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东北地区
一是东北地区在我国粮食(玉米、大豆、稻谷)安全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上升,成为我国大城市居民口粮(稻米)和商品饲料(豆粕、玉米)的重要供应基地。
二是畜禽规模化养殖、奶业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加工业发展及相关的龙头企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3)中部地区
一是是我国农产品发展最具有现实潜力的地区,农业生产将借助粮食及其他种植业的优势,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养殖业将比全国其他地区发展更快。
二是长江中游平原、黄淮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粮仓与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增强加工专用粮生产基地和饲料粮生产基地地位。
三是地区农业总产出占全国的比重将逐步升高,将成为我国农产品输出区域。
(4)东部沿海
一是在保证当地居民口粮基本自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效益好、有较高附加值的外向型农业和城郊型农业。
二是东部地区将是我国高附加值农业生产和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发展以蔬菜、水产、规模养殖为特征的外向型农产品。
三是适度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东部山区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品,发展农业“特色化”。
五、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与战略重点
1.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定位与战略重点
(1)功能定位
实施特色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旱作农业等生态农业战略,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保护西部生态环境,把其建设成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基地和国土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
(2)战略重点
一是特色农业战略。加快发展优质棉花、糖料、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牧草、烟叶、茶叶、蚕桑、脱毒种薯和名特优水产品等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二是绿色农业战略。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西部生态农业的最佳模式,西北地区重点发展旱作农业,以水资源节约利用为核心,大力推动马铃薯、特色小杂粮的生产。西南地区利用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重点发展草食畜牧业;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开发非粮食作物的甘蔗、木薯等种植基地。
三是生态保护与建设战略。完善推进退耕还草措施的相关政策措施,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加强风沙区、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建设与恢复。在西南等地区,积极推动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清洁农村能源工程(沼气),保护当地的林地资源。
(3)战略布局
一是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坚持以畜牧业为重点,强化农牧结合。在加强草原和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特种优质谷物和以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加强奶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二是西南地区。在综合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烤烟、甘蔗、茶叶、中药材、花卉、冬春绿色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以养猪为主的优势畜牧业和草食畜牧业,推动肉制品加工能力的提升。
三是黄土高原区。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治理水土流失。在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经济林果业,推动果品加工业的发展。
四是甘新区。发展集约化的绿洲农业与牧区畜牧业,加强优质高产的糖、棉、瓜果基地和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建设,推动棉花、小麦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扶持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番茄、葡萄、香梨、啤酒花、枸杞等特色农产品,深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五是青藏区。以保护草地天然生态系统为主,加强和改良草地植被。加强人工草场建设,调整畜群结构,提高牲畜的出栏率和畜产品品质。在“一江两河”等河谷地区发展油菜等特色农业。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战略重点
(1)功能定位
实施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粮食转化与加工增值战略,把其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大豆)与精品畜牧业生产基地,率先建成我国大宗农产品的专业化农业带,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现实保证。
(2)战略重点
一是推动粮食转化与加工增值战略。单一生产转变为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协调发展格局,依托粮食资源组合优势,推进粮食加工与畜牧业转化。
二是推动精品畜牧业发展战略。应在“粮仓”优势基础上,把畜牧业建设成为东北农区的支柱产业,扶持发展奶业,打造“肉库或奶油”的优势。
三是实施以耕地质量建设为核心的资源保护战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3)战略布局
一是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在辽东半岛和辽西及丘陵地区发展绿色水果生产基地。
二是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畜牧业产业链和生态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基地为重点,强化优质畜牧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三是中部平原农区的秸秆资源和玉米、大豆等饲料粮生产优势,是规模化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是西部牧区要利用草场改良和发展人工草羊和肉羊地的契机,以优质肉制品企业为龙头,建成西部肉牛、细毛生产基地。
3.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定位与战略重点
(1)功能定位
实施稳定大宗农产品生产、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战略,把其建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使农业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和为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提供重要的支撑。
(2)战略重点
