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那普利。口服:2.5mg,单剂开始用,直至20mg,每日2次;静脉:初始剂量1.25mg用5分钟的时间给予,随后每6小时用1.25~5mg。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STEMI)禁忌使用静脉给药(有发生低血压的可能)。
2.卡托普利。心肌梗死时的剂量:开始用单剂6.25mg 口服,逐渐增至25mg,每日3次,如果能耐受,可用50mg 每日3次。
3.赖诺普利。心肌梗死时的剂量:症状出现的24小时内用5mg,24小时后再用5mg,48小时后再用10mg,然后以10mg 每日1次维持。
4.雷米普利。开始以2.5mg 单剂口服,如果能耐受,可调整至5mg,每日2次。
【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可导致胎儿损伤或死亡)。
血管性水肿患者禁用。
对ACEI高度过敏的患者禁用。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量(男性患者肌酐>0.14mmol/L,女性患者>0.11mmol/L);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应避免使用。
血钾大于5mmol/L 者不能使用。
低血压患者(收缩压<100mmHg 或低于基础血压30mmHg 以上)或容量不足患者不能使用。
通常不在急诊室开始用药,一般在再灌注治疗完成和血压稳定后24小时内开始使用。
(十五)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长年来,β受体阻滞剂被用于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和抗高血压,但近年来,其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益处已得到证实。β受体阻滞剂能选择性结合β肾上腺素能受体,竞争性、可逆性拮抗β肾上腺素能刺激物对各器官的作用。β受体阻滞剂可分为:①非选择性:竞争性阻断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②β1选择性:对β1受体有更强的亲和力。但选择性为剂量依赖性,大剂量使用将使选择性减弱或消失。另外,β受体阻滞剂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清楚。不同药物机制可能有重大差别。对抗儿茶酚胺类毒性是主要机制。其他机制还有:
①抗高血压作用;②抗缺血作用;③阻断肾小球旁细胞β1受体,抑制肾素释放和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产生;④改善左室结构和功能,缩小心脏,增加射血分数;⑤ 抗心律失常作用。
此类药物包括:①美托洛尔metoprolol(倍他乐克);②阿替洛尔atenolol;③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④艾司洛尔esmolol;⑤ 拉贝洛尔labetalol;⑥ 比索洛尔bisprolol(康可);⑦ 索他洛尔sotalol(施太可);⑧ 阿罗洛尔arotinolol。
【使用指征】
β受体阻滞剂是有效的抗心绞痛类药物,能降低室颤的发生率。如没有禁忌,所有怀疑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都应使用本类药物。
可以作为溶栓治疗的辅助用药,可降低再缺血、再梗死的发生率。
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房颤、房扑)心律转复或心室率控制,是继腺苷后使用的二线药物(同钙通道阻滞剂)。
AMI患者伴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时使用,以减少心肌缺血和损伤。
用于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紧急抗高血压治疗。
索他洛尔使用指征:在美国,尚未批准使用索他洛尔的静脉剂型,为非一线的抗心律失常药,需要专科会诊介入其使用。口服剂型已获准用于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美国之外的国家常用于治疗无结构性改变心脏病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
【用法】
1.美托洛尔(AMI治疗方案)。
初始剂量:5mg 缓慢推注,每隔5分钟重复,直至总量达15mg。
静脉用药后的口服用量:24小时内用50mg,一日2次,然后加量至100mg,一日2次。
2.索他洛尔:静脉给药。
按1~1.5mg/kg 使用,随后按10mg/min 的速度静滴。
必须缓慢推注。
有肾脏损害时必须减量。
3.阿替洛尔(AMI治疗方案)。
5mg 缓慢推注(用5分钟)。
等待10分钟,然后给第2个剂量的5mg,缓慢推注(用5分钟)。
如果能耐受,10分钟后可给50mg 口服;然后每12小时给50mg 口服,用2次,然后按100mg 每日1次使用。
4.普萘洛尔。
总量:0.1mg/kg,分成3个相等的剂量,每隔2~3分钟缓慢推注1个剂量,速度不超过1mg/min。
如需要,总剂量用后2分钟,可再次重复。
5.艾司洛尔。
0.5mg/kg 用1分钟推注,随后以0.05mg/kg`min 维持4分钟。最大剂量:0.2mg/kg,最大速度0.3mg/kg`min。
如果初始剂量不足,可追加0.5mg/kg 用1分钟推注,然后增加维持量至0.1mg/kg`min;最大速度0.3mg/kg`min。
