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主要农产品的产值足迹相差很大,这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环境资源禀赋、社会发展水平等有关。其中,瓜果、核桃、山楂等特色产品的产值足迹最低,这主要得益于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济源冬凌草、地黄、金银花和山茱英等驰名中药,都以绿色无污染为特色,品质好、经济附加值高,对自然的生态占用又较少,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而牛羊肉、羊毛、木材的产值足迹是最高的,其经济生态效益却最低,这与济源市的实际是相符的。客观上,济源牧草地仅0.2平方公里,畜产品的供给是靠人工养殖、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间贸易来实现的;森林的生态总价值远远高于其林木价值,目前济源实施积极的生态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森林覆盖率达42.9%。另外,一些普通型的生物产品如谷物、豆类、油料等在该地区种植,其经济生态效益一般,这与粮食产品市场价格偏低、山地丘陵面积广布有关;猪肉、禽肉、禽蛋、奶类的生态占用较高,说明这些畜产品的生产需要较多的土地面积,这是生态系统食物链能流转化规律的反映。济源市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的总生态足迹分别与相应的农林牧渔产值之比,即为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产值足迹。各地类产值足迹从小到大依次为:
林地1.64平方公里/万元<草地4.66平方公里/万元<耕地6.30平方公里/万元<水域11.11平方公里/万元。表明林地的生态经济效益最高,耕地的生态经济效益较高,牧草地的生态经济效益较低,水域的生态经济效益最低。
为减少农产品产值足迹,提高农业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利用先进的农林科技手段,重点建设轵华生态园、王屋山中药材基地、西街果品基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环境质量,真正把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加大林果业的扶持和建设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开展生态产业集约经营。利用黄、古、奇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林业和其他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农村经济。利用有利的国内环境,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原则,加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比较优势为基础,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提升农业竞争力等。这样就既发展了农村经济,又维护了山区的生态安全。
四、结论和讨论
生态足迹是一种生态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创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面积观念,具有实用易懂、反映信息量大等优点,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的一杆公平秤。本文采用不断完善的生态足迹方法和农产品结构优化模型,对济源市2004年主要农产品产值足迹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瓜果类、核桃、山楂的产值足迹最低,其经济生态效益最高,应优先发展;牛羊肉、羊毛、木材的产值足迹最高,其经济生态效益最低,应限制发展;而谷物、豆类、油料、猪肉、禽肉、禽蛋、奶类等产值足迹较高,其经济生态效益一般,但对维持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优化农产品的生产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应优先发展瓜果类、核桃、山楂等林果业,积极发展谷物、豆类、油料等农产品种植业,限制发展牛羊肉、羊毛等畜牧业,严格限制森林作为木材开发。
生态足迹的方法一经提出,引起了生态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基于农产品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的产值足迹模型,从生态足迹组成角度来探讨区域农产品结构优化问题,为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了新的定量化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研究中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时空差异性等都会影响评价结果,但产值足迹评价方法具有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简明综合等优点,是生态足迹理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尝试,为山区农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定量化参考。
台湾现代农业发展变革的趋势与两岸协同发展——兼谈新农业运动如何让台湾农业亮起来
邓启明 胡剑锋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历程及其发展变革的趋势,从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生产及经营管理技术、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总结了其现代化建设的成效,着重分析、阐述了台湾新农业运动的施政架构及其如何引领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得出了未来两岸现代农业交流与协同发展的重点与方向。笔者认为台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尤其是政府有计划地推动各阶段农业建设、技术开发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投入,在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兼顾“生产、生活、生态”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加入WTO 后及时启动的新农业运动,突出强调了农业创新与国际行销,将使台湾农业继续向“优质、安全、休闲、生态”的现代永续农业转型升级,真正让台湾农业亮起来。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新农业运动;可持续发展;台湾地区;海峡两岸农业并非天生的弱质产业,战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中农业就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农、牧、渔产品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与市场,尤其是政府有计划地推动各阶段农业建设、技术开发以及系列相关配套措施的投入,产业与科技应用推广密切契合,粮食增产外销、外汇增加、民生安定,农业很快地蓄积能量展现出“以农业培养工业”逐步带动经济起飞(古德业,2006)。为确保现代农业永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又积极调整农业发展方向,逐步推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先后出台了“精致农业”、“富丽农村”以及“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2006年又进一步整合、启动了“新农业运动”(苏嘉全,2006)。此一极具特色的小规模家庭(农场)经营的成功,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典范,对同样是小规模家庭经营的祖国大陆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更重要的研究与借鉴意义。目前,台湾农业已朝“优质、安全、休闲、生态”的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本文拟对此进行简要分析,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一、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背景分析