一是扶持构建区域优势农业体系战略。以黄淮平原为主的农业区和以洞庭湖为主的农业区,强化三大区域的农业特色,构建具有区域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三是以农业产业创新为动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战略。以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的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农村生活清洁消费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农产品每一个环节的废弃物资源,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范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创新,使农业成为中部农区农业增收的主要源泉。
(3)战略布局
一是加快建立“两湖平原”(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为主的生态农林牧渔农业区的建设。
二是以黄淮平原(包括山西省)的冬小麦、棉花、花生与芝麻、烟叶、中药材以及牛、羊、猪、鸡等现代农牧业为主的平原区,进一步加快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
三是在以长江中下游为主的农业区,优化农作物结构,重点发展优质双季稻、双优油菜。
4.东部地区农业发展定位战略重点
(1)功能定位
实施“工厂化”农业、外向型农业、特色农业等高附加值农业战略,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把其建设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展示基地和农业走向世界的窗口。
(2)战略重点
一是农业国际化战略。建成规模化、高标准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
二是农业“工厂化”战略。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积极推行设施种植业、设施畜牧业和设施水产业,发展安全、绿色、有机农业,把农业转向现代高新技术农业、工厂化农业的发展道路。
三是农业“特色化”战略。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区域适宜的特色农业,如热带、亚热带作物,应积极推动农业“特色化”。
(3)战略布局
一是珠三角(含福建)重点发展以花卉、苗木、水产、热带特色果品等为代表的出口创汇农业和高效益农业。
二是长三角推动规模养殖业、水产业、工业化(设施)农业等高档农业和都市农业发展。
三是京津冀地区大力发展规模化生产,精细农业。
四是山东半岛在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加工、海洋养殖。
豫皖淮北平原: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探讨
谢培秀
摘要:通过对豫皖淮北平原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剖析了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指出应当结合新农村及粮食主产区基地建设,实施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淮北平原;新农村;区域发展
豫皖淮北平原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其中河南主要涉及开封、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5个地市,面积约5万多平方公里;安徽主要包括阜阳、亳州、宿州、淮北4个地市和淮南、蚌埠的部分县区,安徽淮北平原约3.8万平方公里。豫皖淮北平原一般高程约为15~100米,沿淮低洼处约15~40米。豫皖淮北平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上,受梅雨影响降雨集中,易旱易涝。豫皖淮北平原人口密集度高,总人口约6574.4万,每平方公里人口在650人左右,其中河南5个地市约3954万人,安徽淮北平原约2621万人;农村人口约5402万人,河南部分约3256万人,安徽约2146.5万人,城市化率合计仅为17.8%。
一、豫皖淮北平原经济发展现状
衡量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通过衡量人均GDP水平判断。先来看安徽淮北平原经济发展现状。2002-2003年平均来看:安徽阜阳、亳州、宿州3市人均GDP在2376~3631元之间,合计人均为3117元。同期,安徽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4个发达地市人均GDP为11340元,两者之比为1:0.275,即淮北平原经济发展水平只及省内发达地区的1/4强。再来看河南淮北平原经济发展现状。2003年,河南开封、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5个地市人均GDP在3806.3~5917.6元之间,合计人均为4322.5元。同期,作为发达地区的郑州市人均GDP为15796.2元,两者之比为1:0.274,即河南淮北平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只及省内发达地区的1/4强。
豫皖淮北平原农业占比重大,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由此造成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
加上该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旱涝灾害频繁,处于温饱状态的农民极易返贫,相对贫困人口量大面广。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河南淮北平原5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56~2000元之间,以农村人口总量作权数,加权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3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83元。如果以河南5个市农村人口总量计算,合计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7.5亿元,相当于当年河南省财政收入的85.1%。以同样方式计算,同期安徽阜阳、亳州、宿州3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6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59元。如果以安徽3个市农村人口总量计算,合计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4.4亿元,相当于当年安徽省财政收入的83.6%。如果按2003年豫皖淮北平原每个农民人均差额870元计算,该地区5402万农村人口合计收入差额一年即为470亿元,约相当于中西部地区两三个省的年财政收入。因此,无论是从地域幅员看,或是从低收入人口及收入差额总量看,豫皖淮北平原应是当前国内最大的一块“农民收入洼地”,可能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块“相对贫困地区”。
二、豫皖淮北平原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概括来看,豫皖淮北平原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四个方面的矛盾或问题。
(一)自然条件不利,生态环境脆弱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是地球上典型的孕灾地区。
历史上黄河夺淮长达600多年,带来的大量泥沙不仅淤塞了淮河干流河道及入海通道,而且倒灌、淤塞了各支流河口,壅积产生了洪泽湖,使淮河中游河道比降变缓,浮山至洪泽湖成了倒比降,中游沿淮两岸因此出现了一连串的湖泊洼地,成为洪水调蓄的场所。由于黄河夺淮的灾难性影响未彻底消除,加上不利的气候因素,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从1950年以来,淮河流域先后发生了1950、1954、1991、2003年流域性洪水和1957、1968、1974、1975年局部大洪水,均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治理,淮河洪灾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但由于淮河干流水位顶托,平原及低洼地区经常因洪致涝,防洪涵闸虽可拒外水倒灌,但内水无法外排,形成“关门淹”。仅安徽省就有瓦埠湖、高塘湖、焦岗湖等9处沿淮洼地约6800平方公里,其中淮北洼地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淮南洼地约3600平方公里。另一方面,由于行蓄洪区内人口剧增、土地高度开发利用,人与水争地矛盾造成行蓄洪区调蓄洪水功能难以发挥。难以根治的水患矛盾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