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200000007

第7章 “两浙”文化审美意识与中国新文学的生成(5)

在学术方面,由南宋开始的“浙东学派”,创立了事功学与心学两大体系,从而确立了近代理性所需的务实精神和张扬人之精神主体性的哲学理念,形成汉儒学经典以来的又一座学术高峰。明清和近代的江南学术思潮,如王阳明的哲学、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史学、龚自珍的人学理念,形成了一条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链条,并直接影响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文化界。“浙东学派”强调“经世致用”的学术目的,注重关注现实政治事务,关注社会民生的实际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坚持学术的根本价值在于服务于社会经济事务的方针,以增进社会成员的共识价值理念,维护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浙东学派”这种务实的学术精神,凸现了人的主体自觉精神,并赋予人的主体自觉精神以特殊的社会地位和人生意义。像王阳明对“心学”的探讨,其意义就在于强调任何生活在世俗社会的人,只要通过自我的不懈努力,都能够达到“致良知”的境界、至高无上的“天理”。王阳明在《传习录·上》中指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知兄自然是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良知,不假外求。”强调“心之本体”的自然特性,实际上也就是强调“心之自由”的本体意义。

“浙东学派”的这种哲学建构,其审美价值是对人的身心解放的强调,并强有力地支持了以“两浙”为主体的江南文化诗性审美品格的最终定型。

从历史的维度上来考察以“两浙”为主体的江南文化诗性审美品格的生成与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历史的劫难是十分不幸和十分残酷的,但是,历史的劫难却又不自觉地造成一种原先人们并不能意料的现象的发生。对于江南文化诗性审美品格的生成来说,历史的三次劫难(“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难”),则是一个助推器。它促使了中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汇。显然,文化交流、交汇的结果,尤其是在同一质地结构内的文化交流、交汇,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如何通过互补,进一步促进文化自身特性得以更加强化的问题。通过南北文化的交流、交汇,“两浙”区域的江南文化(俗称“小文化”)并没有被淹没,反倒是获得了自身发展,形成自身特点的历史机遇。

文化人类学家指出:“一个文化如果将其形态完全展现,就可知道它是非常精致的,是一个在许多层次上交织着各种象征和意义的网络……任何元素都不仅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受文化中象征秩序‘规则’的限制。”以“两浙”为主体的江南文化的诗性审美品格,在南北文化交流、交汇中生成、发展和定型,除了受到江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环境的元素制约之外,受到大文化(即“中心文化”,或曰“整体文化”)和小文化(即“地域文化”,或曰“区域文化”)的双重制约,也是十分明显的。

从受大文化制约上来说,大文化自身对诗性本体的强调,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内陆性农耕文明的性质,在主张道德本体意义上的内心自觉,强调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对象存在的客体的和谐统一当中,形成了探究“心”之本源、突出主体“感时忧国忧民”的心智感悟,促成“心”之内向性活动的思想学说体系,尤为注重对文化的诗性本体功能的强调。从以“心”包容天下的特点来说,中国文化的文之“心”,是上对天,下接地,将作为主体的人与天地宇宙大化的灵气、灵性相融合,与心灵宇宙相融合,形成超越时空和世俗束缚的浩大的审美想象力。《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夫心者,五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支,流行血气,驰骋于是非之境,而出入于百事之门户者也。”

为天下写“心”,在中国文学的主体意识中,就常常把世界的本体,宇宙的本体,看作是与人生、人心互为一体的现象,使人生、人心活动在不断的外化当中,以个体负载群体——民族、社稷、国家、天下之重任的方式,来走完有限的生命旅途,完成个体的使命——获得充实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最终超越个体的有限,进入无限的人生精神领域。从探究“心”之本源的角度来说,中国文化所强调的“心”,则是强调个体对于对象世界的独特心理感悟能力和主体智慧。探“心”之本源,是在“心”之内向活动中,向生命深处用“心”,实现生命的内在超越。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化在总体上又表现为一种内倾性的审美意识导向。