半衰期较短(2~9分钟)。
6.拉贝洛尔。
10mg 用1~2分钟静脉推注。
每10分钟重复或加倍给药,直到总量达150mg,也可给初始剂量静脉推注后,以2~8mg/min 静滴维持。
【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经静脉给药时,如同时经静脉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等,可引起严重的低血压。
2.避免在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力衰竭及严重心脏传导功能异常的患者中使用。
3.给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心肺功能。
4.可导致心肌抑制。
5.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禁用:严重的心动过缓、收缩压<100mmHg、严重的左心功能不全、低灌注状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6.可卡因导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时禁用心得安。
7.索他洛尔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具有显着的负性肌力作用,因此灌注不良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必须缓慢输注。
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速)。
与其他可导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合用时需小心(如普鲁卡因酰胺、胺碘酮)。
(十六)氯吡格雷[clopidogrel(波立维)]
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选择性地、不可逆地阻断血小板膜表面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而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使用指征】
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所有具有高危ST段压低或动态T波倒置的患者(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如有下述情况,均应尽早服用:
——已计划住院进行保守治疗;
——或已计划使用心导管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出血的风险较低。
已进行心导管检查并计划行PCI者。
作为抗血小板疗法,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
【用法】
首剂用300mg 口服,随后用75mg 口服,每日1次,服用1~9月。完全起效需等待数天后。
【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不能使用(如消化性溃疡);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肝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计划在5~7天内接受冠脉搭桥术(CABG)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禁止使用。
(十七)糖化蛋白Ⅱb /Ⅲa 抑制剂
血小板糖化蛋白Ⅱb/Ⅲa 受体被认为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道,而这类药物可以调整受体的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常用药物有阿昔单抗、依替巴肽和替罗非班。
【使用指征】
此类药物能抑制糖化蛋白Ⅱb/Ⅲa 受体与血小板细胞膜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用于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用法】
注意查看药物说明书上有关治疗指征、剂量和治疗周期的最新信息,理想的治疗周期目前尚未有定论。
【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下列情况禁忌使用:用药前30天内有活动性内出血或出血性疾病,或有颅内或其他部位的出血史,1个月内进行过外科手术或有创伤史,血小板计数<150× 109/L,对该类药高度过敏或已使用过同类的其他药物。
1.阿昔单抗abciximab
【使用指征】
FDA 批准用于计划在24小时内进行PCI的NSTEMI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用法】
24小时内准备行PCI的ACS患者:0.25mg/kg 静脉推注,于术前10~60分钟使用,然后按0.125mg/kg`min 静滴维持12~24小时。
PCI前常规准备:首剂0.25mg/kg 静推,然后按10μg/min 静滴维持。
【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必须和肝素一起使用。该药将与血小板进行不可逆性结合,血小板功能的恢复需要48h,重复用药可发生高度过敏反应。
2.依替巴肽eptifibatide
【使用指征】
