和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更支持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他不仅在《新青年》、《每周评论》、《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与进步教授陈启修合作在北大法律系举办现代政治学讲座,介绍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和世界工人运动及中国劳工状况。李大钊还在历史系讲“唯物史观”的课,在经济系开“社会主义和社会运动”的课。这一切没有蔡元培的允许和支持,是无法进行的。1921年,由李大钊牵头的“社会主义研究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北大成立,并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通告》、《启事》,也是蔡元培同意的。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蔡元培还到会讲话,并批准拨两间办公室供其活动使用。北大成了中国北方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没有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与保护,历史便不能如此写了!

蔡元培一生组建和参加过许多党派、团体,但他从不为自己的一党一派“护短”,因为他更属于全民族。一旦发现自己一党一派妨害他为全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时,他就勇敢地站出来批判自己一党一派的错误。

蔡元培是清朝翰林院的编修,已具备了当大官、发大财的阶梯。当他认识到自己为之效力的王朝政治腐败没落不可救药时,便毅然离开它并与之作斗争。同盟会与袁世凯组成联合政府,他是教育总长,当袁世凯搞****主义他便采取“不合作主义”,毅然辞职。他是同盟会的元老,国民党的高官,但他不抱一党之见。他敢于冲破国民党政府文化政策的“禁区”,带头发起纪念马克思逝世50周年大会(1933年3月14日),并发表讲话。他认为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不管你是拥护还是反对,首先要进行研究;唯有经过研究,或拥护或反对,才有发言权。他批评说:“今人以反对中国共产党之故,而不敢言苏俄,不敢言列宁,训致不敢言马克思,此误会也。吾人研究中国共产党所由来,或不能不追溯马克思;而研究马克思,不必即与中国共产党生关系。且研究与盲从不同,研究马克思,不必即信仰马克思。”(《马克思传序》)他当过国民党的监察院院长和国民政府的大学院长(全国教育学术行政的最高领导)兼代司法部长,但却反对******实行独裁专制,践踏人权。

1932年,蔡元培与宋庆龄、杨杏佛、黎照寰、林语堂等成立保障民权同盟,并与宋庆龄等以民权保障同盟负责人的名义致电******、宋子文、于学忠,要求释放被北平国民党警探非法逮捕、监禁的许德珩、侯外庐等及学生数人,并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说明同盟的宗旨就是保障人权。这些事实足以说明,蔡元培是真正站在全民族的立场上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

蔡元培一生多次做高官,要为自己谋些钱财不费吹灰之力。可是他决不以权谋私,实现了自己立下的诺言:“不以法律所不及而自恣,不以势力所能达而妄行。”他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克己奉公,高风亮节,是身教言教的一代宗师。蔡元培思想开明,既积极向西学学习,又继承固有文化的优良传统。他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看重道德,高扬人文精神和献身精神,追求独立、完美的理想人格。在蔡元培先生逝世时,******先生盖棺论定,说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十分公允、恰当。他在事业上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与他个人所具有的独立人格、高尚精神密切联系在一起,与他的中和思想方法和民主作风直接相关。蔡元培的人格精神,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他的北大学生、后来成为僚属的傅斯年说:“蔡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此两种伟大文化,具其一已难,兼备尤不可觏。先生殁后,此两种伟大文化在中国之寄象已亡矣!至于复古之论,欧化之谈,皆皮毛渣滓,不足论也。”(《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2页。)事实的确如此。蔡元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长者风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坚持中庸之道不走极端的处事方法,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而科学精神、民主作风、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则是受教于西方文化。从蔡元培的身上以及他所取得的事功业绩,充分说明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扬弃出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蔡元培是位理想主义者,也是位道德至上主义者。他的人生之理想即“人类共同之鹄的”,就是人道主义。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和道德本体是合一的,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他认为,公民道德要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宗旨,以人道主义为最终鹄的。他用中国古代儒家的一些言论加以诠释、发挥,从而建立新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宗旨。他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孔子曰,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曰,大丈夫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义。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毋加诸人。《礼记·大学》曰,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平等之谓也。

古者盖谓之恕。自由者,就主观而言之也。然我欲自由,则亦当尊人之自由,故通于客观。平等者,就客观而言之也。然我不以不平等遇人,则亦不容人之以不平等遇我,故通于主观。二者相对而实相成,要皆由消极一方面言之。苟不进之以积极之道德,则夫吾同胞中,固有因生禀之不齐,境遇之所迫,企自由而不遂,求与人平等而不能者。将一切恝置之,而所谓自由若平等之量,仍不能无缺陷。孟子曰:鳏寡孤独,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张子曰,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伊尹思天下之人,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纳之沟中。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亲爱之谓也。

古者盖谓之仁。三者诚一切道德之根原,而公民道德教育之所有事者也。

同类推荐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和规范版本,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分类明显。为便于广大读者研读,现分为上、下卷精心编辑出版。上卷内容主要包括“《厚黑学》原典”、“李宗吾自述”、“名家谈李宗吾”、“厚黑教主传”以及“历史上的厚黑名人”等;下卷内容包括“活学活用厚黑学”和“曾国藩官场厚黑镜鉴”,重点放在“活学活用厚黑学”这一编,从为人处世、职场官场、推销经营、情场交友、人情世故、厚黑口才等诸方面,详析、评述“厚黑”原理,做到厂内容丰富全面,举例生动活泼,阐释深入浅出,故事精彩而富有哲理。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 修身读老子