“内省”的审美意识,使中国文学在审美形态上多呈现出沉郁、细腻、精致、优雅、平和的美学风貌,审美风格也多表现为含蓄、淡泊、和谐、空灵的艺术风采。可以说,大文化自身的诗性特质对“两浙”为主体的江南文化的诗性审美品格的最终定型,也起到了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从受小文化制约上来说,“两浙”地域的江南文化,由于受到来自北方中原文化的碰撞、交汇与融合,不仅保存了大文化的诗性本体,而且还进一步发扬了大文化和小文化自身的诗性特色。其中,南宋时期文学艺术等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一个最好的脚注。历史的磨难,却在无意之中推动了江南文化诗性审美品格的发展与定型。宗白华指出,魏晋六朝时期,一方面“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另一方面却又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形成这种审美特性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是南北文化的碰撞、交汇和融合,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叶舒宪在论述神话思维与诗性智慧问题时指出:“从文化比较的意义上看,每一种文明的建立和生长都伴随着思维方式上的变革和逻辑理性的成熟,但由于在不同的文明中这种变革在方向上和程度上有所差异,所以由此铸塑形成了不同民族文化特有的思维习惯和理性传统。”江南文化的诗性特质,在受到来自北方中原文化的碰撞、交汇和融合之后,得以进一步的激活和铸塑。特别是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之后,这种情形则更是得以强化。所谓“柔风”渐起,实际上与南北文化碰撞、交汇与融合之后,对江南文化诗性思维、诗性特质的激活、铸塑有密切的关系。的确,江南文化有自身“柔美”特性的一面,这也正是古人在言及江南时,总是喜欢用“杏花春雨”和“小桥流水”来形容的一个原因,说的大多都是江南的“柔”和“小”的特征,即柔美多姿、柔情似水的诗性审美特征。这种情形反映在思维认知方面,也就是形成其“柔性”思维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柔”,《辞海》的释义是“‘柔’:嫩也;柔软也;温和特性;安抚,怀柔之意。”《辞源》的释义也基本相同。可见,“柔”不是“弱”的同义词,或替代词,而是主体的一种形态、方式、特征、风格的显现。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柔性思维,本身就具有一种诗性的特征。在文学艺术方面,其具体的内涵则是指: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受不同地域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以及作家自身主体诸因素(如个性特征)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作家的思维情感性特征往往呈柔性、温和的形态。

主体的柔情性特征十分突出,认知方面的感性判断、直觉判断十分明显,所表现出来的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诗意性、亲和性、怀柔性的认知与把握的特点;艺术知觉也多表现为对事物的表现性(非单一的再现性)、抒情性(非单一的叙事性)、写意性(非单一的写实性)的审美知觉;在思维的诗性成分、个性成分的构成方面,也多强调艺术的柔性元素和柔性表述,以形成艺术审美的柔美风格。所以,江南文化的诗性特质的激活与铸塑,也是形成其诗性审美品格一个重要因素。

历史的磨难,文化的融合,使“两浙”为主体的江南区域一度成为整个华夏文化的中心。历史学家在论述中国文化三次南迁现象时指出,“北宋统一王朝的毁灭是中国文化中心南迁的真正分野,从此文化中心搬到了江南”,而“两浙”区域,特别是南宋定都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则又成为“江南的核心”。

“两浙”区域的江南成为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这对于“两浙”文化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历史学家在列举了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论证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既是吴越地区三次加速发展的机遇,也是吴越地区对中华文明的三次拯救……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是中国最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明清时期的吴越文化是中国汉族文化中最先进的地域文化。”虽然学术界对此还存在不同意见,但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共识,即以“两浙”为主体的江南文化,保存和弘扬了中华文化的诗性本体。

