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700000009

第9章 《营造法式》作者、主要内容及版本流传(3)

(2)“诸作异名”

关于“诸作异名”,李诫在《看详》中说:“屋宇等名件,其数实繁。书传所载,各有异同;或一物多名,或方俗语滞,其间亦有讹谬相传,音同字近者,遂转而不改,习以成俗。今谨按群书及其曹所语,参详去取,修立《总释》二卷。今于逐作制度篇目之下,以古今异名载于注内,修立下条。”在“修立下条”所列条目中涉及了墙、柱础、材、栱、飞昂、爵头、斗、平坐、梁、柱、阳马、侏儒柱、斜柱、栋、搏风、柎、椽、檐、举折、乌头门、平棊、斗八藻井、钩阑、拒马叉子、屏风、露篱、涂、阶、瓦、砖等30个常用的构件名称。

如:“材,其名有三:一曰章、二曰材、三曰方桁。”

“平坐,其名有五:一曰阁道、二曰墱道、三曰飞陛、四曰平坐、五曰鼓坐。”

“侏儒柱,其名有六:一曰梲、二曰侏儒柱、三曰浮柱、四曰棳、五曰上楹、六曰蜀柱。”

“乌头门:其名有三:一曰乌头大门、二曰表楬、三曰阀阅。今称棂星门。”

作为营造领域具有规范性的法式,规范化的用语是一个必备的条件。而“方俗语滞”、“讹谬相传”等原因所产生的建筑物及建筑构件一物多名现象,给《营造法式》的建筑术语规范化带来了困难,因此辨别诸作异名成了《营造法式》编纂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述所列的材、平坐、侏儒柱、乌头门等,显然是《营造法式》所确定的规范术语,而章、方桁;阁道、墱道、飞陛、鼓坐;梲、浮柱、棳、上楹、蜀柱;表楬、阀阅、棂星门等则是历史上的不同称谓或俗语。当然,繁杂的诸作异名辨析过程并不是《看详》的主要任务,为此《营造法式》用了两卷的篇幅修立《总释》,对墙、柱础、材、栱、飞昂、爵头、斗等几十个建筑物及建筑构件术语作了辨析。

(3)“总诸作看详”

在“总诸作看详”中,李诫着重对《营造法式》的编修方式、内容作了如下说明:“先准朝旨,以《营造法式》旧文只是一定之法。及有营造,位置尽皆不同,临时不可考据,徒为空文,难以行用,先次更不施行,委臣重别编修。今编修到海行《营造法式》,《总释》并《总例》共二卷,《制度》一十五卷,《功限》一十卷,《料例》并《工作等第》共三卷,《图样》六卷,《目录》一卷,总三十六卷;计三百五十七篇,共三千五百五十五条。内四十九篇,二百八十三条,系于经史等群书中检寻考究。至或制度与经传相合,或一物而数名各异,已于前项逐门看详立文外,其三百八篇,三千二百七十二条,系来自工作相传,并是经久可以行用之法,与诸作谙会经历造作工匠详悉讲究规矩,比较诸作利害,随物之大小,有增减之法,各于逐项《制度》、《功限》、《料例》内创行修立,并不曾参用旧文,即别无开具看详因依,其逐作造作名件内,或有须于画图可见规矩者,皆别立图样,以明制度。”这段文字至少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信息:

第一,《营造法式》经过两次编修,李诫《营造法式》是“重别编修”的,并非是在《营造法式》旧文(即指元佑《营造法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编而成,原因在于元佑《营造法式》“徒为空文,难以行用”。这一点李诫在《劄子》中也有说明,上引“契勘熙宁中敕,令将作监编修《营造法式》,至元佑六年方成书。准绍圣四年十一月二日敕:以元佑《营造法式》只是料状,别无变造用材制度;其间工料太宽,关防无术。三省同奉圣旨,着臣重别编修”便反映了这一情形。所以,李诫在编修《营造法式》时,“各于逐项《制度》、《功限》、《料例》内创行修立,并不曾参用旧文”,在体例、内容上与元佑《营造法式》毫无关系。有人认为李诫《营造法式》始于熙宁中,经过多次改编于元符三年定稿,崇宁二年颁行,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第二,如上所述,李诫《营造法式》既然是“重别编修”,那么它与元佑《营造法式》相比自然有所创新。这种创新,源于对元佑《营造法式》编成后却是“徒为空文,难以行用”这一教训的汲取,但更重要的是李诫在编纂方法上的重大改变。李诫在《劄子》中说,为了编纂《营造法式》,“臣考究经史群书,并勒人匠逐一讲说”。这种编纂方法虽然艰辛,但卓有成效,《营造法式》的内容就源于经史群书的考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看详》中所说的“内四十九篇,二百八十三条,系于经史等群书中检寻考究”,“其三百八篇,三千二百七十二条,系来自工作相传,并是经久可以行用之法”,正是反映了这一情况。

