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每一个亲人通信”——不愿独享幸福,渴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幸福。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诗人希望所有的人都幸福。
2.诗人的幸福观与同学们的幸福观有什么不同?从中可看出他有一颗怎样的心灵呢?
学生讨论、发言。
诗人不仅希望自己幸福,还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幸福,从中可见诗人有一颗诚挚之心,博爱之心。
(四)结合资料,走进诗人
师过渡:诗人笔下的幸福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又过得怎样呢?
(投影)海子的生存状况与他的死。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即开始诗歌创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参加工作后,由于倾心写作而对现实生活技巧一无所知,不能从世俗层面上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海子在心灵上深感愧疚和痛苦。因此海子说生存是他的一次受难。
生前好友西川回忆道:“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
思考讨论:
1.在诗中,诗人过上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了吗?你认为他过得怎么样?
生再读这首诗,细细品味。小组自主交流、探究,形成个人的理解,然后自由发言,师控制课堂节奏,不左右学生的想法。
师小结:在海子一生总结性的短诗《夜色》中,他写道:“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他把生存的受难和诗歌的幸福对举。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只字不提生存的苦难,却歌唱幸福的尘世生活,其实更反衬出诗人生活的不幸和内心的孤独。然而诗人还是要为所有的人祝福,祝他们在尘世获得幸福。联系诗人的生活处境,我们不难感受到那份即使自己受难也不忘为他人祈祷的美好情怀。
(投影) 海子的诗歌理想和诗歌成就。
海子曾说:我的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海子凭着自己绝世的才华和敏锐的直觉,创作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和论文,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作品有:《亚洲铜》、《土地》、《但是水,水》,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
2.这首诗写于海子自杀前的两个月,在诗的背后,藏着一颗怎样的心呢?
生三读这首诗,理解诗歌背后隐藏的痛苦而高贵的心。
师引导学生品味“从明天起”,“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诗句的言外之意。
生自由发言,师适时点拨、评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拟想,其中隐藏着诗人孤独、痛苦而又矛盾的心灵世界,他将美好的祝福送给尘世间的一切,而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坚定地把自己隔绝到尘世生活之外,选择了诗歌理想作为他的心灵归宿地。
(五)诵读诗歌,体验情感
师过渡:假如你是海子,你打算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
生自由诵读,边读边体会感情,根据感情揣摩语速语调。小组交流,试读。
指名二至三位学生谈谈朗读语气语调,并请他们试读。
根据情感的变化,语速语调要顺势而变。第一节里诗人刚开始拟想幸福生活,似乎有陶醉其间的感觉,“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可读得轻快些。第二节可读得激昂些,因为诗人迫不及待地想把心中的幸福告诉每一个人,三四句要读得急促、顿挫。第三节要读出真诚的语气,第一句要读得缓慢,读出诗人温柔的情怀,三个“愿你”要渐快,读出气势。最后一句“我只愿”后可以略作停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读得缓慢些、低沉些,读出内心的倔强和忧伤。
(生再读,读出新的理解。)
(六)拓展练习,仿写“幸福”
仿写:重新审视自己的幸福观,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开头,写写你们心中的幸福生活。
五、形成性练习
1.谈谈你读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的感受。
2.简析这首诗的意象。
3.向同学推荐一首海子的诗,并简述推荐的理由。
(浙江省瑞安市第四中学 沈影娇)
点评
该设计至少在三个方面符合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注重阅读感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该设计采用“三读”教学法,每次诵读都与学生自己的体验感悟相结合,确保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
2.注重资源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强调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突破传统的就文论文的弊病。该设计在语文教学资源拓展方面下了较大的功夫,例如海子创作诗歌的背景资料、海子的诗歌理想、海子创作的其他相关的诗歌、海子好友的回忆等等,这些资料对学生深刻理解海子的这首短诗具有很大的帮助。
3.注重思考的深广度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为此,设计者通过指导学生多样化诵读与体验,将学生的思考从幸福的表层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领略隐藏在诗歌背后的灵魂,其间,教师的多方引导功不可没。
但设计者忘记了自己预设的教学重点,即通过诗歌意象感受并思考诗人笔下的“幸福”,事实上,整个教学过程并没有通过分析意象来达到这个目标,相反,而是通过理解幸福来寻找意象,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六、药
一、前期分析
《药》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佳作,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典范课文,人教版新教材(2002年审查通过)把它选为第四册的第一课。这篇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小说线索安排巧妙、语言精练且内涵丰富、主题深刻耐人寻味。作为教材,值得探究的问题比比皆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得面面俱到,因此,本课只选择全文中最精彩的片断“茶客谈药”(第三部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细读、品评、联想、交流,同时以此课为导读引向课外对全文的深入探究,让学生撰写初步的学习成果。
本课教学重点是人物性格分析和小说主题探讨,难点是小说的主题探讨。
不太好的一个现象是,现在的高中生,喜欢读鲁迅作品的人不多,因此,学习鲁迅作品的第一步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走进”他的作品。
江南的孩子对茶馆并不陌生,很多学生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听爷爷或外公讲起在茶馆中了解到的“新闻大事”,这对感性地把握课文内容很有好处,但对于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样几个人谈这件事(主题),可能一下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师生合作探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细读品评和交流,知道本文的基本内涵。
2.体会鲁迅小说在情节安排、形象塑造乃至环境描写方面的特点。
3.感受作品中夏瑜及作者鲁迅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过程
从课文精彩部分切入,引导学生在精彩部分细读、感悟、品评,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全文的热情。首先,以“江南的茶馆”为切入点,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然后,学生根据文本漫谈课文中的茶馆里的人和事,并试着分析小说主题,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最后,学生带着探究的欲望自主阅读全文。
1.导入、自读中感悟
(1)导入:我从北方到南方工作,非常喜欢江南小镇上的茶馆,那里不仅是喝茶的地方,也是各种社会新闻的集散地,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笔下的茶馆,看看这里的茶客在说点什么?