这或许就是“两浙”为主体的江南文化,为什么会在近代激烈的文化冲突中显示出其辉煌的一个根本性原因。有学者认为,在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很可能潜藏着一个“江南元叙事”的心理结构。所谓“江南元叙事”,就是以诗性审美品格为根本内涵的,最大限度地摆脱、超越了现实功利利害关系的审美活动,从而形成了文学艺术中特有的“江南意象”,特有的诗性审美品格。当然,这一观点还有待更进一步的论证。不过,如果从中国文化的属性上来讲,其总体特征是乡土性质和农耕形态的,本身就蕴含着诗性的智慧。这种诗性的智慧,虽不为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在文化的碰撞、交汇与融合当中,它却“发展得最充分、最普遍”。

由于它的发展本身是在区域间的文化碰撞、交汇与融合当中进行的,这不仅为“两浙”为主体的江南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为它自身原有的特性、特质得以更进一步的强化,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明清之际,在充分消化了外来的影响因素之后,以“两浙”为主体的江南区域,作为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已成定局,同时,江南文化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与中心文化双峰并峙的局面。因此,到近代,在中国文化整体性地遭遇西方文明、西方文化的冲击,出现空前的“意义危机”而不得不进入历史的转型时期,由于中心文化积重难返,边缘的地域文化则反而相对地获得了自身开放、求变的空间。这样,一方面是大环境所驱使,另一方面则由于“两浙”为主体的江南文化固有特性的驱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原先一向以“柔美”、“精细”而着称的“两浙”区域的江南文化,反而能够对整个文化格局的变动作出迅速的反应,并强有力地激活自身,一举走到了时代的最前沿,成为引领中国新文化发展的最活跃的因子之一。

同类推荐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妈妈,这个称呼太沉重。1986年,冬天。妇产医院的所有医生都在用一种惊愕的目光注视着母亲:没有一个人见到过母亲这样的孕妇——水肿,本不丰满的母亲像只玻璃熊一样坐在病房里,脆弱得如同一只只需轻轻一捅就会炸掉的气球。而她肚子里的那个我也已经九个月大,随时有做凶手的危险。母亲也是一位医生,不用别人多说,她对于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
  • 小心轻放的光阴

    小心轻放的光阴

    这是一本慰藉广大年轻学子的疗愈系散文精选书籍。书中精选唯美、治愈、感人至深的散文和故事,有如花絮般纷繁的青春思绪,有灿若繁星的友情天地,也有朦胧羞涩的初恋情怀。每一篇都能触动年轻学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懂得小心轻放锦缎般华美的青春时光,让青春在时光中飞扬。
  • 歌谣谜语

    歌谣谜语

    《歌谣谜语》所收歌谣谜语近千则,分物谜、事谜、人体部位谜和字谜四大类及喜庆用品、迎新花卉、时令果品、可口食品等23小类。《歌谣谜语》这些谜语,诙谐有趣,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合辙押韵,易记易用,扣合深浅适度,对少年儿童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和提高文化知识大有裨益。
  • 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十章

    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十章

    本书内容为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之专题研究。就一些有争议或被忽视的问题试作探索。如胡适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发展;鲁迅小说是否“蔽于‘疗救病苦’的信条”;“萧红体”的内涵和渊源;庐隐游走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写作;凌叔华小说在现代视野和委婉谨慎之间的微妙平衡;曹禺话剧的民族化;沈从文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理想建构;张爱玲小说的本意在俗,其质却雅等。偏重于文学史上风格独特或有争议之名家。注重通过自叙类文献及代表性作品。
  •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这本书中记了很多,节日、物品、礼节的由来。
热门推荐
  • 废材觉醒:腹黑帝王无赖妻

    废材觉醒:腹黑帝王无赖妻

    意外穿越偶遇妖孽美男。说好只是教她自保,最后却把自己给赔进去了。被精神病袭击穿越到异界,她也算倒霉。但是,说好明明只是求保护,求教导,但只是修为好吗。凌芊芊满脸黑线的看着床上荷尔蒙分泌的妖孽美男,谁能告诉她,这个腹黑无耻的男人此时妖娆的躺在床榻上,一副求扑倒的样子是什么意思!喂喂喂,你离我远一点!妖孽男故作委屈,“小狐狸,明明是你要人家保护你的!”他大爷!有让保护到床上吗!“滚远点!”
  • 脱骨桃夭