第三,李诫说《营造法式》的内容包括“《总释》并《总例》共二卷,《制度》一十五卷,《功限》一十卷,《料例》并《工作等第》共三卷,《图样》六卷,《目录》一卷,总三十六卷”。这里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其本身的表述有误,从行文看,“总三十六卷”应包括“《目录》一卷”,倘若加上《目录》,则共37卷而非36卷。二是所记“《制度》一十五卷”与传世的《营造法式》中《制度》13卷不符。三是总卷目数与传世的《营造法式》有差异,现在各版本《营造法式》为《总释》并卷,如果加上《目录》,总35卷。

这三个问题早已引起前人的注意,如《栀四库全书枛总目提要》说李诫在《看详》“称书总三十六卷,而今本《制度》一门,较原目少二卷,仅三十四卷。《永乐大典》所载不分卷数,无可参校。而核其前后篇目,又别无脱漏。疑为后人所并省,今亦姑仍其旧云”。是否是后人并省所致,还是另有原因,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作进一步分析。

第四,《营造法式》重在立规矩、明制度,但有不少建筑结构、构件、雕刻、彩画以及工具、仪器等形制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因此《营造法式》编纂者非常重视图样的作用,正所谓“或有须于画图可见规矩者,皆别立图样,以明制度”。也就是说,在李诫看来,《营造法式》的图样与文字在明确制度方面具有同等的意义。现存《营造法式》正文共34卷,其中图样6卷,约占总卷数的18%,这是古籍中所少见的。

二、《总释》与《总例》

《营造法式》卷一、卷二分别为《总释上》、《总释下》。在这一部分,《营造法式》主要考证、诠释了建筑物或建筑构件的名称来源、历史沿革,并列举了各种同物异名和当时的俗称。在卷二之末还附有《总例》,作为全书通用的定例。《总例》中还涉及测定方向、水平、垂直的法则,求方、求圆及各种正多边形的实用数据,广、长等常用词的涵义,以及有关计算工料的原则等。

1.建筑物或建筑构件名称《看详》中所涉及建筑物或建筑构件名称,是从《总释》中归纳、提炼出来的。显然,《总释》中所诠释的建筑物或建筑构件名称在数量上要比《看详》更多一些。《总释》所诠释的建筑物或建筑构件名称共48种,比《看详》中所列举的30种多出18种。

卷一诠释的建筑物或建筑构件名称24种,它们分别是:宫、阙、殿(堂附)、楼、亭、台榭、城、墙、柱础、定平、取正、材、栱、飞昂、爵头、斗、铺作、平坐、梁、柱、阳马、侏儒柱、斜柱。卷二也涉及24种,它们分别是:栋、两际、搏风、柎、椽、檐、举折、门、乌头门、华表、窗、平棊、斗八藻井、钩阑、拒马叉子、屏风、露篱、鸱尾、瓦、涂、彩画、阶、砖、井。

从中可以看到,宫、阙、殿(堂附)、楼、亭、台榭、城、定平、取正、铺作、两际、门、华表、窗、鸱尾、彩画、井未被《看详》所列举。其中的原因《营造法式》未加说明,大概在于这18项在当时基本不存在一物多名的情形。

与《看详》相比较,《总释》中对建筑物或建筑构件名称的考证与诠释也更为详细。如关于“材”,在《看详》中只归纳“材:其名有三:一曰章、二曰材、三曰方桁”,而在《总释》中不仅列举了历代文献,而且用小注的形式介绍和诠释了“材”的俗称。

《周官》:任工以为饬材事。

《吕氏春秋》:夫大匠之为宫室也,景小大而知材木矣。

《史记》:山居千章之楸。(章,材也。)班固《汉书》:将作大匠属官有主章长丞。(旧将作大匠主材吏名章曹椽。)又《西都赋》:因环材而究奇。

弁兰《许昌宫赋》:材靡隐而不华。

《说文》:栔,刻也。(栔,音至)。

《傅子》: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

(今或谓之方桁,桁音衡。按构屋之法,其规矩制度皆以章栔为祖。今语,以人举止失措者,谓之“失章失栔”,盖此也。)

2.所引用的古典文献

《总释》用48篇的篇幅考证与诠释了48种建筑物或建筑构件名称,加上所附《总例》,凡49篇,共283条。它们皆与上引“材”篇一样,“系于经史等群书中检寻考究”而来,因此《总释》中所引用的古典文献极为丰富,总数不下70种。其中:

先秦时期文献18种:《周易》、《易传》、《礼记》、《墨子》、《世本》、《周官》(包括《考工记》)、《老子》、《管子》、《尚书》、《周书》、《诗》、《庄子》、《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国语》、《仪礼》等。

秦汉时期文献23种:《尔雅》、《白虎通义》、《说文》、《释名》、《风俗通义》、《仓颉篇》、《尚书大传》、《淮南子》、《史记》、《汉书》、《吴越春秋》、《五经异义》、《吕氏春秋》、《西都赋》、《鲁灵光殿赋》、《七举》、《伯梁诗》、《长门赋》、《甘泉赋》、《方言》、《通俗文》、《汉纪》、《西京赋》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献18种:《博雅》、《古今注》、《西京赋注》、《博物志》、《字林》、《许昌宫赋》、《傅子》、《吴都赋》、《景福殿赋》、《太极殿铭》、《魏都赋》、《七命》、《声类》、《宋书》、《古史考》、《画品》、《埤苍》、《山海经图》等。

唐宋时期文献12种:《前汉书注》、《义训》、《匡谬正俗》、《明堂赋》、《含元殿赋》、《梓人传》、《笔录》、《诗义》、《唐六典》、《谭宾录》、《春秋左氏传音义》、《投壶经》等。

这些引用文献覆盖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

经部文献29种:《周易》、《易传》、《尚书》、《尚书大传》、《诗》、《诗义》、《周官》(包括《考工记》)、《礼记》、《仪礼》、《国语》、《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仓颉篇》、《方言》、《通俗文》、《尔雅》、《说文》、《释名》、《博雅》、《字林》、《义训》、《埤苍》、《五经异义》、《声类》、《春秋左氏传音义》、《白虎通义》、《匡谬正俗》等。

史部文献11种:《史记》、《汉书》、《前汉书注》、《周书》、《宋书》、《吴越春秋》、《山海经图》、《唐六典》、《汉纪》、《世本》、《古史考》等。

子部文献15种:《墨子》、《老子》、《管子》、《庄子》、《傅子》、《画品》、《风俗通义》、《博物志》、《谭宾录》、《投壶经》、《笔录》、《梓人传》、《古今注》、《淮南子》、《吕氏春秋》等。

集部文献16种:《明堂赋》、《含元殿赋》、《许昌宫赋》、《吴都赋》、《景福殿赋》、《太极殿铭》、《魏都赋》、《七命》、《七举》、《西都赋》、《鲁灵光殿赋》、《伯梁诗》、《长门赋》、《甘泉赋》、《西京赋》、《西京赋注》等。

可以说,《营造法式》是对之前各类文献中有关建筑的资料的一次全面检阅,其中有些文献在宋以后散佚。更为难得的是,不少条目在引出相关文献之后,还添加了有关宋代使用情况的注释。这些为后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研究资料。例如:

铺作:

汉《伯梁诗》:大匠曰:柱枅欂栌相支持。

《景福殿赋》:桁梧复迭,势合形离。(桁梧,斗栱也,皆重叠而施,其势或合或离。)又:櫼栌各落以相承,栾栱夭蟜而交结。

徐陵《太极殿铭》:千栌赫奕,万栱崚层。

李白《明堂赋》:走栱夤缘。

李华《含元殿赋》:云薄万栱。

又:悬栌骈凑。(今以斗栱层数相叠,出跳多寡次序,谓之铺作。)

在此,李诫不仅引用了《伯梁诗》、《景福殿赋》、《太极殿铭》、《明堂赋》、《含元殿赋》等文献资料,而且加注了“桁梧,斗栱也,皆重叠而施,其势或合或离”和“今以斗栱层数相叠,出跳多寡次序,谓之铺作”等注释,为人们理解大木作制度中未加阐明的斗栱、铺作等词的概念提供了难得的补充。又如:

斗八藻井:

《西京赋》:蔕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画以藻文,饰以莲茎,缀其根于井中,其华下垂,故云倒也。)

《鲁灵光殿赋》:圆渊方井,反植荷蕖。(为方井,图以圆渊及芙蓉,华叶向下,故云反植。)

《风俗通义》: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菱,水物也,所以厌火。

沈约《宋书》:殿屋之为圆泉方井兼荷华者,以厌火样。(今以四方造者谓之斗四。)

其所加的“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画以藻文,饰以莲茎,缀其根于井中,其华下垂,故云倒也”,“为方井,图以圆渊及芙蓉,华叶向下,故云反植”与“今以四方造者谓之斗四”等注释,对藻井为何有此称谓,其在建筑中的位置、做法、图案等均作了说明,并对宋代的斗四藻井作出了交代。这对于当时及后人准确理解有关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同类推荐
  •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中国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代建筑是从中国营造学社建立后逐渐展开的。从中国营造学社名称看,其“营造”两字即取自于宋代的《营造法式》,因此也可以说,近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首先是从关注《营造法式》开始的。中国营造学社所创立的以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和所取得的大量实证性成果,为中国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虽然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的中国营造学社于1946年无声地消失了,但它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余波至今仍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和文物建筑保护。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多学科的关注和各类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把中国建筑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
  • 林徽因全集(3):建筑