[导入时,用较随意的方式和紧扣课文内容的语言,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便于进一步交流对话。]
(2)学生自读课文《药》的第三部分“茶馆谈药”,边读边思:茶馆里有哪些人?茶客在谈什么事?
茶馆里的人:华老栓、华大妈、华小栓、康大叔、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几岁的人。
谈论到的人:夏瑜、夏三爷、红眼睛阿义。
谈论的事:小全吃药(人血馒头),夏瑜遇难(血被吃)。
人物身份:茶客——康大叔、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几岁的人;夏瑜——革命者。(由“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可知。)
[这是第一板块,目的是整体把握故事,使学生对“茶馆”里的人,以及这些人所“谈”的事有感性的认识,以便作进一步的探究。]
2.录音欣赏,进一步合作探究
学生第一次自读课文,对“茶客”,以及茶客“所谈之事”有了感性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跟随课文录音再一次进入文本,走进“茶馆”,通过联想、想象建构茶馆谈药情景。再让学生以“漫谈”的方式,理性地评说人物性格。为了使所谈内容有依据,学生就要不断地阅读文本,这样,促使学生细读课文,达到鉴赏的目的。
(1)对照文本,听录音,感受这些人是怎样的人?
[这是第二板块,为深入感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体验,是欣赏学习,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由于前面自己读过一遍,也梳理了“人”和“事”,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更能关注人物说话的语气、情味等。]
(2)学生分小组漫谈“茶馆”中的人的性格特征。(让学生根据作者笔下的“茶客漫谈”来“漫谈这些茶客”。)
[目的是通过对茶馆中人物言谈举止的了解,分析人物性格,挖掘主题。需要强调的是:采用学生“漫谈”的方式,气氛较轻松,因为生活中到处都有“漫谈”,把“漫谈”当作学习方式,学生会感到很新鲜,便于学生走进文本。另外,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是通过茶客的“漫谈”来塑造各自的形象的,从而揭示主题。那么,学生分析文本时,通过“漫谈”茶馆中的“茶客”的方式,来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主题,符合鉴赏规律。应注意的是,“漫谈”的依据是文本。]
(3)各小组交流“漫谈”成果:你最想谈的是哪个人?为什么?
[此问题开放性较大,教师没有预设,完全凭学生的自我理解和体验,但老师也不是完全放手,要时刻提醒学生所思所感一定要来源于“文本”,来源于字里行间。]
(4)主题探讨:夏瑜如果地下有灵,他听到了“茶馆”里的谈话,你认为最让他痛心的是谁?为什么?
最让夏瑜痛心的是二十岁左右的人,因为二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人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但文中二十多岁的人是茶客中最麻木的一个,这是让人不能容忍的,群众如此麻木,可见革命是多么悲哀。反差越大,讽刺意味越强烈,足见鲁迅小说创作艺术之高超。
[目的是引导学生探讨主题,也就是在对“茶客”的性格特征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些人物。知道了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些人,也就把握了小说的主题,因为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以上是第三板块,主要是讨论人物性格并归纳与“主题”有关的内容。这是本堂课的主体部分。对讨论的问题没有过多限制,注意上课过程中现场生成的问题,并做好引导。]
3.尝试拓展,导向课外
以“茶客谈药”这一部分为依据,想象、推断“谈药”之前可能发生了哪些事呢?结尾应该怎样呢?
[这是第四板块,让学生从节选部分推断小说前后情节。在不看全文的情况下对前后内容进行推断,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由本部分的学习导向课外,学生带着疑问,自主地对全文进行阅读。]
四、形成性练习
阅读《药》全文,并撰写学习体会。
(浙江省桐乡一中 王军)
点评
《药》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如何教出新意,显然是对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一个考量。该设计者根据新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串讲方式,采用“中间开花”的方式,从“茶馆谈药”开始入题。这样的设计有三个好处:一是与生活密切关联,二是抓住文章关键,三是容易把握整体。这种教学处理对学生来说显然充满新意,也有一定的悬念感。
该设计还值得我们肯定的地方是强调对话与探究。设计者通过录音引导,让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构建茶馆谈药的情景,并以漫谈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通过角色转换与小组探究,解决文本的关键问题——谁最令夏瑜心痛,从而获得文本的正确主题;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推断“谈药”前后的事,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课外,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该设计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开放而有序,可操作性较强,在长文短教方面,提供了足资借鉴的经验。
但作者在教学目标确立上显然有所偏差,特别是对于小说语言分析的缺失,将导致教学出现“凌空蹈虚”的现象。
七、作文:用心感受生活
一、前期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