    脱骨桃夭

    她的父亲为巫族的后代,而传闻中她不仅容貌丑陋,还心如蛇蝎,整天都不以真面目示人,从三岁起就带着一袭黑纱。可是,谁又知,这黑纱下,竟是一副绝世容颜?她入宫为后,原以为可以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到后来她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场惊世笑话!上一世,她被自己最爱的的他和唯一的妹妹诬陷不贞而死。然而,凤凰涅磬,浴火重生,她变成了京城第一花魁!她想方设法接近薄情帝王,纳入后宫,处处勾心斗角······一朝为后,扶摇直上,前世今生脱骨桃夭!
  • 武道狂徒

    武道狂徒

    当众神将叶寒一家围在万皇殿时,当父亲拼尽全力送他出逃时,当所有血亲一一倒在血泊之中,叶寒孱弱的身影凌立在众神之下,他仰着天,眼眸锐利如剑,蔑视神威,冷声喊道:“我,凤歌皇朝大皇子叶寒!今若不死,他日必取你们顶上狗头,以祭我宗族!
  • 上辈子的回忆

    上辈子的回忆

    紫色的火焰引来开端,一场大雾穿越他界,世界的战争由此揭幕……风、火、水、电、冰五种元素的修者争锋,游历世界的各种武者霸气筑体、魔兵组织再起风云,无数年的不平静下的平静被打破,不属这个世界的人随波逐流,生死情缘间谁能力挽狂澜……
  • 论:给总裁下坑的正确方法

    论:给总裁下坑的正确方法

    女主可能只有在花美男方面才会有脑子这种东西了吧,将高呆痴的总裁骗到结婚才是正经事。只是女主,你没告白就壁咚好么?!“那我就趁现在告白不就好了!”最终男主还是将女主赶走了。可把女主撵走的男主你心里舒服么?不舒服?那快去追回来!完了,高傻总裁好像掉进了女主设置的陷阱里了.......
  • 那一年:我爱过也,爱错过

    那一年:我爱过也,爱错过

    写了tfboys和王梦,刘韵嘉,易然如的爱情故事,最后认识了美国的林爱,四个女生一起飞往美国,之后在易然如和王源的婚礼上易烊千玺把肖娜误认为是王梦,因为林雨的出现就让两个人出现了分歧,王梦受不了就造成了假死并改名为:沐月颖,王灵灵回来后得知王梦的死亡的消息就去找了易烊千玺。
  • 坐困愁城

    坐困愁城

    她一辈子人总被人说她很像她的姑姑;可惜她只是像,她永远成不了她。身为皇帝长女,命格华贵,风头无两;然为达父皇宏愿,迳自妄语称帝,遭致罢黜,锒铛入狱,众叛亲离。她从没想过,死到临头还是那个人陪她到最後。「我陪你。」她笑了,原来我最像皇姑的地方,便是如她一样爱上了不该爱的人
  • 《腹黑太子宠妖妃》

    《腹黑太子宠妖妃》

    娘的,穿越就穿越了,但。。。。但穿越到肚子里去了。好吧,就这样吧。但居然还遇上了一个,一个身份高贵的无赖。她认栽了·····
  • 探墓有戏

    探墓有戏

    诈尸,假人,妖妃,小丑,偷梁换柱,美女成群,国王,变身,神物······故事开始为了搭救被变成怪兽的父母,南枫谭不得不把自己“卖”给国王,国王嗜好就是让其研究古墓。后经“二道贩子”把此男来回转手。居然获得了神器。屌丝逆袭成高富帅。娶美女老婆回家去。
  • 江湖同萌之废柴暗香师

    江湖同萌之废柴暗香师

    她是洛尹甜是暗香世家洛家的独子她也是苏璃是上古神秘苏家的后裔从洛家灭门真相到十三神器再到五色灵珠她从武痴蜕变成大陆强者无人能敌她在艰难险阻中披荆斩棘与他邂逅到未来的解谜至现在的危难她与不弃的伙伴来荡大陆看她一步步走向强者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