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700000006

第6章 绪论 《营造法式》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6)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始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此时梁思成、刘敦桢等不少前辈学者已经故去,但以傅熹年、杨鸿勋、潘谷西、郭湖生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学者群开始形成,他们与在世的上一代学者一起,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如傅熹年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对古代着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郭湖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宿白对宗教建筑的研究,汪宁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分析,龙庆忠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汪坦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张驭寰对寺院、古塔的研究,陆元鼎、黄汉民、路秉杰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陈志华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曹汛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的敦煌建筑研究,王世仁、侯幼彬的中国建筑美学理论研究,王其亨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等,都对中国建筑史领域的拓展和研究的深化产生了影响。

台湾的贺陈词、叶大松、黄宝瑜、汉宝德等学者也都出版过很有学术价值的中国建筑史着作。香港建筑师李允,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撰写了《华夏意匠》一书。这部着作以论带史,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在20世纪80年代内地中青年学者和建筑师中曾轰动一时。书中的主要观点,受到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所着《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建筑分册的影响。

这部着作虽然在“史”的方面只能算作涟漪,但在“论”的方面却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由刘叙杰、傅熹年、郭黛姮、潘谷西、孙大章担任各卷主编的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的陆续完成与出版,中国建筑史又有了一部系统性的力作。该书共400余万字,按年代分为五卷:第一卷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初创、形成和第一次发展高潮,包括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第二卷为传统建筑继续发展、佛教建筑的传入以及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二次发展高潮,包括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第三卷为中国古代建筑进一步规范化、模数化,第二次发展高潮的延续时期,包括宋、辽、金、西夏建筑;第四卷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三次发展高潮,包括元、明建筑;第五卷为第三次发展高潮之持续和向近代建筑的过渡期,即清代建筑。

从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中国建筑史研究便以中国学者为主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逐渐地建立起一个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

二、《营造法式》研究的新成就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发现了《营造法式》,因此对《营造法式》进行科学的解读也成了中国营造学社的一项主要内容。梁思成从中国营造学社时期起,就把“破译”《营造法式》这一部“天书”作为重点研究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营造法式》的研究行列中来,研究的内容也更加广泛。50多年来,尤其是近30年来,《营造法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营造法式》注释的完成

梁思成从20世纪30年代起,与中国营造学社同仁一起开始释读《营造法式》。在中途停顿了一段时期后,60年代初期,梁思成带着助手又开始了对《营造法式》的注释工作。

1961年到1963年间完成了“卷上”,即“大木作制度”以及“大木作制度”以前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直到1978至1980年间,梁思成的注释文稿才被整理出来,于1983年正式出版了《栀营造法式枛注释》(卷上)。参加《栀营造法式枛注释》(卷上)整理、校补工作的有楼庆西、徐伯安、郭黛姮等,莫宗江担任了此项工作的学术顾问。80年代以后,清华大学的《营造法式》科研小组继续梁思成未完成的工作,在《栀营造法式枛注释》(卷上)的基础上,整理、补充完成了《栀营造法式枛注释》(卷下)部分,于2001年作为《梁思成文集》第七卷,出版了全部的研究成果。参加《栀营造法式枛注释》(卷下)整理、校补工作的有徐伯安、王贵祥、钟晓青和徐怡涛等。《栀营造法式枛注释》既是梁思成几乎半生精力的结晶,也是从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中国几代建筑史学者运用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所取得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它的出版,为《营造法式》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石。

2.《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的新成果

对于以往关注较多的《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更加深入,出现了众多的研究论文与专着。其中陈明达的《栀营造法式枛大木作制度研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出版于1981年的《栀营造法式枛大木作研究》,延续了中国营造学社关注实例调查、注重实测数据的研究方法。该书在梁思成《栀营造法式枛注释》(卷上)初稿的基础上,对《营造法式》的大木作制度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凡《栀营造法式枛注释》(卷上)中已明确肯定了的问题该书不再重复解说。

全书内容分为几项基本尺度的材份,各类房屋的规模形式,材份制的结构意义,铺作,两种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上昂及平坐楼阁,实例与《营造法式》制度比较七个部分。书后还附有《宋营造则例大木作总则》一篇。这一成果,既加深了对《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理解,亦推进了对古代大木作的结构力学研究。如1992年出版的《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就是一本在《栀营造法式枛大木作研究》基础上,探讨古代大木作的结构力学的着述。

3.《营造法式》整体内容的解读有了新的进展

有了《栀营造法式枛注释》和《栀营造法式枛大木作研究》等作为基础,近年来出现了对《营造法式》内容作整体性解读的着述。由郭黛姮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以一章的篇幅,就《营造法式》成书年代、性质、主要内容、编写特点以及大木作制度、壕寨与石作制度、小木作制度、彩画作制度、瓦作与砖作制度、雕作与旋作制度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探讨。2005年出版的潘谷西、何建中撰写的《栀营造法式枛解读》,是继梁思成《栀营造法式枛注释》和陈明达《栀营造法式枛大木作研究》之后又一本专门研究《营造法式》的力作。从1978年开始,潘谷西就着意关注《营造法式》,并在1980年起在《南京工学院学报》、《东南大学学报》陆续发表《栀营造法式枛初探》之一、之二、之三、之四等系列文章,对《营造法式》的性质、特点、大木作制度等问题展开了探讨。《栀营造法式枛解读》,就是在《栀营造法式枛初探》系列文章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该书内容涉及《营造法式》所录各工种(包括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共13个工种),是对该书的较全面解读。书后附有《栀营造法式枛版本、校勘及检索表》、《宋代建筑术语解释》及对《栀营造法式枛大木作研究》中10个问题的讨论。不过作者并不是对《营造法式》作逐卷逐条的注释,而是主要对《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各工种的工程做法进行剖析、介绍,并用现代语言及图示方法加以表述。其意在于帮助读者能跨越古代建筑术语和生僻文字的障碍,获得对宋代建筑和《营造法式》本身的正确认识。

