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为适应人们追求生活质量,休闲观光的需求,保留农林景观、绿色田园,发挥农业生态功能,结合农村文化资源,台湾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方向。休闲农业是由市民农园演化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市民农园结合观光事业成为休闲农业的初期形式。1994年先在4个乡农会试办,1997年发展到27个乡镇29处市民农园。市民农园一般是由土地所有者或单位出租连片的小块土地,每块地一般在20~100坪左右,供市民耕种。每个市民农园总面积在2公顷以上,有简单规划,提供必要的设施,如水、电、工具室、休息室等,租期多为一年,租金各地不一。在租用的农地上种什么,由承租人决定。平时,承租人亦可委托农园主人代为照顾,但需付一定的管理费。如台北市农会原计划辅导的市民农园出租土地以十坪为一单位,每月耕作实习费600元新台币,4个月为一期;如承租人平时委托园主代为管理,管理费在300~500元新台币之间。市民农园类型较多,除了亲自参加农事操作、采摘之外,也有与观光休闲、教育结合,所以内容和管理不完全相同。如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教育农园,以花卉蔬菜种苗为主,结合观光,推动乡土教学;基隆市的长青银发族农园,是专门为50岁以上民众接触自然、体验农事活动乐趣的农园,采用会员制,管理以农园管委会为主,是年长者休闲、娱乐、联谊的好去处。有的市民农园和小学户外教学相结合,使小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生态、体验农事。
(六)推行农业工厂化
1.水稻育苗中心。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出现水稻商品秧的专业生产者。1973年当局开始有计划地资助发展商品秧生产,逐渐形成了100~200公顷稻田设置一个工厂化育秧“育苗中心”的布局。工厂化育苗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减少资源损耗,同时也促进育秧科技的发展与优良品种的加速推广。此外,各育苗中心还利用与农户的供秧关系,兼营农机代耕服务,无形中又推动稻作机械化及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2.园艺种苗专业化生产。台湾从事园艺作物种苗(包括种子与苗木)商品化专业生产经营者已逾千家,其中实力较大者在经营种苗生产的同时还进行新品种选育开发,建立自己的专利品种,甚至进入高科技园区,以生物技术发展工厂化种苗生产。目前,台湾种苗专业化经营已普遍采用无土栽培介质生产穴盘苗,便利运输和移植。其无土介质是利用各种废弃物如蔗渣、谷壳、树皮、菌渣土等为原料开发生产。因此,在种苗业发展的同时,也减少了废弃物环境污染。
3.农业专业区建设。为充分利用有限土地与水资源,并发挥地方特产优势和扩大经营规模,台湾从8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生产专业区的建设,提倡“一乡一特产”,并逐渐根据各地农业资源特性发展综合“三生农业”的地区性专业生产区。
(七)加强农民团体辅导与农业推广工作
1.农民团体辅导。农民辅导工作与农民、农村及农业关系密切。台湾“农委会”各级职能部门、高等院校及农业科教团体比较重视农民及农民团体的辅导工作。特别是加入WTO 后,台湾农业的主要功能已由传统的生产导向转型成为生态、生活及服务导向,农民辅导工作在农民组织辅导、人力资源发展、休闲农业管理及农业金融制度等方面,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对发展休闲农渔业,倡导农业产业文化,营造农村新风貌,建设兼有产业、人文、自然生态及地区特色的农村新生活圈和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加强农业推广工作。主要抓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培养优质农业人力及颁发“神农奖”。主要措施为开展培养农村青少年及农业推广人员培训,培养核心农民,选拔对农业与农村持续发展有具体贡献的杰出农民颁发“神农奖”,以增进农民营农信心,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全面提升产业竞争能力。二是农业经营产销组织企业化。设立重要农产品产销班,实现经营企业化;协助各级农业主管机关辅导农民团体,经营各类农作物、花果蔬菜、畜牧家禽、观光果园等农业产销等工作,建立企业化、资讯化及制度化的共同经营方式,以改善农业经营管理。三是强化农业推广教授体制。台湾在公立农学院校设立农业推广委员会或农业推广中心,遴选农业推广教授以加强农业研究、农业教育、农技推广体系的联系与合作,开展农业科技新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八)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台湾为加速推动农业资讯发展,将农业经营导入知识经济领域,以强化产业体系,提升竞争力及加强为民服务的品质。农业资讯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推动农业国际网络应用之发展,构建农业资讯社群网络。台湾“农委会”不断更新“农业全球资讯服务网”相关系统的内容,包含农业相关新闻与活动、农业法规、“农委会”有关公告、科技计划、科研进展、农政农情产品销售动态信息等,以加强网站的服务内涵,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品质。上网人数自1998年至今达到250万人次,达到成功地宣传农业资讯应用的成果,并让民众对农业总体建设及动态有明确的了解。
从以上的政策变迁中不难看出,“第二次土改”、“精致农业”、“富丽农村”皆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升级,建设现代农业服务的,所不同的是由过去强调农业自救、自我实现良性循环转向政府干预、用整个社会工业化创造的巨大财富来建设现代农业。从台湾20世纪50年代稳定农业到90年代现代农业的过程不难看出,台湾从改革土地制度奠定农业基础到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从农业发展扩展到改善农民生活进而到建设农村环境的一系列发展,都是旨在推进农业、农民和农村适应工业化、贸易自由化和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客观上表明确定有力地促进了台湾农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
三、台湾现代农业主要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农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新发展、新要求,全面实施重新调整农业发展方针,其现代农业主要显示“六化”的特征。
(一)地田园化
台湾省有四大平原,多在西部沿海一带,约占全岛面积1/3,可耕地107万公顷,其中61%集中在平原区。自1960年起开始土地平整、规划等工作,现已完成耕地重划面积近40万公顷,主要分为水田、果树、渔业、畜牧、共营区、山坡等多种专业模式。耕地集中率达80%以上且单位田块面积比原来扩大3倍,形成田园平整划一,路沟渠林配套,具有明显的现代化田园特征,为农业的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耕作机械化
台湾现阶段拥有耕耘机7.6万台、牵引机1.3万台、播种机36.9万台、动力插秧机3.2万台、中耕机2.8万台、联合收割机1.36万台、烘干机4.7万套。各项作业机械化程度分别为:整地97.9%、插秧97.8%、稻作收获97.17%、稻作干燥66.16%、育粱、玉米脱粒90%、杂粮播种64%、杂粮干燥32.5%。这不仅降低劳动强度,而且节约生产成本28%,稻作生产增产2%,每公顷节约41.5工时。台湾农业机械化工作正逐步转向提高杂粮及园艺作物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农机的推广与应用将朝着大型化方向拓展。