不稳定性心绞痛或NSTEMI患者准备行药物保守治疗或拟行PCI时。
【用法】
ACS:首剂180μg/kg 用1~2分钟静脉推注,然后按2μg/kg`min 静滴维持72~96小时。
PCI:首剂180μg/kg 用1~2分钟静脉推注,然后按2μg/kg`min 静滴维持,10分钟后重复初始剂量。
ACS/PCI的最大剂量(121kg 患者):首剂最大22.6mg,维持速度15mg/h。
肌酐清除率<50ml/min 时,需调整剂量。
【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停药后4~8小时内血小板功能恢复。
3.替罗非班tirofiban
【使用指征】
不稳定性心绞痛或NSTEMI患者准备行药物保守治疗或拟行PCI时。
【用法】
首次剂量按0.4μg/kg`min 静脉用30分钟,然后按0.1μg/kg`min 维持48~96小时。
肌酐清除率<30ml/min 时,需调整剂量。
【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停药后4~8小时内血小板功能恢复。
(十八)肝素钠(heparine)和低分子肝素钠[clexane(依诺肝素)]
抗凝治疗是ACS治疗的三大策略之一。普通肝素通过与凝血因子Ⅲ相结合而产生抗血栓形成或抗凝血作用,它们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可促进对凝血因子Ⅱa(凝血酶)、Ⅸ a、Ⅹa、Ⅺ a、Ⅻ a 的灭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活化全血凝固时间(ACT)常被用作衡量未分离肝素抗凝血或引起出血作用的指标。对肝素分离产物的研究显示,降低其相对分子质量会相应引起抗凝血因子Ⅱa 的活性降低,对APTT的影响减弱,但可加强抑制凝血因子Ⅹ a 活性的作用。与常规肝素相比,该结果具有更高的抗Ⅹ a 与抗Ⅱa 比值;与未分离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也有所减弱,而肝素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促使出血。常规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的抗血栓形成作用主要应归功于对凝血因子Ⅹ a 的抑制,因此低分子量肝素引起出血的可能性比普通肝素低。
与未分离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还有其他一些潜在的优越性,包括:具有更强的抗血栓形成作用、更高的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更长的消除半衰期(院外患者一日皮下注射1次即可);降低对血浆中脂肪分解活性的刺激、降低发生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性;并且,在使用未分离肝素或口服抗凝血药有禁忌的患者中也能安全地使用。
A.肝素钠。未分离肝素或普通肝素(UFH),浓度范围在1000~40000U/ml。
【使用指征】
AMI的辅助治疗。
肝素与特殊的溶栓剂一起使用(如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
【用法】
1.静脉输注——用于STEMI。
首剂60U/kg(最大剂量4000U)。
维持剂量:12~50U/kg`h(最大剂量:体重>70kg 患者可用至1000U/h)。
调节剂量至APTT保持在比对照延长1.5~2倍(大约50~70秒),维持48h 或直至进行血管造影。
初次使用后3小时测定APTT,然后每6小时一次检测直至稳定,随后每日检测1次。
每日检查血小板计数。
遵循相关的肝素使用流程和制度。
2.静脉输注——用于NSTEMI。
首剂60~70U/kg,最大剂量5000U。
12~15U/kg`h 维持,最大剂量1000U/h。
初次使用后3小时测定APTT,然后每6小时一次检测直至稳定,随后每日检测1次。
每日检查血小板计数。
遵循相关的肝素使用流程和制度。
【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禁忌证同溶栓治疗:活动性出血、近期进行过颅内、脊髓内或眼科手术、严重高血压、胃肠道出血、出血性疾病。
在与溶栓治疗同时使用时,剂量要根据实验室指标来调整。
血小板计数<100× 109/L 或有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史者应禁止使用,这些患者可考虑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使用指征】
用于ACS,特别是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此类药物通过抑制Ⅹ a 因子来抑制纤溶酶的产生,同时通过形成抗纤溶酶Ⅲ复合物来抑制纤溶酶。
这类药物不被肝素结合蛋白中和。
【用法】
1.NSTEMI依诺肝素流程。
1mg/kg 皮下注射,每日2次;首剂可静脉推注30mg。
2.STEMI依诺肝素流程——作为溶栓治疗的辅助疗法。
30mg 静推,然后1mg/kg 皮下注射,每日2次,直至出院。
用于<75岁而无明显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患者。
禁用于肌酐>0.14mmol/L(女性>0.11mmol/L)的患者(当与溶栓剂替奈普酶同时应用时)。
3.依诺肝素——用于肾功能不全。
肌酐清除率<30ml/min 时,减量至1mg/kg 皮下注射,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