4.《营造法式》各部分内容的探讨更为活跃

近年来,《营造法式》的研究领域已经大大拓宽,一些学者对《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以外的其他工种,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例如在石作制度方面,对《营造法式》石作中所列的四种雕镌制度的形制、艺术特征进行了辨析、讨论;在小木作制度方面,对《营造法式》所提到的诸如“睒电窗”、“转轮藏”等之前不为人所注意的内容进行了考据、分析;在彩画作制度方面,根据《营造法式》和相关实物,绘制了部分宋式彩画,分析了彩画花纹中铺地卷成、技条卷成以及写生花的构成特点及不同风格;在《营造法式》的立灶制度、垒造窑制度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文章;在工限、料例方面,分析了《营造法式》的“比类增减”原则,并与清代的官式建筑的工料定额进行了比较等。此外,一些学者专门就《营造法式》的作者、版本、篇目等问题作了专门的讨论;还出现了探讨“抄”、“槽”、“把头绞项造”、“山棚脚石”等问题的考据性文章。

5.《营造法式》与地方建筑传统的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人们把《营造法式》仅仅看作是一部在总结中原地区官式建筑经验基础上写成的建筑专书,对中原以外地区建筑尤其是江南地区建筑与《营造法式》的关系缺少全面而深入的剖析、研究。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营造法式》与地方建筑传统的关系,如潘谷西的《栀营造法式枛初探(一)》一文,提出了《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存在较密切关系的观点;傅熹年的《试论唐至明代官式建筑发展的脉络及其与地方传统的关系》一文,也涉及《营造法式》与江南地方建筑传统的关系问题;郭黛姮的《栀营造法式枛研究的历程与展望》一文,已把《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关系研究看成是近年来《营造法式》研究的一项重要进展;张十庆的《栀营造法式枛的技术源流及其与江南建筑的关联探析》一文,较全面地阐述了《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传统的关联性问题;项隆元的《宁波保国寺大殿的时代特征与地方特色分析》一文⑥,着重分析了作为宋代江南建筑代表的宁波保国寺与《营造法式》的关系。这些虽是一些零星的阐述,但为我们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与探讨江南建筑与《营造法式》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同类推荐
  • 惟有园林

    惟有园林

    本书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园林艺术家。他以鉴赏的眼光,描述了我国江南江北一个个著名的园林,如西湖园林、怡园、随园、苏州园林、恭王府等等。此外,作者对建筑、山石、布局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可以对读者观赏园林假以指导。
  •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环境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环境设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简介;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历史;人体尺寸与环境;人体与家具;人的感知觉与室内环境;人的心理行为与室内外环境等。
  •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在当代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华美,结构之精巧,雕刻、装饰之华丽,都堪称古代建筑中的精品。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金东瑞编著的《中国古塔》介绍了我国的古塔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古塔的起源、历史沿革、塔的结构、塔的材质、塔的造型、中国古塔文化等。
  •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本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 我是钢筋工能手

    我是钢筋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本书以钢筋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钢筋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钢筋识图,钢筋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的代换,钢筋的配料、成型与绑扎,钢筋的焊接及新型连接技术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魔能新星

    魔能新星

    设定太多,太嘈杂,先放这里了!世界构造转到下一本。
  • 冒牌管理员

    冒牌管理员

    CO系统让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几乎控制着人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东西。一位身患绝症的少年无意中获取到了这个系统中的管理权限,生存还是毁灭,希望或者绝望,他又会如何选择呢?
  • 彼岸花开:翼王追妻难

    彼岸花开:翼王追妻难

    新文开坑,求收藏!!!他,翼灵大陆的继承人,多重身份,实力强大,却受异化之苦。她,普通的护士,因古玉穿梭千年时空,来到异世大陆。他用剑抵住她的脖子,“奸细。”她抬眸不解,“拍戏?”他皱眉......多年后,她拿剑抵住他的脖子,“拍戏?”他眉目含情,“若这是戏,我愿化为戏子陪你演尽天下!只愿你能一世安好无忧!”
  • 丑丫头变身美女校花

    丑丫头变身美女校花

    如果我们都不死,你可以做我女朋友吗?
  • 法幢远禅师语录

    法幢远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锋至上

    无锋至上

    生性淡然的谢逸作为优秀的经济管理学毕业生却无心于此,直到受同学之托帮忙却开始他的成功之路。。。。。。
  • 前方高能:腹黑竹马诱呆萌

    前方高能:腹黑竹马诱呆萌

    少儿时,某女犹如狼外婆一般对某小狼说“跟我回家吧!”因为这句话,招惹上了一只腹黑的小狼,便开始了她豆菀年华的悲剧。比如:某时某刻,当她和第N个帅气的学长看电影时,正当电影情深意浓时,她第正想是否可以靠在他肩膀时,突然,一双手把她歪斜脑袋摆回原位,传出了,她熟悉都不能再熟悉的声音:“你挡住我了。”555~我粉粉嫩嫩的情书、我粉粉嫩嫩的帅哥‘我粉粉嫩嫩的青春!!
  • 论系统是个病娇萝莉该怎么破

    论系统是个病娇萝莉该怎么破

    都说萝莉,轻音、柔体、易推倒。只是江暮家的这只有点例外,需要后面加个大写加粗的“病娇”!!江暮: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祢白:喂~小心我杀了你哦?【独宠1vs1,女主祢白,对就是那个系统。】
  • 网游之至尊生活玩家

    网游之至尊生活玩家

    副职业也能创造辉煌努力!勤奋!就可以登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