    修身读老子

    《读老子学处世之道》主要讲述了: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日明,守柔日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热门推荐
  • 都市祖师

    都市祖师

    郭浩江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在精神病院的门口遭遇到地藏假扮的蒋老头,在蒋老头的忽悠下,成功答应让那些失去记忆的神话动物到自己家,实际上却不知道这些全部都是蒋老头的一个阴谋。
  • 凤女漓烟

    凤女漓烟

    她是普通大学生,穿越到未知世界,卷入了一场波云诡谲的皇家争锋中。身不由己,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前行,以为自己早已孤身一人……回首处,却见那白衣胜雪的男子,在不远不近处等待着、守护着她。她冷眼看着那些欢欣鼓舞,那些尔虞我诈,那些背叛与仇恨,不敢再相信……可唯有他,亦只是他……沐漓烟:漓江的孩子,名字里定要带着江水的气息,这样才不会在世事变幻中迷失自己,寻不到归家的路……寒雪玉:那日你为我取名“云舒”,冥冥之中便已是上天注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心死神驾到

    小心死神驾到

    自幼孤儿院长大的小女生,在十六岁时脱离孤儿院来到一座临海小城市——修川镇就读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修川一中。由于成绩突出,成了这个学校空缺四年的学生会长,并且身兼数职,但只是命运的开始,一家名叫羽光的咖啡屋更是直接改变了她的命运,精英人类——死神。大的转变,但是想来赖不掉了,但是她发现其实一切都并非自己的想象,死神并非那万恶的终结者,而是安抚幸存者,送灵魂往生之人……然而,接踵而至的事件让她措手不及,方知死神并不是那么简单,连身边的人都不是平凡人物……友情,亲情,她何去何从……
  • 青冥化狱

    青冥化狱

    神秘而遥远的高级位面,被一场浩劫血洗着。通天的古柱镇压住未知的恶魔,恐怖的力量驱使着古柱穿梭出该位面,脱离了控制。却给另一个位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古柱镇压着恶魔贯穿了遥远的神族整个位面,神域的三位神明试图阻止,结果一神陨落,两神重伤。漆黑的通天古柱继续坠向人族位面,大陆,在一片岑寂中,支离破碎……时光流逝,万年已过,迷失的古柱早已成了一个未知谜团,凐没在亘古的云烟中……
  • 负春风

    负春风

    重生前,她是个大大的佞臣,如过街老鼠,人人叫骂。那时,她不惜以身犯险,混入太子身边为他去做卧底。太子败北后,她被太子手刃而死。而他,终于登基为王。重生后,她是个小小的病美人,惹了一堆桃花债,却依旧念念不忘已身为帝王的他。可是阴差阳错,他竟视她做假想之敌,并将其收入后宫,以作监视之用。最后,她终于赢回了他的信任,并揭开了往事的面纱。直到那时,他才知道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回对视、每一次微笑,她都会用心牢牢地记下。即便他不爱,即便生死难改,她却依旧为他死而无憾。终到两情相悦时,他才知,她中毒已久,命不久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罪恶纪

    罪恶纪

    世界之树下,诸神黄昏正渐渐苏醒;无尽海洋中,耶梦加得在制造暴乱;尼伯龙根内,死神海拉却谋划诡秘;金伽侬裂缝之中,已死的远古巨人伊米尔离奇复活;神秘的海神殿深处,海神阿戈尔意图重生谋反……世界动荡即将到来,谁来制止毁灭之神洛基的邪恶之手,谁来收服即将苏醒的诸神黄昏,黑暗与光明对阵死亡与毁灭,神之间的战火终会点燃……
  • 悠悠芷若心

    悠悠芷若心

    那一天,是芷若最狼狈的一天。回想往昔,觉得这一生都是那么的恍惚。有那么一瞬间想过,若没有那当初,我会如何放下吧~~~重新去闯一下那江湖
  • 麻当志

    麻当志

    麻当,一个普通的连村子也没有离开过的少年,为了爷爷甘愿转世穿越到异时空。江湖闯一番,投军报国,入住朝堂,最后封王拜后!只要有心,荆棘海也能穿过!不需要轰轰烈烈,因为细水长流。
  • 封印神戒

    封印神戒

    这是一本内容健康、思想向上、激励斗志、燃烧热情且充满正能量的猥琐、阴损、邪恶、搞笑的大后宫种马文。话说为什么这两种相反的调调会糅合在一起呢?因为,一个是梦想,一个是幻想。曾经纯真过的我梦想着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梦想成真,然而已经习惯幻想的我则会臆想着所有男人都会幻想的事情。一枚戒指,满足你的所有梦想和幻想。
  • 面具女孩很倾城

    面具女孩很倾城

    她后天形成的疤,让她对世界失望,是她点亮了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