    林徽因全集(3):建筑

    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在当代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华美,结构之精巧,雕刻、装饰之华丽,都堪称古代建筑中的精品。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金东瑞编著的《中国古塔》介绍了我国的古塔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古塔的起源、历史沿革、塔的结构、塔的材质、塔的造型、中国古塔文化等。
  •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已有多部,角度不一,成果各异。本书则选择了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的角度,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园林人物为纲,对其园林实践、园林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与理论提升。
热门推荐
  • 八公主之彩云公主

    八公主之彩云公主

    这是一个有点雷的小说,里面女主角只有一个
  • 陌路上相遇的我们

    陌路上相遇的我们

    当一个人格分裂的莫芊芊遇上呆萌害羞的金佳晗,两人青梅竹马,到了高中,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男仆总裁,别来无恙

    男仆总裁,别来无恙

    五年前她救下他,她收留了他,他们日久生情,可是始终没人表白,在她父母双亡的时候,他却不辞而别,而她也变了。五年后她被国内最大的cy公司录取,而他却是总裁。。。
  • 成败

    成败

    父亲突然去世,妻子背后出轨,原本颇有家世背景的乔一川一下陷入了事业与人生的最低谷。就在他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之际,上级的特殊安排,他临危受命,来到了北京。凭着过人的谋略与胆识,他结交各色关键人物,不断拓展资源和圈子,多方运作,奋力经营。在于对手的竞争和较量中,他借力打力,巧妙出击,步步为营而又大刀阔斧,一招一式间展现其深层的胆略与智慧。一路过关斩将,乔一川的事业逐渐走向了巅峰,然而更为凶险的精心布局的圈套正在向他张开,一幕幕异彩纷呈的高手对决即将展开……
  • 苍穹盖世剑仙

    苍穹盖世剑仙

    他曾经和爷爷活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也曾和几个伙伴嘻戏打闹,但可惜,荏苒时光,爷爷年迈,不久便离他而去,那时他只有十六岁,从此踏入大道剑修,开始了他一步一步登上王者宝座!
  • 混世剑尊

    混世剑尊

    盛威镖局张家和江湖四大家族之一吴家本是两个不搭边的家族,却因为神秘人的一场送镖,使张家发生灭门惨祸,让吴家成为武林公敌,张家独子张继威无奈逃上北剑宗,却又和吴家的吴寅繁同成为剑宗弟子,两人在剑宗之内明争暗斗,黑衣人的目的尚未明了,偏偏江湖之上却血案频发,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正是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且看混世剑尊张继威如何漫步江湖路。。
  • 人渣在异界

    人渣在异界

    一个不要脸的人渣、混混、流氓穿越到了魔法的世界,然后把魔法世界玩坏的节奏!巨龙们排排坐,都在等他的路边摊烧烤!“黑龙小妹妹。五只孜然盐焗碳烤巨牙猪来了!”“什么?你没钱?不要紧,回去把你老爸磨下来的死皮,老妈剪掉的指甲拿来就行,还有你去年刚换的下的乳牙也行,能换十只烤猪!”
  • 天歌,三生情三世劫(完+出版)

    天歌,三生情三世劫(完+出版)

    天歌系列之一:好脾气好身材好腹黑的师父VS伪文艺呆萌小徒儿!身为一只妖精:静心修炼,成功渡劫后位列仙班?NO!精研妆容,让自己美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NO!进入六道轮回,祈求阎王爷给自己投到皇家当格格?NO!小妖飘萝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修得好长得好嫁得好都不如——拜得好!拜对了师父,人生岂得完美二字!师父,三十三重天,离恨天最高!若有一天我住进了离恨天,你可还能将我救赎?飘萝,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若我苦至心底,可还有机会闻到独属你的温香?
  • 田园修仙

    田园修仙

    徐青是一个华夏国南方一省城的一个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没有工作只能回家务农,本以为他这一辈子都会这样过了,可是一场大雨从些改变了他的生活,他也从些走上了一条别人从未走过的路。。。。。。
  • 贴身保镖之屠夫

    贴身保镖之屠夫

    华夏最古老最神秘部队,不受于任何制,不参与历届政治纷争。历史上几次守护华夏于危难之中,威慑诸国。部队番号“屠”,除去极为权位国家领导和华夏军界,见识过之外,怕是只有极少数的劲敌知道了。“屠”似军非军,似痞非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