美丽富饶、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的宝岛台湾,由台湾本岛和周围所属岛及澎湖列岛组成,大小岛屿共计100多个,面积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00多万,是我国与太平洋各国的交通枢纽。其地形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2/3,余下1/3为平原地区,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带。早期耕地面积94万公顷,如今仅剩84万公顷;其农业GDP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32%降至2004年的1.7%,2004年农业就业人口为15.1%(占总就业人口数的7.3%)。
台湾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多风,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由于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台湾一向被认为是有种必获的“农业乐园”,曾有“海上粮仓”、“东方糖库”、“茶叶之乡”以及“水果王国”等美称。农作物可一年三熟,以水稻为主,甘蔗、茶叶的产量也很大,此即所谓的“台湾三宝”;蔬菜种类多样,四季生长,常年不断;常见水果有香蕉、凤梨(菠萝)、柑橘、龙眼、木瓜、芒果、番石榴、莲雾、人参果、百香果、香瓜梨等。但受台风暴雨及频繁地震的影响,加之病虫害发生普遍,其农渔牧业生产同样面临着极大的自然挑战。
二、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分析
根据农业政策的演变情况,涂勋(2001)曾把台湾农业发展划分为战后农业恢复期、农业培养工业期、农工并重、农业产销调整期以及“三生”农业发展期5个阶段;类似的,任爱荣等(2006)将其划分为农业重建、成长、衰退、变革与“三生”农业等5个发展阶段。根据农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及农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古德业(2006)曾将台湾农业发展划分为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等6个时段。其中,20世纪90年代着重发展“三生农业”,兼顾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自然生态;21世纪初则充分发挥农业多元功能,朝知识、技术、休闲、生态与资本密集转型发展。
对此,笔者认为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恢复与稳定阶段(1945-1952年)、较快发展阶段(1953-1968年)、停滞发展阶段(1969-1979年)以及转型升级阶段(1980年至今)。特别是1969年台湾农业出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农业就业人口也首次下降至40%以下。此后,农村劳动力的绝对数也于1970年开始下降,耕地废耕现象日趋明显,土地利用走向粗放经营,农作物复种指数下降,农业发展逐渐进入停滞与危机阶段。此即周其仁(1996)笔下之“春天里的秋天”——“一个农业的秋天正在工业的春天里来临”。据统计,此间农村专业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例从1970年的30.2%下降为1980年的8.9%,农家所得来自农业净收入的比重则从48.7%下降至26.4%,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降至4.1%,甚至有3年为负增长。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对农业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农业发展逐渐转型至兼顾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发展阶段。通过积极引进企业经营理念,创新农业科技,推展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并加强培育农业专业人才,以促使部分产业由土地与劳动力密集,逐渐转型为资本与技术密集产业,如生猪、鸡、鳗鱼、花卉等产业。其重要政策措施包括:1980年修正公布《农业发展条例》;1982年公布“第二阶段农业改革方案”与“第三期提高农民所得,加强农村建设方案”,召开第一次“农业会议”;1983年提出“培养农业八万大军”;1984年提出发展“精致农业”的构想,并实行“稻田转作六年计划方案”;1985年提出“加速农业升级重要措施,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1988年召开第二次“农业会议”;1990年提出“农业零成长”并制订“农业综合调整方案”;1994年实施“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1996年颁布“农业政策白皮书”,1998年提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生活与生态一体的观念,强调“发展效率与安定的现代化农业、建设富裕与自然的富丽农渔村、追求有信心与尊严的农渔民福祉”,并详细规划了12项实施策略(涂勋,2001),等等。
尽管如此,1980-1998年间,台湾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1%(其中有7年为负增长),2000年更大幅衰退16%,但农业专业化程度与农业净收入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专业农户比例上升。表面上看,农业占GDP比重虽降至2%以下,但其在稳定粮食安全、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与生活方面所扮演的多功能角色,将是未来台湾农业朝永续发展的领航方向。
三、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成效分析
在地少人多、农业资源缺乏、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条件影响下,台湾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附加价值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尤其是创造了诸如莲雾、香蕉与蝴蝶兰的组织培养,高接梨、冬季葡萄以及热带水果的产期调节,白毛鸭、三品种杂交猪的培育、鱼虾类人工繁殖以及近海箱网养殖等先进、高效技术,在小规模耕作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黄宗煌,2006)。参照台湾大学古德业(2006)等的研究,按项目类别总结如下:
(一)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
台湾重视发展高品质本土性、地区性农特产品,较注重蔬果品种改良、产销调节及采后处理技术。农作物方面,其改良目标早期以产量为主,后来重视抗病抗虫及米质优良品种选育,已杂交选育水稻品种200余个;水果方面,早期注重栽培技术改良,后兼重品种选育,芒果、木瓜、莲雾与菠萝等都有显着表现,尤其是“产期调节”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莲雾,并逐渐应用于其他果树;花卉起步最晚,近年来加强育种工作,并利用生物技术设法开创新的花色,发展潜力巨大。洋菇与芦笋也经由生产技术改进,曾经缔造外销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