(三)生产专业化
依据区位或区段作物分布、自然环境条件、市场供求趋势、产品优势发挥,分设各类生产专业区。除水稻、甘蔗两大作物实行区域生产外,主要设立三个专业生产区:杂粮作物生产区、特用外销作物生产区、农牧综合经营区。同时十分注意引导农户专业化生产,开发精致农产品,优化发挥产供销一体化的效益,充分体现综合经营的优势。
(四)经营规模化
规模增效益是台湾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一大特色。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出现了种田、经营向专业户相对集中的趋势。据资料显示,台湾农村共有农场848个,其中私营的356个,占42%。近年正向兴办精致农场和专业生产区的目标迈进,努力实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低污染的目标。
(五)管理科学化
台湾的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已达60%以上。一是体现加强农业行政、研究和推广辅导三者的联系和合作,修订有关农业政策,朝着加速现代农业的统一目标,强化整体作用。二是显示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通过专业区共同经营、降低成本,以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之目标。三是注重加强农村公共设施投资,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力求从根本上改变乡村面貌。
(六)产业信息化
台湾以往也缺乏整体整合,近年已利用国际网络组织资讯系统之整合技术,能有效利用资讯的交换与共享。建成休闲农业异业间的垂直与同业间之水平整合,重点是将台湾各分区山地森林旅游、田野特色风光、教育休闲农园、民族文化风情、休闲渔业牧场、地方特色餐饮文化、地热保健旅游等资讯整合呈现在服务网站上,以达资讯共享共用,给民众能一次性获及充分的信息,提供更多的商机。福建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加强指导和扶持,对发展我省的休闲农业与旅游业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台湾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改革不彻底,农业经营规模过小,成长迟缓
台湾建设现代农业也存在不足。如台湾推行的第二次土地改革是为了消除小农经营对农业发展的束缚,建立资本主义大农业,实现现代农业。但从理论上说,第二次土地改革背离了台湾一贯标榜的“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的最高纲领,不得不引导60万农户转业,因此被指责为彻底违背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台湾报刊甚至指责第二次土地改革是将农民从农村连根拔起的“离农措施”、“土地兼并会产生地主士绅重现的意味”。因此,台湾对土改措施顾虑重重,只能采取一些不彻底的过渡措施,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经营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的农业,严重地影响了台湾现代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业科研经费不足,农业技术外流迅速
台湾农业研发经费不足,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经营规模过小和科研经费不足,严重阻碍了台湾农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增长,迫使其不得不外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两岸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即使过去比较先进的传统农业技术也出现了迅速外流的趋势。
(三)有机农业发展问题重重
台湾有机农业虽然发展较为迅速,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台湾的有机农业占地面积小,容易受邻近农场病虫害的传染与化学物质的影响;农民平均年龄较大,劳动力不足;不容易获得有机农业原材料。整体来说,台湾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因此成本大,售价比一般农产品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有机农业的生产及加工尚无法律规范。目前对有机农业的研究,仍以农业技术为主,法规、政策的配合度不够,不易引导农民实施。台湾的有机农业现尚属于小农制度,多数农民的农业经营方式仍维持传统的作法,生产效率低。
(四)农产品市场需求不足
长期以来,台湾对农产品一直保持着非市场干预的措施,对稻米、蔗糖、花生、大蒜等40多项农产品采取管制或限制地区进口的政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农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超过20%,大大高出WTO 的要求。入世后,台湾农业生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农产品受进口的冲击价格下跌,对水稻、水果如东方梨、柚子、柿子还有红豆、鸡翅腿等打击尤甚。如2002年二季稻价格一度跌到每百公斤600余元新台币,为近二三十年的新低。因米价下跌,农民要亏损70亿新台币;水果价格下跌30%,蔬菜下跌20%;猪饲养量也将再减少100万头。因此,目前台湾农产品急需到大陆寻找出路。
(五)农业劳动力年龄老化,受教育程度降低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经济发展很快,一方面农业产值在全岛GDP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另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也逐步下降。伴随这种现象出现的同时,离农离土到城市谋生的青年人也日益增多,结果从事农业劳动的主力人口结构出现逐渐高龄化的趋势。除农业就业人口老化外,台湾从事农业人口的教育水平降低也是入世后的一大警讯。据统计,在台湾农业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约占八成,大专程度的不足3%。农业人口老化和农民教育程度偏低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不利于吸收新的知识和创新先进技术,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阻力。如果台湾不采取有效措施,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
五、经验与启示
1.要完善新机制,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发展中介组织,健全服务体系,建立起“产业化”的经营体制。同时,要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速农业转型升级。注重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把农业纳入农村综合建设的大系统之中,统筹协调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